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历经2279年发展,已成为地跨岷江、沱江、涪江三江流域,引蓄结合、配套完沱江、涪江三江流域,引蓄结合、配套完善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体系。而灌区信息化建设探索始于1996年,经过近30年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以“1+8”指挥体系、“智慧大脑”、“智慧水网”、“慧眼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智慧灌区样板工程,初步实现都江堰灌区全面动态智能管控。
一、智慧大脑
智慧大脑其中一份重要内容便是建成都江堰灌区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工情、水情、闸控等各类数据全面接入,为水利业务及工程管理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化支持,从而促进“四预”建设,全面提高了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灌区管理水平。
物通博联工业网关支持接入PLC、仪器仪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流量、水位、设备状态、电压电流、温湿度、坝体状态等参数并对接到数字孪生灌区平台中,实现虚拟模型与物理参数的实时同步绑定,直观展示各渠道、泵站、闸站、水库、大坝等设施的运行状态与告警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数字化支持。
二、慧眼工程
智慧大脑其中一份重要内容便是建成水利物联网平台,并通过数据中台进行数据抽取、清洗、规范、除重、加载等流程完成数据整理并发布数据服务,实现数据高效利用。
物通博联数据中台支持接入网关、RTU、PLC、仪器仪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数据,按照预设的规则引擎对大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与规则计算,从而为不同应用平台提供便捷易用的数据接口,促进数据共享与信息交互,提高信息调用与传输的效率。比如将水泵和闸门数据通过SL651协议对接到水利灌溉部门平台中。
三、智慧水网
智慧大脑其中一份重要内容便是建成水资源调度信息化平台,完成计量设施,闸门自动化设施等数据接入,实现数据综治、共享交换、可视化应用等,实现水资源的精准计量与精准调度。
物通博联水文水利RTU支持接入水位计、流量计、PLC等设备,实时采集水泵闸门的运行状态、实时流量、实时水位等数据并通过5G/4G等无线网络对接到水资源管理平台中,从而实现对灌区水网的动态监控与集中管理,管理人员能够了解站点位置分布、设备状态、水资源信息等,从而制定科学合理决策,确保供排水及防汛减灾的安全进行。
审核编辑 黄宇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3文章
46462浏览量
395559 -
数字化
+关注
关注
8文章
9670浏览量
63948 -
数字孪生
+关注
关注
4文章
1509浏览量
1293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数字灌区泵闸站远程监控物联网系统

精准调水,都江堰灌区完成水稻栽秧泡田超578万亩

水库灌区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上海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可视化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工厂
如何实现数字孪生?看这篇就够了
物联网技术推动灌区智能化管理

工业物联网为灌区提供智慧监控管理的可靠支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