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大量的生态监测数据与救护措施,因此大量动物生活习性的数据收集必不可少。
传统方法是通过摄影机定点记录,或者摄影师远程拍摄,甚至是巡护队员冒着生命健康的风险在大温差的环境下进行昼夜巡护,但这些方式收集的信息不全面、不精细。
像可可西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有着迁徙的习性,记录这一过程就很有益于开展对藏羚羊的保护工作。
人类的闯入势必会惊扰藏羚羊,在这样的需求驱使下,“机器藏羚羊”问世,它依托于传统的四足机器狗,披上羊皮,就能成功打入羊群内部,而不会像其他生物闯入那样影响羊群。
通过和藏羚羊一起生活一起迁徙,记录它们更精准更可靠的生活习性的影像数据,助力生态保护。
但是,这就对“机器藏羚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可西里将近5000米的海拔,高寒缺氧、环境恶劣,“机器藏羚羊”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跟动物藏羚羊一样在坎坷山路、泥泞湿地自由穿梭,并实时回传数据,这对机器藏羚羊的灵活性要求很高,远程控制的能力相当重要。
此外,可可西里作为动物的“生态王国”,其核心地带远离信号塔,“机器藏羚羊”如果要实现远程实时控制和数据的回传,还将面临着弱网甚至无网的困境。
成都慧视利用RK3588打造的低延迟低带宽LLSM流媒体传输模块,刚好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难点。
模块具备6T算力,集成GS弱网高清音视频压缩传输系统和GS远程低延迟实时控制技术,具有单一信道同时多路视频传输功能,在不增加通信开支的前提下,增强了“人在回路”信息量和参与度。在同等带宽条件下,系统将比现有编解码方式的视频通信距离增大50%以上,能够在500K带宽条件下控制多路远程无人机设备。
并且整个回路的延迟能够控制在50ms(不含数据链)左右,可以有效辅助实现“机器藏羚羊”在可可西里这样的环境中的远程控制,让其更具灵活性。
LLSM低延迟低带宽流媒体传输模块和“机器藏羚羊”的结合方案将有效改善优化可可西里藏羚羊的监测方法,帮助提升智能守护藏羚羊的能力。
-
模块
+关注
关注
7文章
2796浏览量
50988 -
机器
+关注
关注
0文章
794浏览量
4138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精密设备的"电力保镖":优比施UPS如何守护数据与硬件安全?

地热发电环网柜局放监测设备:清洁能源电网的&amp;quot;安全卫士&amp;quot;

为什么GNSS/INS组合被誉为导航界的&amp;quot;黄金搭档&amp;quot;?

人形机器人为什么要定制? ——揭秘工业场景的&quot;千面需求&quot;

仓储界的&quot;速效救心丸&quot;,Ethercat转PROFINET网关实战案例

多模块配置!YU系列USB、Type-C连接器为工控机打造&amp;quot;全能型&amp;quot;数据传输方案

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守护电网安全的&amp;quot;黑科技&amp;quot;

炼油厂开闭所局放监测:为能源枢纽装上&amp;quot;智能安全阀&amp;quot;

隧道管廊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为地下&amp;quot;电力心脏&amp;quot;装上智能听诊器

【硬核测评】凌华DAQE双雄争霸:工业数据采集界的&amp;quot;速度与激情&amp;quot;实战解析

传统产线VS智能工控:华颉科技如何用模块化设计撕掉&amp;quot;电老虎&amp;quot;标签?

创新驱动未来:大为锡膏为高精尖散热器技术注入&amp;quot;强芯&amp;quot;动力

北美运营商AT&amp;amp;T认证中的VoLTE测试项

北美运营商AT&amp;amp;T认证的费用受哪些因素影响

onsemi LV/MV MOSFET 产品介绍 &amp;amp; 行业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