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BFR--太空飞行的全能航天器

w0oW_guanchacai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工程师谭军 ? 2018-07-16 09:0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今年2月6日,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成功首飞,Starman“驾驶”红色跑车在近地轨道环游的画面为SpaceX赚足了眼球。虽然“登月以来最强”的猎鹰重型火箭让SpaceX的太空发射能力获得了提升,但它还是无法实现艾隆·马斯克投身航天事业时“让人类移民火星,成为多星球物种”的初心。猎鹰重型火箭拥有向火星发射16.8吨载荷的能力,但由于SpaceX取消了本来打算用来载人去往红星的“红龙”飞船研发计划,因此没有载人飞船与猎鹰重型火箭相匹配来完成登陆火星的壮举。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斯克火星之梦的破碎。与之相反,马斯克正领导SpaceX全力投入下一代BFR箭船综合体的研发。而一旦BFR研发完成,则将替代目前SpaceX的所有发射载具,成为能够执行几乎所有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器。

划时代的强大载具

BFR设计来源于马斯克在2016年提出的“星际旅行系统”。经过其后一年多的研发,马斯克在2017年9月的国际航天大会上宣布,用性价比更好的BFR方案代替了“星际旅行系统”。BFR的直径高达9米,长度达到了106米,由两级组成。第一级安装了多达31台“猛禽”发动机,能够在起飞时提供5400多吨的巨大推力,将第二级送入近地轨道。第二级则采用飞船与推进器的一体化设计,其外形与美国的航天飞机相仿,在SpaceX发布的文件中也将第二级称为“BFR飞船”。

BFR飞船能够向近地轨道运载150吨载荷,比人类历史上运载能力最强的土星5号登月火箭还要高10吨。BFR飞船上安装了四台“猛禽”主发动机和两台中心游动发动机,其中主发动机的推力较大但摆动速度和范围有限,主要用来提供飞船变轨的推力。而推力相对较小但摆动速度和范围大的两台发动机则为飞船提供精准的姿态控制。BFR飞船尾部布置了两个三角形翼面,翼面上还安装了可动的襟翼,可以根据飞船飞行环境的大气浓度、搭载载荷的多少等因素灵活调整飞船的气动外形,使之可以灵活应付去往不同星球、搭载不同载荷的各类任务。

(SpaceX的各型发射载具,自左至右依次为猎鹰1号、猎鹰9号、猎鹰重型和BFR。)

BFR飞船具有载人/货运飞船、卫星发射飞船和燃料加注飞船三种工作模型。在执行不同工作模式的任务时,BFR飞船的外形和总体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只会对飞船内的一些模块进行调整。得益于BFR飞船巨大的运载能力和宽大的体积,在执行载人飞行时飞船内会分出约40个隔舱,每个隔舱内可容纳你2-3名太空旅客,让这艘太空飞船和地球海洋上搭载旅客的邮轮变得越来越像。如果牺牲舒适性,每个隔舱内可以容纳5-6名太空旅客,使未来BFR可以像民航客机一样,设置多个不同等级的舱位。BFR卫星发射飞船发射卫星的方式与航天飞机相似,卫星被安装在飞船上在载荷舱中。到达指定轨道后,BFR打开载荷舱门,将卫星释放出去。由于BFR的载荷舱体积高达825立方米,可以实现一些巨型载荷的发射。例如,如果科学家们设计了一台口径比哈勃望远镜大3倍的天空望远镜,BFR卫星飞船可以一次性将这台太空望远镜发射入轨,且发射过程中望远镜无需折叠。目前其他任何运载火箭都不具备这个能力。

火星殖民的关键工具

BFR飞船的燃料加注模式,是为火星飞行量身定做的。从近地轨道进入地球-火星转移轨道要消耗不少燃料,如果飞船从地面起飞时就带够这部分燃料,势必会减少最终能够运往火星的人员和货物的重量。例如,猎鹰重型火箭可以将63.8吨的载荷送入近地轨道,但只能将16.8吨的载荷送到火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满载燃料的BFR燃料加注飞船会先被发射到近地轨道上。之后,去往火星的载人/货运飞船会在基本不携带燃料的情况下到达近地轨道,与燃料加注飞船对接,进行“太空加油”。在采用这种飞行模式后,BFR向火星轨道的运载能力和向近地轨道的能力相等,均为150吨。一艘去往火星的载人/货运BFR飞船需要在近地轨道上进行6-7次燃料加注后才会去往火星。在燃料加注过程中,两艘飞船的尾部将会连接,并共同操作结合体向燃料加注飞船那个方向移动,利用惯性将燃料移入载人/货运飞船中。

