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454398 ? 作者:工程师吴畏 ? 2018-07-13 11:5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全新一代凯美瑞称得上是去年最重磅的热门新车了,上市之后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肯定,因为它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TNGA架构下,全新凯美瑞仿佛就像一款彻头彻尾的新产品,操控、乘坐舒适性都让我们感到十分惊喜。对于这些变化,丰田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以全新凯美瑞双擎底盘为例,种种变化的背后,丰田都玩了什么新花样。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底盘一览无余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在TNGA架构的影响下,全新一代凯美瑞底盘仿佛浴火重生了一般,一望过去底盘下方都被塑料护板所覆盖,底盘隔音和保护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用料方面前后悬架都以钢为主,控制臂都做了掏空轻量化处理。

前悬架亮点满满

全新一代凯美瑞的前悬架与上一代相比相差并不大,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全框式副车架,肉眼看上去很难察觉有不一样的地方。其次新凯美瑞的电动助力转向(EPS)改为使用齿条平行式电动助力转向,相比上代不会阻隔更多的路面反馈,所以给人的感觉路感会更加清晰。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下摆臂与轴承座相连接处采用了独立球铰链,可以减少后期维修更换成本,当橡胶防尘套或球头损坏时可以只更换球头而不必换掉整支钢质控制臂。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接着我们再来聊聊它的转向,自打全新第八代凯美瑞来到国内后,它的转向手感好评如潮,一改往代的死气沉沉,不再是上一代凯美瑞的那种笨重感,路感清晰之余转向也变得更加积极灵活。这一切都得益于全新第八代凯美瑞的EPS电动助力转向改用了齿条平行式电动助力转向与可变转向比。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发动机悬置是隔离发动机与副车架之间振动传递的主要部件,一般常见的都以橡胶悬置或液压悬置居多。被动液压悬置在一定频段内可以显著提高乘坐舒适性,但是在高频振动下无法吸收振动能量会出现动态硬化。所以在强调舒适性并且高级一点的轿车当中会使用半主动甚至主动悬置。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而像丰田凯美瑞发动机前端机脚所使用的是由真空驱动的半主动悬置,它是通过真空负压来改变悬置的内部结构(控制节流孔的开闭),实现悬置大/小刚度的切换。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后悬架扁平化设计,取代“筷子”悬架

如果说第八代凯美瑞前悬架的革新藏的特别深的话,那么后悬架是几乎一眼就能看穿他的变化所在。第八代凯美瑞采用了如今比较常见的三横一纵式的多连杆结构,也因此弹簧减振器得以采用分体式布置,整个后悬架结构变得更加扁平,不至于侵占太多车厢垂向空间。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七代凯美瑞采用的二横一纵形式的多连杆,在车轮悬架受到侧向力时,弹簧减振器(滑柱)需要分担部分侧向力,而受到一定的弯矩,类似麦弗逊悬架,因此需要强度较高的滑柱,所以采用了减震器弹簧一体式设计。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并且越多的约束杆件就意味着可优化的几何参数就越多,就越能调出性能优异的悬架。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在控制臂上还能看到车身高度传感器,它有何作用呢?新凯美瑞一没有空气悬挂,二不能进行减振器的软硬调节,那车身高度便是提供给大灯高度自动调节的了。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底盘其他细节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在凯美瑞双擎的新老更替中,我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由于电池不再放置在后备厢处而是位于后排座椅下方,因此给油箱的布置带来了麻烦。新凯美瑞双擎的油箱不再像上一代那样采用驼峰型油箱,排气管为了避让油箱也拐多了几个弯。即便如此,油箱容积相比老一代还是缩小了15L。当然这也是个中权衡之后得出来的结果吧,如果在油箱容积与后备厢容积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消费者明显会倒向于后者。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五分钟了解全新丰田凯美瑞双擎底盘

而这台凯美瑞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中央通道处一般会设计加强件以提高车身横向强度,提高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但是像全新凯美瑞这样前前后后设计了三处钢质加强件的是比较少见的。

全新凯美瑞使用了前单活塞刹车卡钳配通风盘,后刹车系统采用单活塞刹车卡钳配实心盘,带电子手刹。

前轮拱处采用了塑料护板覆盖,后轮拱则采用了玻璃纤维护板覆盖。

底盘表现如何?

