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设备制造领域,“小型化”与“高性能”曾被视为一对矛盾体。制造商若想将设备做得更小巧,往往需牺牲性能或功能;若追求强大算力,则不得不接受更大的体积与更高的成本。明远智睿T113-i核心板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这一僵局——它以35mm的超小尺寸,集成了堪比传统大型核心板的性能,并辅以亲民价格与全生命周期服务,成为工业设备制造商实现“小而强”目标的理想选择。
一、小尺寸,大作为:重新定义工业设备设计边界
传统工业核心板受限于芯片封装与电路设计,尺寸普遍较大。例如,某款主流工业控制核心板尺寸达80mm×50mm,难以应用于空间受限的场景(如管道检测机器人、智能电表)。T113-i核心板通过以下创新实现“迷你化”:
1. 芯片级集成优化
采用全志T113-i处理器,该芯片将CPU、GPU、NPU、视频编解码器等功能集成于单一Die(晶圆),减少外围电路复杂度。同时,通过优化PCB布局与层叠设计,将核心板尺寸压缩至35mm×40mm,面积仅为传统方案的1/4。
2. 接口垂直化设计
传统核心板常将接口排列于板卡边缘,占用额外空间。T113-i采用“接口内嵌”设计,将关键接口(如MIPI、LVDS)通过FPC(柔性电路板)引出,使核心板可直接贴合设备主板,减少层叠高度。例如,某无人机制造商将其应用于飞控系统,使整机厚度从25mm降至18mm,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
3. 散热与功耗的平衡术
小型化设备对散热要求极高。T113-i通过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技术,根据负载实时调整功耗,典型场景下功耗低于1W;同时,采用金属屏蔽罩与导热胶垫,将热量快速传导至设备外壳,无需额外风扇或散热片。这一设计使核心板可在-40℃至+85℃的工业级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二、高性能,低功耗:工业场景的“全能选手”
尽管尺寸小巧,T113-i的性能却毫不妥协。其核心配置与功能如下:
1. 算力支撑多任务处理
CPU:双核A7@1.2GHz,可同时运行数据采集、通信协议转换、用户界面显示等任务;
GPU:Mali-400 MP2,支持1080P@60fps视频解码与编码,满足HMI(人机界面)的流畅显示需求;
NPU:0.5TOPS算力,可实现轻量级AI推理(如语音识别、图像分类),赋能设备智能化升级。
2. 工业协议全兼容
T113-i内置硬件加速模块,支持EtherCAT、Profinet、Modbus TCP等主流工业协议,可直接对接PLC、传感器、伺服驱动器等设备,无需额外协议转换模块。例如,某纺织机械制造商利用其双CAN接口,实现了64轴同步控制,将设备精度提升至0.01mm。
3. 低功耗设计延长设备寿命
在电池供电场景(如便携式检测仪、AGV小车)中,功耗直接决定设备续航。T113-i通过以下技术降低能耗:
智能休眠模式:当设备空闲时,自动关闭非核心模块(如GPU、WiFi),功耗可降至10mW;
快速唤醒机制:从休眠到全速运行仅需10ms,满足实时响应需求;
低电压供电:支持3.3V单电源输入,减少电源转换损耗。
三、69元价格背后的“成本控制哲学”
T113-i核心板以69元的定价颠覆行业认知,其成本优势源于三大策略:
1. 国产化供应链
采用全志芯片、长江存储NAND Flash、长鑫存储DDR3等国产器件,避免进口芯片的高昂关税与供应波动。例如,某进口核心板因芯片短缺导致交货周期延长至6个月,而T113-i可实现2周内快速交付。
2. 模块化设计
将核心板功能划分为CPU模块、接口模块、电源模块等,通过标准化设计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若客户需定制接口(如增加RS485),仅需更换接口模块,无需重新设计整个板卡。
3. 规模化生产效应
明远智睿与上游晶圆厂、封装厂建立长期合作,通过批量采购与工艺优化,将单片核心板成本压缩至行业最低水平。同时,提供“核心板+开发板+SDK”的套餐服务,进一步降低客户综合采购成本。
四、服务生态:从“硬件供应商”到“技术伙伴”
明远智睿深知,工业设备制造商需要的不仅是硬件,更是持续的技术支持与生态协同。因此,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1. 开发阶段:一站式工具链
提供Linux BSP、Qt开发框架、Yocto构建系统等工具,支持客户快速移植自有软件;同时,开放硬件设计文档(如原理图、PCB布局),方便客户进行二次开发。
2. 量产阶段:柔性制造支持
支持小批量试产(最低100片)与大规模量产,提供AOI(自动光学检测)、X-Ray(X光检测)等品质管控手段,确保产品一致性。
3. 售后阶段:长期维护与升级
承诺5年以上产品生命周期支持,定期发布固件更新,修复安全漏洞并优化性能;同时,建立在线技术社区,客户可随时获取技术文档、案例分享与专家答疑。
五、应用案例:从实验室到千行百业
T113-i核心板已在家电、能源、物流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智能家电:某空调厂商将其应用于变频控制器,实现0.1℃精准控温,能耗降低15%;
能源管理:某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利用其千兆以太网接口,实现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运维效率提升30%;
物流自动化:某AGV企业采用其低功耗设计,使设备续航时间从8小时延长至12小时,减少充电频次。
结语:明远智睿T113-i核心板以“小身材、大能量、低成本、全服务”的核心优势,重新定义了工业设备制造的游戏规则。它不仅帮助制造商突破了成本、性能与尺寸的“不可能三角”,更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推动工业设备向智能化、小型化、高效化方向演进。对于寻求转型升级的制造商而言,T113-i核心板无疑是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
审核编辑 黄宇
-
核心板
+关注
关注
5文章
1201浏览量
3108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明远智睿T113-i核心板:工业设备制造的“破局者”
工业设备成本控制:挑战与突破——明远智睿T113-i核心板
1分钟学会T113-i核心板串口调试技巧

SOM-TLT113工业核心板规格书
【正点原子】全志T113-i开发板资料震撼来袭!异核开发、工控设计方案!
实用调试技能:全志T113-i 音视频测试

哇!5.2秒进入应用界面!Linux快速启动方案分享,基于全志T113-i国产平台
系统适配 | T113-i 核心板OpenWrt系统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