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西西 ? 作者:厂商供稿 ? 2018-05-24 17:5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半导体技术中,与数字技术随着摩尔定律延续神奇般快速更新迭代不同,模拟技术的进步显得缓慢,其中电源半导体技术尤其波澜不惊,在十年前开关电源就已经达到90+%的效率下,似乎关键指标难以有大的突破,永远离不开的性能“老三篇”——效率、尺寸、EMI/噪声,少有见到一些突破性的新技术面市。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七届EEVIA年度中国ICT媒体论坛暨2018产业和技术展望研讨会上,ADI电源产品中国区市场总监梁再信(Lorry)就高性能电源技术的发展态势与创新趋势发表了演讲,并向业界媒体揭了 “家底”——ADI电源品牌Power By Linear的技术家底,以及在电源领域的不同玩法。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1+1》2之ADI“Power by Linear”

ADI成功并购Linear让业界惊呼模拟半导体的世界版图被重新解构,两个高性能模拟技术的领头羊的融合到底将带来哪些改变呢?或许Lorry分享的这张图能说明问题,对ADI产业版图带来最大改变的无疑是电源。ADI在定制化电源领域的优势与Linear在电源领域的传统强势,形成非常明显的1+1》2的整合效应。并购Linear后的ADI在全球电源市场中也已稳稳占据了第二的位置,并前所未有的保留了收购对象的品牌(ADI新的电源子品牌——Power by Linear)。毫无疑问电源市场已成为ADI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那么在继承Linear电源领域强大技术资源之后的ADI,有哪些强大的新优势呢?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与Linear的合并带来最大的增强产品线是电源,Power By Linear的新品牌正在实现1+1》2的整合效应。

Lorry表示整合Linear的电源技术后Power by Linear未来将继续在三大方向发力:

lForm Factor— 在做出高性能电源的同时,减少PCB尺寸以及增加更多的功能

lEfficiency— 做到更加节能、提高效率,不断突破极致

lEMI—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创新性,设计出更完美的噪声处理方案

没错,电源技术不可能逃出这“老三篇”,但关键的三大指标如何实现新突破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Lorry在他的演讲中强调了ADI的独家“神通”秘笈。

三招并举,“Form Factor”小型化大跃进

要想做出高集成度的电源产品,实现更小的“Form Factor”,电路板小尺寸、薄型化以及大电流化是关键方向。

那要怎么缩小电路板尺寸?“我们首先就是要做好电源模块,让产品设计工程师专注于做系统级设计,而不用花时间去调一个复杂的电源系统。”Lorry表示。他给出了下图的某个系统IO和内核供电系统的示例,成功节省30到100倍的元器件数量,而且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也会得到提升。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ADI是如何做到30到100倍元器件节省的呢?“这主要源于ADI在过去几十年发展过程中衍生的一系列可匹配现在电路板的应用模块,包括系统级电源(3.3V或者IO电源)、低EMI低噪声电源模块等。”Lorry指出,“比如从四年前的LTM8050(高输入电压2A)是15mm×9mm×4.92mm的封装规格,到现在的LTM8063(高输入电压2A)是6.25mm×4mm×2.22mm,体积很显著的缩小了。”那未来还能不能做得更小呢?Lorry在介绍ADI电源模块尺寸发展史时透露,更小尺寸的将会在下半年或者明年发布。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第二大关键就是如何做薄。对于这一点,Lorry表示ADI已经发布了1.82mm的产品,其中设计的电源能够与主芯片共用同样的散热器。Lorry还指出,薄型化电源的设计是ADI电源技术向高集成度发展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环,这也是未来电源模块发展的一大方向。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解决大电流的问题是电源设计的另外一个关键点,Lorry以FPGA的0.8V内核电压、100A的输出电流为例进行了分享:“2010年时需要12片LTM4601;2012年时需要4片LTM4620;2014年发布的LTM4630只要3片;而到了2016年,两片LTM4650 就能达到目标。”Lorry 指出,“今年7月份,ADI会发布一款新品——LTM4700,一块就能达到上述目标。”八年十二倍的提升,Lorry的分享的这组数据让与会媒体人士印象深刻!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那么ADI为什么可以做到单片支持100A呢?Lorry从电源模块封装技术上给出了说明。ADI的电源模块共经历了四代技术更新:第一代是将PCB邦定电容电阻、电感,做一个塑型封装;第二代是在第一代基础上内嵌金属散热衬底,加快散热;第三代则是加入COP技术,改善它的效率,从而也改进了它的性能。

