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迷走神经电刺激适应症之taVNS缓解认知障碍

回映开物 ? 2025-07-21 19:5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痴呆前期的关键阶段,抑郁症状作为MCI常见共病,可使痴呆转化风险增加2.3倍。全球约15.5%的老年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MCI),其中23.8%将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目前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存在疗效有限、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而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成本高昂(年治疗费用约5.6万美元),临床亟需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融合中医耳穴理论与现代神经调控技术,通过耳甲部迷走神经分支刺激实现无创干预。

HUIYING

认知障碍的神经生理基础



认知障碍的典型分子病理解释就是:Aβ形成斑块,tau蛋白形成神经纤维缠结,共同危害神经元健康。


神经递质系统失调

认知障碍的核心神经生理机制涉及多种神经递质系统的失衡:

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蓝斑核(LC)是NE的主要合成来源,其退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病理密切相关。LC神经元减少导致NE释放不足,影响记忆巩固、注意力调控和突触可塑性。在AD患者中,LC的tau蛋白沉积早于其他脑区,加速认知衰退。


tau 蛋白病变的脑区扩散及神经元间传播过程图


乙酰胆碱(ACh)系统:基底前脑的基底核(nbM)是胆碱能神经元的主要集群,其退化导致海马体和皮层ACh水平下降,直接损害记忆编码和执行功能。AD患者的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降低。

GABA能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失衡可能导致神经网络过度兴奋或抑制不足。老年人群中,前额叶GABA水平下降与工作记忆衰退相关。


大脑中导致GABA能系统功能异常的机制


神经炎症与免疫机制

慢性神经炎症是认知障碍的重要驱动因素:

小胶质细胞激活:在AD和血管性痴呆(VD)中,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释放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导致神经元损伤和突触丢失。动物模型中,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可显著损害海马依赖性记忆。


AD中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交流


胆碱能抗炎通路(CAIP):迷走神经通过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抑制外周和中枢炎症反应。AD模型大鼠中,tVNS上调α7nAChR表达,减少海马IL-1β水平。


脑区功能连接异常

海马体萎缩:AD患者海马体积减少与情景记忆衰退直接相关。MRI研究显示,早期AD患者的海马激活减弱。


默认模式网络(DMN)失调:DMN(包括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在静息态下活性异常升高或降低,与A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病理进展相关。

颞极与内侧眶额回:颞极负责语义记忆和社会情感整合,其功能异常常见于MCI伴抑郁患者。


整合的多项认知功能以及对应的脑区和神经环路

HUIYING

taVNS缓解认知障碍的机制

神经递质调节

taVNS通过迷走神经-脑干-皮层通路调控神经递质释放:


NE释放增强:刺激耳甲艇激活孤束核(NTS)和LC,提升NE水平。fMRI研究显示,taVNS后LC的信号显著增强。NE通过β-肾上腺素受体增强前额叶突触可塑性。


ACh通路激活:taVNS通过NTS间接刺激的胆碱能神经元,提高海马ChAT活性。AD模型大鼠中,taVNS减少β-淀粉样蛋白沉积,改善空间记忆。


GABA能平衡:taVNS增强脊髓三叉神经核的GABA释放,抑制杏仁核过度反应,缓解焦虑相关认知障碍。



抗炎与神经保护


抑制促炎因子:taVNS通过迷走神经-脾脏轴减少外周TNF-α和IL-6水平。在LPS诱导的炎症模型中,taVNS显著降低海马TNF-α浓度。


调节小胶质细胞表型:taVNS促进小胶质细胞从促炎表型(M1)向抗炎表型(M2)转化。AD小鼠模型中,taVNS减少CD68(M1标志物)表达,延长神经元存活。


taVNS 调节免疫系统


脑网络功能重塑

增强DMN连接:taVNS干预后,MCI患者内侧前额叶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增强,静息态网络协调性改善。

颞极与内侧眶额回激活:个案fMRI显示,taVNS治疗后右侧颞极的ALFF(低频振幅)和ReHo(局部一致性)值升高。


HUIYING

临床实验研究验证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Wang等(2022)对52例MCI患者进行24周随机双盲试验:

