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高能量密度介电储能材料:开启下一代电力技术的革命之门

Simon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黄山明 ? 2025-05-18 00:0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电能的高效存储与瞬时释放成为突破新能源利用瓶颈的关键。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伟伟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在介电储能材料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犹如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这一亟待创新的领域。

这种新型材料不仅将能量密度提升至商用产品的百倍以上,更展现出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能,预示着其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传统介电电容器作为电路系统中的功率倍增器,长期面临着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的矛盾困境。以车规级电容器为例,现有产品虽能实现毫秒级响应速度,但其能量密度普遍低于5J/cm?,难以满足混合动力汽车频繁启停的能量回收需求;而超级电容器虽具备万次级循环寿命,能量密度却不足10J/cm?,无法独立承担主电源角色。这种非此即彼的技术桎梏,严重制约了高功率脉冲设备的小型化与集成化进程。

李伟伟团队通过创新性的树枝状纳米复合结构设计,成功打破了这一魔咒。实验数据显示,新型材料的能量密度跃升至惊人的215.8J/cm?,较传统陶瓷电容器提升近40倍,直逼锂离子电池的水平(约250J/cm?)。更令人振奋的是,该材料在3.3微秒内即可完成充放电循环,相当于每秒可完成300万次充放动作,且历经百万次循环后性能衰减不足1%。这种兼具闪电速度与超长续航的特性,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能型储能器件。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4000亿美元。新型介电电容器的横空出世,或将重塑现有市场格局。

例如在电动汽车领域,纯电动车充电焦虑的核心在于能量转换效率。若将此类材料应用于车载充电机(OBC)或直流快充桩,可将现有30分钟快充时间缩短至分钟级。某头部车企测算显示,采用该技术的动力电池辅助系统可使整体充电效率提升40%,续驶里程增加15%。这无疑将为解决里程焦虑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此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瞬时功率波动一直是电网调频痛点。新型电容器可在毫秒内响应电网频率变化,其±170℃的超宽温域特性尤其适配极端气候地区的变电站需求。据国家电网研究院预测,若在全国范围内替换百万台老旧断路器,每年可减少因过载跳闸造成的经济损失超20亿元。

半导体制造、激光武器、电磁弹射等尖端领域,对功率密度的极致追求从未停歇。某军工企业实测表明,相同体积下该材料储能能力可达现有军用电容器的3倍,为舰载高能武器系统小型化开辟了新路径。随着5G基站密度增加,其耐高温特性还可大幅提升基站备用电源的可靠性。

尽管成果喜人,但技术落地的挑战依然严峻。首当其冲的是材料制备成本问题——目前单克纳米复合材料成本高达数千元,远超铜箔电容的0.1元/克。为此,团队正在探索石墨烯掺杂工艺,计划将成本压缩至商业化阈值(<50元/克)。此外,硅基封装技术的突破将决定最终产品的良品率,三星SDI等企业已着手调整产线布局。

行业标准缺失是另一大障碍。现有的IEC 60384-14标准仅针对传统电容器,新型材料的耐压测试、寿命评估等参数亟待重构。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已在深圳筹建全球首个介电储能器件中试基地,预计三年内形成完整的检测认证体系,这将为国产技术赢得国际话语权奠定基础。

据麦肯锡预测,到2035年,基于新材料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将占据全球储能市场的27%,催生出一个千亿级的新兴产业链。

在这场无声的技术革命中,中国企业展现出惊人的创新加速度。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应用仅用时三年,相较于传统研发周期缩短了60%。这背后既有揭榜挂帅科研机制的推动,也离不开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

小结

从铅酸电池到锂电,每一次能量密度跃升都引发产业地震。此次介电材料的突破,预示着电能存储正从化学能主导转向物理场驱动。当科技突破材料物理极限,释放的能量远超预期。新型介电储能材料不仅是技术里程碑,更是能源革命的序章。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下一代高速芯片晶体管解制造问题解决了!