为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Merlin发动机,采用的是液氧-煤油的燃料方案,而BFR采用的猛禽发动机则采用了液氧-液态甲烷的燃料方案。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改变,是为了真正实现殖民火星而做的长远打算。火星大气中充满了二氧化碳,在两极的冰盖中储存有大量的水,以这二者为原料可以较为便捷的合成甲烷。SpaceX计划在火星上建设一个燃料工厂,为BFR飞船提供返回地球所需的燃料。这样,BFR飞船从地球出发时,就不用携带返航时的燃料,进一步调高了运载能力。 此外,由于火星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BFR飞船在火星起飞时无需一级火箭就能起飞返回地球,但运载能力要减少到50吨。

相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PPT公司,SpaceX从不会只把蓝图停留在发布会上。目前,装配BFR的猛禽发动机样机已经进行了42次测试,其测试工作状态已接近实际飞行时的工作状态。在美国洛杉矶附近的海岸,SpaceX已经开始着手建造用于生产BFR的新厂房。马斯克雄心勃勃的表示,他有信心在2022年的火星发射窗口,向火星发射至少两枚BFR货运飞船,对水资源和着陆点的风险源进行考察,确定着陆地点并卸下一些用以建立火星基地的基础设施;在2024年火星发射窗口,将同时向火星发射货运和载人飞船,在火星建成燃料工厂,并为未来的火星城市建设最初的建筑。

自筹资金,继续商业航天传奇

除了火星任务外,BFR可以还可以执行传统的近地轨道的载人和货运飞行、卫星发射飞行和月球登陆飞行。此外,马斯克还计划让BFR称为地球上不同城市快速旅行的工具。飞船在某个城市起飞后进入近地轨道高速滑行,之后再入大气层,在目的地着陆——现在也有飞行器采用这种方式飞行,但那是送来毁灭的洲际弹道导弹。一旦BFR研制成功,将替代猎鹰9、猎鹰重型火箭和龙飞船,成为SpaceX的全新一代宇航产品。

虽然BFR的运载能力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人类运载能力最强的土星5号,但其单次飞行成本却低的让人难以置信。按照马斯克目前公布的数据,BFR的单次飞行成本将低于世界上任何一种主流航天器。如此低的飞行成本得益于BFR更强的可回收能力。相比目前部分可回收的猎鹰系列火箭和龙飞船,BFR第一级火箭和第二级飞船均具备可回收用能力,且着陆时均采用发动机减速的软着陆方式,给重复利用前的检修工作带来到了方便,还增加了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

功能如此强大的宇航系统,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工作。据估计,BFR和SpaceX火星计划的总研发预算可达百亿美元量级。除了SpaceX自筹资金外,目前还没有NASA等政府部门或基金会要对BFR的研发工作提供经费支持。马斯克给出的经费解决方案是,使用目前的SpaceX生产能力产出较多的猎鹰9号火箭和猎鹰重型火箭,并利用这些火箭的重复利用能力支持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射,将这些火箭的获益投入BFR研发。

与此同时,将之前投入到猎鹰系列火箭上的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投入到BFR的研发中,以节约成本。猎鹰9号火箭的技术性能目前已经趋于稳定,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已经在民用发射势场上站稳脚跟。而由于SpaceX火箭上所有的部件都是纯粹的“美国制造”,相比依然依赖俄罗斯发动机技术的其他美国发射服务商更受国防部和军方等敏感部门青睐。如果SpaceX果真能够使用自己的收入支撑BFR这种划时代的宇航系统研发,也将是商业航天模式上的一个里程碑。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发动机
    +关注

    关注

    33

    文章

    2551

    浏览量

    71403
  • 航天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03

    浏览量

    21297
  • 飞行器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743

    浏览量

    46560

原文标题:BFR,马斯克火星梦想的实现者

文章出处:【微信号:guanchacaijing,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稳态太阳光模拟 | 在航空航天材料测试中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材料可靠性关乎航天器任务成败,太空中的太阳辐射是导致材料老化、性能衰减的关键因素。稳态太阳光模拟能稳定输出模拟太阳光光谱与辐照度,核心优势是精确复现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8:05 ?124次阅读
    稳态太阳光模拟<b class='flag-5'>器</b> | 在航空<b class='flag-5'>航天</b>材料测试中的应用

    航天器电源测试丨基于AM0太阳模拟实现三波段光谱独立调节设计

    航天器的漫长征程中,太阳电池是维持其运转的核心能源。与地面不同,太空中的太阳电池需在极端环境下高效工作数十年,这对电池性能测试提出了严苛要求。然而,传统太阳模拟基于地面光谱标准(AM1.5G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1:30 ?126次阅读
    <b class='flag-5'>航天器</b>电源测试丨基于AM0太阳模拟<b class='flag-5'>器</b>实现三波段光谱独立调节设计

