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行业老兵万字分享:后全面屏时代,国产手机品牌的危与机

电子工程师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佚名 ? 2019-02-05 09:0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一、手机产业形势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

毫无疑问,手机行业的头部效应已经非常明显,行业洗牌基本接近完成。华为,小米,oppo,vivo四家市场份额在中国的占比已经到85%以上,加上苹果的市场份额瓜分,给所有其他手机厂家的市场份额不到5个点。国内这四家独大的格局至少还会持续2-3年时间。

之前的二三线品牌,或者中小品牌,金立、酷派、360、美图、锤子、小辣椒、百立丰都陷入困境,联想、中兴、努比亚、魅族也举步维艰,市场份额大幅下滑。只有一加(oneplus)依托OPPO平台,坚持高端机设计,大量品牌投入,以及海外线上市场销售,不追求规模这4个策略5年不变,目前看起来还比较成功。

在现在的格局下,任何中小品牌过激的投入,过高的市场目标,过快期望成功的要求,都是不理性的,存在巨大的经营风险。最理性的方式是蛰伏,活着,控制规模,控制费用,控制成本,在产品,技术,市场,品牌,生态链上全面布局,等待机会。

从产品角度来看,2017年夏普手机团队在全球第一个提出“全面屏是5G之前手机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并且第一个清晰的阐述清楚为什么全面屏是手机行业变革的趋势,阐述清楚什么是“全面屏”这个概念,也第一个发布了全面屏手机夏普“美人尖”。显然,现在的手机,已经全部变成了全面屏设计。

全部进入全面屏设计后,手机产品重新进入同质化严重的状态。手机的所谓创新,重新回到了性能改进的微创新,集中在多摄像头的性能表现,全面屏的不同形态和屏占比变化,以及屏下指纹和3D摄像头上。但手机的用户体验本质是快捷、方便,所以,摄像头的操作设计不宜复杂,所谓专业级的操作设计,都是画蛇添足,得不偿失。

▲OPPO Find X和vivo NEX

目前1000-1500元RMB价位段仍然是出货最大的价位段。手机产品的竞争力,最终还是表现在对成本的管控以及对供应链的掌握这两个根本上,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头部效应表现更加明显的原因之一,强者恒大。

出于成本的考虑,OLED屏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仍然取决于国内屏厂在OLED屏大规模量产的进度,以及成本的下降速度,或许在未来1-2年内仍难以在千元以内市场普及。

另外,在全面屏设计下,金属材质后盖已经不合适,玻璃材质后盖已经变成主流,陶瓷材料仍然过于昂贵。随着手机性能的提升以及玻璃后壳的采用(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也成为了一个需要更加重视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旗舰都开始用上了热管、液冷。同时5G多天线的设计需求,未来对于手机的内部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两年人工智能(AI)很热,但是手机上实现所谓的AI,更多的还是噱头。现在AI的应用,更多的表现是语音的交互、人脸识别以及与图像相关的优化处理上。但现在的语音交互,包括语义的识别,不管是在手机上,还是在智能音箱上,还是教育机器人上,大多仍然是单向交互的模式,没有达到可以很便利的双向交互,而这也限制了语音交互的应用。人脸识别虽然得到快速的普及应用,但是现在的人脸识别仍主要是处于2D人脸识别阶段,而3D人脸识别,由于成本太高,只在少数旗舰机上有被采用。另外,现在不少手机芯片厂商都纷纷加强对于AI的支持,用硬件来加速AI算法,但是在手机端的AI能力目前也只是集中在了图像处理上,其他方面还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

显然,在全面屏之后,手机产品形态最重要的发展,是柔性可折叠屏的使用。柔性可折叠屏可以让手机产品呈现多种形态,更为便利,极大的满足手机产品的本质意义,便利这个概念,对可穿戴产品也非常具有价值。但柔性可折叠屏这个技术,实现规模量产性,仍然有很多的技术点要克服,如果未来3到5年如果能够得到应用,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但是这种形态最终能否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仍有待观察。至少目前所谓的量产性规模应用,都还是噱头,用户体验也比较差。

从市场形态来看,线上市场在全球都在呈现上升的态势。在中国,随着京东、苏宁、阿里物流平台的建设,线上市场往中小型城市下沉,三四线城市的量在大幅增加。在印度,线上市场一直保持在30%左右,并且有望快速上升。在美国市场,也从5%往10%以上发展。同时,线上市场对品牌的传播效应是最大化的。首先聚焦线上市场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线上产品需要极致的性价比的属性没有改变,这是很大的挑战。线上营销成本也在快速上升。

