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发展出的无人时代到底是好还是坏

H9fI_asmag001 ? 来源:未知 ? 2019-02-03 12:3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第547天,今天是马云无人超市落地的第547天。

在经历舆论和热搜的助力之后,马云的无人超市最终被外界笑称的“大爷大妈们”所占据。听起来有些怪不可思议的,这位互联网的领头军居然也会投资失误,看来风向标也有失灵的时候。可是,尽管马云的无人超市正经历倒闭的尴尬局面,我们却也必须直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无人”时代正在到来!

得意还是尴尬:"无人+"时代扑面而来

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你我早能发现“无人+”的踪迹。

机器人应该被誉为"无人+"时代的第一枚棋子,这种最初被用来协助(缓解)人类生产力的机器朋友,如今却也有了“取代人类“工作的野心。不管是无人仓库还是无人工厂、无人仓库亦或是无人银行,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机器人行业,已成为服务业的主要动力。

在中国,机器人已经走进了仓库化身“分拣员”、走进银行化身“咨询员”、走进工厂化身“流水线工人”……成功上岗多种行业,并成为行业的“香饽饽”。

其次就是无人机,这个常常与机器人相提并论的不载人飞机,正成为自动化时代的另一种先锋兵,被广泛应用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等领域之中。

接下来是在近几年提及比较广泛和被比较热门的自动驾驶,以及笔者在开头所提及的无人超市。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8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达到了48.2亿美元,且全球已有45家公司拿到了加州车辆管理局的自动驾驶路测许可,覆盖传统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科技巨头、初创公司等。以中国为例,预测估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将达3000万辆,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占有率将达50%。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法律法规逐渐放宽,到2015年,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将会大量出现。

至于无人超市,仅在中国,除了马云,京东、苏宁、深兰科技等互联网公司及科技公司都已布局无人零售。而在国外,亚马逊开张了全球首家无人便利店“Amazon Go”,连锁巨头沃尔玛也进军了无人杂货售卖亭……似乎所有的企业都想要在无人超市中分一份羹了!

“无人+”多点开花,但你已经做好迎接它的准备了吗?

惊喜还是恐惧:拥抱“无人时代”的结局是“集体炒鱿鱼”?

当这个源自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中的“无人+”黑科技在现实生活中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我们该惊喜它的出现还是恐惧它的存在呢?

的确,这已经不是笔者第一次对自动化时代感到焦虑了。在《被机器人包围,我们能否逃出生天?》一文中,笔者曾恐惧与机器人的存在,而这次被笔者焦虑的,是我们正在迎接着的“无人时代“。

刷脸进门、自助购物、智能结算、24小时不间断营业……这是无人超市最标配的智能服务,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收银员、咨询员等工作人员,除了定数补货,人工智能已经代替人工干了所有的事情。这种体验听起来很奇幻,但笔者还是存在些许担忧:AI把人类的活都干了,那被AI代替的人类何去何从呢?

机器替代人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相关报道曾指出,未来20年,世上47%的工作岗位将由于自动化技术而处于“高度危险”之中,其中54%的工作岗位来自金融行业。在机器人成为行业“香饽饽”的背后,却也开始成为人类的“痛疾”:富士康生产线用机器人代替了6万员工,减幅高达54%;无人警局落地武汉,所有业务通过刷脸完成……连警察都被代替了,还有什么职业不能被AI所替代呢?要知道,AI是会自我学习且进化的。难道拥抱“无人时代”的结局注定是“集体炒鱿鱼“?

尽管随着“机器换人”趋势的出现,机器人的“设计者”、“控制者”、“维修者”这一类的岗位呈现出了明显的人才短缺问题。我国教育部、人社部与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也预测,到2020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到2025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450万。但需要提及的是,大部分被机器替代的员工都能胜任这些“缺口”工作,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研发水平远远达不到“缺口”工作的基本要求。

这样看来,逐渐朝你我走近“无人+”时代,表面的科技十足是否又缺乏了份“人性”?步入“无人时代”的人类,又将在哪寻找自己的前方和归途?

对了,“无人+”时代的安全性问题也是笔者特别担心的一个问题。且不说美国已发生多起无人驾驶汽车撞人事件,光想象日后你我乘坐的飞机也变成了无人驾驶,飞机没了飞行员变成了自动化,机器人替代空少、空姐,光是想想就已经足够糟心的了。

我们要有多强大的心理建设才能面对这种“无人+”时代带来的可怕现实呢?

焦虑还是庆幸:想要拥抱“无人时代”并没这么简单

“集体炒鱿鱼”的想法或许太过于悲观,毕竟科技的发展程度还没能达到“无人时代”的水平,目前也仅仅处于摸索阶段。

仅以目前最热门的无人超市为例,我们来看看现实与“无人时代”的差距。

最新消息显示,微软与传统零售商Kroger达成合作,在西雅图推出了无人超市,挑战亚马逊Amazon Go。而这种无人超市在科技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无人超市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生意,主要得益于移动支付、人脸识别、机器视觉RFID电子标签等技术,以及多路智能摄像头。传感器等新设备的发展。就目前而言。RFID电子标签技术相对成熟,人脸识别技术也较为流行。

