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设计信息赋能 - AI 让半导体检测与诊断更给力

PDF Solutions ? 2025-08-19 13:4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引言


人工智能AI)的进步正为包括半导体制造在内的多个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利用 AI 开展半导体检测与诊断工作,已成为一种可能改变行业格局的策略,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识别以往无法察觉的缺陷,并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与半导体设计信息相结合后,如何为更高效的检测与诊断流程助力。


半导体检测面临的挑战


半导体制造本身具有极高的复杂性,涉及微观结构和复杂设计,每个环节都对精度有严苛要求。其中最突出的挑战是检测传统方法(如光学检测)无法识别的缺陷,包括亚表面缺陷、微小过孔或隐蔽短路等。


传统检测方法(如光栅扫描电子束技术)的吞吐量较低,难以满足现代生产周期的高速需求。这些挑战亟需更智能、更快速、更可靠的解决方案,而这也为 AI 技术在半导体检测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将探讨几个我们认为AI 有望推动检测与测试工作实现提速增效、提升可靠性的领域


推动 AI 应用于检测的基础能力


人工智能驱动的检测流程将以多项基础能力为支撑,每项能力都可能在优化检测结果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些能力包括:


c1b947dc-7cbf-11f0-9080-92fbcf53809c.png



图片来源:视频资料


1、eProbe技术:与传统光栅扫描电子束方法不同,eProbe采用点扫描方式,可直接跳转至目标区域。这种创新的扫描方法能使吞吐量实现数量级提升。


2、Fire AI 与模糊模式算法Fire AI 平台可汇总设计几何特征和电气性能,实现更精准的缺陷检测。其模糊模式算法能将布局模式归类为失效模式家族,提高检测的针对性


3、引导式分析:通过将设计数据和扫描诊断数据整合到引导式分析工具中,工程师能更深入地掌握问题根源,从而更快速、准确地开展诊断工作

具备仪表盘功能的自动化每日良率摘要;

可检测以往无法识别的其他根本原因;

将扫描诊断得出的物理位置信息与布局模式分析相关联;

识别良率问题中的布局敏感性;


4、与西门子EDA Tessent 的集成:西门子的 Tessent 平台增强了扫描诊断功能,能提供失效单元和网络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根本原因解卷积)实现失效模式提取。这一合作体现了设计信息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分析之间的协同效应。

将 Tessent 的扫描诊断数据导入Exensio平台 ;

原始诊断报告包含失效网络、单元及物理位置信息;

基于机器学习的“良率洞察”可分析芯片群体模式;

该集成解决方案能实现更高效的失效分析与诊断;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检测方案


人工智能与半导体检测的融合将催生多项创新,同时提升检测的速度与准确性。借助半导体设计信息AI 算法能够生成针对性检测方案、确定缺陷检测的关键区域,并优化诊断流程。以下是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将产生变革性影响的三个关键应用领域。


c1c58ace-7cbf-11f0-9080-92fbcf53809c.png

图片来源:视频资料


1、随机缺陷检测


受时间限制,传统随机缺陷检测通常仅分析极小比例的关键特征。而借助人工智能,这一过程的效率将大幅提升。通过利用设计信息,人工智能可优化扫描位置,引导电子束检测聚焦于最可能存在缺陷的区域。


新方法具体如下:

通过了解电子束在产品布局上的表现,优化扫描位置选择;

优先检测电子束可观测的关键导线;

在相同时间预算内,实现更高比例的关键区域检测;

相比无人工智能支持的方案,可扫描的可观测导线长度比例显著提高;


选择标准包括优先考虑:

信噪比良好的金属线;

长度足够、能体现关键区域特征的导线;

接地特性适宜、可被电子束检测的导线;


2、未知系统性缺陷检测


半导体制造中的未知系统性失效模式是一大难题,若无合适的检测算法,这类缺陷往往难以被发现。人工智能可通过分析设计模式,并依据历史数据和性能数据确定潜在失效位点的优先级,从而应对这一挑战。

