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硬件工程师的 “鄙视链” 新动向:写代码的,凭啥瞧不起画图的?

KiCad ? 来源:KiCad ? 作者:KiCad ? 2025-08-06 11:2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海外硬件工程师的世界里,一场关于设计灵魂归属的“圣战”已悄然打响。一边是信奉“所见即所得”、手握鼠标精雕细琢的“画图派”;另一边,则是高举“代码即真理”、用键盘召唤电路的“写码派”。这不仅是工具的更迭,更是设计思维的碰撞。本文将带您深入这场对决的核心,揭开这条“鄙视链”背后的技术真相。

wKgZO2iSzDqAMWVGAAvH_Th8fYI430.png ?

不知从何时起,硬件圈也刮起了一股“代码风”。你还在为手工布线绕过一个BGA而沾沾自喜,隔壁的软件小哥已经开始对着黑漆漆的命令行窗口,聊起了“硬件即代码”的哲学。一场关于电子设计未来的“圣战”似乎已经打响,一边是坚守“所见即所得”的图形界面(GUI)阵营,另一边则是高举“代码优先”大旗的新锐势力。

“像素为王”的黄金时代:当画图是一种信仰

咱们先快速回顾一下传统 EDA 工具的“舒适区”。那感觉,就像是画家在画布上创作。打开软件,左手一个器件库,右手一个工具栏,从库里拖出个电阻,再拽出个电容,然后用“画笔”工具把它们优雅地连接起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直观且富有美感。

对于那些钻研模拟电路或高频射频的老法师而言,这种像素级的精确控制更是设计的灵魂。元件的摆放位置、走线的细微弧度,这些图形本身就是电路性能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心中有谱,手下有招”的境界,代码?那玩意儿能帮你通灵吗?

但这种美好的创作模式,在面对复杂性和协作时,也暴露了它的“阿喀琉斯之踵”:版本控制的噩梦和无尽的重复劳动。

wKgZO2iSzDuAQCNCAAFm14S5ll0495.png

新浪潮来袭:“代码派”的降维打击

就在硬件工程师被“合并冲突”和“复制粘贴”折磨得死去活来时,一群“跨界鬼才”将软件工程的成熟理念引入了硬件设计,其核心就是:代码才是唯一的“真理”,图形只是代码编译后的产物。这听起来有点玄,但它带来的优势,堪称降维打击。

优势一:从“复制粘贴”到“一键生成”的魔法

这可能是代码驱动最直观的优势。想象一下,你不是在“画”电路,而是在“召唤”电路。

对决场景:LM317稳压电路

  • 传统画图派

  1. 拖出LM317、两个电阻(R1, R2)、若干电容。

  2. 打开计算器,根据公式V_out = 1.25 * (1 + R2/R1),手动计算R1和R2的阻值。比如要输出5V,你选了R1=240欧,然后算出R2需要720欧。

  3. 去元件库里找,发现没有720欧的,只好选个最接近的750欧,再算一遍实际输出电压,忍受那一点点误差。

  4. 小心翼翼地把线连好。

  • 代码写码派: 你可能只需要写这样一行:

    my_power_module= Power.LDO(chip='LM317', output_voltage=5V, current=1A)

    这行代码背后发生了什么?

  1. 自动计算:工具自动根据你期望的5V电压,运用公式计算出理想的电阻值。

  2. 智能选型:它会查询公司的标准元件库(甚至是实时的供应商库存),在E96或E24系列里,自动为你选择最匹配、最常用、最便宜、库存最充足的一对电阻,比如R1=249欧,R2=750欧。

  3. 生成电路:自动在底层生成完整的、无错误的原理图连接。

  4. 参数化:下个项目需要3.3V?只需把参数改成output_voltage=3.3V,整个模块,包括电阻值,都会自动重新生成。需要加个电源指示灯?加个参数with_led=True,工具会自动帮你加上LED和匹配的限流电阻。

优势二:从“亡羊补牢”到“防患于未然”

传统EDA的电气规则检查(ERC)就像是考试结束后的阅卷,你只能祈祷自己没犯错。而代码驱动的验证,是你的贴身私教,在你犯错的瞬间就敲你脑壳。

对决场景:MCU与外设连接

  • 传统画图派: 你把一个工作在3.3V的MCU的GPIO口,直接连到了一个工作在5V的传感器上。画图的时候,软件毫无反应,它觉得你画得挺好。甚至 ERC 也不会报错。

  • 代码写码派: 当你试图在代码里连接这两个模块时:connect(mcu.portA, sensor.data_pin)编译器会立刻报错:“Error: Connection failed! Voltage mismatch on port. mcu.portA operates at 3.3V, but sensor.data_pin requires 5V.” 错误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就被杀死了。你甚至都不需要成为一个电平专家,工具的内在逻辑强制你做出正确的设计,比如提示你插入一个电平转换芯片。

优势三:从“合并噩梦”到“无痛协作”

这是解决硬件团队协作效率的关键。

对决场景:两人分工开发一块主板

  • 传统画图派: 小明负责电源部分,小红负责处理器DDR部分。他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小明做完,小红再做,串行工作效率极低;要么两人在同一个文件的不同副本上修改,最后找个倒霉蛋花一天时间,对着两张图“大家来找茬”,手动把修改合并到主文件里,过程极易出错。用Git?那只会给你一个无法解读的“天书”般的冲突文件。

