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都从寒冬熬到了风口 公司怎么还更难做了?

MVlJ_sapdaily ? 来源:工程师李察 ? 2019-01-26 10:4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大部分创业公司都诞生于风口,死于寒冬。但还有公司诞生于寒冬,熬了很多年才等来春天,踩过的坑也给后来者提供了经验教训。

当公司只是几十人的小团队和单一的业务线时,创始人能在办公室吼到所有人,可以用一己之力影响全公司,甚至连战略都不需要,但公司大了创始人个人的影响力就微乎其微,再按小团队的管理思路就容易出大问题。

思必驰 CEO 高始兴一个深刻的体会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作用非同一般。很多初创公司在快速扩张中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因为业务需求从外部空降高管,并未太多考虑其是否和公司文化相匹配,当团队遇到困难时,管理团队就会分崩离析。企业文化价值观就像粘合剂,能够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对于企业管理,高始兴做了很多反思,他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的管理是个哲学问题,一个好的企业家必须要平衡企业发展的节奏。

扩张再快,也要保持原来的味道

思必驰诞生于2007年,人工智能还是冬天。高始兴知道人工智能会爆发,但也很难预测是什么时候。

高始兴把早期的思必驰形容为拿着锤子找钉子的阶段——人工智能的技术不成熟,深度学习也没出来,落地的场景非常有限,甚至语音交互是否能真正成为下一代的入口都存在争议。思必驰想到的应用场景是教育,首先想到的是对外汉语教育,但因为市场需求不够大,转向了英语口语教育。

思必驰以几十人的规模发展六七年,高始兴的管理方法论就是以身作则,「创始人的眼神、谈吐以及行事风格就是企业文化,甚至还可以经常和员工一起吃饭,零距离交流」。

2011年 Siri 发布,AI 才有了更多落地场景,思必驰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思必驰剥离教育事业部转型物联网之后,团队也开始快速扩张百余人。最近两年人工智能行业火起来了,思必驰的团队逐渐扩张至五百多人。

高始兴明显感觉到公司管理难度增大了:在管理上,他面临最直接的问题是,业务增加,高管不够用,招什么样的人。起初,他比较看重能力,在不同领域都招了大牛,却出了问题。比如,有的团队跟公司的气质不一致,一旦换了 leader 很难管理,甚至出现整个团队与公司脱节的情况。

在2018虎嗅 F&M 创新节《独角兽的甜蜜与烦恼》圆桌讨论上,优必选 CBO 谭旻也谈到了「战功赫赫」的人如何与团队融合的问题,他提出了赛艇文化:

在赛艇文化中,每个桨是否协同是非常关键的,一桨和二桨的频率不一样,整条艇的速度就会有问题。这个东西告诉我们,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想提升效率的话,团队的协同效率很关键。不是说请一个明星的领头者,或者很厉害的 CMO、CTO,将所有高管、中层的协同效率做出来,在整个频率上达到和谐,这很关键。

高始兴是在遭遇管理问题的时候意识到,文化价值观才是对公司最重要的东西。

思必驰制定了几条公司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结果导向。技术型公司,链条传递特别长,从技术、产品原型、方案、产品到最终落地整个过程中,上线时间、负责人、上线结果、客户反馈、用户使用数据虽然不是一个团队负责,但每个参与的人必须知道。如果参与的人不关注,上线各方面就不到位。

HR 在面试过程中,会非常注重文化价值观的考察,尤其是管理人员。高始兴表示,如果他不符合思必驰价值观,有可能带歪了。这个人走了以后,你再去管理这个团队的时候,可能整个文化价值观都坏了,整个业务以及周边的一些链条都会出现问题。

原来,思必驰全公司就一个部门,客户有需求,市场、产品、技术一起冲上去,迅速去做。但客户迅速增长,团队规模也增长之后,很难再像之前一样很灵活地战斗。

如今,思必驰已经开始用成熟的绩效体系、流程去管理公司,引入职业经理人——早期,高始兴认为职业经理人的血性不够,但公司大了之后,他意识到必须要进行成熟的流程化管理。