底盘作为汽车三大件之一,能够发挥一辆车的极限性能,也能决定一辆车的驾乘品质。上文从底盘层面介绍了全新凯美瑞双擎对NVH、车厢空间以及碰撞安全的理解,为了避免空谈嫌疑,接下来我们从主观层面好好感受一下这台车的底盘表现吧。

在试驾时我特意去试了几次减速带,它的表现至今让我仍感到难忘,全新凯美瑞双擎明显采用了重新调校过的减振器,过减速带时 “咯噔咯噔”的那种生硬感被大程度削弱,回馈到车内的是紧致许多的高级感。

如果用术语来表达的话,就是减振器高速压缩阻尼比原来小了,瞬间的冲击力被更多的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回馈到车内的冲击就小了许多。而回弹阻尼比原来高了,减振器更好的吸收掉了弹簧储存的能量,因此在回弹末尾车轮的余震就小了许多。用最通俗的话讲呢,就是更扎实了。

总结

全新一代凯美瑞双擎的底盘就如你所见到的车身外观一样改头换面,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听起来没什么新意,但实际上已经正式和过去说再见,完全对得起换代这一头衔甚至超过了我的预期。前悬架看起来没多大变化,却更换了更轻盈、路感及指向性更清晰的转向系统,还采用了这一级别比较少见的发动机主动控制悬置。而后悬架几乎是推到重来重新设计了一番,榨出了更大的车厢空间,乘坐体验也变得更加舒适。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底盘
    +关注

    关注

    3

    文章

    263

    浏览量

    15105
  • 凯美瑞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

    浏览量

    365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革新,行业首批!美格智能发布基于高通跃龙?第四代FWA的AI CPE方案

    发布全新高算力AICPE解决方案。5G-A+Wi-Fi7传输:万兆速率与智能天线阵列,定义下一代连接新标准全新FWA解决方案在无线通信方面同样具备出众的连接和传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08:04 ?373次阅读
    <b class='flag-5'>双</b><b class='flag-5'>擎</b>革新,行业首批!美格智能发布基于高通跃龙?第四代FWA的AI CPE方案

    科技邀您参加2025 RISC-V中国峰会

    科技邀您共襄盛举第届RISC-V中国峰会将于7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隆重举办,是中国规模最大的RISC-V年度活动。本届峰会设置1场主论坛、9场垂直领域论坛、多场研习会、多项同期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1:11 ?634次阅读
    时<b class='flag-5'>擎</b>科技邀您参加2025 RISC-V中国峰会

    丰田集团家公司携手成立丰田软件学院

    近日,丰田集团旗下家公司——株式会社爱信、株式会社电装、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丰田汽车株式会社、Woven by Toyota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丰田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4:15 ?474次阅读

    10分钟上手睿平台GUI开发:第一个LVGL图形应用

    ,在睿平台上支持LVGL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为开发者带来更多便利。一环境搭建:5分钟极速配置1.睿派硬件准备开发板:睿派(RK3506J,三核Cortex
    的头像 发表于 06-06 18:41 ?1585次阅读
    10<b class='flag-5'>分钟</b>上手睿<b class='flag-5'>擎</b>平台GUI开发:第一个LVGL图形应用

    10分钟上手写代码,LuatOS协程轻松掌握!

    10分钟学会LuatOS协程,从此你的程序也能像通勤族利用碎片时间一样游刃有余。现在就去动手试一试,开启异步编程新体验! 写给第一次听说协程的你?: 别怕!协程不是复杂概念,看完这篇,10分钟就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5:18 ?308次阅读
    10<b class='flag-5'>分钟</b>上手写代码,LuatOS协程轻松掌握!

