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山东华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在新型城镇化与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正经历从传统保障型向智能服务型的深刻转型。作为列车运行的"动力血脉",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与乘客服务体验。本文基于某地铁线路智慧化改造实践,系统解析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的创新方案。
本次升级聚焦三大技术维度:全域感知网络、智能决策平台、能源优化系统。在感知层,部署具备自诊断功能的智能传感器,通过光纤测温、局部放电监测等参数采集,实现接触网、变电所、回流系统的毫米级状态感知。数据采集频率从传统15分钟/次提升至秒级,关键设备监测全覆盖。

智能决策平台构建了"云-边-端"协同架构。边缘计算节点部署在各变电所,对海量数据进行预处理与特征提取,故障判断时间从传统30分钟缩短至8秒内。云端数字孪生平台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设备健康度评估模型。
能源优化系统创新引入动态调度机制。通过AI算法分析客流数据、列车时刻表、天气参数等多维信息,自动调节变压器运行状态,优化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网络安全方面采用国密算法加密通信协议,构建纵深防御体系。通过部署工业防火墙、异常行为检测等六层防护机制,有效抵御APT攻击与恶意代码植入,系统等保测评达到三级要求,提高关键数据传输可靠性。

据测算,如该智慧系统投入运营后,线路年度运维成本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延长,综合能效提升。更重要的是,数字化平台积累的海量运行数据,为后续实施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新能源接入奠定了数据基础。
随着"双碳"战略推进,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正从单一能源供给转变为综合服务枢纽。本次智慧化升级实践表明,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实现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双提升,更可为城市交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助力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的城市能源新生态。
-
能源
+关注
关注
3文章
2086浏览量
44936 -
供电系统
+关注
关注
3文章
448浏览量
28317 -
轨道
+关注
关注
0文章
41浏览量
1117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智慧路灯照亮城市之光
2019中国(雄安)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
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系统集中UPS容量的设计
RFID在城市交通中有哪些典型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