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随着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在工业、服务、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实现更加智能和灵活的行为能力,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成为关键。
其中,三维感知技术是机器人感知系统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近年来,3D 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技术以其实时性强、结构简单、成本逐渐降低等优势,正在成为机器人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机器人从规则控制,向实现感知、理解能力不断跃迁。
与传统的双目/单目视觉相比,3D ToF的环境适应性更强,在复杂光照条件下能够稳定工作,同时能获得距离数据,对于复杂场景的识别能力更强。
一方面,3D ToF可以在环境感知与避障方面应用,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中,准确构建环境地图并实现动态避障是基础能力。3D ToF相机能够实时捕捉周围环境的深度信息,生成点云数据,帮助机器人识别障碍物的形状、距离和相对位置。
例如,在仓库场景中,ToF相机可识别货架之间的间隙、堆叠高度、甚至悬空障碍,提升避障和路径规划的精度与安全性。
在人机交互和姿态识别上,服务型机器人可以利用3D ToF去获取用户的手势、动作等,实现手势识别、姿态跟踪等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利用手势来控制机器人,让其暂停或是完成制定任务。
具体到灵巧手的应用,3D ToF也可以辅助机器人识别物体形状,获得更精准的尺寸数据,帮助完成抓取动作。
目前,3D ToF已经在扫地机器人领域大规模应用,比如去年发布的石头V20扫地机器人就采用了3D ToF避障方案,这也是当时市面上唯一使用3D ToF同时完成避障+定位导航的扫地机器人,这也证明了3D ToF的应用潜力。3D ToF不只是可以用于避障,还可以替代单线激光雷达完成扫图功能。
那么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3D ToF也有望会成为其关键传感器之一。目前已经有多家厂商推出了面向机器人应用的3D ToF传感器
奥比中光推出的Femto系列ToF相机,部分产品就面向机器人领域。比如Femto W是基于 iToF 成像技术的高性能 3D 相机,可在0.2m-2.5m深度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红外及深度图像、高质量的 RGB 图像和六轴IMU数据,面相机器人、3D人体测量、智能安防、3D人脸识别等应用。
另外,奥比中光已与天工、智元机器人、优必选、追觅、云迹科技、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LionsBot、斯坦德等机器人厂商达成合作,能够提供双目结构光、单目结构光、激光雷达、iToF等全领域技术方案。
炬佑智能今年推出的Thunderbird高性能VGA ToF模块同样可以应用于机器人,该传感器支持670*488分辨率,FOV为90°(H)*70°(V),采用短脉冲ToF架构实现高解像度和快速感知,可实现高达120fps的高帧率感知。
3D ToF技术正逐步成为机器人的“眼睛”,赋予其看清世界的能力。从环境建图到交互感知,从物体操作到自我定位,ToF正在推动机器人迈向更加智能、灵活与自主的未来。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形机器人 3D 视觉路线之争:激光雷达、双目和 3D - ToF 谁更胜一筹?
任务,显著提升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与鲁棒性。 ?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3D 视觉传感器具有精度高、信息量大、集成度高等诸多优势。浙商证券的
ADI人形机器人的“感觉神经 + 电力神经元”核心芯片方案盘点
作为全球领先的模拟/混合信号芯片公司,凭借其在 传感器、信号链、精密模拟、功率管理与接口技术 方面的深厚积累,已成为人形机器人核心组件方案的重要供应商。
英飞凌REAL 3D ToF传感器助力提升驾驶体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早已超越了传统交通工具的定义,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移动智能终端。英飞凌REAL 3D ToF传感器,帮助您大幅提升驾驶体验。
人形机器人核心配件之六维力传感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渐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机器人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医疗、科研、服务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在这类
昨日,杭州3D视觉传感器公司获数亿元融资!
2025年4月7日,杭州蓝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芯科技”)正式宣布完成由鲲鹏基金领投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数亿元。 目前蓝芯科技产品涵盖3D视觉传感器、移动机器人、人形

ST、汉威科技和纽迪瑞入局人形机器人,多家企业亮出关键传感器
传感器、激光雷达、柔性电子皮肤、高性能惯性测量单元(IMU)及力控扭矩传感器等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和市场潜力。 2025年,人形机器人热度高涨,减速

汉威科技助力:传感器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打造智能感知新生态
主导地位,市场规模将达到362亿美元。多家投行和智库机构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达到万亿级。在这场技术变革中,传感器技术作为机器智能的感知基石,正经历着

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需求爆发!英特尔、奥比中光领跑,百亿市场争夺战开启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智能化需求的提升,3D视觉传感器因其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环境感知和物体识别能力,成为机器人
伺服电动缸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
将伺服电机自身优势转变成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和精确推力控制,从而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这种特性使其成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运动部件,特别是在关节驱动方面。二、替代传统驱动方式在人形
发表于 02-06 09:04
洞察: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产业链概览
内部与性能相关的力感知能力和与外部交互相关的触觉、视觉、听觉能力都极为关键,直接影响机器人可使用的范围。机器人各精密加工零部件国内产业链逐步走向成熟,传感器有望成为下一国产替代重点。

FUTEK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
FUTEK 的工程团队在设计和定制力和扭矩传感器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克服和应对人形机器人创新的挑战。探索如何将 FUTEK 在力和扭矩传感器方面的专业知识用于主要的
人形机器人,连接器和线束线缆的下一个蓝海
,到底是什么公司,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还能成为焦点? 这家公司名叫星动纪元,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陈建宇创立,其主要的产品为人形机器人,专注于原生机器人大模型+AI硬件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