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零碳园区政策背景与战略机遇
天津市作为中国北方工业重镇和“双碳”战略先行区,近年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零碳园区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为园区绿色转型提供了明确路径和强力支持。2025年,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展“零碳”工厂试点工作,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开展“零碳”工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区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大力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同时,天津经开区于2025年获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升级,重点聚焦能源转型、产业升级与数字化管理三大领域。
安科瑞崔怡蒙 152-1675-1208
天津市构建了完整的零碳园区建设政策支持体系:
天津市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2023年):明确选取6个区(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要求建立“重点企业碳账户”和“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在2025年前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天津样板”。
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2025年7月实施):覆盖节能降碳、生态环境、建筑节能三大领域33项支持项目,新增对CCUS、新型储能、绿电交易、碳排放认证的专项奖励,最高可达60万元。
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2023年):中新天津生态城率先推出全国首套生态体系下的零碳标准,将园区划分为“低碳、超低碳、近零碳、零碳”4个等级,并配套激励政策。
天津政策对智慧管理平台提出三大刚性需求:
能源双控转向碳双控:要求试点园区编制能源平衡表,建立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实现能耗与碳效协同管控。
绿电消纳目标:经开区设定目标要求绿电交易占比≥25%,分布式光伏弃光率需压降至5%以下。
产业低碳转型:重点支持钢铁、化工等高碳行业技改,要求建立减污降碳协同机制。
2 安科瑞EMS3.0系统架构与核心功能
安科瑞EMS3.0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专为满足天津零碳园区建设需求而设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采用“云-边-管-端”分层架构,融合物联网、大数据、AI算法与电力自动化技术,构建了完整的能源与碳排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
2.1 系统架构设计
设备层(端):在园区关键节点部署智能感知设备,包括多功能电力仪表、光伏汇流箱监测装置、储能变流器(PCS)及电池管理系统(BMS)接口、充电桩控制器等,实现毫秒级数据采集。
边缘计算层(边):通过智能网关和ACCU-100微电网协调控制器实现数据汇聚和协议转换,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和本地策略执行功能,支持断网续传。
平台层(云):部署在本地服务器或云端,提供数据存储、深度分析、可视化展示、智能预测和优化决策功能,通过B/S架构和APP实现人机交互。
2.2 核心功能优势
安科瑞EMS3.0平台针对零碳园区建设的痛点,提供八大核心功能:
多能协同与智能调度
通过AI光储协同算法提升绿电消纳率至95%,有效解决光伏弃光问题
实现削峰填谷、需量控制、有序充电、柔性扩容和防逆流保护五大策略,降低基础电费15%-30%
动态需量控制技术可平滑负荷曲线,典型案例中降低月度最大需量21%,年节约电费200万元
精准碳排管理
内置ISO14064碳核算引擎,误差≤3%,自动生成政府直报数据
集成2000+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覆盖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排放,可追踪到具体产线、设备甚至工序的碳排放
自动生成碳排放热力图、趋势图及标准化报告,时效性比人工核算提升80%
虚拟电厂(VPP)与市场互动
将园区内分散的可调节负荷、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聚合为统一整体
支持参与需求响应(DR)、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或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某化工园区应用案例实现季度收益380万元
安全可靠运行保障
基于AI的设备状态分析,预测潜在故障准确率>90%,实现预测性维护,典型案例中变压器故障率下降60%,运维人力减少45%
实时监测电能质量(电压、谐波、频率)、实施防孤岛保护,确保新能源安全并网
表:安科瑞EMS3.0平台核心功能与零碳园区建设需求对应表
园区建设需求 | EMS3.0功能模块 | 技术指标 | 政策符合性 |
----------------|-------------------|------------|--------------|
碳排放精准监测 | 碳排管理模块 | 误差≤3%,实时追踪 | 满足ISO14064及天津碳账户要求 |
绿电高效消纳 | AI光储协同算法 | 消纳率95%+ | 弃光率<5%政策要求 |
降低用能成本 | 需量控制+峰谷套利 | 电费降低15-30% | 天津绿色金融支持方向 |
| 安全稳定运行 | 预测性维护系统 | 故障率下降60% | 3年无重大事故申报条件 |
3 天津零碳园区建设实践与典型案例
3.1 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超低碳工厂)
作为天津首批获得“超低碳工厂”认证的示范项目,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在天津政策支持下实施了全面的零碳改造。该工厂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汽车制造能耗强度高、涂装车间连续生产特性对能源稳定性要求严苛,以及高精度生产工艺对电能质量的特殊需求。
EMS3.0解决方案实施要点:
在工厂屋顶、停车场及空地部署30兆瓦分布式光伏系统,年发电量达3500万度
应用AI光储协同算法动态调节涂装车间空调与烘烤设备负荷,实现绿电直供比例85%+
通过需量控制技术避免变压器超容运行,结合电价谷段储能充电策略,全年降低电费支出680万元
实施成效: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9万吨,获评“绿色工厂典范”
单位产品能耗下降18.7%,年节约标煤约9,500吨
满足天津市“零碳工厂试点”政策要求,获得绿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3.2 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超低碳产业园区)
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是天津生态城首批“零碳示范单元”之一,被认定为“超低碳产业园区”。该园区主要面临数据中心高能耗、办公负荷波动大及建筑用能多样化等挑战。
