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S38700S-Q1 器件是一款集成多通道电压定序器,具有窗口看门狗和 I 2C 可编程功能,采用 24 引脚 4 mm x 4 mm VQFN 封装。
该多通道电压定序器是需要精确上电和/或断电排序的系统的绝佳选择,并且可以与多通道电压监控器连接。该器件默认为预编程的OTP选项,但如果需要,I 2C可以重新编程上电和断电序列、看门狗设置和序列时序选项。
*附件:tps38700s-q1.pdf
灵活且可编程的电压轨排序功能、低静态电流和小尺寸使该器件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要求。
TPS38700S-Q1 上的 SYNC 使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控制其系统的上电方式。TPS38700S-Q1 仅在电流轨使用 SYNC 信号通电到可接受的水平时才触发以下使能信号来实现这一点。此外,TPS38700S-Q1 允许自定义延迟选项。TPS38700S-Q1 设计用于与 TPS389006 -Q1 一起使用。
特性
- AEC-Q100 符合以下标准:
- 器件温度等级 1:–40°C 至 +125°C
- 最先进 SoC 的排序
- 系统稳健性
- /漏极开路 NIRQ,可在运行错误期间将系统锁存到安全状态
- 与多通道监控器(如带同步引脚的 TPS389006 -Q1)连接,以实现全电压监控和排序情况
- 电池备用功能,用于在断电事件期间报告诊断错误
- 高温环境下的器件热关断
参数
方框图
?1. 产品概述?
TPS38700S-Q1是一款支持I2C编程的多通道电源时序控制器,专为汽车及高可靠性应用设计,符合AEC-Q100 Grade 1标准(-40°C至125°C)。其主要功能包括:
- ?6通道电源序列控制?:支持可编程的上电/下电时序,通过I2C配置延时(125μs至64ms步进)。
- ? 同步功能(SYNC) ?:与多通道监控器(如TPS389006-Q1)配合,确保电压轨按需顺序启动/关闭。
- ?系统鲁棒性?:集成低电平有效的NIRQ中断引脚、热关断保护及备份电池支持(VBBAT 1.8V-5.5V)。
?2. 关键特性?
- ?时序灵活性?:时序步长可选250μs或1000μs,支持自定义延时。
- ?监控集成?:通过SYNC引脚与TPS389006-Q1联动,实现电压阈值触发的精确时序控制。
- ?低功耗设计?:工作电流低至45μA(VDD=5.5V时),备份模式下35μA。
- ?封装?:24引脚VQFN(4mm×4mm),紧凑布局适合空间受限场景。
?3. 应用场景?
?4. 功能描述?
- ?电源序列控制?:
- ?上电流程?:ACT引脚置高后,依次触发ENx信号,通过SYNC确认前级电压达标后启动下一级。
- ?下电流程?:ACT置低后反向关闭ENx,SYNC监测电压降至阈值后执行下一步。
- ?紧急下电?:VDD低于UVLO时,快速断言NRST并关闭ENx。
- ?I2C接口?:支持1MHz速率,可实时配置时序参数、监控状态及清除故障标志。
?5. 寄存器与配置?
- ?中断管理?:通过INT_SRC1/2寄存器标识故障源(如热关断、LDO故障等),支持写1清除。
- ?时序编程?:SEQ_USLOT/DSLOT寄存器设定时间间隔,PWR_ENx分配通道至时序槽位。
- ?保护机制?:PROT1/2寄存器锁定配置,防止意外修改。
?6. 典型应用设计?
?7. 测试与验证?
- ?同步测试?:配合TPS389006-Q1评估模块,验证ENx与SYNC信号联动波形(如图9-3/9-4)。
- ?故障诊断?:通过NIRQ中断和I2C读取状态寄存器定位异常(如电压监控失败或引脚短路)。
?8. 型号与订购信息?
- ?示例型号?:TPS38700603SRGERQ1,默认I2C地址0x3C,复位延时16ms,时序步长625μs。
-
看门狗
+关注
关注
10文章
590浏览量
71995 -
封装
+关注
关注
128文章
8845浏览量
145950 -
可编程
+关注
关注
2文章
1079浏览量
40822 -
引脚
+关注
关注
16文章
1837浏览量
53475 -
定序器
+关注
关注
0文章
13浏览量
781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支持I2C和多达6个通道、6个GPO和SYNC的电源序列发生器TPS38700S-Q1数据表

支持I2C和多达 12个通道的电源序列发生器TPS38700-Q1数据表

支持I2C和多达12个通道的电源序列发生器TPS38700数据表

电源时序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LP8864-Q1 LP8864S-Q1 LP8866-Q1和LP8866S-Q1诊断说明和故障处理程序

?REF31xx-Q1系列电压参考芯片技术文档摘要

TPS38700-Q1 电源供应序列器总结

TPS38700S-Q1多通道电压序列发生器技术解析

TPS38700电源时序控制器技术文档总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