干预组(taVNS):刺激耳甲区心(CO15)、肾(CO10)穴,使用20/100 Hz疏密波,强度0.6–1.0 mA,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对照组(假刺激):刺激耳舟区肘(SF3)、肩(SF4.5)穴,参数相同。

结果:taVNS组MoCA-B总分显著提高(p=0.033),AVLT-H的NS(即时回忆)和N7(延迟回忆)评分均显著增加(p<0.001)。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B)(a)、听觉言语学习测验(AVLT)(b)测验评分

taVNS组在多个认知和睡眠相关指标上有显著改善,如听觉言语学习测验部分指标、波士顿命名测试、睡眠质量相关指标、功能活动问卷等。taVNS组1例鼓膜穿孔史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停药1周后恢复,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多模态脑成像研究

通过fMRI发现:

taVNS治疗后,MCI患者左侧前扣带-右侧扣带功能连接(FC)增强(p<0.05)。

颞极与内侧眶额回的ALFF值升高,与执行功能改善相关(p=0.016)。


taVNS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


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和情绪显著改善,右侧颞极上部、左侧额叶眶内侧脑功能活动增强,这些脑区与认知和情绪相关。

HUIYING

具体治疗参数

刺激部位:耳甲区心(CO15)、肾(CO10),位于迷走神经耳支分布区。

刺激参数:

频率:20 Hz(10 s)与100 Hz(50 s)交替的疏密波。

强度:0.6–1.0 mA,根据个体耐受性调整。

时长: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周5天,持续24周

HUIYING

回映产品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


本产品采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技术,通过非侵入性电刺激耳甲腔及耳甲艇的迷走神经分支,精准调控耳部迷走神经分支(耳甲腔CO10、耳甲艇CO15等穴位);具有多种刺激模式、信号调节范围大,直接作用于神经生理机制,可适用于睡眠障碍、焦虑症状、认知障碍、乏力、食欲减退、偏头痛、以及癫痫等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

回映自研经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耳甲电极


基本参数

刺激强度:0 - 30mA;

刺激频率:1 - 200Hz;

刺激脉宽:100 - 1000us;

刺激维持ON状态:1 - 500s;

刺激间歇OFF状态:1 - 500s;

淡入淡出时间:0 - 10s.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医疗电子
    +关注

    关注

    30

    文章

    1387

    浏览量

    91365
  • 电刺激装置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5

    浏览量

    568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子技术帮助脑部治疗探索全新领域

    的患者。“定向可塑性并不会让病人受到惊吓或是带来痛苦,我们利用生物电子药物来刺激迷走神经释放同样的化学物质,以帮助大脑在单次试验学习中获取快速认知事物的能力。”达拉斯Erik Jonsson工程与计算机
    发表于 08-29 15:29

    科学家开发出脑显像仪 可预测认知障碍

    目前,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随着年龄的老化,认知障碍和智力减退也威胁到越来越多这些人。
    发表于 03-18 10:44 ?725次阅读

    这些新兴技术能在未来3~5年间,对社会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对大量病症的治疗能力。神经刺激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向迷走神经发送信号,迷走神经将电流从脑干发送至器官,最后返回脑干。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6:56 ?8374次阅读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孤独谱系障碍儿童脑的研究

     孤独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大脑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是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针对孤独
    发表于 02-21 15:20 ?12次下载

    经颅刺激系列迷走神经刺激(VNS)

    VNS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詹姆斯·科宁受电疗法启发,首次提出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治疗癫痫的设想。虽当时未成功,但为后续研究埋下种子。后续经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技术不断成熟。1997年,美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21:31 ?1646次阅读
    经颅<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系列<b class='flag-5'>之</b><b class='flag-5'>迷走神经</b><b class='flag-5'>刺激</b>(VNS)

    经颅刺激适应症系列改善抑郁情绪

    (ECT)虽具快速起效优势,但可能引发记忆损伤等认知功能障碍在此背景下,经颅刺激技术因其非侵入性特征和神经调节潜力受到关注。其中经颅直流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23:31 ?577次阅读
    经颅<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b class='flag-5'>适应症</b>系列<b class='flag-5'>之</b>改善抑郁情绪

