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日本集成电路产业的曾经辉煌史

传感器技术 ? 来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09-14 15:0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昨日,瑞萨电子正式宣布收购IDT。根据协议,瑞萨电子将以每股49.00美元的价格,总股权价值约67亿美元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IDT。瑞萨方面表示,本次收购是嵌入式处理器模拟混合信号半导体两大行业领导者的整合,双方通过各自优势产品能够优化高性能计算电子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这是继早两年收购Intersil之后,日本巨头的又一单重磅交易。但其实回顾过去几年日本芯片企业动态,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企业正在通过收购和合作等各种方式,“密谋”寻回他们在芯片产业的曾经的荣光。在经过一系列的操作之后,他们似乎离其目标也越来越近了。不过在谈这个之前,我们先解一下日本集成电路产业的曾经辉煌史。

曾占全球芯片半壁江山

回顾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史,日本是唯一一个曾经有能力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国家。

1990年到2017年的全球不同地区的IC销售走势(source:ICinsights)

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显示,在1990年,日本IC市场的份额(不包括代工厂)高达49%,远远超过第二的美国的。当时的NEC、东芝、日立、松下等厂商依赖于产品的技术和价格优势,在全球制造了巨大的影响力。从Gartner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1990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半导体厂商中,有一半厂商是来自日本;如果单统计前十的半导体厂商,更是有六家是来自日本,前两位分别是来自日本的NEC半导体和东芝半导体,与排名第三的摩托罗拉半导体相比,优势明显。

1990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半导体厂商(source:Gartner)

纵观日本半导体的发展,这个成绩主要与他们从八十年代开启一系列的推动计划有关。

集成电路是由德州仪器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在上世纪五五六十年代发明的,并在之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而美国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虽然日本也很早就聚焦在集成电路产业的研究,但是与美国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日本计算机产业还整体落后美国十年以上,为了寻找超越的机会,日本产学研将目光投向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与NEC、日立、三菱、富士通和东芝五家日本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日本通产省的电气技术实验室,还有CDL(由日立、三菱和富士通联合组建)和NTIS(NEC和东芝联合组建)这两个研究机构联手签订了VLSI研究协会,计划投入3.06亿美元去钻研VLSI。经过十年的合作,VLSI研究协会共申请了1000多项专利,其中600多项获得了专利权。这些技术让日本在DRAM产业获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后来日本在八九十年代打败美国,成为全球DRAM老大,就是依赖于此时打下的基础。

从某个角度看,VLSI计划奠定了日本整个微电子产业后来发展的基础。

但日本方面也看到,虽然通过VLSI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整体的技术水平,但是日本企业仍然需要面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司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问题。于是他们选择了通过进攻半导体掌握核心的方式。以NEC为例,这个日本领头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营收只有38亿美元,但通过与美国惠普和贝尔等诸多公司合作,发展半导体技术(仅仅在 1987年合作项目就达到100项),让他们在短短八年内,将销售额提升到219亿美元。

按照NEC的说法,合作的意图不是仅仅为了解决某些具体的技术,而是定位于技术的人口,为了获取进人新领域的技术能力而进行合作。

正是在这些方针的领导下,日本打造了一个巨大的集成电路航空母舰。

美国回击下的迅速“衰落”

根据国君电子的统计显示,1970-1985年的15年间,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增长5倍,内需增长3倍,出口则增长了11倍之多。在DRAM市场中,日本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快速成长起来,并凭借兼具高质量和成本优势的产品迅速渗透美国乃至全球市场。从64KB时代到1MB时代,全球最大供应商一直被日本企业占据。

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内需、出口值(source:国君电子)

1986年,日本企业在世界DRAM市场所占的份额接近80%。前文也提到,在九十年代初期,日本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巨大号召力。上文的ICinsights统计数据也展现了日本到1990年,芯片的全球占有率依然高企。

作为集成电路发明者的美国,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之下,他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中期就开始了回击。

资料显示,1985年,美日就开始就半导体问题进行谈判。当时美国向日本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求他们将美国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到20%到30%,并建立价格监督机制,终止第三国倾销。虽然日本人当时极不情愿,但是他们还是接受了这个苛刻的条款。

但到了1987年,美日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拉大,且其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份额并没有提升。为此山姆大叔再次旧事重提,与日本开始了第二次谈判。当时的里根政府要求日本必须改善市场准入和停止在第三国倾销。再加上后面的一系列半导体协议,到了1996年,日本的半导体已经今非昔比。全球半导体龙头的位置,也在1992年,被美国Intel反超,日本集成电路产业也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一蹶不振”。市场需求的转变也是造成今日日本集成电路现状的另一个原因。

从九十年代开始,以PC为代表的新型通信设备的兴起,掀起了CPU竞争,日本没有设计,后来的智能手机时代,手机SoC和基带等产品,日本也错失。甚至连最近几年大红大紫的DRAM和NAND Flash,日本也被韩国抢了风头。多方原因造成了日本集成电路现状。甚至在后面火遍全球的无晶圆设计领域,日本也没有赶上。