  • 代码写码派: 整个项目被分解成多个文本文件:power.atoprocessor.pymemory.py... 小明在power.py里尽情施展,小红在processor.py里大展拳脚。他们各自提交自己的代码,最后用Git执行git merge命令。Git能够清晰地理解文本文件的差异,在几秒钟内自动完成合并。团队终于可以像软件开发一样,实现真正的并行开发。

优势四:从“设计图纸”到“设计数据”

当你的设计是代码时,它就不再仅仅是一张图,而是结构化的数据。这意味着你可以用程序去操作和分析它。

对决场景:生成BOM和文档

  • 传统画图派: 设计完成后,手动导出一个Excel格式的BOM表。然后,你需要手动检查每个元件的库存、价格、采购周期。写设计文档时,需要手动截图、复制参数,枯燥且容易过时。

  • 代码写码派: 你可以运行一个脚本:python generate_docs.py这个脚本可以:

  1. 自动生成BOM表。

  2. 调用公司ERP系统的API,实时查询每个元件的库存和价格,并高亮预警缺货的元件。

  3. 自动生成一份图文并茂的PDF文档,包含最新的原理图、每个模块的设计参数、关键性能指标等。设计一变,文档一键更新。

未来已来:放下鼠标,还是拥抱键盘?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代码派简直无敌。但别忘了,它最大的劣势:陡峭的学习曲线和对视觉直观性的剥夺——依然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这场变革的未来,更可能是一种融合而非颠覆传统EDA巨头们也在积极地将AI和自动化功能集成到现有工具中。未来的工程师,其角色将从一个埋头画线的“绘图员”,转变为一个定义目标、约束和验证标准的“架构师”。你负责提出需求,比如“给我设计一个功耗最低的蓝牙模块”,然后让AI在你的框架内完成具体的布线和优化。

硬件工程与软件工程的边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模糊。未来的“大神”,将是那些能够娴熟驾驭这两种思维模式的“T型人才”。他们既有深厚的电子工程功底,也懂得如何用软件的思维去赋能硬件开发。

所以,各位工程师,别再纠结于“画图”与“写码”的鄙视链了。真正的赢家,是那些能根据任务需求,灵活选择最佳工具和方法的人。或许,是时候泡上一杯咖啡,打开一个开源的代码驱动工具,从一个小项目开始,亲身体验一下这场正在发生的变革了。毕竟,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在硬件圈引领潮流的,就是既懂模拟电路又会写Python的你。

结束语

看到这儿,您可能还一头雾水,不知道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

您没猜错,文章的确是 AI 写的。但我实际想讨论的,却是实实在在在已经在彼岸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基于代码的 EDA 工具正不断涌现,试图用新的范式及商业模式冲击传统的 PCB EDA 工具。LLM 的快速进步更是印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及必然性。

如果大家对代码设计硬件的话题感兴趣,请在文后留言。也许、可能会再写一篇正儿八经的讨论两种范式的推文,顺便详细介绍下海外的头部产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eda
    eda
    +关注

    关注

    71

    文章

    2950

    浏览量

    178919
  • 硬件工程师
    +关注

    关注

    190

    文章

    402

    浏览量

    77602
  • KiCAD
    +关注

    关注

    5

    文章

    276

    浏览量

    967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做了电子工程师之后,最好拍的视频出现了#硬件设计 #电子DIY #电子工程师

    电子工程师
    安泰小课堂
    发布于 :2025年06月24日 17:45:57

    问,成为硬件工程师需要几只手?#硬件工程师 #YXC晶振 #扬兴科技 #搞笑

    硬件工程师
    扬兴科技
    发布于 :2025年04月25日 17:15:37

    硬件工程师手册(全套)

    §1.2.1 硬件工程师职责 一个技术领先、运行可靠的硬件平台是公司产品质量的基础,硬件工程师职 责神圣,责任重大。yf-f4-06-
    发表于 04-22 15:05

    长沙怎么这么难招硬件工程师

    长沙好难招硬件工程师呀,大部分面试的只有课程设计经验,没有额外学习硬件或者动手做东西,招聘也太难了。有实力的请联系 pengyushi@haominoe.com*附件:HAOMIN 招聘启事-初级
    发表于 04-10 15:44

    硬件工程师:回答我!#回答我 #硬件工程师 #YXC晶振 #扬兴科技

    硬件工程师
    扬兴科技
    发布于 :2025年03月25日 18:46:59

    硬件系统工程师宝典—完整版

    资料介绍: 这是一本硬件工程师的必备书,介绍了硬件工程师所必须的一些知识,例如EMC、SI、PI等知识,让你将学习过的硬件知识融会贯通。
    发表于 03-22 15:47

    硬件工程师工作前VS工作后!抱歉!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电工 #电子爱好者

    硬件工程师
    MDD辰达半导体
    发布于 :2025年01月08日 18:15:18

    焊板子前,焊板子后,硬件工程师居然两幅面孔!# #电工 #电路知识 #电路原理

    硬件工程师
    MDD辰达半导体
    发布于 :2025年01月07日 18:15:30

    笑死,掌握一眼识别资深硬件工程师的诀窍了!# #电路知识 #电工 #硬核拆解

    硬件工程师
    MDD辰达半导体
    发布于 :2024年12月20日 17: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