而线下市场,在中国,呈现两个态势:一、传统的渠道商,处于饿狼状态,经营亏损严重,现在给任何传统渠道商的投入,都可能取不到好的效果。同时线下市场的性价比和传播效应远比线上市场低;二、手机厂家自身开始做综合体验店,但需要具有多产品组合的能力,典型代表是小米之家,发展迅速。如果手机厂家自建的手机店,产品单一,体验不好,持续经营则非常困难。

从海外市场来看,线下市场仍然是主要的市场模式,在全球各地呈现不一样的形态,但整体来看,都是要求大的投入,持续投入,效率不高。对线下市场的投入,要非常的谨慎。如果要投入,就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如果只是投机性的短期投入,都是浪费钱。

当然,这不等于线下渠道没有价值,只是如果要做线下市场,就要想清楚,要准备好,要有能力管理。随着智能硬件产品组合的发展,线下渠道的体验是有价值的,但是利润来源需要由产品硬件向服务端迁移,要做好线下市场,要建立用户忠诚度,做粘性。线下要做精,要从客户角度出发,推荐产品,解决客户问题,做服务。比如上门服务,送货,售后,建立方圆几公里的服务圈。要满足消费者不同价位,不同方向的智能化需求。如果只是以性价比来吸引用户,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并不高,一旦其他厂商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用户可能很快就会转向其他品牌。所以做好用户体验、做好服务、提升用户粘性才是关键。

多品牌策略:在头部公司占据绝大市场份额后,为了让用户有新鲜感,以及给产品定位区分,期望更多的占据市场,头部手机品牌公司开始多品牌运营策略,不同的品牌定位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市场。

华为有“华为”和“荣耀”两个品牌,华为品牌定位为传统的线下,中高端品牌,企业用户为主,配置创新和高端。荣耀则从线上开始,强调性价比,与小米直接竞争,主体在中低端市场,现在也在向中高端市场渗透,并进入全球市场。

OPPO发展了三个相对独立的品牌公司:OPPO、一加(oneplus)和Realme。一加定位是高端品牌,在品牌宣传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主要在海外市场突破,比如美国,欧洲,印度等市场。同时,一加也是印度市场唯一一个能够卖到3000块钱以上的中国品牌。Realme为中低端品牌,主要在印度市场起步。这三个品牌采用独立公司方式运营,以保持经营的灵活性,但共享供应链,控制成本和库存。

小米现在有5个品牌或产品系列:MIX系列聚焦高端创新产品,用于树立小米公司品牌和尝试新的工艺。红米聚焦中低端产品,高性价比,是小米主要走量的产品,目前在印度市场出货量很大;小米系列聚焦中高端,虽然之前有多次冲击高端市场,但成效不大,目前整个操盘并不太成功,影响力下降很多。针对海外市场新推出的Poco品牌,目前主要功能机产品品牌,主要在印度市场销售。投资黑鲨手机,进入细分的游戏手机市场。近期还与美图手机达成合作,尝试进入女性手机品牌市场。

传音也有三个品牌:infinx主要是电商品牌,运作似乎不是很成功;Tecno聚焦传统的中端产品定位,在非洲市场占有30%的市场份额;itel则是功能机品牌,是主要出货的产品,除了非洲,在印度市场快速增长。虽然在国内影响力不大,但传音是一家比较稳健的公司,值得关注。

当然,这并不是说多品牌经营就一定会成功,比如联想的多品牌策略就并不成功。另外,小米在业绩的压力下,开始显得有点着急,想通过各种子品牌增加销量,抢占市场份额。但这么多不同的子品牌,有自身发展起来的,有投资的,小米都是要承担责任的。如何定位,如何管理是非常困难的,未来能不能管理好,能够持续多久,有待观察。但多品牌的定位是有价值的,最好采用独立子公司模式运作,责任清晰。


上一页 1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万字全文科普:什么是IP?

    半导体行业在一个复杂且快速发展的生态系统中运作,并由持续创新驱动。该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半导体价值链,它包含几个关键阶段: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最终组装和原材料采购。每个阶段对于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和功能都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09:53 ?21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万字</b>全文科普:什么是IP?

    国产工控品牌推荐:英康仕——以自主可控技术赋能智能制造

    在工业4.0与“新基建”战略的双重驱动下,国产工控正成为保障工业安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装备。作为国产化替代的先锋品牌,英康仕凭借全栈自主研发能力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10:50 ?586次阅读
    <b class='flag-5'>国产</b>工控<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品牌</b>推荐:英康仕——以自主可控技术赋能智能制造

    全面解析新概念模拟电路(建议下载!)

