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分类
一、按功能分类
1、传感型机器人
也外部受控机器人。机器人的本体上没有智能单元只有执行机构和感应机构,它具有利用传感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接近觉、力觉和红外、超声及激光等)进行传感信息处理、实现控制与操作的能力。受控于外部计算机,目前机器人世界杯的小型组比赛使用的机器人就属于这样的类型。
2、自主型机器人
在设计制作之后,机器人无需人的干预,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自动完成各项拟人任务。自主型机器人的本体上具有感知、处理、决策、执行等模块,可以就像一个自主的人一样独立地活动和处理问题。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从60年代初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基于感觉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又称第二代机器人)已达到实际应用阶段,基于知识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又称自主机器人或下一代机器人)也取得较大进展,已研制出多种样机。
3、交互型机器人
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操作员或程序员进行人-机对话,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与操作。虽然具有了部分处理和决策功能,能够独立地实现一些诸如轨迹规划、简单的避障等功能,但是还要受到外部的控制。
二、按智能程度分类
1、工业机器人
只能死板地按照人给它规定的程序工作,不管外界条件有何变化,自己都不能对程序也就是对所做的工作作相应的调整。如果要改变机器人所做的工作,必须由人对程序作相应的改变,因此它是毫无智能的。
2、初级智能机器人
具有象人那样的感受,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也就是它能适应外界条件变化对自己怎样作相应调整。不过,修改程序的原则由人预先给以规定,这种初级智能机器人已拥有一定的智能。
3、高级智能机器人
具有感觉,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样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所不同的是,修改程序的原则不是由人规定的,而是机器人自己通过学习,总结经验来获得修改程序的原则。所以它的智能高出初能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已拥有一定的自动规划能力,能够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这种机器人可以不要人的照料,完全独立的工作,故称为高级自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也开始走向实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文章
29933浏览量
214368 -
智能机器人
+关注
关注
17文章
907浏览量
8465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的基础,也是三者的实现终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精密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汽车自动化焊接线、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农机、3D 打印机等领域。
发表于 07-26 11:22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图,电子技术资料网站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广和通发布机器人开发平台-电子发烧友网NVIDIA Isaac 英伟达综合性机器人开发平台NVIDIA Isaac 是英
发表于 05-13 15:02
详细介绍机场智能指路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机场智能指路机器人主要依靠感知系统、定位系统、导航系统、智能交互系统和运动系统协同工作,来实现为旅客准确指路和提供服务的功能,以下是其详细工作原理:
感知系统
传感器类型 :机器人配备
发表于 05-10 18:26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机器人入门的引路书
ROS的全称:Robot Operating System 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的 目的 :ROS支持通用库,是通信总线,协调多个传感器
为了解决机器人里各厂商模块不通用的问题,让机器人快速开发
发表于 04-30 01:05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内容初识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内容阅读初体验
《ROS 2 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是一本针对 ROS 2(Robot Operating System 2)这一先进
发表于 04-27 11:24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58】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
资格!
从 PC 到智能手机,下一个更大的计算平台是什么?
最佳答案可能是 机器人 !
如果设想成真,则需要有人为机器人“造脑”,即打造适配的计算平台及操作系统。
就像以计算机为平台的计算机时代,和以
发表于 03-03 14:18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这个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计算系统,自主机器人的感知系统,自主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自主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0-13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计算挑战
阅读《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0-13章,我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工程实践有了全新认识。第10章从实时性角度剖析了机器人计算加速问题。
发表于 01-04 01:15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两本互为支持的书
最近在阅读《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这本书的同时,还读了 《计算机视觉之PyTorch数字图像处理》一书,这两本书完全可以视为是互为依托的姊妹篇。《计算机视觉之PyTorch数字图像处理》是介绍
发表于 01-01 15:50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模型技术在多个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部分,作者研究并探讨了大模型如何提升
发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感谢
感谢电子发烧友网社区给予《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试读机会。在这知识的盛宴中,我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支持。定不负期望,认真研读,分享所学,回馈社区。
一、本书大纲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发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全书概览与第一章学习
非常感谢电子发烧友提供的这次书籍测评活动!最近,我一直在学习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深刻体会到机器人技术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未来方向,甚至可以说是推动时代变革的重要力量。能参与这次活动并有机会深入
发表于 12-27 14:50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初品的体验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一书由甘一鸣、俞波、万梓燊、刘少山老师共同编写,其封面如图1所示。
本书共由5部分组成,其结构和内容如图2所示。
该书可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材,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系统
发表于 12-20 19:17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6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背景知识与基础模块
要给AI这个聪明的“头脑”装上一副“身体”。这个“身体”可以是一部手机,可以是一台自动驾驶汽车。而人形机器人则是集各类核心尖端技术于一体的载体,是具身智能的代表产品。与传统的软件智能体不同,具身
发表于 12-19 22:2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