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电子工程师同行,是否曾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按照规格书标注的最大工作电压使用电阻,为何它还是提前失效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关键因素,今天以我们自研产品为例一起一探究竟:
案例分析:
HVLR2408F10M0K9
电阻的失效事件
以常见的 HVLR2408F10M0K9 电阻为例。规格书明确标注:最大工作电压 5500V。工程师据此为其施加了 5500V 的电压。然而,在长期运行后,电阻发生了失效。
失效根源分析:功率超限是关键
问题出在哪里?欧姆定律揭示了真相:功率公式: P = U? / R
U = 5500V
R = 10 MΩ (10,000,000 Ω)
计算功率: P = (5500 * 5500) / 10,000,000 = 3,025,000 / 10,000,000 = 3.025W
计算结果清晰表明:失效的根本原因是功率超限。该电阻规格书中标明的最大额定功率仅为 2W。而在 5500V 电压下,其实际耗散功率高达 3.025W,远超其承受能力。
规格书标注有误吗?关键在于理解与应用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质疑:“规格书标注的 5500V 是否不准确?”答案并非如此。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与应用规格书参数。规格书标注的“最大工作电压”,定义了该系列电阻的“电压耐受上限”。然而,对于该系列中特定阻值的电阻,其在安全工作区(SOA)内能承受的实际工作电压,还严格受限于其自身的额定功率。
关键计算:确定实际安全电压
要确保电阻在应用中安全可靠,必须计算其实际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 U_safe = min{√(电阻值 R × 额定功率 P);Umax}
实例验证 (HVLR2408F10M0K9, R=10MΩ, P=2W):
√(电阻值 R × 额定功率 P) = √(10,000,000 Ω × 2W) = √(20,000,000) ≈ 4472V
Umax=5500V
U_safe=min{√(电阻值 R × 额定功率 P);Umax}=4472V
重要结论:
4472V < 5500V! 因此,对于这颗特定的 10MΩ、2W 电阻,其能长期安全工作的最大电压并非规格书标注的 5500V,而是 4472V。只有在此电压或更低电压下工作,其功率耗散才等于或小于其 2W 的额定功率,避免因过热而过早失效。
核心建议:
在选用电阻,尤其是高阻值电阻时,切勿仅依赖规格书标注的“最大工作电压”。务必进行以下关键步骤:
1. 计算实际安全电压: 使用公式 U_safe =min{√(电阻值 R × 额定功率 P);Umax}计算基于额定功率的安全电压。
遵循此方法,能有效规避电阻因功率过载导致的失效风险,保障电路设计的可靠性与器件的使用寿命。
审核编辑 黄宇
-
电阻
+关注
关注
87文章
5661浏览量
17586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可编程电源长期过载会有什么影响?
如何理解MDD肖特基整流桥的最大反向电压与平均电流规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