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保时捷911后轮转向技术深度解析

454398 ? 作者:工程师吴畏 ? 2018-06-25 10:5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保时捷911之所以是保时捷911,是因为在她身上有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不断传承和完善与进步,这使得她的魅力50年来经久不衰。在2014年开始,保时捷在911上采用了Rear axle steering后轮主动转向,这一新技术的加入,为911带来了什么呢?“等等!后轮也能转向?”没错!赶紧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吧!

由于保时捷911是后置发动机的布局,所以前轮部分的重量不足导致了车辆偏向于转向不足。

为了对其进行改进,在991开始,保时捷对911车型的轴距加长,使更多的负载能转移到前轮部分。

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轴距越长,车辆的的灵活性就越差。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保时捷决定引入后轮转向这一技术。

在保时捷911 GT3和911 Turbo的配置表里,都有着“Rear axle steering(后轮转向)”这一栏,在2014年起,保时捷911 GT3和911 Turbo 都标配了Rear axle steering后轮转向系统。

保时捷911所采用后轮转向技术是通过后轮角度的改变来辅助调整整车的转向特性,从而提升车辆稳定性和灵活性,使车主在驾驶时可以更加从容。下面我们来看看后轮转向是怎么工作的。

保时捷911后轮转向技术深度解析

所以后轮转向这个技术的引入不仅实现了低速灵活性,同时也实现了高速时的稳定性。

下面我们从一组视频更加清晰地了解后轮转向系统。

●第一种情况

低速转弯

这种情况想必很多车主都遇到过,在一些车位比较短小的停车位上想要出来,我们可能得打好几把方向,非常麻烦,一不小心还容易出现磕碰。

但是如果车辆配备了后轮转向系统,那么这种情况下出库就变得简单了。

在低速(时速<50km/h)转弯时,后轮根据情况转向,最大转向角度为3°,并且转动方向与前轮相反,获得更小的转弯半径,以此来协助车辆转弯。

经过实测,这种方式可以将汽车的转弯半径减小10%,使其更容易通过繁杂的城市路况和进出窄小的停车位。

同时,因为减小了转弯半径,在以同样的速度过同一个弯角时,搭载了后轮转向系统的保时捷911能以更小的方向盘转动幅度通过。

●第二种情况

高速变道

在高速行驶的时候(时速≥80km/h),通过后轮的角度变化能使保时捷911操控起来更加稳定更加安全。

因为在高速情况下,搭载了后轮转向系统的保时捷911后轮与前轮的转动方向相同,这就形成了轴距延长的操控效果,使得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更加稳定。

虽说AKC的名字叫主动转向控制系统,但是它所指的主动转向只是相对于雪铁龙的后轮随动转向技术来说是主动控制的,但是并非受驾驶员控制,而且只能允许与前轮相比有很小幅度的转动。

如何实现后轮转向?

AKC后轮转向主要是通过电机控制两后轮的拉杆进行伸缩,改变后轮前束,实现后轮转向。在这套系统里面,电机的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它需要收集一系列的车辆信号,例如转向、车速等,然后分析什么时候转向、该转多少、转哪个方向,这都是需要ECU给出指令,电机负责执行。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外媒的实拍视频很清晰地看到911 GT3是如何实现后轮转向的。

●两种结构

911和panamera的不一样

保时捷911所搭载的后轮转向系统有两个电机执行器,这与panamera的后轮转向结构有所不同,panamera的后轮转向只靠一个中央电机控制两边车轮,而911 GT3、911 turbo所标配的后轮转向系统是两边车轮各有一个电机,这样相比中央电机来说控制会更加精准。

保时捷911后轮转向技术深度解析

总结

后轮转向的技术在很早之前就被运用在民用车上,但是迟迟没有普及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成本上的因素、ECU控制逻辑上的匹配以及对悬挂重量有所增加而带来的其它问题等等。但是需要说的是,这个技术确实已经非常成熟。通过驾驶带后轮转向技术的保时捷911,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得到它所带来的惊艳表现,以及安全感。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发动机
    +关注