自从张忠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立了台积电后,集成电路产业从以往的IDM模式进化成Fab和Fabless分立模式,如Marvell ,英伟达高通和MTK等一众Fabless兴起,并创造了不菲的市值。但在日本方面,出了一个MegaChip之外,似乎找不到第二个知名的Fabless。

按照ICinsights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在IC市场上的份额(不含晶圆厂)只有7%,曾经领先全球的NEC、日立、三菱和松下已经不再出现在这个榜单之上。按照ICinsights的说法,这主要是以韩国IC供应商在存储方面的竞争有关。他们认为,由于激烈的竞争,导致日本供应商的数量减少,垂直整合业务的流失,错失了为几个大容量的终端应用提供IC的机会,再加上他们转向Fab-lite的商业模式,降低晶圆厂和设备的投资,进一步削弱了其竞争力。

“2017年日本公司仅占半导体行业总资本支出为5%(比去年的IC市场份额低2个百分点),远远低于1990年代表的51%的支出份额”,ICinsights报告里面说。

在这里,我觉得我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我说的衰落,仅仅是指日本在集成电路方面,虽然日本现在依然有几家厂商在全球拥有不错的地位,但与他们的巅峰相比,这种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另外,由于日本多年在材料、被动元件和设备方面等产业的研究和积累,他们在硅片和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地位,也是名列前茅的。但这不在本文的集成电路讨论范围。

合作收购密谋复兴?

拥有深厚基础的日本,对集成电路市场的渴求自然不止于此。近年来,总部位于日本的村田、瑞萨和TDK等一系列厂商的动作频频,昭示了日本对复兴本土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

首先看一下村田。

根据村田官方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他们的营收在波动上升中,尤其是在2018财年,得益于MLCC等被动器件的火热,村田扭转了前一年的颓态,业绩继续上升。

村田过去几年的营收走势(按产品划分)(source:村田官网)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村田近半的营收都是由元器件贡献,但可以看到,他们在通信模组方面的营收, 也 在逐步攀升,除了他们本身的产品研发投入外,收购在其这个业务的营收增长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动能。

回顾过去十年,村田收购了VTI、C&D Technologies、瑞萨电子PA业务、TOKO、 RF Monolithic、Primatec、Perrgrine和IPDiAS,A等公司。除了进一步补全其被动元器件生产线,村田正在面向未来,拓宽其在多个领域方面的产品线。

村田在2007年到 2016年的营收

我们知道村田在MLCC方面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近年来他们也将MLCC的影响力拓展到汽车领域。除了这块以外,他们进一步加强其汽车方面的影响力。

2017年3月17日宣布以6200万美元将美国半导体企业Arctic Sand Technologies纳至麾下。后者是由MIT成立的初创企业,主要产品是高效能功率半导体,主要是依靠高性能电容的搭配来强化电流控制能力。村田作为高性能电容大厂,配合Arctic Sand Technologies的功率半导体,可望制成高效能功率元件,甚至结合双方的特长,研发出比现在性能更好的功率模组。为汽车的爆发做好准备。

来到RF方面,村田在2011年收购了瑞萨电子的功率放大器业务,2014年又收购了美国无线IC厂商Peregrine,结合他们在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方面的实力,加强他们在RF前端设计方面的能力。

至于更早前收购VTI,加码投资,扩展MEMS传感器方面的产品线,也是村田的另一个方向。

来到瑞萨方面,作为全球汽车电子、产业和通用电子方面等多个应用领域的MCU/SoC的领导者,他们也在继续补全。

2016年9月,瑞萨宣布以3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芯片大厂Intersil,后者作为电源管理/混合信号IC的领导者,在其所在的领域上有很深的积累。而瑞萨方面则在MCU方面有很大的份额。IC Insights的资深分析师Rob Lineback指出,Renesas能因此取得电源管理技术,并扩展在汽车、甚至航天领域的更多业务,特别是在日本以外市场。

在昨日宣布收购IDT之后,瑞萨方面表示,后者在模拟混合信号产品,包括传感器、高性能互联、射频和光纤以及无线电源,与瑞萨电子MCU(微控制器)、SoC(片上系统)和电源管理IC相结合,为客户提供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满足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处理日益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IDT的内存互联和专用电源管理产品有利于瑞萨电子在不断发展的数据经济领域实现业务增长,并加强其在产业和汽车市场的影响力。

更早之前,也有传出瑞萨收购Maxim的流言,但这个被双方否认了。从瑞萨电子的频频动作,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厂商的迫切。

来到TDK,同样作为日本原器件市场一个举足轻重的企业,他们也在加紧布局。

TDK过去几年的营收数据(source:TDK官网)

一方面,TDK通过收购InvenSense、ICsense 和Chirp Microsystems,壮大传感器阵容。其中是一家在2003年成立的新创公司,是加速度计、陀螺仪、电子罗盘及麦克风等MEMS传感器市场领导企业,具有扩展性非常好的CMOS/MEMS平台,并且曾是苹果(Apple)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被TDK收购后,依赖于其CMOS/MEMS平台技术本身,他们将能合作开拓无人机VR/AR以及智能驾驶汽车等领域的市场;