一定程度上,团队规模变大和创新能力是矛盾的,为了让团队保持敏感性,高始兴要求管理团队以及后端的技术人员上前线接触客户。

诱惑太多,专注一件事

人工智能火起来也意味着机会更多,诱惑更多。《2018中国人工智能投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受到资本追捧的二级行业包括金融、安防、大健康、企业服务、机器人等14个行业,每一个领域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思必驰成立至今,经历过三次业务转型,从最初的英语口语教育到呼叫中心、口语评测,最终确立了智能车载/家居/机器人/穿戴等物联网及智能企服的业务。

思必驰业务的核心逻辑是智能对话解决方案。

思必驰首选需要做出选择是要不要做 to C 业务。同样做智能语音解决方案的科大讯飞除了做 to B 的业务之外,还做了 to C 的智能音箱。高始兴说,无论 to B 和 to C 都有基因,你想改变它特别难,思必驰更多是偏 to B 的基因,比如 APP 或者终端产品,思必驰不会轻易尝试。

高始兴说,思必驰在自然语言交互上已经沉淀了一二十年,在这方面很有优势,把有限的资源放在一个大的赛道上,专注以后会跑得更快,形成一个循环。

他思考的结果是,思必驰把业务聚焦在智能终端和企业服务两大领域,把核心交互系统、芯片产品服务做好,并快速去迭代。聚焦的好处是对行业的理解更快,甚至有可能和客户、用户以及开发者一块打磨产品,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

公司小的时候,业务单一管理简单,如何做大被认为是最大的挑战,真到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很多创始人才意识到,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于业务。快速增长的公司,为何稍不注意就会在管理上出问题?虎嗅为此采访了企业管理专家:SAP 中国区高级副总裁,高科技行业群总经理姚一兆,他认为初创企业早期靠领导力带动; 进入高增长、快车道后,必须靠价值观和管理体系双驱动,避免人治。从以下三个层面搭建企业管理的体系架构: 小前台(确保业务发展灵活多样)、大中台(确保资源共享、统一支持)、公司级运营平台(包括人、财、物、数据的系统化、标准化,做到风控和管理并举)。尤其需要借鉴德国「工匠精神」——先进管理哲学方法论和相应软件工具来规范企业,练好内功。

思必驰也成立了平台事业部,做底层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平台事业部之上的 IoT 事业部、车联网事业部负责对接客户,根据客户需求在底层操作系统上做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同时,还会把客户共性的需求反馈给平台事业部改进底层操作系统,不需要再重复开发。

在高始兴看来,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迭代不同,它是一个比较重的行业,终端链条长、行业渗透慢,技术驱动特别重要。

思必驰做了两件事把技术驱动做得更深入:一是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以自然语言交互为核心,联合高校师生进行新技术研究,思必驰掌握知识产权的商业化权利;另一个是建立基金,整合社会资本,通过投资生态链上的企业,来支持思必驰的技术创新,提升终端和行业覆盖。

高始兴说,公司出了问题,最大的责任就出在 CEO 身上。做企业会慢慢发现,创始人越往上走责任越大,会越来越孤独,功劳都是大家的,过错都是自己的,否则就别做创始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CEO
    CEO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1

    浏览量

    32739
  • 技术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34

    浏览量

    58908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0

    浏览量

    251473

原文标题:都从寒冬熬到了风口,公司怎么还更难做了?| 中国独角兽豹变之路

文章出处:【微信号:sapdaily,微信公众号:SAP天天事】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抓住MEMS压力传感器风口,瑞之辰让感知落地

    当AI这个智能大脑备受关注的时候,扮演“眼睛”、“耳朵”和“皮肤”的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早已悄然进入黄金赛道,成为下一个快速起飞的风口。而深圳市瑞之辰科技早已明确这点,正在通过自身技术的实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1:34 ?689次阅读
    抓住MEMS压力传感器<b class='flag-5'>风口</b>,瑞之辰让感知落地

    极寒山区输电有 “奇兵”!模拟导线装置如何破解重覆冰监测难题

    更难以实现全面实时监测。深圳特力康科技有限公司重磅推出的导线模拟覆冰在线监测装置,以前沿技术打破行业困局,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创新工作机制 导线模拟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创新采用模拟导线测量法,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13:48 ?206次阅读
    极寒山区输电有 “奇兵”!模拟导线装置如何破解重覆冰监测难题

    看看人家都用树莓派5做了什么产品?

    看看人家都用树莓派5做了什么产品?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09:46 ?379次阅读
    看看人家都用树莓派5<b class='flag-5'>做了</b>什么产品?

