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科幻正成为现实,脑机接口离我们还有多远

mK5P_AItists ? 来源:未知 ? 作者:工程师曾玲 ? 2018-09-23 09:3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科幻电影《机械战警》中,主人公墨菲遭遇事故,只剩下大脑和部分躯干,科学家为其打造完整的机械骨骼,墨菲通过大脑控制钢铁身躯,成为机械战警。

电影《环太平洋》中,人类能够通过脑神经连接操作机甲与怪兽搏斗,掀起了一轮机甲狂潮。

人类一直在幻想着有一天大脑能直接控制机械,取代肉体的缺陷。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这即将成为现实,是不是觉得很疯狂?事实上,这一天已经到来,这种技术就是本文要讲的脑机接口。

什么是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通过解码人类思维活动过程中的脑神经活动信息,构建大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信息传输通路,在神经假体、神经反馈训练、脑状态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简单说,就是实现用意念控制机器。这意味着人与机器的主要交互方式,除了手工输入,以及近几年兴起的人工智能语音交互之外,还可以直接通过大脑向机器发指令。

目前的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侵入式,比如在大脑中植入芯片,还有一类为非侵入式,比如戴上可以采集脑电波的头盔或帽子。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一名腰部以下瘫痪的少年,通过BCI控制的机器外骨骼从轮椅上站起来,向前迈出几步,踢出了世界杯的第一脚球。

目前正在应用的脑机接口工具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

规模:大(能够显示整个大脑的信息)

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为中低,时间分辨率为极低

侵入性:非侵入性

FMRI 不是传统的脑机接口工具,但它是一种典型的记录工具——它能告诉你大脑内部的情况。

FMRI 能够扫描整个大脑,生成三维模型。

FMRI 的主要缺点在于分辨率,它扫描生成的图像确实会有一个分辨率,正如电脑屏幕上会有像素一样,只不过它的像素是三维立体的——也就是所谓的「体素」(voxel);

其次是在于时间分辨率。FMRI 所追踪的血流量并不精确,而且会有大约一秒钟的延迟。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

规模:大

分辨率:空间性分辨率极低,时间分辨率中高

侵入性:非侵入性

脑电图已经拥有接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这种技术就是在脑袋上贴一堆电极:

一种完全非侵入性的脑机接口工具,脑电图可以记录下大脑中不同区域的电流活动,然后生成这样的结果:

科幻正成为现实,脑机接口离我们还有多远

?皮质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G)

规模:大

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低,时间分辨率高

侵入性:部分侵入性

皮质电图的原理跟脑电图类似,同样都会采用电极——只是这种技术会将电极放在颅骨下面,也就是大脑表面。

虽然有点可怕,但很有效,至少比脑电图的效果好多了。没有了颅骨的干扰,皮质电图能够获取更高空间分辨率(1 厘米左右)和时间分辨率(5 毫秒)的信息。

?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LFP)

规模:小

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中低,时间分辨率高

侵入性:高侵入性

介入脑部的微电极,直径在 10 到 30 微米之间。局部场电位领域的一项最新发展是多电极阵列(multielectrode array),它的原理和局部场电位一样,只是它会同时在皮质的某个区域同时插上 100 个微电极,如下图在4毫米x4毫米的小方块上有100个细小的硅电极,最尖端只有几微米:

?单细胞记录(Single-Unit Recording)

规模:极小

分辨率:极高

侵入性:高侵入性

单细胞记录也是采用微电极,但是这种电极的尖端会变得异常细小,因此它的电阻也会大大提高。这种方式可以屏蔽掉大多数的噪音,但也会导致电极几乎探测不到任何东西——除非在它特别靠近一个神经元的时候(也许距离 50 微米),神经元发出的信号强度足以穿过电极的电阻。

由于这种方式可以探测到单个神经元的独特信号,而且没有背景噪音的干扰,所以现在我们就可以监视单个神经元的个体活动。这种方式的记录规模最小,分辨率最高。

另外还有一种电极可以更近距离地探测神经元,它们采用的是一种叫做膜片钳(patch clamp)的技术,这种电极的顶端会被移除,剩下一根细小的玻璃吸管(作者注:它的直径只有人类头发的 1/100),它可以将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吸进玻璃管内,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测量:

最后一种电极会真正刺穿细胞膜,并完全进入神经元内部,这种方法叫做尖锐电极记录(sharp electrode recording)。如果电极顶端足够尖锐就不会破坏神经元细胞——因为细胞膜会在电极周围闭合。

这种方式可以轻易刺激神经元,或者记录神经元内外的电压差。但是这种技术对神经元的干预时间不长——因为被刺穿的神经元无法长时间存活。

风口上的脑机接口(BCI)

随着BCI技术的成熟,众多“头号玩家”争相进入BCI领域:

?Neuralink

你可能知道,“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用Tesla推动了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用SpaceX加快了太空探索的步伐,但你可能还不知道他创办了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来改造人类自身。人工智能时代以降,为了对抗强人工智能不可控的风险,马斯克正努力促进人机融合,将人类自身打造成人工智能,这或许是人类物种能够延续的最终路径。