专攻ASIC开发与供应,以及客制化IC设计服务ICsense总部则位于比利时鲁汶,公司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的无晶圆厂(Fab-independent)设计团队,核心专业能力包括传感器与MEMS介接(Interfacing)、高压IC设计、电源与电池管理等,为汽车、医疗、工业与消费性市场研发并提供客制化的ASIC解决方案,这会是TDK业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Chirp Microsystems则是高性能超声波3D传感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他们的产品相比现有技术尺寸更小、功耗更低。能为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以及智能手机、汽车、工业机械以及其它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市场提供广泛的应用。

另外,TDK还和高通合作成立RF360,布局RF前端市场。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以以上厂商为代表的日本厂商正在为汽车电子、物联网、传感器和5G等技术和市场蓄势。而我们知道,在经历了PC时代、智能手机时代之后,以上领域正成为全球半导体厂商关注的重点。其他无论是高通企图收购NXP、NXP收购飞思卡尔,还是英飞凌收购IR,软银收购Arm,都是瞄准这些目标而来。而日本集成电路产业正在为了他们的目标在加倍努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7

    浏览量

    444173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431

    文章

    12173

    浏览量

    369312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191

原文标题:密谋复兴的日本芯片产业

文章出处:【微信号:WW_CGQJS,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4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达2839.6亿 同比增长32.9%

    近日,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周生明介绍了2024年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 周生明指出,据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共有集成电路企业727家,增长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16:08 ?339次阅读

    电机驱动与控制专用集成电路及应用

    的功率驱动部分。前级控制电路容易实现集成,通常是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对于小功率系统,末级驱动电路也已集成化,称之为功率
    发表于 04-24 21:30

    中国集成电路大全 接口集成电路

    资料介绍本文系《中国集成电路大全》的接口集成电路分册,是国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国产接口集成电路的系列、品种、特性和应用方而知识的书籍。全书共有总表、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内容。总表部分列有国产接口
    发表于 04-21 16:33

    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有五个着力点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底座与核心,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提出更为迫切的需求。 “集成电路自身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是科技创新的‘出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4:55 ?324次阅读

    集成电路产业新地标 集成电路设计园二期推动产业创新能级提升

    在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海淀区对18个园区(楼宇)的优质产业空间及更新改造的城市高品质空间进行重点推介,诚邀企业来海淀“安家”。2024年8月30日正式揭牌的集成电路设计园二期就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0:18 ?468次阅读

    集成电路为什么要封胶?

    集成电路为什么要封胶?汉思新材料:集成电路为什么要封胶集成电路封胶的主要原因在于提供多重保护和增强性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防止环境因素损害:集成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静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0:28 ?605次阅读
    <b class='flag-5'>集成电路</b>为什么要封胶?

    2025年,多地筹谋集成电路产业

    来源:中国电子报? 近日,全国各省(市)纷纷发布2025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4工作,并提出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其中,多地对集成电路产业做出规划。 北京:推动集成电路重点项目产能爬坡
    的头像 发表于 01-28 13:21 ?3087次阅读

    深圳集成电路产业新机遇

    近日,深圳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稿)》,?在“并购十四条” 中特别提及了集成电路产业产业支持 JINGYANG 在深圳发布的 “并购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6:22 ?495次阅读

    上海加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多项新政策与举措并进

    进入下半年,上海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步伐上展现出更加坚定的决心。为了推动这一关键领域的持续发展,上海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新政策,并在人才引进、集成电路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发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4:02 ?1081次阅读

    “中国芯”产业的十年历程和国内集成电路区域发展研究(下篇)

    北国咨观点上篇文章对2014年至2023年我国重点城市和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本篇文章通过对过去十年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发展存在“东强西弱,南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08:08 ?1386次阅读
    “中国芯”<b class='flag-5'>产业</b>的十年历程和国内<b class='flag-5'>集成电路</b>区域发展研究(下篇)

    什么是集成电路?有哪些类型?

    集成电路,又称为IC,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三大类。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5:08 ?5116次阅读

    集成电路互连线材料进化:从过去到未来的飞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 IC)作为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与集成度不断提升。集成电路中的互连线材料作为连接各个元器件的关键桥梁,其性能对整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10:43 ?1730次阅读
    <b class='flag-5'>集成电路</b>互连线材料进化<b class='flag-5'>史</b>:从过去到未来的飞跃

    语音集成电路是指什么意思

    语音集成电路(Voice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VIC)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语音信号的集成电路。它通常包括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增强等功能,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车载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15:44 ?1004次阅读

    音响集成电路是数字集成电路

    音响集成电路(Audio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一种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集成电路。它们可以是数字的,也可以是模拟的,具体取决于它们的设计和功能。 数字集成电路处理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5:57 ?908次阅读

    华天南京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奠基

    近日,华天南京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在南京市浦口区隆重奠基,标志着华天集团在该领域的又一重大布局正式启动。此次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元,彰显了华天集团深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决心与实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4:07 ?134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