    关注

    33

    文章

    2551

    浏览量

    71416
  • 保时捷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97

    浏览量

    1801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微机消谐器是什么?技术原理深度解析

    在6-35kV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铁磁谐振**是引发电压异常(如PT爆炸、设备损坏)的主要元凶。微机消谐器正是专为解决这一顽疾而生的智能装置。 核心技术原理深度解析: 1. ?精准“感知”谐振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09:07 ?93次阅读

    【RA-Eco-RA6M4开发板评测】移植gt911的触摸驱动

    RA6M4驱动****GT911 在我使用的TFT—LCD屏中的触摸屏为GT911。 【原理图】 GT911---- IOSCL ----400SDA ----401RST ----700INT
    发表于 08-08 20:10

    聚徽深度解析国内工控平板电脑的工业级抗干扰技术如何实现?

    在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领域,工控平板电脑作为核心人机交互终端,其抗干扰能力直接决定了生产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国内厂商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适配,构建了从硬件设计到软件优化的全链路抗干扰体系。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硬件架构、软件策略及场景验证四个维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18:11 ?324次阅读

    揭秘泰科电子后轮转向位置传感器解决方案

    "大车"难停、窄路难掉头,这或许是许多驾驶员,尤其是大型SUV和MPV车主们共同的痛点。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为了提升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低速行驶时的灵活性,后轮转向
    的头像 发表于 06-20 16:53 ?696次阅读

    双电机后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的研究

    [摘要]针对双电机后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子差速的控制问题,考虑车辆转向时轴荷转移、向心力和轮胎侧偏角的影响,以车轮的滑移率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基于门限值控制的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并在 Matlab
    发表于 06-18 16:39

    半导体制冷技术:从原理到应用深度解析

    。本文华晶温控将从物理原理、技术发展、应用场景等维度深度解析技术,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核心原理半导体制冷的理论基础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5:09 ?2016次阅读
    半导体制冷<b class='flag-5'>技术</b>:从原理到应用<b class='flag-5'>深度</b><b class='flag-5'>解析</b>

    Nginx核心功能深度解析

    Nginx核心功能深度解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0:50 ?362次阅读

    边缘AI MPU深度盘点:品牌、型号与技术特性全解析

    边缘AI MPU深度盘点:品牌、型号与技术特性全解析 随着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边缘AI MPU(微处理器)已成为支撑物联网、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场景的核心硬件。本文从品牌、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17:27 ?2447次阅读

    解锁未来汽车电子技术:软件定义车辆与区域架构深度解析

    解锁未来汽车电子技术:软件定义车辆与区域架构深度解析 ——立即下载白皮书,抢占智能汽车发展先机 *附件:解锁未来汽车电子技术:软件定义车辆与区域架构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1:58 ?679次阅读

    运动控制技术先锋耐世特将亮相上海车展

    全球首发?"线控运动控制" 技术:线控转向后轮转向、线控制动及软件 聚焦最新高效驱动系统与多元化转向产品组合 主题诠释:"运动控制技术先锋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7:03 ?221次阅读

    风华电容命名方法深度解析

    在电子元器件领域,风华电容凭借其清晰的命名体系、全面的技术参数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标志性品牌。本文将从命名规则、技术参数、行业应用及市场优势四个维度,深度解析风华电容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1:58 ?520次阅读

    真时延技术深度解析

    相控阵天线通过移相器、真时延或二者的组合,使合成波束更精确地指向阵列转向角度内的所需方向。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方法,以及更宽带宽的天线阵列是如何推动真时延在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0:27 ?999次阅读
    真时延<b class='flag-5'>技术</b><b class='flag-5'>深度</b><b class='flag-5'>解析</b>

    国产自研新标杆:龙芯GM9-3003主板深度解析

    国产自研新标杆:龙芯GM9-3003主板深度解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3:55 ?527次阅读

    玻璃通孔(TGV)技术深度解析

    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推动了整个电子封装行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将对TGV技术的基本原理、制造流程、应用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度解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2-02 14:52 ?3849次阅读

    深度解析研华全栈式AI产品布局

    在人工智能迈向边缘智能化的浪潮中,研华科技通过“Edge AI+生态协同”战略推动AIoT 2.0时代的产业落地。本文专访研华科技产品总监邱柏儒,深度解析研华全栈式AI产品布局、差异化技术积累与生态共创实践。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09:51 ?113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