    全文共五册,近50万字,一样的风趣幽默,一样的social化语言,深入浅出地将枯燥深奥的模电知识讲得简单易学。 《新概念模拟电路》内容包含了《晶体管》、《负反馈和运算放大器》、《运放电路的频率特性
    发表于 04-16 13:37

    Devicenet转ModbusTCP网关在行业中的应用

    Devicenet转ModbusTCP网关在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行业中,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需要实时传输数据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开疆智能Device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1:23 ?420次阅读
    Devicenet转ModbusTCP网关在<b class='flag-5'>危</b>化<b class='flag-5'>行业</b>中的应用

    2025,国产手机Wi-Fi FEM元年

    转载自钟林谈芯 Wi-Fi FEM的故事我讲过很多,新的一年,新的故事。 2025年,将迎来国产手机Wi-Fi FEM元年,Wi-Fi FEM将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唯捷创芯、康希通信、卓胜微、艾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6:48 ?912次阅读
    2025,<b class='flag-5'>国产手机</b>Wi-Fi FEM元年

    国产手机厂商开卷7000mAh+电池容量手机:这让iPhone还怎么卖

    快科技12月23日消息,续航差、电池容量少一直都是iPhone的短板,而这个情况会随着国产手机的发力,而让苹果变得更难。 相关博主爆料称,欧加(包括OPPO、一加、realme真我)实验室已经研发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0:45 ?1064次阅读

    国产直线度测量仪品牌及介绍

    关键:国产直线度测量仪,直线度测量,直线度检查,直线度检测,直线度仪器,蓝鹏直线度,工业直线度检测,在线直线度测量, 国产直线度测量仪品牌众多,以下是一些知名的
    发表于 12-11 14:22

    OBOO鸥柏:室外触摸/液晶广告一体已接入Deepin国产系统

    公司旗下品牌“OBOO鸥柏”作为纯国产液晶显示屏幕设备品牌制造商,品牌旗下部分室内/室外触控一体,户外液晶广告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21:28 ?792次阅读
    OBOO鸥柏:室外触摸<b class='flag-5'>屏</b>/液晶广告一体<b class='flag-5'>机</b>已接入Deepin<b class='flag-5'>国产</b>系统

    国产品牌乘用车销量持续飙升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揭示了中国本土品牌乘用车在市场上的强劲表现。2024年10月份,国产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93.1辆,环比增长了12.9%,同比更是激增30%。这一销量不仅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0:51 ?762次阅读

    国产手机大厂OLED需求激增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华为对手机OLED显示的需求正经历显著增长。据最新市场预测,华为智能手机OLED的需求量将从去年的3370片大幅跃升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6:04 ?614次阅读

    OBOO鸥柏:公司品牌全面触摸一体已调配AI数智机器人

    鸥柏全面落地式触摸一体在现代信息交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AI数智人市场的快速发展,鸥柏条形全面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9:36 ?631次阅读
    OBOO鸥柏:公司<b class='flag-5'>品牌</b><b class='flag-5'>全面</b><b class='flag-5'>屏</b>触摸一体<b class='flag-5'>机</b>已调配AI数智机器人

    近三年国产手机2K市场:Redmi占比高达七成

    在过去三年中,国产手机行业对于屏幕素质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定制化的屏幕,使得屏幕质量的提升变得肉眼可见。特别是在旗舰机型上,各种新技术名词层出不穷,让消费者难以抉择哪家的屏幕最为出色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6:12 ?2007次阅读

    主流国产手机柔性OLED面板国产化率大幅提升

    国产手机在探索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深入,这一进程离不开京东方等国内供应链企业的共同奋斗与贡献。   据CINNO Research最新统计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1:41 ?1276次阅读

    英锐恩科技,以实力打造国产单片替代品牌

    长久以来,国际品牌在单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几乎被国外龙头企业所垄断,但在“中国芯”替代和全球不太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单片研发技术日渐成熟,单片
    发表于 09-25 09:49

    同茂线性马达谈苹果仍在上端手机市场占据优势

    二位置的是一家国产手机品牌,不过它占有的市场份额仅为26%,其他国产手机品牌占有的份额都在个位数。 众所周知,近几年手机
    的头像 发表于 08-17 08:19 ?1540次阅读
    同茂线性马达谈苹果仍在上端<b class='flag-5'>手机</b>市场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