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DI完成了一个堪称“不可思议”的任务 揭秘背后的IC创新思维

西西 ? 来源:ADI ? 作者:厂商供稿 ? 2019-01-21 08: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高质量科技论文数量通常被认为与一个机构的科研实力正相关。作为世界学术界和企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高级别会议,ISSCC(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的年度大会论文就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每年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重要的半导体企业入选论文的数量、主题和反映的技术发展趋势都成为圈内热门的话题。

中国大陆在2016年到2019年四年时间内共有17篇论文入选,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个机构连续四年都有论文贡献,它就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模拟半导体技术公司ADI在中国大陆的研发中心。中国大陆地区共有9篇论文入选了ISSCC 2019,其中包括2篇ADI公司文章,另外,复旦大学ADI大学计划项目也入选了1篇。

ADI是唯一一家入选多篇论文的IC企业,作为区域研发中心他们完成了一个堪称“不可思议”的任务。笔者有机会与其中近三年的四位执笔工程师以及他们的团队面对面交流,希望管窥在一连串荣誉背后低调的工程师研发团队,通过一席对话找出他们连续登陆集成电路行业全球殿堂级大会背后的创新动力。

ISSCC2019论文入选名单,其中2篇ADI公司论文,复旦大学ADI大学计划项目入选1篇

“我不是一个人战斗”,这是超越一切可能的“创新战队”

ADI 自动化与能源技术总监赵天挺在下面这幅照片中给出“密码”所在。“这两位先生均是麻省理工毕业的,是我们的创始人。其中公司的创始合伙人、董事会主席Ray Stata非常鼓励员工创新,积极弘扬企业家文化。正是因为他自己不断坚持、不断创新,才造就了今天的ADI。”赵天挺指出。对于中国电子行业的同行来说,这位眼神睿智的长者面孔并不陌生,堪称全球半导体技术的拓荒者和奠基者的他在前不久还在中国发表了对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真知灼见,一句“我们需要招最好的人,但是不要挡他们的路,不要怕失败,支持他们、给他们创新的勇气。”让人印象深刻。

毕业于麻省理工的ADI两位创始人(身后照片为年轻时工作合影)

作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模拟技术公司,ADI的创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ADI中国研发团队却一直是低调的幕后英雄。连续四年五篇ISSCC论文入选,让这个跨国模拟巨头的中国本土研发团队的科技创新光环意外曝光。

王汉卿是五位论文入选者中较早的一位,他的电容式增益放大器(capacitive-gain ampli?0?3er,CGA)项目实现了19 nV/√Hz噪声密度和75μA的低功耗的高性能而被ISSCC2017论文评审组给予很高的评价。有着沉稳谦逊的典型工程师风格的他,谈起ISSCC论文的撰写显得格外的云淡风轻。“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是一个团队在战斗,我只是在这个项目上花的时间更多点而已。”王汉卿谦虚地表示,“这个项目包括北京研发中心和全球的很多同事都有贡献。实际上我们国内三地的研发中心的其他同事每年都有参与很多很棒的项目,我的项目论文有幸被ISSCC相中发布。”

王汉卿提到的三地研发中心是指ADI在2000年开始设立的北京研发中心,以及后来陆续设立的上海和杭州研发中心,超过200人的研发队伍已经成为ADI全球研发力量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公司总部对中国研发中心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我们研发中心独立立项、主导开发了很多款高性能产品。” ADI模拟研发工程师曲光阳撰写的电化学气体检测主题论文入选ISSCC2018,对此他深有感触,“例如,我们开发了ADI首个隔离电源,业界尺寸最小的隔离DC-DC转换器,应用广泛的高性能混合信号处理器。”对于团队取得的成就,曲光阳交谈中充满了自豪,说起来如数家珍。

ADI中国三大研发中心植根本土,研发成果卓著

在ADI,不仅研发团队有项目主导权限,具体到每个研发工程师都有很大的自由度。“公司层面也鼓励员工有自己的自由思想,会给员工充足的时间去自我学习、积累、总结。”作为ISSCC2019中国唯一的“90后”论文入选者,ADI模拟电路设计工程师秦文辉也深有体会。作为大学合作项目联合作者入选ISSCC2019的ADI电源设计工程经理何捷对此感触颇深,当初面对很多非常棒的offer,因为有很多与ADI合作很久的同学、老师反馈ADI优秀的创新文化“诱惑”了他毅然决定加入ADI。

“正是有这样的创新文化,才使得ADI中国发展中心能够持续创新,获得非凡的成就。” 赵天挺表示,“这些成就包括已经获得59项专利,另外还有57项专利在审核中,最近连续三年每年都会提交20个以上的专利,由中国研发中心主导研发了74个产品,6次获得ADI‘优秀产品奖’!”