EMS3.0解决方案实施要点:
布设屋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约57万度
集成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提供采暖与制冷,年节约标煤约800吨
部署ACCU-100协调控制器实现“光伏+储能+数据中心”联动,将服务器余热回收用于办公区供暖
实施成效:
数据中心PUE值从1.62降至1.38,年节电约120万度
整体绿电消纳率提升至92%,弃光率控制在4%以内
获得生态城“低碳管家”服务和绿色金融支持
3.3 天津经开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
天津经开区作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正在打造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园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两个近零碳园区试点。该区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产业结构复杂、能源需求多样以及电网容量受限等问题。
EMS3.0解决方案实施要点:
构建多能互补能源网络,以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互联网为基础,实现能源高效互补
打造国内首个冷能梯级利用示范区,利用LNG接收站冷能资源,规划建设冷能空分、分布式能源、冷热互供等项目
实施供热系统煤改燃工程,对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实施成效:
预计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万吨
建立区域级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年度收益超1200万元
形成可复制的“泰达样本”,为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提供经验
4 实施路径与天津特色化部署建议
4.1 五步实施路径
基于天津政策要求及安科瑞EMS3.0技术特点,为零碳园区建设规划系统化实施路径:
1. 场景划分与系统规划
明确园区地理边界和“园中园”管理边界,绘制能源流拓扑图
梳理现有能源设施(配电、光伏、热泵等)和用能负荷分布,识别关键改造节点
天津特色:优先利用滨海新区盐碱地、厂房屋顶等空间资源布局分布式光伏
2. 构建能碳指标监测体系
以“单位能耗碳排放”为核心指标,设定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资源循环利用率等辅助指标
部署分类分项计量设备,建立政府直报数据接口
天津特色:对接“重点企业碳账户”系统,符合天津市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要求
3. 制定智能调度策略
基于天津峰谷电价特点(峰时段:8:00-11:00,18:00-23:00;谷段:23:00-7:00)设计储能充放电时序
配置防逆流保护系统,满足“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政策要求
天津特色:应用经开区千万吨级LNG接收站冷能资源,开发冷能空分、冷热互供等创新应用
4. 建立智慧运维闭环
构建设备台账、实时监控、故障预警、运维报告四维管理体系
应用AI诊断模型实现预测性维护,降低故障率60%+
天津特色:接入生态城“低碳管家”服务平台,获取技术支持和政策辅导
5. 申报政策与金融支持
申请绿色发展专项资金(天津年投入1亿元)
对接“转型金融”产品,获取利率降低1.5-2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
申报市级“双碳”领域典型案例,争取60万元专项奖励
4.2 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分析
安科瑞EMS3.0在天津园区的实施可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直接节能收益:通过需量控制+峰谷套利组合策略,降低电费成本15-30%,典型工业园年节约200-500万元
政策奖补收益:符合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33项支持方向,单个项目最高可获60万元奖励
碳资产增值:精准碳数据支撑未来碳市场交易,某化工园区碳配额盈余年收益超120万元
运维成本下降:智能运维系统减少人工巡检45%,设备故障率降低60%,年节约运维费用30%+
表:天津零碳园区投资回报测算(参考案例)
投资项目 | 投资规模 | 政策支持 | 年化收益 | 回收周期 |
------------|------------|------------|------------|------------|
屋顶光伏(1MW) | 450万元 | 绿电补贴30万元 | 电费节省68万元 | 6.2年 |
储能系统(500kWh) | 85万元 | 专项奖励15万元 | 需量管理+峰谷套利42万元 | 2.8年 |
EMS3.0平台 | 120万元 | 数字化改造补贴40万元 | 运维降本+电费优化55万元 | 2.2年 |
5 结论与展望
安科瑞EMS3.0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凭借其源网荷储协同能力、精准碳排管理和智能调度策略,成为天津零碳园区建设的核心技术支撑。该系统深度契合天津市从“能源双控”转向“碳双控”的政策导向,满足构建重点企业碳账户、提升绿电消纳比例、实现减污降碳协同等关键要求。
在天津推进零碳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建议重点关注三个发展方向:
区域特色化应用:充分挖掘滨海新区LNG冷能、盐碱地光伏等地域资源,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能源梯级利用模式。
政策与技术融合:利用天津经开区国家试点政策优势,率先开展 “碳关税(CBAM)”应对试点,将EMS3.0碳数据对接欧盟标准。
金融模式创新:推广经开区“转型金融”经验,扩大低碳挂钩贷、碳收益权质押等金融工具应用。
通过安科瑞EMS3.0平台的规模化部署,天津有望实现天津市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设定的目标,在2025年前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天津样板”,为全国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示范。平台将持续迭代AI预测算法(负荷预测精度>90%)、碳追踪粒度(实现产品级碳足迹)及VPP市场响应速度,支撑天津建成“双碳”战略先行示范区。
审核编辑 黄宇
-
EMS
+关注
关注
2文章
439浏览量
39562 -
安科瑞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58浏览量
339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破解数据盲区、绿电消纳、碳核算难!安科瑞EMS3.0助力湖南零碳园区建设

"政策补贴+降本双赢!安科瑞助力北京园区抢占零碳红利"

减碳+降本+提效,EMS3.0正在改变未来园区能源系统
安科瑞EMS3.0以“智能感知+AI优化+碳合规”,实现企业零碳转型

双碳目标下的企业选择:安科瑞EMS3.0智慧能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能效可视化管理

安科瑞EMS系统接入DeepSeek:AI赋能能源管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EMS3.0碳-能耦合视角下的江苏微电网数字孪生系统构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