    许多工艺步骤、材料和设计理念相互重叠。叉片晶体管将 p 型和 n 型器件并排放置。相比之下,下一代 CFET 则垂直堆叠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晶体管,尽管基本技术相同。 为此,imec 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将这种
    发表于 06-20 10:40

    中创新航亮相2025德国慕尼黑国际电池技术博览会

    此前,5月7日至9日,中创新航亮相2025德国慕尼黑国际电池技术博览会。中创新航海外首发的314Ah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7:29 ?640次阅读

    法拉电容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法拉电容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电子设备:法拉电容可用于移动设备、电子手表、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用于储存短时间内需要大量能量供应的场景,如高峰电流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3:28 ?641次阅读
    法拉电容具有<b class='flag-5'>高能量</b><b class='flag-5'>密度</b>和高功率<b class='flag-5'>密度</b>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天合交付日本首个高压独立电站项目

    近日,天合能成功交付日本国内首个高压独立电站项目,为日本市场树立了能行业的新标杆。该项目采用天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7:27 ?820次阅读

    蓄电池放电技术革新:引领能源存储新时代

    蓄电池放电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等由于能量密度低、污染严重等问题逐渐被市场淘汰,而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凭借其高能量
    发表于 02-08 12:59

    增强反铁材料能量存储性能的反极化调控策略

    电介质基电容器具有快速充放电速度和可靠性的特点,在尖端电气和电子设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追求电容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电介质必须提供高能量密度和效率。具有反平行偶极子结构的反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0:52 ?611次阅读
    增强反铁<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材料</b><b class='flag-5'>能量</b>存储性能的反极化调控策略

    英飞凌与亿纬锂携手共创下一代电池管理系统

    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与锂电池制造行业的佼佼者亿纬锂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下一代电池管理系统(BMS)。 此次合作,英飞凌将凭借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1:31 ?823次阅读

    如何提高柜的使用效率

    提高柜的使用效率是确保其能够最大化地储存和释放电能,从而满足各种应用场景需求的关键。以下是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优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5:40 ?963次阅读

    柜的工作原理 柜与传统电源的对比

    柜的工作原理 能量存储 : 柜内部装有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5:16 ?4106次阅读

    欣界能源发布全球首创480Wh/kg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

    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该电池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界面处理技术和固态电解质配方,成功将单体能量密度提升至480Wh/kg,这数据较传统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3:37 ?902次阅读

    海辰能与加拿大EVLO签署液冷系统主供应协议

    电池的新一代5MWh HiTHIUM ∞Block液冷系统,并提供长达25年保修与性能保障。新一代5MWh HiTHIUM ∞Block液冷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41 ?872次阅读

    全新A品芯为何成为有户外电源的首选?文读懂背后原因

    电源市场的佼佼者——有全系户外电源均采用全新A品磷酸铁锂电芯。 为什么有选取的是磷酸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11:46 ?1079次阅读
    全新A品芯为何成为有<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储</b><b class='flag-5'>能</b>户外电源的首选?<b class='flag-5'>一</b>文读懂背后原因

    西门子EDA发布下一代电子系统设计平台

    西门子EDA正式发布了下一代电子系统设计平台Xepdition 2409, HyperLynx 2409。本次开创性的版本升级将为电子系统设计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4:01 ?944次阅读

    KLA纳米压痕仪对电池材料的测量

    电池的应用极为广泛,其通常以电化学反应池的形式为各类装置供电。电池内在失效和劣化对电池性能有重大影响,而其机制依赖于不同组成材料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和纳米力学相互作用。下一代电池要求高能量密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10:30 ?1030次阅读
    KLA纳米压痕仪对电池<b class='flag-5'>材料</b>的测量

    解码芯&quot;大&quot;趋势 兰钧新能源携手中车株洲所重塑新一代

    共创价值最大化 ? 开展当日,兰钧新能源携手中车株洲所共同推出酝酿多时的新一代688Ah专用大芯,发布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兰钧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黄海宁为在场的媒体和观众朋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9:13 ?688次阅读
    解码<b class='flag-5'>电</b>芯&quot;大&quot;趋势 兰钧新能源携手中车株洲所重塑新<b class='flag-5'>一代</b><b class='flag-5'>储</b><b class='flag-5'>能</b><b class='flag-5'>电</b>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