在人工智能支持下,具体方法如下:

对整个布局进行绘图分析;

利用模糊模式算法将模式归类为失效模式组;

为未知系统性模式优先分配检测资源;


目标是大幅提高系统性失效模式的覆盖率,捕捉高达 99% 的未知系统性模式位置。


3、扫描测试驱动的检测


将扫描测试数据与检测过程相结合,能进一步放大人工智能的作用。通过分析扫描向量并识别失效网络,人工智能模型可生成针对性检测方案,以定位系统性失效模式。这种融合能使工程师将物理设计属性与观测到的缺陷相关联,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


例如,若某一扫描测试发现某一网络失效,人工智能可分析布局并识别潜在失效位点(如过孔或交叉金属线)。这种方法能实现针对性调查,减少时间和资源消耗,同时提升整体诊断水平


该方法将利用扫描测试结果指导检测:

识别与扫描测试失效相关的特定网络;

分析这些网络内部及周边潜在的系统性失效模式;

优化电子束检测方案,聚焦这些特定模式;

即便系统性失效对良率的影响比随机缺陷小100倍,也能成功识别;


人工智能应用的战略优势


将人工智能整合到半导体检测流程中,可带来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提高吞吐量:eProbe 等人工智能驱动工具可优先处理关键区域,在减少检测时间的同时扩大覆盖范围。这使制造商能满足紧张的生产进度要求,同时不影响缺陷检测效果。


降低成本:通过聚焦高优先级区域、减少不必要的检测,人工智能可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再加上其增强诊断的能力,能实现更具成本效益的运营。


提升准确性:人工智能具备分析设计数据和性能模式的能力,可使缺陷检测和诊断更精准,确保更高的良率和更低的每十亿缺陷数(DPB)。

面向未来:随着半导体为5G 等新兴技术提供支持,人工智能驱动的检测能力可提供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所需的适应性和精度。


半导体检测的发展方向


利用人工智能将设计数据与检测、诊断相结合,可能是一场范式转变。从优化随机缺陷检测到发现未知系统性失效,再到增强诊断能力,人工智能为重新定义半导体制造的可能性开辟了道路。


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半导体制造商应考虑以下后续步骤:


投资人工智能平台:Fire AI 和西门子Tessent 等平台在整合设计、扫描测试数据与检测流程方面具备成熟能力。

加强技能培养:为团队配备有效操作人工智能驱动系统所需的知识和工具。

采用协作模式:设计、测试和分析平台之间的合作可释放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


通过这些策略,制造商不仅能解决当前的检测挑战,还能为未来构建竞争优势。


结论


通过将设计信息与检测、诊断相结合,半导体制造商无需等待大量训练数据,就能显著改进缺陷检测和良率管理工作。这种方法有望在检测效率和系统性缺陷检测方面实现数量级提升,为在半导体制造中应用有效的人工智能模型提供了途径。


设计、测试和良率信息的这种融合,将是半导体检测与诊断能力的重大进步,尤其在解决过孔和接触等难以检测的缺陷,以及应对传统检测方法的吞吐量限制方面效果显著。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71

    浏览量

    242551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844

    浏览量

    282756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37

    浏览量

    25171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浙江移动携手华为全面推进AI+应用百花齐放

    AI作为新质生产的核心驱动力,正加速浙江移动自有业务的数智化转型。浙江移动携手华为,全面推进AI+应用“百花齐放”,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0:07 ?324次阅读

    深爱半导体 代理 SIC213XBER / SIC214XBER 高性能单相IPM模块

    空间、降低研发生产成本,在小型家电中实现效、空间与成本的优化平衡。 突破效瓶颈,驾驭小型化浪潮!面对家电与工业驱动领域对高效率、极致紧凑、超强可靠性与成本控制的严苛需求,深爱半导体重磅推出
    发表于 07-23 14:36