    将ADS1278焊到了板1上,结果板1上的DVDD也变成了2.48V,为什么?

    按照ads1278的数据手册做了两块电路板。其中一个给ADS1274用(板1),另外一块是ADS1278(板2),两者所要实现的功能不同,电路也有稍许差异。 两块电路板中DVDD(数字内核)均采用
    发表于 01-22 06:07

    爱立信牵头成立的API合资公司Aduna任命CEO

    日前,由全球多家一线电信运营商与爱立信共同成立、致力于加速通用网络API的全球采用与创新的新合资公司任命Anthony Bartolo为首席执行官。同时,新合资公司公布了公司的名称—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1:18 ?5833次阅读

    使用ADS8555 EVM PDK DEMO板如何配置成6个模拟输入通道的数据都从SDO_A输出?

    DEMO板 默认SDO_A输出CH_A0/CH_A1的数据,如何配置成CH_A0/CH_A1/CH_B0/CH_B1/CH_C0/CH_C1 都从SDO_A输出。谢谢
    发表于 11-13 06:23

    PCM2707做了个usb的声卡,有时工作不稳定,容易断线怎么解决?

    PCM2707做了个usb的声卡,有时工作不稳定,容易断线怎么解决?
    发表于 11-08 08:32

    cc85xx的usb驱动在win10上跑是否有兼容性的问题?

    我们公司一块基于cc85xx芯片的无线mic,用usb接口连接到电脑上,最近用户反映在win10的环境下有时重启电脑后,无线mic就找不到了。我们做了实验确实发现了有时找不到设备,但是在设备管理
    发表于 10-29 07:12

    利用TLV320AIC3256做了一个带话筒的设备,发现啸叫很严重,怎么解决?

    公司做了一个带话筒的设备,发现啸叫很严重,不知道这个要怎么去掉,我看了一下TLV320AIC3256这个型号说有AEC回声消除功能,不知道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想请问一下有没有大神做个类似设备
    发表于 10-24 07:28

    用PCM1794a和opa1611做了个解码器,如何减少谐波失真?

    之前用PCM1794a和opa1611做了个解码器,IV和LPF电路使用的opa1611 datasheet上的电路,如下: 做了RMAA测试,其中谐波失真测试结果如下: 如图,1Khz以上谐波失真比较严重。 谐波失真是由什么地方引入的,如何减少呢,
    发表于 10-14 06:01

    车间里应用到了不同品牌的PLC,这还能进行无线通讯吗?

    自第一台PLC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应用成功以来,PLC凭借其方便性、可靠性以及低廉的价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化工厂中,除厂级PLC系统外,存在很多独立的子系统。比如,各个生产车间的PLC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6:31 ?569次阅读
    车间里应用<b class='flag-5'>到了</b>不同品牌的PLC,这还能进行无线通讯吗?

    用MC34063升/降压芯片做了一个5V升18V的电路,电流过大是什么原因?

    我用MC34063升/降压芯片做了一个5V升18V的电路,用来给THS3091供电,一接上去,电流达到了0.3A,电流过大,请问是什么原因?升压电路参数是否有问题?
    发表于 09-13 06:56

    做了一个宽带放大器,级联无信号输出的原因?

    本人做了一个宽带放大器: 第一级同相放大,2倍,ths4631,单极正常,输入输出无阻抗匹配 第二级增益放大VCA820,10倍,单极正常,级联正常; 第三极同相放大,10倍,ths3201
    发表于 09-12 07:26

    用LM358做了一款25mv/300A数字电流表,生产出来的电路板总有百分之二十几不良,为什么?

    我用LM-358做了一款25MV/300A数字电流表,生产出来的电路板总有百分之二十几不良,就是在40A-300A的时候都很准,但到了40A以下就不怎么准了,特别多的是到了1A到10A的时候很不
    发表于 09-06 06:52

    用OPA695做了10倍放大,从1Mhz到100Mhz放大倍数一直在缩小,失真,为什么?

    我用OPA695做了10倍放大 但是从1Mhz到100Mhz放大倍数一直在缩小,而且失真,OPA694压摆率4500应该不会失真啊!PCB和原理图在附件里Rf/Rg是750欧和39欧。
    发表于 08-27 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