持续的创新能力让ADI成为业界公认的高性能模拟技术的领导者

这是一个人才成长的平台,打造企业创新源动力

“招人的时候,我很惊讶地发现很多有才华的工程师跟我当年很相似,他们想要有自主权,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因此我们的模式是招非常优秀的人,然后不挡他们的路,这也是我们的经营之道。” 这是Ray Stata曾多次在公司内外宣讲的人才观,事实上已经成为公司的人才管理准则。正是这一准则,让ADI员工流失率一直是业界显著偏低的,而且优秀团队的研发创新能力在业界有目共睹。

为“超越一切可能”的AD创新企业文化点赞(左起:陈宝兴,何捷,秦文辉,赵天挺)

在与ADI几位论文入选者和团队主管的交流中意外发现,包括ADI公司院士陈宝兴和赵天挺在内的六位技术强人都是从大学校园直接走入到ADI公司的。其中陈宝兴在ADI已经超过21年,赵天挺和曲光阳都超过十年。据了解,ADI中国研发中心团队超过一半的同事都是直接从校招加入ADI,从开始在有经验的同事指导下做小项目逐渐积累经验,迅速成长为参与项目研发的骨干力量。

“21年间我没有在其它公司工作过,因为在这里感觉很有激情,一直有创新、一直有新的挑战。” 陈宝兴在交流中指出,“ADI很重视人才培养,公司为新人的成长提供了各种条件,在人才培养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在这种环境下你不进步都很难。”

初入职场都避免不了“菜鸟”的阶段,即使优秀的毕业生也难免遇到迷茫与无所适从的时候,不过进入ADI的大学生都比较幸运。据介绍,在ADI研发团队里除了新人入职的导师制度,还有三多:全球各地研发团队内部交流会很多,大家都乐意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ADI的顶尖技术大牛很多,包括IEEE Fellow和ADI Fellow,你可以在公司内部的会议中向他们请教;各种项目多,几乎覆盖高性能模拟技术的方方面面,如果愿意你几乎可以接触到各种技术,给与工程师足够的发展和学习空间。“在ADI公司内部你随时可以提出‘我想做这个事情,我需要什么支持’。整个公司的文化是平等交流,好的想法就会得到鼓励。” 秦文辉说道。

为进一步促进年轻工程师的成长和创新能力,ADI近两年在公司内部发起了“The Global Early Employee Challenge ( GEEC ) ”——ADI内部全球青年员工挑战赛,旨在帮助年轻的工程师(工作经验不超过5年)通过与全球小伙伴们进行正能量的竞赛迅速提高商业技能,最终获胜组的方案还有可能会被公司纳入正式产品开发项目。

ADI中国参赛队大赛结束后合影,参赛的收获和愉快的合作都写在了脸上

2018届的GEEC就汇集了来自ADI全球的25个地区的581名青年员工组参与,其中中国研发团队共有三地57人参加到全球的挑战赛当中。作为最新一届GEEC大赛的参与者,秦文辉就是直接受益人:“这个项目让我们年轻工程师有机会直接参与产品定义、市场调研等整个流程,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而且整个过程中都会有资深大牛的同事来指导。这个项目,ADI完全是在砸钱培养新人!”

作为2019年GEEC大赛的评委和导师,赵天挺非常明确GEEC大赛的价值:“GEEC相关配套指导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产品实现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产品的应用市场、商业价值和竞争优势才真正决定产品研发的方向,能否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才是判断产品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这与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工程师心中‘技术第一’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 参赛队员郁娟对此体会尤其深:“特别是在商业思维、项目的社会意义上,今年对项目方案有明确的评估指标,这对我们年轻工程师是非常难得的锻炼。可以说GEEC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大家有机会去学习和了解这些平时难以接触的知识,也为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拓宽了道路。”

Ahead of What’s Possible是ADI的创新愿景,创新是ADI的核心竞争力

吸引最出色的人才,让他们做伟大的事业

走出ADI北京研发中心大门,前台墙上与Logo融为一体的“Ahead of What’s Possible”(超越一切可能)对ADI的创新密码做出了完美的诠释,超越一切可能是ADI的创新愿景,而创新是ADI的核心竞争力。再次想起Ray Stata在前不久中国之行的那次讲话:业务的成功,不仅仅要有很棒的想法,还要打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这个氛围吸引最出色的人才,激发他们做伟大的事业;鼓励他们创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管做什么都要实现卓越;要让他们不害怕失败,勇往直前,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更加开放,更加协作,大家齐心协力实现共同目标。他认为这些是伟大创新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但这些条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你必须有意为之,要打造环境、提高员工满意度,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有很好的客户满意度和股东满意度。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DI
    ADI
    +关注

    关注

    149

    文章

    46053

    浏览量

    263404
  • IC
    IC
    +关注

    关注

    36

    文章

    6154

    浏览量

    18038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DeepSeek 核心技术揭秘」阅读体验】+混合专家

    :路由专家) 这种创新让AI的推理过程更接近人类思维,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共享专家宛如位知识渊博的通才,它始终参与模型的每次运算,就像
    发表于 07-22 22:14

    BLDC驱动必修课:为何现代MOSFET驱动IC偏爱“上高下高”逻辑?

