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新一代能源系统为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HOsi_gzsmartgri ? 来源:未知 ? 作者:工程师郭婷 ? 2018-07-16 10:2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智慧能源创新发展论坛日前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论坛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进行交流研讨,以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支撑和推进能源革命。

论坛由中国电子学会和天津市工信委、宝坻区政府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以常规能源及新能源的有效结合利用为核心议题,通过政府政策解读、国内外专家观点讲解、企业实践经验分享、解决方案现场展示,围绕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探讨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周孝信院士在论坛上表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实现能源转型是我国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目标,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多元能源结构、安全可靠的能源生产和供应模式,供需互动的高效用能方式是新一代能源系统的主要特征;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5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接近80%,人均年用电量达到9000度以上,显著提高电能在终端消耗中的比重,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续降低能源系统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050年建成新一代能源系统的主要目标。构建能源和终端综合能源系统,加速推进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输配网络,构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能源互联网,建立新一代能源系统的市场体系和机制,是实现新一代能源系统关键路径。

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里面60%以上是煤炭,今后将逐步减少,按照规划,到2050年要降到20%左右。

它和传统能源相比,新一代能源系统有四个主要特征,能源的结构上是一个实现可再生能源优先,因地制宜的多元能源结构;生产和供应上实行集中、分布并举,相互协同的能源模式;用能方式上各类能源综合利用,供需互动、节能高效。最后就是能源互联网即实现信息和能源的融合,具有面向社会的平台性、商业性和用户的服务性,没有和信息系统深度的融合不可能实现。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高玉葆在论坛上指出,京津冀能源具有互补性,从体制机制上实现三地能源协同发展,将大大提高三地的综合能效,促使能源清洁能源得到更大规模的有效利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当前是能源和行业、化工行业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资本、生产、科技、人才在更广的范围内流动和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地区能源化工及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建设能源化工园区化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探索建立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方面,对能源化工领域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了解到,宝坻区近年来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打造完善的载体、新型的产业,全区经济呈现出了强劲发展的势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快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尤其是在锂电池方面形成了全产业链条,以首航光热为代表的光热产业和以艾尔姆风能为代表的风能企业也初具规模,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智慧能源发展的载体是能源,发展的动力是科技,宝坻区目前正在依托良好的能源产业基础和京津中关村发展平台,大力推动智慧能源研发与应用,着力引进业界高端人才、科技等创新要素,打造“互联网+能源”的产业生态圈,力争将宝坻建设成为智慧能源产业基地。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5

    文章

    11261

    浏览量

    106964
  • 能源系统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1

    浏览量

    11635

原文标题:中科院院士:构建能源互联网是实现新一代能源系统的关键

文章出处:【微信号:gzsmartgrid,微信公众号:贵州智能电网产业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数字隔离器:新能源系统的安全与效能革命

    创新的半导体技术核心,通过突破性架构重构信号隔离范式,成为新能源设备安全运行与高效转换的底层支柱,推动清洁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6:59 ?150次阅读

    光伏、储能、充电桩新一代直流电能表,助力新能源发展

    DJZ1226体式直流电能表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适配,已成为光伏、储能、充电桩三大新能源领域的核心计量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5:33 ?426次阅读
    光伏、储能、充电桩<b class='flag-5'>新一代</b>直流电能表,助力新<b class='flag-5'>能源</b><b class='flag-5'>发展</b>!

    恩智浦受邀出席全球数字能源与双碳高质量发展论坛

    节能减排的大趋势,正在加速推动数字技术能源技术的融合创新,驱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对于置身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10:24 ?708次阅读

    华为清洁能源大基地联合创新中心揭幕

    华为数字能源与客户、伙伴在成都汇聚堂,共同揭幕清洁能源大基地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联合创新中心”)。联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4:21 ?509次阅读

    上能电气江苏能源转型注入澎湃动能

    淮河之滨,水乡金湖,正以新能源之笔书写绿色发展的时代篇章。江苏淮安金湖150MW/300MWh储能电站已稳定运行近半年,成为长三角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标杆工程,上能电气以创新技术赋能电站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5:48 ?475次阅读

    浅谈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的影响,新能源发电仍然存在定的问题,并且由于风能和太阳能具有不稳定性等特点,会对电网产生严重影响。解决这个问题,需在风电和光伏工程中应用储能技术,这样能有效地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6:57 ?585次阅读
    浅谈新<b class='flag-5'>能源技术</b>的研究和应用

    蓄电池放电技术革新:引领能源存储新时代

    深度放电技术则允许电池释放更多的电能,满足高能耗设备的需求。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的
    发表于 02-08 12:59

    2024德州仪器新能源技术直播回顾

    能源我们的生活提供动力,而生成能源以及储存能源技术,对于可持续发展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0:45 ?685次阅读

    德州仪器能源基础设施技术研讨会精彩回顾

    能源基础设施作为电气化进步与创新的强大驱动力,其构建与维护对于确保能源安全、增强电力供给能力及推动能源供应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1:52 ?839次阅读

    浅谈双碳能源技术中的光储充体微电网能量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摘要: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不断增加,双碳能源技术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向之。双碳能源技术种绿色、可持续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3:57 ?683次阅读
    浅谈双碳<b class='flag-5'>能源技术</b>中的光储充<b class='flag-5'>一</b>体微电网能量<b class='flag-5'>系统</b>设计与性能分析

    电池组综合性能测试机:新能源技术的重要设备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中,新能源如同阵新风,遍及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电池组综合性能测试机以其独特的光辉,带领着新能源产业的前进方向。它不仅是锂电池检测的设备,更是新能源技术发展的见证,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1:11 ?753次阅读
    电池组综合性能测试机:新<b class='flag-5'>能源技术</b>的重要设备

    解决方案丨EasyGo新能源系统实时仿真应用

    、应用背景新能源专业的发展受到了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推动和需求的支持,高校新能源专业的
    发表于 10-18 09:37

    解决方案丨EasyGo新能源系统实时仿真应用

    、应用背景新能源专业的发展受到了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推动和需求的支持,高校新能源专业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8:10 ?941次阅读
    解决方案丨EasyGo新<b class='flag-5'>能源</b><b class='flag-5'>系统</b>实时仿真应用

    节能回馈式负载技术创新发展

    负载技术创新和发展为电力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的创新性体现在其设计理念、技术和应
    发表于 10-17 09:46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科学的进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首先,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能源
    发表于 10-14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