马斯克说,“我认为,人们不喜欢的一个事实是,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半机械人。与20年甚至10年前相比,人已经不是同一种生物,比如,许多人已经一刻也离不开手机。我认为,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手机、笔记本、应用等融合在一起。”Neuralink的目标是全脑脑机接口,能够与大脑的任何区域传输神经信号,它将成为综合的“数字化第三皮层”,人类将成为半机械人

?Facebook

2017年,Facebook在F8开发者大会上揭晓了神秘的部门Building8,并发布了黑科技“脑机语音文本界面”,用人话解释就是:不用动手,更不用说话,脑中所想会直接展示在显示器上。

发布会中Facebook展示的一段来自斯坦福的实验录像,实验对象通过脑部植入电极控制计算机光标,能实现每分钟8个英文单词的输入速度。

?2018年,中国电子学会近日公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2018—2019)》里,智能脑机交互赫然在列

BCI研究瓶颈

脑(Brain):人类对脑科学探索还处于婴儿期,如何在脑科学认知限制条件下研发BCI?

机(Computer):带宽瓶颈——如何小儿巧地容纳大量信息?

接口(Interface):如何解决生物相容性问题?人的免疫系统排斥本体之外的”入侵”物体,如何让BCI融入有机体?

脑机接口(BCI):伦理问题——试验阶段,如果开颅,可以做大量生物实验吗?推广阶段,如果读心实现,隐私何在?

BCI的未来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时候BCI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小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未来8至10年,脑机接口技术就可以用于普通人。值得指出的是,产品上市销售时间受到监管机构批准,以及各种疾病患者使用效果的影响。”

——马斯克如是说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794

    浏览量

    41384
  • 脑机接口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403

    浏览量

    22068

原文标题:科技 | 未来已至,脑机接口正从科幻走向现实

文章出处:【微信号:AItists,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学家】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接口重大进展,AI模仿让患者发声!上游芯片技术也在不断研发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日,接口技术又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开发出一款新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8-17 00:03 ?8416次阅读
    <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接口</b>重大进展,AI模仿让患者发声!上游芯片技术也在不断研发

    国内AI+接口双驱!产品从研发走向临床,有望恢复动物视力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近期,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接口公司Neuralink获得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亿元)E轮融资的消息在业内传开。作为侵入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00:04 ?5432次阅读
    国内AI+<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接口</b>双驱!产品从研发走向临床,有望恢复动物视力

    通过接口恢复行动能力

    接口(BCI)是时下一大热门话题,相关的技术创新和高调的倡导者为公众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了让大家了解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贸泽电子采访了Neurolutions首席执行官Leo Petrossian,以此来了解他们公司如何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0:33 ?490次阅读

    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问世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传来好消息;该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发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 据悉,CyberSense机器人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可植入数量多、空间定位准、时间效率高、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4:42 ?560次阅读

    马斯克旗下的接口公司Neuralink计划融资5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马斯克旗下的接口公司Neuralink计划融资约5亿美元,目前来看Neuralink得投前估值为85亿美元(换算下来约合 620.13 亿元人民币)。Neuralin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1:34 ?363次阅读

    突破工业接口壁垒!ARK(方舟微)DMZ42C10S让PLC\\\"万能适配\\\"成为现实

    突破工业接口壁垒!ARK(方舟微)DMZ42C10S让PLC\"万能适配\"成为现实!
    发表于 03-27 15:20

    中国自研接口获得新突破

    电极贴在患者的硬脑膜上,瘫痪者术后可获得“玩俄罗斯方块”等精细运动能力,失语者可获得中文交流能力……这样科幻感满满的场景,在北京已变为现实。 据悉,在20日上午,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11:47 ?1029次阅读

    速围观!健翔升解读透明 PCB,怎样从科幻概念跨越到现实电子领域的革新

    一、 透明PCB的诞生:当电子器件学会隐身 在科幻电影中,我们常看到全透明的手机屏幕或悬浮显示的汽车仪表盘。这些场景通过透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技术逐步成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3-16 11:07 ?532次阅读

    衷华与协和医院合作推动脑接口医疗应用

    近期,武汉衷华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联合举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院企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在融合技术领域的合作开启了全新篇章。 仪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0:40 ?556次阅读

    全球首例介入式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成功

    近日,全球首例介入式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在北京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接口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1:31 ?867次阅读

    重大突破!优刻得×虎科技接口临床试验取得新进展

    华山医院先后开展了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临床试验研究,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使得“控”智能设备和“意念对话”成为现实。高通量植入式柔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6:57 ?1728次阅读
    重大突破!优刻得×<b class='flag-5'>脑</b>虎科技<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接口</b>临床试验取得新进展

    华山医院成功实施接口临床植入试验

    近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了一项临床植入试验,将一枚硬币大小的接口体内嵌入了一位瘫痪4年的患者小董的颅骨外。这一创新性手术成功采集到了小董大脑中感觉运动区域的神经信号,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0:32 ?1341次阅读

    成都华微亮相第二届接口大会

    日前,第二届接口大会在武汉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互联·共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1500余位医学科学、脑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1:06 ?866次阅读

    景昱医疗:接口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更有效的手段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在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上,景昱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昱医疗)董事、CFO、董事会秘书耿东分享的主题是《侵入式接口技术在人类难治
    发表于 11-22 14:57 ?1471次阅读
    景昱医疗:<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接口</b>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更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