先来谈谈RFID电子标签技术。RFID电子标签技术大多数无人超市的选择,商品上贴上RFID标签,在采用之前已经安装好的射频设施,通过射频信号识别和追踪目标物品,从而完成商品识别。在购物过程中,用户只需自行将商品放到识别区,系统就会自动识别标签生成结算二维码,从而让用户进行扫码支付。此外,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并随着技术的发展可同时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相当成熟的RFID电子标签已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最适合无人超市的技术。但是,RFID电子标签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价格(成本)过高,基于此,比RFID电子标签价格更低廉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开始运用在无人超市之中,并逐渐成为无人超市的新趋势。

仔细看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无人超市逃不开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摄像头、机器学习等全系列“黑科技”。用户在选购好商品后,将商品一词放在智能结算台上,摄像头将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完成智能结算,此时人脸识别、智能摄像头等技术也将自动完成付款。此外,安装在商店里的具有人脸识别作用的智能摄像头也将对用户的基础动作进行识别,一旦用户在破坏商品、撕毁标签,摄像头会把图像截取下来,并将用户拉入黑名单。

这种购物体验听起来是不是科技感十足?但笔者却也发现了其中不少致命弱点。一是技术,且不说人脸识别技术到底好不好用,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处于发展阶段,不管是图像识别还是人脸识别,都依旧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法准确识别商品”并不少见,也就是说技术不过关;其二,刷脸支付技术并未得到用户的认可,一旦用户同意使用刷脸支付技术,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无人超市后台绑定其银行卡和密码,试问谁愿意让自己的钱财掌握在其他人手中呢?再者,打着智能体验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渗透至无人超市时反而让人的购物体验变得更为复杂了,光是人脸录入这个环节,就足以让人头疼不已了,这究竟是真智能还是假“高尚”呢?

这还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除了技术,无人超市在机制、监管方面尚且没有完整的体系及标准进行完善,那就更别说扩张和盈利了问题了。

听闻阿里的无人酒店已经进入了试运营阶段,没有人工干预的它真的能给人们住进理想的乌托邦吗?看起来好像有点冷冰冰的。

如果让你用表情表示对“无人时代”的赞许程度,你会给笑脸还是哭脸亦或是是沉默不语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3

    浏览量

    214378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0

    浏览量

    251483
  • 无人机
    +关注

    关注

    231

    文章

    10900

    浏览量

    188097

原文标题:万物拥抱“无人”时代,但这真是件好事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asmag001,微信公众号:安全自动化】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挖到宝了!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技术自主可控 在如今这个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产化硬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就做到了这一点,采用国产化硬件,积极推进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国产化进程,把国产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平台
    发表于 08-07 14:30

    挖到宝了!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技术自主可控 在如今这个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产化硬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就做到了这一点,采用国产化硬件,积极推进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国产化进程,把国产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平台
    发表于 08-07 14:23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建设意义

    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智能化生产模式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机械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桐尔提供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效
    发表于 03-17 14:49

    2025年2月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盘点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国内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共33起,合计融资总额超31亿元,涉及核心零部件、机器视觉、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0:30 ?1417次阅读
    2025年2月<b class='flag-5'>机器人行业</b>融资事件盘点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58】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

    万开发者走上 ROS 机器人开发之路,其中不乏现今机器人行业的众多中流砥柱。 如今,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ROS,全面系统地了解下一个可能的计算平台,为迎接智能机器人时代打好基础, 胡
    发表于 03-03 14:18

    机器人行业中的EtherCAT产品

    机器人人工智能是当前和未来软硬件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机器人行业一直在自动化领域处于技术和应用的前沿阵地。事实上,除了春晚和影视作品中的仿人形机器人,工业领域中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1:15 ?914次阅读
    <b class='flag-5'>机器人行业</b>中的EtherCAT产品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与未来,涵盖如基于行为的人工智能、生物启发的进化人工智能及认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这一历史背景为随后的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讨论奠定了基础,随着
    发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全书概览与第一章学习

    非常感谢电子发烧友提供的这次书籍测评活动!最近,我一直在学习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深刻体会到机器人技术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未来方向,甚至可以说是推动时代变革的重要力量。能参与这次活动并有机会深入
    发表于 12-27 14:50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数据在具身人工智能中的价值

    嵌入式人工智能(EAI)将人工智能集成到机器人等物理实体中,使它们能够感知、学习环境并与之动态交互。这种能力使此类机器人能够在人类社会中有效地提供商品及服务。 数据是一种货币化工具 数
    发表于 12-24 00:33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初品的体验

    动态互动的。 该理论强调智能行为源于智能体的物理存在和行为能力,智能体必须具备感知环境并在其中执行任务的能力。具身智能的实现涵盖了机器学习、
    发表于 12-20 19:17

    华数机器人再次入选工信部《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加强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和有关工作部署,工信部对原有文件进行修订,形成《工业机器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0:10 ?656次阅读

    鲸启智能机器人入选多项金融银行机器人行业报告

    日前,鲸启智能机器人凭借专业的大语音模型技术、智能迎宾和智慧服务等方面综合能力,成功入选多项权威机构发布的金融行业机器人行业报告。 南京鲸启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4:32 ?508次阅读
    鲸启<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机器人</b>入选多项金融银行<b class='flag-5'>机器人行业</b>报告

    数字人行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数字人行业,也被称为虚拟人或数字孪生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创造出具有人类特征的虚拟形象和智能行为的行业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4:47 ?974次阅读

    RISC-V在AI领域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视觉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智能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发现ARM占用很大的市场份额,推出的ARM Cortex M85
    发表于 10-25 19:13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加速器 第一章清晰地阐述了人工智能作为科学研究工具的强大功能。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AI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发现传统方法难以捕捉的模式和规律。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
    发表于 10-14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