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式空调系统
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PHV)车型的普及,一个关键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在发动机不运行的EV模式下,车辆如何实现制暖?答案正是——热泵式空调系统。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深入了解热泵式空调的工作原理、核心构造以及它为何成为新能源汽车制暖的不二选择。
Part.1
为什么需要热泵式空调?
传统燃油车在冬季制暖时,会利用发动机产生的余热加热冷却水,再通过暖风机将热量传递至空气,并通过鼓风机向车内输送暖风。而在PHV或EV(纯电动车)模式下,发动机通常处于停止状态,这意味着无法获取冷却水的热量,传统制暖方式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能源汽车搭载了热泵式空调系统,实现不依赖发动机也能高效制暖。
Part.2
热泵式空调原理大揭秘
热泵,通俗地说,就是“把热量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设备”,这便是热泵式空调的基本原理。它的工作方式类似我们日常使用的空调或冰箱:冷媒在系统中流动,通过相变循环搬运热量,从而实现制冷与制热的切换。
在夏季,系统通过冷媒吸收车内的热量并将其排出至车外,实现降温;而在冬季,则从车外空气中吸收热量送入车内,实现加热。这套系统就像一个双向运行的“热能搬运工”,兼顾冷暖双用,是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中兼顾效率与能耗的关键技术。
Part.3
热泵系统的三种循环模式
1制冷循环
与传统车用空调系统相似,热泵空调在制冷时通过压缩机驱动冷媒循环,冷媒在蒸发器中吸收车内热量,在室外热交换器中释放热量,降低车内温度。
不过,在PHV热泵系统中,制冷功能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为HV(高压)动力电池降温。电池温度过高会影响性能甚至引发安全风险,因此系统通过阀门切换,使冷媒流经电池周围,实现高效冷却。
此外,为了保护压缩机安全运行,系统中设置了集液器,防止液态冷媒误入压缩机造成损坏。
2制暖循环
在EV模式下制暖,系统无法从发动机获取热源,因此采用了关键组件——水冷冷凝器。
电动压缩机将冷媒压缩至高温,高温冷媒与冷却水在水冷冷凝器中进行热交换,冷却水被加热后流入加热器芯,再由鼓风机将热空气送入车内,实现加热。
在严寒环境(如低于-10℃)下,为保证制暖效果,系统会辅助启动发动机,利用其热量进一步加热冷却水,提升制暖能力。
3除湿循环
春秋等季节性潮湿天气下,系统可同时进行制暖与除湿。通过内部换向阀调节冷媒流向,实现制冷与制暖的组合运行,既保障温度舒适,也防止车窗起雾。
Part.4
核心部件一览
1电动压缩机
使用涡旋式结构,由一体式电动马达驱动。电源取自HV动力电池,并通过交流逆变器控制转速,实现高效制冷/制热。
2水冷冷凝器
这是热泵系统中关键的热交换组件。它采用高温冷媒与冷却水逆向流动的管路结构,大幅提升热交换效率,是EV模式制暖的“能量核心”。
Part.5
环保与舒适双赢的选择
相比传统依赖发动机余热的空调系统,热泵式空调在EV模式下依然具备独立的制暖能力,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高效能、低能耗、环保性强等特征,不仅提升了整车舒适性,也推动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载热管理系统也在不断进化。热泵式空调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结构紧凑的热管理方案,为用户提供了更为舒适和节能的出行体验。
下一期【电装小百科】,我们将继续拆解另一项你可能忽略的关键零部件,敬请期待。
电装品牌口号“Crafting the Core”传达了“电装会更大的发挥代表企业灵魂的造物精神,创造新的价值,为世界打造各种核心事物”的意愿。建设人、车、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好未来是电装的愿景,今后电装将继续致力于环保、安心·安全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积极为中国社会作出贡献。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1053浏览量
103110 -
发动机
+关注
关注
33文章
2551浏览量
71403 -
空调
+关注
关注
11文章
1267浏览量
59798
原文标题:【电装小百科】解密热泵式空调:新能源汽车中的制暖关键技术
文章出处:【微信号:DENSOINCHINA,微信公众号:电装在中国】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热泵的工作原理
水源热泵在宾馆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的经济性
水源热泵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空气能空调的工作原理详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