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消息,2025年8月15日确实有一项关于便携式充电宝(移动电源) 的重要管理规定正式生效实施。这项新规的核心目的是加强充电宝的安全管理,防范火灾等安全事故,主要涉及生产、销售、携带和使用等多个环节。
以下是新规的关键内容和影响:
一、 新规核心要点
1. 民航携带新要求(最受关注):
明确容量限制: 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充电宝,必须经航空公司批准且每人限带两块。
严格禁止携带: 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严禁携带登机或托运。
标识清晰要求: 充电宝必须标识清晰(品牌、型号、额定容量、额定能量、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生产商等),无标识或标识模糊不清的充电宝可能被拒绝携带。
全程随身携带: 符合规定的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禁止放入托运行李中。安检时需要单独取出接受检查。
使用限制: 飞行全程禁止使用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只能作为备用电源储存)。
换算提醒: 额定能量(Wh) =额定容量(mAh)× 标称电压(V) / 1000。例如,常见的10000mAh/3.7V充电宝能量为37Wh,20000mAh/3.7V为74Wh,27000mAh/3.7V约为100Wh,43000mAh/3.7V约为160Wh。
2. 强制CC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新规要求在国内生产、销售的便携式充电宝,必须通过国家CCC安全认证。未获得CCC认证的产品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这是从生产源头抓安全,淘汰劣质、不合格产品,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的最重要举措。
3. 公共场所管理加强:
鼓励和规范地铁、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机场、图书馆、博物馆、商场、影剧院、酒店等公共场所设置符合安全标准的共享充电设施或充电区域。
对在这些场所使用自带充电宝的行为加强安全提示和管理,特别强调禁止在人员密集且疏散困难的区域长时间、无人看管地进行大功率充电。
部分场所可能根据自身情况出台更细化的管理规定(例如某些展览馆可能禁止使用非共享的充电宝)。
二、 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建议
1. 乘飞机出行:
务必检查充电宝容量: 出行前确认自己充电宝的额定能量(Wh)是否在允许范围内(≤100Wh可直接带,100Wh-160Wh需航空公司批准,>160Wh?禁带)。
认准清晰标识: 购买和使用标识清晰完整的产品。标识磨损的建议更换或做好标记。
提前申报: 如果携带100Wh-160Wh的充电宝,务必提前向所乘坐的航空公司咨询并按规定申请批准。
随身携带,勿托运: 过安检时主动取出配合检查。
机上禁用: 飞行全程切记不能使用充电宝充电。

2. 日常购买和使用:
认准CCC标志: 购买新充电宝时,务必查看产品包装或本体上是否有CCC认证标志。这是安全的基本保障。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或来源不明的二手货。
关注品牌和品质: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避免一味追求超大容量或过低价格而忽视安全。
注意使用环境: 避免在高温、潮湿、易燃物附近使用或存放充电宝。充电时尽量有人看护,避免长时间过充。
及时更换老旧设备: 对于使用多年、出现鼓包、异常发热、性能明显下降的充电宝,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妥善处理。

三、 新规的意义
提升公共安全: 有效降低因劣质充电宝或不当使用引发的火灾风险,尤其是在飞机等密闭、高风险环境以及人员密集场所。
规范市场秩序: CCC认证强制实施将有力打击山寨、劣质产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
引导安全使用习惯: 通过明确携带和使用规则,提高公众对充电宝安全风险的认识,引导形成更安全的使用习惯。
总结
本次实施的充电宝新规,特别是民航携带的严格规定和强制CCC认证,是应对近年来频发的充电宝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作为消费者,无论是为了顺利出行还是日常安全,都应当:
1. 仔细检查自己常用充电宝的容量和标识是否符合民航新规。
2. 务必购买带有CCC认证标志的正规品牌充电宝。
3. 遵守公共场所特别是交通工具上的充电宝使用规定。
建议近期有飞行计划的朋友,提前检查并处理好自己的充电宝,避免在机场安检时遇到麻烦。新规的实施最终是为了保障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请务必重视!
-
移动电源
+关注
关注
48文章
1431浏览量
76759 -
充电宝
+关注
关注
7文章
746浏览量
4001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充电宝大规模被召回,MOS管如何提高充电宝的可靠性?

小米无线充电宝标准版停产

IP6825+IP5306充电宝:重新定义便携电源的无线充电体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