    信而泰×DeepSeek:AI推理引擎驱动网络智能诊断迈向 “自愈”时代

    模态的技术特性,DeepSeek正加速推动AI在金融、政务、科研及网络智能化等关键领域的深度应用。 信而泰:AI推理引擎网络智能诊断新范
    发表于 07-16 15:29

    自动对焦技术助力TGV检测 半导体检测精度大突破

    半导体与封装行业中,许多检测场景要求对大面积玻璃基板进行高速检测时,达到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效率。这就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17:04 ?561次阅读
    自动对焦技术助力TGV<b class='flag-5'>检测</b>  <b class='flag-5'>半导体检测</b>精度大突破

    大模型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有没有这样的半导体专用大模型,缩短芯片设计时间,提高成功率,还能帮助新工程师更快上手。或者软硬件可以在设计和制造环节确实有实际应用。会不会存在AI缺陷检测。 能否应用在工艺优化和预测
    发表于 06-24 15:10

    芯动科技亮相2025世界半导体大会

    近日,在以“合筑新机遇 共筑新发展”为主题的2025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芯动科技凭借在高速接口IP和先进工艺芯片定制技术、内核创新能力以及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重要作用荣膺2025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8:02 ?788次阅读

    【HarmonyOS 5】VisionKit人脸活体检测详解

    【HarmonyOS 5】VisionKit人脸活体检测详解 ##鸿蒙开发能力 ##HarmonyOS SDK应用服务##鸿蒙金融类应用 (金融理财# 一、VisionKit人脸活体检测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1:52 ?393次阅读
    【HarmonyOS 5】VisionKit人脸活<b class='flag-5'>体检测</b>详解

    赛美特“AI智造”生态体系亮相,四大方向智能制造

    行业专家、技术先锋及生态伙伴共聚一堂,共议AI智能制造的趋势与落地实践,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新思路。 ? 在此次峰会上,赛美特从半导体制造AI
    发表于 05-26 14:30 ?900次阅读

    智能算基建:RAKsmart如何下一代AI开发工具

    当今,AI模型的复杂化与规模化对算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然而,传统的算基础设施在灵活性、成本效率和可扩展性上逐渐显露出瓶颈。而RAKsmart凭借其全球化的智能算基建布局和定制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09:40 ?233次阅读

    RAKsmart服务器如何AI开发与部署

    AI开发与部署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算法设计层面,更依赖于底层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RAKsmart服务器凭借其高性能硬件架构、灵活的资源调度能力以及面向AI场景的深度优化,正在成为企业突破算瓶颈、加速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09:22 ?371次阅读

    芯和半导体2024年度精彩回顾

    2024年,AI人工智能大潮澎湃、席卷而来,万物智能、AI千行百业推动半导体行业向万亿规模迅猛疾驰。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09:46 ?814次阅读

    研华AIMB-523工业主板:半导体检测设备,性能提升超20%

    研华科技近日推出的AIMB-523工业主板,专为半导体检测设备设计,适配AMD 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与B650芯片组,其卓越性能较同类设备提升超过20%,充分满足了半导体检测设备对超高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1:32 ?971次阅读

    燧原科技入选先进计算新质生产典型应用案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发布了《先进计算新质生产典型应用案例公示》,燧原科技“基于国产云端算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5:26 ?914次阅读

    华为云徐峰:AI 应用现代化,加速软件生产跃升

    2024 年 9 月 19 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4 的“AI 应用现代化,加速软件生产跃升”论坛上,华为云 PaaS 服务产品部部长徐峰发表了主题演讲,介绍了未来应用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09:45 ?1062次阅读
    华为云徐峰:<b class='flag-5'>AI</b> <b class='flag-5'>赋</b><b class='flag-5'>能</b>应用现代化,加速软件生产<b class='flag-5'>力</b>跃升

    功率半导体生活更美好

    功率半导体生活更美好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08:06 ?724次阅读
    功率<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让</b>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