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外合资企业股权变更或加速 汽车合资股比放开激发创新活力

通信工程师专辑 ? 2018-04-19 10:4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竞争是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做强一国产业的重要路径。汽车企业合资股比限制,对保护合资企业中方股东利益曾起到积极作用,但也衍生出不少负面效应。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自主品牌车企要想赢得优势,就必须加大投入,通过创新驱动,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和技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时提出,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这既表明了我国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与高度信心,更为近年来甚嚣尘上的汽车合资股比之争画上了句号,引发社会热议。

我国现行汽车企业合资股比限制已实行20多年。1994年发布的《汽车产业政策》设置了外方在合资公司持股50%的“上限”,并且明确规定,“外国企业同一类整车产品不得在中国建立两家以上合资合作企业”。此后修订的2004年版、2009年版汽车产业政策中,均延续了以上限定。应该说,在当时我国汽车产业基础薄弱,中外企业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这一规定确实对保护合资企业中方股东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过,这一政策在产业发展中也衍生出不少负面效应。一方面,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进入,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导致汽车产业竞争结构扭曲。在全球投资和贸易自由越来越便利化的今天,这一政策已显得不合时宜;另一方面,使得部分国有汽车企业患上“合资依赖症”。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加速扩容,合资企业规模快速做大,由于部分中方企业仅仅依靠合资外方导入的产品,就能拥有一定市场份额,从而满足于眼前利益,对引进产品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失去动力,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竞争是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做强一国产业的重要路径。反思我国汽车产业之所以“大而不强”,固然有多种原因,但过多的政策限制是一大症结。与此相反,我国家电、手机和互联网等产业,今天能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就在于这些产业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和自由竞争,早已走上市场化轨道。正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所言,“中国互联网在20年里能领先发展,核心就在于开放的学习、开放的竞争、开放的资本和开放的政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融合不断加快,推进汽车产业进一步开放,实现更加充分自由的竞争,既是大势所趋,也恰逢其时。

从国际上看,随着个别企业首轮合资期限30年日期的临近,基于未来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潜力,面临续约的外资公司迫切希望增加资本,突破50∶50的对等合资限制。而且,“外国企业同一类整车产品不得在中国建立两家以上合资合作企业”的政策已被大众所打破,让众多外资车企看到了曙光。

从国内来看,经过近些年在家门口与跨国车企“过招”,自主品牌的整体实力已跃上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吉利,经过10多年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不仅收购沃尔沃汽车,而且入股戴姆勒股份公司,当年的丑小鸭早已变成了白天鹅,有足够的信心与底气同外资品牌竞争。

必须指出的是,推进汽车产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眼下对于外国资本和外国品牌会更有利。而且,股比放开后,合资中方的话语权有可能削弱,自主品牌的发展将承受更大压力。然而,压力也是动力。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自主品牌车企要想赢得优势,就必须加大投入,通过创新驱动,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和技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对于激发车企创新活力,淘汰落后产能,实际上更是一种有效的倒逼方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汽车电子
    +关注

    关注

    3040

    文章

    8388

    浏览量

    170654

原文标题:算法工匠基础培训班 第五课 培训内容(3)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30373fc74387,微信公众号:通信工程师专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合力泰与骋风而来共同设立合资公司

    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将业务聚焦在智能算力领域,推动算力产业与电子纸业务的创新融合发展。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合力泰出资认缴6000万元,持股60%,骋风而来出资认缴4000万元,持股40%。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6:12 ?605次阅读

    魔视智能斩获TOP合资品牌新定点项目

    近日,魔视智能收到某TOP合资品牌新定点项目,为其主力车型提供新一代辅助驾驶产品!该品牌连续多年全球销量领先,此次合作标志着国产高性价比辅助驾驶产品成功打入传统合资车企核心供应链,加速全球化布局,为中国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注入强心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6:50 ?407次阅读

    东风汽车合资品牌亮相2025上海车展

    上海车展火爆进行中,人气流量持续攀升,全球主流车企加速向新向智,重塑智能化“下半场”格局,东风汽车合资品牌华丽转身,携“智能化”“电动化”新成果亮相上海车展,今天,小编带你继续观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09:27 ?487次阅读

    安意法合资工厂通线启示:国产自主品牌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自强之路

    近日,三安光电与意法半导体在重庆合资设立的安意法半导体碳化硅晶圆工厂正式通线,预计2025年四季度批量生产,形成了合资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鲶鱼效应,结合过去二十年合资汽车和自主品牌的此消彼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6:11 ?616次阅读

    福田汽车携手特来电成立合资公司

    2025年2月19日,福田汽车与特来电在北京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就开展以重卡为主的新能源充电场站建设运营以及全球充电桩销售业务等事宜成立合资公司。福田汽车董事长常瑞、福田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5:24 ?581次阅读

    爱立信牵头成立的API合资公司Aduna任命CEO

    日前,由全球多家一线电信运营商与爱立信共同成立、致力于加速通用网络API的全球采用与创新的新合资公司任命Anthony Bartolo为首席执行官。同时,新合资公司还公布了公司的名称—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1:18 ?5836次阅读

    中车永济电机合资组建陕西高端清洁能源装备创新中心

    近日,陕西高端清洁能源装备创新中心合资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中车永济电机公司举行。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4:15 ?754次阅读

    方正电机全资孙公司签署合资协议

    一家名为新加坡高科润公司的合资企业。其中,浙江高科润将出资15.3万新加坡元,持有合资企业51%的股份;而GCYST PTE.LTD.则出资14.7万新加坡元,持有合资企业49%的股份。 此次合作标志着方正电机及其全资孙公司浙江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0:00 ?832次阅读

    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合资建电池工厂

    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 此次合资的主要目的是在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萨拉戈萨市兴建一座合资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40.38亿欧元,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09:43 ?678次阅读

    塔塔电子将控股和硕印度iPhone工厂

    近日,印度塔塔电子宣布了一项重大收购计划,将收购和硕在印度iPhone工厂的多数股权。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已就此事达成一致,并将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合资企业。 据悉,塔塔电子将持有这家合资企业60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3:49 ?573次阅读

    崎携手阿尔特,成立新能源科技合资公司

    一个是世界500强级别的连接器企业,另一个是中国首家上市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两者的联手能为业界带来什么? 关闭传统燃油车线束工厂,成立合资新能源科技公司,作为世界500强级别的连接器企业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0:27 ?715次阅读

    博世与江铃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共拓轻型商用车电驱动市场

    近日,博世与江铃集团在南昌正式签署合资协议,计划携手成立一家专注于轻型商用车电驱动系统业务的合资公司。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7:25 ?1111次阅读

    博世携手江铃签约,共谋轻型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合资

    2024年10月24日,在中国南昌,博世与江铃集团正式签署了合资协议,标志着双方将携手成立一家专注于轻型商用车电驱桥系统开发与销售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折合6300万欧元),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0:38 ?1922次阅读

    神州数码与智邦科技成立合资公司

    近日,神州数码与智邦科技共同签署了一份《股权收购暨合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神州数码将以现金及增资换的方式,全面收购智邦科技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部业务实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16:46 ?2442次阅读

    吉利汽车与Tasco签署协议,共建合资汽车装配厂

    吉利汽车与越南企业Tasco携手合作,正式宣布在越南太平省投资建立合资汽车装配厂,标志着吉利在东南亚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此次合作总投资额高达1.68亿美元,吉利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15:26 ?63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