    不仅仅是逻辑定义的不同,更是技术与可靠性的进化。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两种PWM配置逻辑的本质与选择依据。 图:三相BLDC换相电路示意 、PWM控制基础:理解“有效电平” 驱动IC的核心任务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4:46 ?2921次阅读
    BLDC驱动必修课:为何现代MOSFET驱动<b class='flag-5'>IC</b>偏爱“上高下高”逻辑?

    不可思议!想要连接Ethernet IP转Profinet网关和触摸屏?你行不?

    其Profinet接口IP地址和数据传输长度。完成组态后,将数据下载至PLC并验证网关状态。随后,在触摸屏中设置EtherNetIP从站参数,确保与网关EDS文件致。最后,使用网关配置工具同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5-18 14:11 ?29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不可思议</b>!想要连接Ethernet IP转Profinet网关和触摸屏?你行不?

    SOLIDWORKS学生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不同设计思路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思维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要素。而在工程设计与技术领域,款功能强大且易于上手的设计软件对于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SOLIDWORKS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5:23 ?250次阅读
    SOLIDWORKS学生版能够激发学生的<b class='flag-5'>创新思维</b>鼓励学生尝试不同设计思路

    梦之墨电子增材制造设备创新应用案例

    在工业 4.0 时代浪潮的强力推动下,教育的革新与进步已然成为必然趋势。在电子工程教育领域,培育具备创新思维与卓越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师人才,已成为核心使命。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把抽象的电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4:58 ?447次阅读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村田中国展示四大前沿创新

    未来” 为主题,集中呈现了通信与计算、车载、工业及环境、健康四大核心领域的创新突破。 ? 在电子发烧友网记者参观期间,村田中国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四款前沿创新方案,分别是 “不可思议的石头 echorb”、可伸缩电路板 SPC、透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00:07 ?1926次阅读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村田中国展示四大前沿<b class='flag-5'>创新</b>

    Arm关键洞察 芯片新思维 奠定人工智能时代新根基

    随着人工智能 (AI) 功能的快速发展,前沿科技企业正面临的关键的问题——在这个新时代,该如何做足准备才能获得成功?为了充分利用 AI 带来的变革性机遇,同时满足其巨大的算力需求,现在应该实行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15:58 ?600次阅读

    2025未来产业创新任务 | 清洁氢

    据悉,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显示,揭榜任务内容面向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清洁氢3未来产业,布局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08:19 ?670次阅读
    2025未来产业<b class='flag-5'>创新任务</b> | 清洁氢

    洲明科技董事长林洺锋2025新年寄语

    大家好,新年新思维,我有两关于未来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4:58 ?679次阅读

    桥田2024复盘 ?目标全落地,任务完成

    桥田智能2024年目标全落地,获多项奖项,推出磁力换模、涂胶、修磨机、自动快换等新品,参加多展会,品牌形象升级,全年任务完成,2025将继续技术创新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6:39 ?462次阅读

    SpaceX年度发射任务接近尾声

    近日,SpaceX在X平台上发布消息称,猎鹰9号火箭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连续成功完成了两次发射任务。其中,任务将22颗星链(Starlink)卫星送入星座,另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09 ?959次阅读

    不可思议的转换术!:Modbus TCP转Ethernet IP网关与HCS最佳搭档

    以下是稳联技术ModbusTCP转EtherNETIP网关(WL-ABC2004)连接艾利特ELITE机器人模块的般应用步骤:准备工作确认设备与软件:确保拥有艾利特ELITE机器人模块,且其支持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6:29 ?457次阅读
    <b class='flag-5'>不可思议</b>的转换术!:Modbus TCP转Ethernet IP网关与HCS最佳搭档

    数字化装备场建设的管理四项新思维

    数字化装备场融合了尖端技术与高效的管理思维。以下解析四大管理维度的具体内容: 、装备运用管控 在数字化装备场中,装备运用管控集中于分配、调度及使用的全过程。数字化工具使得装备的实时跟踪与监管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4:47 ?649次阅读
    数字化装备场建设的管理四项<b class='flag-5'>新思维</b>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同时,确保其公正性、透明度和可持续性,是当前和未来科学研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此外,培养具备AI技能的科研人才,也是推动这领域发展的关键。 4. 激发创新思维 阅读这章,我被深深启发的是人工智能
    发表于 10-14 09:12

    freertos最多支持多少任务

    FreeRTOS是轻量级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其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提供简单、可靠且高效的实时任务管理。关于FreeRTOS最多支持多少任务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4:21 ?239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