    航天器应用丨太阳模拟的原理、性能及国内外设备现状

    航天器热平衡试验领域,传统吸收热流模拟方法已难以满足新型航天器复杂构形与差异化表面热光学性能的需求。太阳模拟凭借精准模拟太阳辐照的准直性、均匀性和光谱特性的能力,成为深空探测等前沿任务的核心装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1:29 ?108次阅读
    <b class='flag-5'>航天器</b>应用丨太阳模拟<b class='flag-5'>器</b>的原理、性能及国内外设备现状

    太空环境地面复现:太阳能模拟如何验证航天器极端光照耐久性

    航天航空领域,极端空间环境考验装备性能,作为能够精准复现太阳光谱和辐照条件的高科技设备,太阳能模拟已成为突破航天航空技术瓶颈的关键工具,在航天器设计优化、材料耐久性验证及空间科学实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1:28 ?136次阅读
    <b class='flag-5'>太空</b>环境地面复现:太阳能模拟<b class='flag-5'>器</b>如何验证<b class='flag-5'>航天器</b>极端光照耐久性

    航天器DC-DC模块电源电磁兼容设计

    针对航天器用DC-DC模块电源电磁兼容设计中的发射干扰(RE102~CE102),探寻其产生发射干扰的根源,并分析DC-DC模块电源输入输出端EMI的产生原因,阐述了工程中常用的抑制EMI的方法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0:12 ?1.2w次阅读
    <b class='flag-5'>航天器</b>DC-DC模块电源电磁兼容设计

    芯片封装抗辐照技术研究

    航天器太空服役时,由于无大气层保护使电子器件直接收到太空环境中的太空辐射和高能粒子冲击,进而引发各种辐射效应,导致器件工作异常。根据数据统计,国内外发生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0:21 ?839次阅读
    芯片封装抗辐照技术研究

    普源示波器航空航天信号测试

    在航空航天领域,信号的精确测试和分析是确保航天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无论是在卫星通信、导航系统还是航天器的内部传感,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都直接影响到任务的成功与否。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航空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54 ?460次阅读
    普源示波器航空<b class='flag-5'>航天</b>信号测试

    告别“里程焦虑”,ER-QA-03C ---助力航天器精准“定位”未来!

    在浩瀚宇宙中,精准定位是航天器安全航行和完成任务的关键。无论是卫星的姿态调整、空间站的轨道维持,还是深空探测的星际穿越,都需要实时、精确的速度和位置信息作为支撑。传统的空气速度计、里程表等设备,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太空环境时,往往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5:24 ?443次阅读
    告别“里程焦虑”,ER-QA-03C ---助力<b class='flag-5'>航天器</b>精准“定位”未来!

    2025:中国航天将从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开发、载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强国建设

    ,扬帆再起航。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将继续在新型重型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开发、载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提升运载火箭能力运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4:10 ?4230次阅读
    2025:中国<b class='flag-5'>航天</b>将从火箭研制、智能<b class='flag-5'>航天器</b>开发、载人<b class='flag-5'>航天</b>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强国建设

    航天 PCB 工艺全解析:适应航天需求之道

    ,绝不能出现断路、短路等故障,否则可能导致航天系统瘫痪。轻量化与小型化也是关键,航天飞行器空间与载重有限,PCB 必须减轻重量并缩小体积,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功能。 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环境适应性,无论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5:22 ?941次阅读

    SiC技术能否满足航天器和飞机的高功率需求!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作为一种潜在的优越替代品,逐渐取代传统的硅基组件,为航天器和电动飞机的高功率应用提供了显著的优势。然而,SiC技术的成功应用必须克服一个关键障碍:在这些极端操作条件下遇到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1:33 ?757次阅读
    SiC技术能否满足<b class='flag-5'>航天器</b>和飞机的高功率需求!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获美航天局土卫六探测项目发射合同

    美国航天局近日宣布,已经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署了新合同,委托该公司为即将开展的土星卫星土卫六探测项目提供发射服务。 该探测项目被命名为“蜻蜓”,计划采用一架旋翼机着陆进行探测任务。根据美国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1:14 ?707次阅读

    焊接机器人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领域焊接的重要性 在航天领域,焊接技术对于制造火箭、卫星和其他航天器至关重要。焊接不仅用于连接金属部件,还用于密封容器和管道,确保航天器在极端环境下的密封性和结构完整性。 3. 焊接机器人在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09:48 ?895次阅读

    阻尼航天领域的应用实例

    航天领域,振动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航天器在发射、运行和返回过程中都会经历各种振动,这些振动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对航天器的结构完整性和仪器的精确度造成严重影响。 1. 阻尼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0:56 ?1760次阅读

    众瞩目的神舟十九今日召开发布会!

    众瞩目的神舟十九今日召开发布会!下面我们来聊聊一个话题就是神舟十九所用的航天连接航天连接 航天器连接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09:25 ?53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