    5G+RTK驱动:云翎智能工作记录仪打造全场景作业新体验

    云翎智能工作记录仪通过5G+RTK驱动技术架构,深度融合高精度定位与实时通信能力,为全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作业体验升级。以下从核心技术、场景应用、用户体验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云翎智能高精度执法仪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1:57 ?709次阅读
    5G+RTK<b class='flag-5'>双</b><b class='flag-5'>擎</b>驱动:云翎智能工作记录仪打造全场景作业新体验

    设备“健康体检”新范式:IoT传感器+AI异常诊断驱动

    随着IoT+AI驱动,设备管理正从“盲人摸象”式监测转向“主动预防”。通过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精准干预,企业能避免意外停机,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IoT传感器+AI异常诊断技术的成熟,为设备管理带来了革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0:08 ?569次阅读
    设备“健康体检”新范式:IoT传感器+AI异常诊断<b class='flag-5'>双</b><b class='flag-5'>擎</b>驱动

    宁德时代发布“磐石底盘”,树立智能底盘全新标杆

    近日,全球汽车科技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超高安全滑板底盘“磐石底盘”。这款底盘凭借卓越的安全性能,重新定义了智能底盘的安全标准。 “磐石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3:52 ?1213次阅读

    一汽丰田多款车型合并!员工N+7

    据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09 曝料,一汽丰田北京总部将搬到天津工厂,对不愿意去的员工给出最高N+7补偿。此外,丰田正在规划包括卡罗拉和雷凌、凯美瑞和亚洲龙等多个主销车型合并。这意味着,有些耳熟能详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6:31 ?663次阅读
    一汽<b class='flag-5'>丰田</b>多款车型合并!员工N+7

    底盘电控系统HIL仿真测试解决方案

    底盘电控系统作为整车电子电气系统中的重要一部,不仅可以改善驾乘的舒适性,同时也保证了驾乘的安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功能实现的重要一环。经纬恒润推出的底盘电控HIL仿真测试设备可以满足乘用车和商用车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8:30 ?1152次阅读
    <b class='flag-5'>底盘</b>电控系统HIL仿真测试解决方案

    一文了解底盘域控之制动功能

    1底盘域控基础1.1底盘域控的概念1.2线控底盘技术1)线控制动系统2)线控转向系统2制动系统功能2.1制动系统原理2.2制动系统的发展历史2.3电子稳定系统ESP2.4线控制动系统--EHB1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6:46 ?2007次阅读
    一文<b class='flag-5'>了解</b><b class='flag-5'>底盘</b>域控之制动功能

    丰田重启生产菲律宾战略车型“Tamaraw”

    再次将国产车纳入其菲律宾产品线。 据了解,“Tamaraw”这一车名源自栖息于菲律宾的水牛,寓意着该车型的强大与坚韧。为了生产这款车型,丰田向内湖省的工厂投资了高达55亿比索,并计划实现年产2万辆的目标。 作为丰田面向新兴市场国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09:55 ?1473次阅读

    智能底盘持续发展,底盘域MCU的国产机会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智能汽车时代,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是感知最强的体验升级。但对于汽车来说,底盘决定了乘坐舒适度和车辆动态,甚至关系到行驶安全,底盘永远是汽车不可忽视的部分。而伴随整车电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00:08 ?4389次阅读
    智能<b class='flag-5'>底盘</b>持续发展,<b class='flag-5'>底盘</b>域MCU的国产机会

    单开孔插座怎么接线

    之前,确保你有以下工具和材料: 单开孔插座 电线(通常需要红色、蓝色和黄绿色线) 剥线钳 电工胶带 螺丝刀 电笔 测试仪(可选,用于测试电路) 二、了解插座结构 单开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09:11 ?4888次阅读

    思岚科技推出新一代圆形通用机器人底盘Apollo2.0

    思岚科技发布了全场景,灵巧型机器人底盘Apollo2.0。Apollo2.0 基于思岚全新软硬件设计,拥有雷达配置、IP54防护、大载重、高定位导航精度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智慧工厂、智慧巡检、智慧楼宇等应用场景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1:11 ?129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