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机 PWM 信号介绍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是舵机的核心控制方式,其通过脉冲的宽度变化来精确指令舵机输出轴的旋转角度。以下从信号特性、参数标准、工作机制及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舵机 PWM 信号的基本特性
舵机的 PWM 控制信号是一种周期性的数字脉冲信号,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本质属性:通过改变脉冲的 “高电平持续时间”(脉冲宽度)传递控制指令,而非电压或电流的大小(通常信号电压为 3.3V 或 5V,与舵机供电电压无关)。
物理表现:信号波形为 “高电平脉冲 + 低电平间隔” 的周期性重复,类似 “滴答 - 停顿 - 滴答 - 停顿” 的规律信号。
二、关键参数标准
舵机 PWM 信号的参数遵循行业通用标准(不同型号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参数一致),具体如下:
参数 | 标准范围 | 作用 |
---|---|---|
脉冲周期 | 20ms(±1ms) | 信号重复的时间间隔,对应频率 50Hz(1/0.02s)。 |
脉冲宽度 | 0.5ms - 2.5ms | 决定舵机目标角度,与角度呈线性对应关系。 |
高电平电压 | 3.3V 或 5V | 数字信号的有效电平,需与控制源输出匹配。 |
低电平电压 | 0V(接近地电平) | 脉冲间隔的无效电平,确保信号识别稳定。 |
三、脉冲宽度与角度的对应关系
舵机的核心控制逻辑是脉冲宽度决定目标角度,标准对应关系如下(以 180° 舵机为例):
0.5ms 脉冲宽度:对应输出轴0°(最小角度)。
1.5ms 脉冲宽度:对应输出轴90°(中间基准位置)。
2.5ms 脉冲宽度:对应输出轴180°(最大角度)。
线性关系:角度与脉冲宽度成正比例,计算公式为:
目标角度 = (脉冲宽度 - 0.5ms) / (2.5ms - 0.5ms) × 180°
例如:1.0ms 脉冲对应 45°,2.0ms 脉冲对应 135°。
注意:部分特殊舵机(如 360° 连续旋转舵机)的脉冲宽度对应转速或方向,而非固定角度,需参考具体型号手册。
四、PWM 信号的工作机制
舵机接收 PWM 信号后,通过内部电路完成 “信号解析 - 误差对比 - 驱动调整” 的闭环控制,具体流程:
信号解析:控制电路检测 PWM 信号的周期和脉冲宽度,确定目标角度。
反馈对比:将目标角度与电位器反馈的当前角度进行差值计算。
驱动输出:根据差值方向控制电机正转 / 反转,直至当前角度与目标角度一致(差值为 0)。
五、信号传输与应用注意事项
信号源要求:
需由单片机(如 Arduino、STM32)、舵机控制器或专用 PWM 发生器输出,确保脉冲周期和宽度精度。
避免信号线上的电磁干扰,长距离传输时可增加屏蔽层或信号放大电路。
兼容性问题:
部分舵机支持 “宽范围脉冲”(如 0.4ms-2.6ms),但需以产品手册为准,避免超出范围导致损坏。
360° 舵机的 PWM 信号通常对应转速(如 1.5ms 为停转,0.5ms 为全速正转,2.5ms 为全速反转),与角度舵机逻辑不同。
调试要点:
初次使用时可通过逐步调整脉冲宽度(如从 1.5ms 开始增减)观察舵机转动方向和范围,校准中间位置。
避免长时间让舵机处于 “堵转” 状态(如机械限位时仍输出目标角度信号),否则可能烧毁电机或控制电路。
总结
舵机 PWM 信号的核心是 **“以 20ms 周期为基准,通过 0.5ms-2.5ms 的脉冲宽度线性控制角度”**,其闭环控制机制依赖于脉冲信号的精确解析和实时反馈调整。理解这一信号特性是正确驱动舵机的基础,也是机器人、航模等设备精准控制的关键。
审核编辑 黄宇
-
PWM
+关注
关注
116文章
5683浏览量
220609 -
舵机
+关注
关注
17文章
323浏览量
4218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