Silent Switcher,EMI进化标杆

电源的噪声和干扰似乎是设计工程师永远的痛,怎样才能减少工程师在系统设计中的噪声和干扰苦恼呢?Lorry指出,EMI一般是由电源干扰引起的,为解决这个问题ADI的Silent Switcher技术特别对噪声和干扰指标进行深度优化。而ADI现在正在推出的Silent Switcher 2能达到93%的效率下满足CISPR25 Class 5 EMI的指标,且远远低于国际指标。Lorry很自信的表示:“ADI的竞争对手还处在一代技术,正在跟进第二代,而ADI内部已经着手研发第三代Silent Switcher技术了。”

Silent Switcher2到底是怎么实现的?Lorry指出:“技术本身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在工艺工程上让它形成环路且在流动的时候是反向的。”如下图示意:磁场反向形成了闭环回路,这样的磁场对外界的干扰会小很多。“第三代的Slient Switcher在技术上将会解决如何在超小体积、高功率模式下还能控制EMI,并且要让EMI指标远远低于Class5国际标准。” Lorry对Slient Switcher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低噪声和纹波对电源来说这很重要。大家知道LDO就是为了降低纹波,而且也能提高效率。但电路板上还有一些给ADC用的基准电源,它的噪声也比较低。但基准和LDO针对的应用场景却不一样,前者追求初始精度和长期稳定性,而后者则是追求怎样去输出大电流。” Lorry补充分析道。Lorry给出的下图对Power By Linear的超低噪声LDO让人印象深刻,LT3045的实测噪声远低于锂电池电源的噪声!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四个典型噪声示波器采样图

超越99%,追求Efficiency的极限

“效率是全世界电源工程难题,Why?因为电感不可能是理想电感,MOS管也不可能是理想开关,这两者都存在一定的损耗。无论是DCR还是电池转换,都无法逾越传统电源的弊端。” Lorry指出,“正是为了提高效率,所以才有了开关电源的出场。”十多年前的开关电源就已经达到90+%的效率,虽然永远不可能100%,但可以追求效率的极致。

“为了减少外围器件的体积,我们把开关频率提高了。但是频率的提升会导致开关的损耗越来越大,效率也很难提升,怎么办?”Lorry自问自答提出的这个难题,“电感作为储能器件一定有转换的效率问题,所以我们考虑去掉电路中的电感,最近发布的LTC7820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电感的开关电源。”

ADI电源产品推陈出新 突破性能“老三篇

通过ADI创新技术和工艺方法设计出的LTC7820,是一款固定比例高电压高功率开关电容器 / 充电泵控制器,它达到了99%左右的转换效率,即便在2A到20A范围的输出电流中,也能可维持99%的电源转换效率。也可从高达 72V 的输入电压实现一个 2:1 的降压比、从高达 36V 的输入电压实现一个 1:2 的升压比、或从高至 36V 的输入电压实现一个 1:1 的负输出转换比。

“虽然 LTC7820要求的电压转换是呈比例的才能维持99%的转化效率,但第二代产品LTC7821 采用了一种把软开关充电泵拓扑与一个同步降压型转换器相结合的专有架构,以提供比传统开关架构更胜一筹的效率。” Lorry 在介绍LTC7821时特地强调了其独特的构架。

电源创新,期待ADI Power By Linear的力量

人类追求更高效率利用能源的历史大概与人类本身一样长,随着环境意识增强以及物联网应用普及、产品便携、可穿戴的趋势发展下,在电源的小尺寸、低EMI、高效率上的创新会依然层出不穷。作为整合后的强势电源品牌,结合ADI高性能信号链技术,Power By Linear在未来高性能电源领域的表现可以有更高的期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DI
    ADI
    +关注

    关注

    149

    文章

    46053

    浏览量

    263398
  • 开关电源
    +关注

    关注

    6519

    文章

    8628

    浏览量

    490934
  • emi
    emi
    +关注

    关注

    53

    文章

    3780

    浏览量

    131874
  • ltc7820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

    浏览量

    694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长工微高性能笔记本电源供电方案

    专栏甄选经市场验证的电源方案,从经典迭代到突破性新品,从高精度电源管理IC到多相并联优化,解码每一款芯片性能跃迁,为您的设计提供更优电源供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15:56 ?428次阅读
    长工微高<b class='flag-5'>性能</b>笔记本<b class='flag-5'>电源</b>供电方案

    龙芯产品赋能千行百业的突破性进展

    近日,2025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集中展示了龙芯从基础民生到国防安全、从石油化工到航空航天、从智慧农业到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全栈创新应用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呈现了龙芯用科技赋能千行百业的突破性进展,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科技盛宴。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9:48 ?442次阅读

