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外界大肆鼓吹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到底靠不靠谱?

t1PS_TechSugar ? 来源:lq ? 2018-11-21 11: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血案”现场

2015年2月份的一场失败的手术再次被摆到了人们的面前,本月5日起,这场手术的主刀医师、助理医生和麻醉师等多人被英国纽卡斯尔市政府传唤,展开为期5天的听证调查。我们看到了这场“血案”背后更多的真相。

除了人之外,参与这场手术的还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就是那场“血案”中“暴走”的机器人。

患者名为佩蒂特,在接受英国首例机器人修复心脏瓣膜手术一周后,由于多器官衰竭逝世,享年69岁。

外科医生Sukumaran Nair(左)

患者Stephen Pettitt(右)

《每日邮报》在今年11月8日刊文表示:如果没有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患者佩蒂特至少有98%-99%的生存机会。该文章揭露了此次“血案”的许多细节。

手术期间,机器人控制台传输信号声音非常小,而且质量不佳,主刀医生纳伊尔和助理医生佩莱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困难。由于机器总是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导致他俩无法用麦克风正常交流,于是他俩不得不提高嗓门大声沟通,更不要提集中注意力了。

更糟糕的是,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甚至打到了手术室的一位助理人员的手臂,助理医生佩莱发现,由机器人操作的病人心脏的缝合位置和方式都不对,必须拆除缝线,重新缝合,这样一来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佩莱还发现,患者的主动脉膈膜受损,而且术中出血溅到了手术机器人的摄像头上,这使得主刀医生纳伊尔已经看不清病人心脏创口缝合的具体情况了。

无奈之下,纳伊尔和助理便由机器手术转为传统“人工”手术。然而,他们发现此时病人佩蒂特心脏的缝合线纵横不齐,需要重新修补时,患者的心脏已然处于非常“衰弱”的状态了。

这样的手术现场可谓乱成一锅粥,那血溅出来的一幕堪比车祸现场。层层深入,发现还有更多可怕的人为因素。在11月6日的听证会上,主刀医生说出了一些真相。

1,主刀医生承认自己在使用操作医用机器人上经验不足,曾错过两次机器人手术培训课程,其中一次是因为自己还有另一台手术太忙,抽不开身。所以并没有完全掌握如何操作机器。

2,手术前没有告知患者佩蒂特,作为首位接受机器人修复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手术存在较高风险,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存活率会更高。

3,机器人把患者大动脉戳破之后,血溅到机器人摄像头上,而此时,在场的两位医用机器人专家“不见了”。

从这些细节来看,不仅让人心寒,还给人以手术机器人不靠谱的感觉。这场3年前的手术来看,人工手术存活率能达98%甚至99%,而机器人却彻底失败了,外界大肆鼓吹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到底靠不靠谱?

神奇“达芬奇”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将太空遥控机器手臂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研制出医疗手术机器人。制造者认为,达·芬奇于1495年设计了仿人型机械,是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的发明者,因此将这个新面世的机器人系统命名“Da Vinci?Si”(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诞生之际,就被称为一款大杀器,彻底改变了外科手术的操作模式。该产品由直觉外科(Intuitive Surgical)研发生产,其设计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来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事实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正式名称应为“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是目前全球最成功及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其也代表着当今手术机器人最高水平。

实施手术时主刀医师不与病人直接接触,通过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操作控制,由机械臂以及手术器械模拟完成医生的技术动作和手术操作。广泛适用于普外科、泌尿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外科等。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点已经被外界“传唱”多次,TechSugar小编截取一段来自某医院网站提到的优点。

1,突破了人眼局限,可以进入人体内部,手术视野放大了20倍,为主刀医生呈现患者体腔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

2,突破了人手局限,机器人有7个可旋转540°的手术器械,可以模拟人手腕的灵活穿行,在人手不能触及的狭小空间也能精准操作,具有人手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还可以滤除不必要的颤动,超越了人手的精确度。

3,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切口小、创口仅为几个在1厘米左右戳孔,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4,提高安全性,机器人有实时监控系统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杜绝误操作的发生。

在去年举办的“中国智能互联健康创新峰会”上,复星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刘雨做了一次主题为《达芬奇机器人揭秘》的演讲。

“截止到2017年3月31号,达芬奇机器人全世界的装机量是4000台,到现在10月底应该是4200多台。其中美国有3000台左右,亚洲大概有550台,而这550台里面日本占了近260台,韩国大概有60多台,中国现内陆和香港地区加起来是78台。”

从中国区手术量来看(上图),2010年全年的手术量是615台,到了2016年手术量达到1.8万台,预计2017年会突破2.7台,上半年已经有1.2万台的手术量。现在每周的手术量是600多台,已经达到2010年全年的水平。

此外,商业模式也是很厉害:耗材智能锁死策略,确保了收入的源源不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是一种高值耗材,使用时临时安装到机器人上面。每条机械臂使用10次后便不能继续使用,机器人就会自动锁死,必须更换新的机械臂后才能重新开机。

机械臂的价格在美国从700美元-3200美元不等,国内大概每条10万人民币,而每台手术平均至少要使用4条臂。注意,从2009年开始,公司的配件及服务收入超过系统销售收入,未来这种趋势还会持续。虽然这增加了患者的使用成本,但是对于直觉外科公司来说,却是保证稳定营业收入的杀手级运用。