    经颅刺激适应症tDCS治疗注意力缺陷ADHD

    ADHD是常见神经行为障碍,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儿童和青少年患病率为5%-7.2%,成人在1%-10%,男孩多于女孩,成年后部分症状会持续,引发多种并发,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9:49 ?143次阅读
    经颅<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b class='flag-5'>适应症</b><b class='flag-5'>之</b>tDCS治疗注意力缺陷ADHD

    taVNS经耳迷走神经刺激适应症改善慢性/原发性失眠?

    默认模式网络的过度激活与楔前叶异常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证实,慢性失眠患者与原发性失眠(PI)患者的核心神经特征之一是默认模式网络(DMN)的持续性过度激活。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14:33 ?999次阅读
    <b class='flag-5'>taVNS</b>经耳<b class='flag-5'>迷走神经</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b class='flag-5'>适应症</b><b class='flag-5'>之</b>改善慢性/原发性失眠?

    迷走神经刺激适应症taVNS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核心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和上腹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研究逐步揭示了其与迷走神经调控失衡的强
    的头像 发表于 05-12 19:00 ?372次阅读
    <b class='flag-5'>迷走神经</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b class='flag-5'>适应症</b><b class='flag-5'>之</b><b class='flag-5'>taVNS</b>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taVNS经耳迷走神经刺激适应症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核心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和上腹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研究逐步揭示了其与迷走神经调控失衡的强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0:59 ?497次阅读
    <b class='flag-5'>taVNS</b>经耳<b class='flag-5'>迷走神经</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b class='flag-5'>适应症</b><b class='flag-5'>之</b>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taVNS经耳迷走神经刺激适应症缓解偏头痛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与中枢敏化偏头痛的核心病理机制涉及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异常激活。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Ganglion)的C纤维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引发神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20:58 ?531次阅读
    <b class='flag-5'>taVNS</b>经耳<b class='flag-5'>迷走神经</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b class='flag-5'>适应症</b><b class='flag-5'>之</b><b class='flag-5'>缓解</b>偏头痛

    taVNS经耳迷走神经刺激适应症改善抑郁、焦虑情绪

    默认模式网络(DMN)异常抑郁(MDD)患者的核心病理特征与默认模式网络(DMN)功能紊乱密切相关。DMN由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后扣带回皮质(PCC)、楔前叶、双侧顶叶皮质及海马旁回等区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21:00 ?696次阅读
    <b class='flag-5'>taVNS</b>经耳<b class='flag-5'>迷走神经</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b class='flag-5'>适应症</b><b class='flag-5'>之</b>改善抑郁、焦虑情绪

    闭环 taVNS 刺激对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治疗

    一、闭环taVNS技术概述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是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电刺激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19:46 ?124次阅读
    闭环 <b class='flag-5'>taVNS</b> <b class='flag-5'>刺激</b>对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治疗

    闭环经皮耳廓迷走神经刺激taVNS)与 EEG、HRV 的技术融合

    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正朝着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向迈进,闭环系统作为其中的核心范式,通过实时监测生理信号并反馈调节刺激参数,实现了对神经活动的动态干预。经皮耳廓迷走神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9:04 ?252次阅读
    闭环经皮耳廓<b class='flag-5'>迷走神经</b><b class='flag-5'>刺激</b>(<b class='flag-5'>taVNS</b>)与 EEG、HRV 的技术融合

    经耳迷走神经刺激VNS系列tc-VNS缓解头痛

    头痛病症的多元类型头痛作为全球第三大致残性疾病,根据国际头痛分类(ICHD-3)可分为三大类: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和脑神经痛。其中,原发性头痛占比超90%,以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最为致残。头疼类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7:06 ?349次阅读
    经耳<b class='flag-5'>迷走神经</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VNS系列<b class='flag-5'>之</b>tc-VNS<b class='flag-5'>缓解</b>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