    微型化GNSS射频前端的性能突破

    )为同类产品树立了新标杆。这一突破性表现源于方面技术优化: 工艺选型 :SiGe材料的高载流子迁移率降低了噪声系数,同时保持高增益特性 电路设计 :内置50Ω输出匹配电路减少信号反射损耗,提升系统稳定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6-30 14:13 ?159次阅读

    突破性能边界:基本半导体B3M010C075Z SiC MOSFET技术解析与应用前景

    突破性能边界:基本半导体B3M010C075Z SiC MOSFET技术解析与应用前景 ? ? ? ? 在高效能电力电子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碳化硅(SiC)MOSFET凭借其颠覆性的物理特性,正逐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5:20 ?291次阅读
    <b class='flag-5'>突破性能</b>边界:基本半导体B3M010C075Z SiC MOSFET技术解析与应用前景

    利用ADI μModule稳压器优化FPGA电源设计

    数据中心、图像处理和通信设备中使用的 FPGA 性能正在迅速提高,市场上也在不断推出新设备。因此需要为 FPGA 提供低压和大电流电源,而且设计难度也在增加。在此背景下,模块型电源集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0:22 ?668次阅读
    利用<b class='flag-5'>ADI</b> μModule稳压器优化FPGA<b class='flag-5'>电源</b>设计

    ITEN与A*STAR IME宣布突破性固态电池的先进封装整合

    电池的集成。这一里程碑为封装内储能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助力实现更高效、紧凑且可靠的系统级封装(SiP)设计。 革新储能与先进封装 这一突破性创新标志着SiP技术的重大飞跃。通过在晶圆层面嵌入ITEN的高性能固态电池,ITEN与A*STAR IME成功展示了利用先进封装直接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3:08 ?237次阅读

    SemiQ第代SiC MOSFET:车充与工业应用新突破

    SemiQ最新发布的QSiC1200V第代碳化硅(SiC)MOSFET在前代产品基础上实现突破性升级,芯片面积缩小20%,开关损耗更低,能效表现更优。该产品专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可再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11:43 ?1067次阅读
    SemiQ第<b class='flag-5'>三</b>代SiC MOSFET:车充与工业应用新<b class='flag-5'>突破</b>

    突破性技术:380V 升压至 660V 相变压器助力光伏发电配套高温炉工厂

    东莞卓尔凡电力突破性技术:380V 升压至 660V 相变压器助力光伏发电配套高温炉工厂 在全球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正以迅猛之势在能源领域崭露头角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16:01 ?635次阅读
    <b class='flag-5'>突破性</b>技术:380V 升压至 660V <b class='flag-5'>三</b>相变压器助力光伏发电配套高温炉工厂

    Marvell发布突破性CPO架构,浅析互连产品的利弊得失

    突破性CPO架构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促使我们深入探究CPO技术给互连产品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1 月 6 日,美国芯片大厂Marvell宣布重大突破,将共封装光学架构(CPO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5:00 ?740次阅读
    Marvell发布<b class='flag-5'>突破性</b>CPO架构,浅析互连<b class='flag-5'>产品</b>的利弊得失

    全新NVIDIA NIM微服务实现突破性进展

    全新 NVIDIA NIM 微服务实现突破性进展,可助力气象技术公司开发和部署 AI 模型,实现对降雪、结冰和冰雹的预测。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0:07 ?757次阅读

    ADI性能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ADI性能电源管理解决方案.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1-15 11:04 ?481次下载

    泰克推出突破性功率测量工具,从容应对全球电气化加速创新步伐

    产品系列包括业界领先的射频隔离电流探头和通道双向电源 泰克公司今日宣布推出一系列突破性功率测量仪器,旨在助力对功率容量和效率有更高要求的行业,促进行业创新。全新?TICP?系列?I
    发表于 11-13 09:12 ?379次阅读
    泰克推出<b class='flag-5'>突破性</b>功率测量工具,从容应对全球电气化加速创新步伐

    星电子发布最新固态硬盘产品990 EVO Plus

    9月26日,星电子震撼发布了其旗舰级固态硬盘新品——990 EVO Plus,该产品标志着存储技术的新里程碑。融合了星自研的第8代V-NAND尖端技术与突破性的5纳米主控芯片,99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7:06 ?1857次阅读

    思必驰AI多语种技术助力中国企业加快全球布局

    从服装、家电、家具等为代表的“老三样”,到如今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的“新样”,各个领域企业布局海外市场的热情高涨,不断推陈出新,“中国制造”正在成为“全球品牌”。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1:43 ?989次阅读

    为空间受限的应用提供突破性的动力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为空间受限的应用提供突破性的动力.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8-26 14:28 ?0次下载
    为空间受限的应用提供<b class='flag-5'>突破性</b>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