这种模式被称为典型的“刮胡刀+刀片”模式。

生死立场

当然还有很多手术机器人出问题的数据,麻省理工学院和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曾发过一篇论文,有一组数据——“在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的170多万件机器人手术中,记录了144例死亡,1391例伤害和8061例设备故障。”

这组数据对我来说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很多机器已经深入到了医院,带着各种优势——精度高、手法高明、存活率高。其实哪怕只是多1%的存活率,我们都会尝试机器的。随着手术精密要求的不断提升,有些手术全国只有几个医生能完成,如果机器人可以代替,我们只要学会操作,避开长而冗杂的学习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在前几日举行的英特尔AI大会上,有演讲者提及英特尔的红丝带关爱乳腺癌患者的活动,将AI运用到医疗当中,让医疗仪器具备早期识别到后期治疗的功能。TechSugar记者在线下交流中也听到一个故事:

“当时我跟我老家亲戚说AI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她激动的都要跳起来,说赶紧给我来一套。而还没等到完全推广开,她已经死于乳腺癌了。”如果能让机器的诊断深入更多的医院,那世界可能就会少了很多生离死别的镜头吧。哪怕把这种离别延后几年、几个月、甚至几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3

    浏览量

    214368
  • 传输信号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2

    浏览量

    9861
  • 手术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40

    浏览量

    16200

原文标题:“刽子手”达芬奇?

文章出处:【微信号:TechSugar,微信公众号:TechSugar】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图纸代码完全开源!稚晖君:人人都能造人形机器人

    SDK“开源”而大肆宣传不同,智元机器人开源的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的“一站式”技术资源,资料包大小超过1.2GB,完全可以通过图纸和代码自行复现灵犀X1机器人。 灵犀X1:人形机器人人人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06:10 ?6836次阅读
    图纸代码完全开源!稚晖君:人人都能造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的基础,也是三者的实现终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精密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汽车自动化焊接线、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农机、3D 打印机等领域。而智能制造装备中工业
    发表于 07-26 11:22

    滚珠导轨:手术机器人与影像设备的精密支撑

    滚珠导轨凭借高精度、低摩擦等特性,在医疗器械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从手术机器人到CT、MRI等影像设备,其稳定性和精准性为医疗操作提供了可靠保障,成为提升医疗设备性能的核心元件。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17:40 ?272次阅读
    滚珠导轨:<b class='flag-5'>手术</b><b class='flag-5'>机器人</b>与影像设备的精密支撑

    【应用】PS-CZ00001 Force Sensor “硬币”式触力传感器在手术机器人中的应用

    由于机器人手术的高度精准性,在外科微创手术中,医生已经广泛认可了这种手术方式。笔者主要通过本文与大家分享应用在脊柱微创手术中使用的手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00:03 ?173次阅读
    【应用】PS-CZ00001 Force Sensor “硬币”式触力传感器在<b class='flag-5'>手术</b><b class='flag-5'>机器人</b>中的应用

    机器人测试:从虚拟到现实,机器人如何才能变成真正的打工牛马?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的角色。毕竟,能被称为 “打工牛马”,对机器人来说,或许已是最高级的 “认证”。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9:16 ?910次阅读
    <b class='flag-5'>机器人</b>测试:从虚拟到现实,<b class='flag-5'>机器人</b>如何才能变成真正的打工牛马?

    微型导轨在手术机器人领域中有哪些关键操作?

    在微创手术领域,手术机器人凭借其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远程操控能力,正逐步成为现代外科手术的重要工具。
    的头像 发表于 06-02 17:47 ?180次阅读
    微型导轨在<b class='flag-5'>手术</b><b class='flag-5'>机器人</b>领域中有哪些关键操作?

    直线模组在手术机器人中有哪些技术挑战?

    手术机器人在现代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线模组作为其关键部件,对手术机器人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6:37 ?253次阅读
    直线模组在<b class='flag-5'>手术</b><b class='flag-5'>机器人</b>中有哪些技术挑战?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地瓜机器人RDK X5开发套件产品介绍 旭日5芯片10TOPs算力-电子发烧友网机器人开发套件 Kria KR260机器人开发套件 Kria KR260-
    发表于 05-13 15:02

    手术机器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医疗器械领域,手术机器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0:13 ?1289次阅读

    手术机器人企业思哲睿IPO进程再陷中止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手术机器人企业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哲睿”)的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5:04 ?1007次阅读
    <b class='flag-5'>手术</b><b class='flag-5'>机器人</b>企业思哲睿IPO进程再陷中止

    汉威科技柔性触觉传感器助力手术机器人发展

    手术室里,一名外科医生紧盯高清屏幕,远程操控数万公里外的手术机器人,为病人完成肿瘤切除、缝合手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6:00 ?670次阅读

    5G在远程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案例

    未来已来,5G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智慧医疗的世界,揭开远程手术机器人的神秘面纱,看看5G智能路由器是如何帮助机器人实现"跨时空"问诊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6:07 ?664次阅读

    FMEA:手术机器人研发的黄金法则!

    在现代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正逐步成为提升医疗精准度与效率的关键技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在这一过程中,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成为了研发团队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7:13 ?447次阅读
    FMEA:<b class='flag-5'>手术</b><b class='flag-5'>机器人</b>研发的黄金法则!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这个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计算系统,自主机器人的感知系统,自主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自主机器人
    发表于 01-04 19:22

    鸿蒙机器人与鸿蒙开发板联动演示

    鸿蒙机器人与鸿蒙开发板联动演示,机器人的角色为迎宾机器人,开发板负责人宾客出现监听
    发表于 12-02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