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如何让自己成为日新月异的物联网技术参与者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 ? 来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04-09 09:0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人类天性崇尚自由,我们的基因中自带远行属性,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探索远方。生命不止,行走不息。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追求从A点到B更快的方法。但生命无价,对交通工具安全性的追求永远大于对速度的追求。

机械时代车辆飞机的安全性取决于驾驶者的经验技术。现在是信息时代,万物互联,无人驾驶说不定很快就要实现了。对此,住在8环外郊区的小编无法做到内心波澜不惊。毕竟坐上无人驾驶车,下班回家路上可以全程从容打游戏看综艺,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再来说说说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作为物联网里重要一环,表面上看来不难实现,可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比如Google的自动驾驶实验用车已经在加州路上测试150万公里也不敢拿出来卖。再比如,前段时间牵动世界神经的Uber无人驾驶在亚利桑那州撞死行人案例。

无人驾驶的本质是将一辆辆独立存在的汽车纳入万物互联,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具体说来,自动驾驶依靠视频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仪来了解周围交通状况。而对前方交通的预判和导航,都离不开后台大数据支持。

Google数据中心能处理路上所有行驶中的、装有Google自动驾驶模块的汽车。大量信息被收集,加以分析后及时升级前方路况。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导航路况提示,而是无人驾驶无需驾驶员的判断,完全接管车辆行驶。

举个栗子,高速行驶的前车发现有人闯红灯过街,摄像头捕获动态后上传交管中心分析,中心即刻发出指令,同时让前后车辆减速,确保前车不会撞人,后车不会追尾,并且上传本次事件log,帮助道路管理部门判断哪些交通路口行人闯红灯概率大,从而更精准投入交警执勤,提高路口安全性。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IBM 2010年提出的“智慧城市(Smart City)”概念。如今全球70亿人里有一半生活在城市。城市化进程加的快使得城市不堪负重,比如缺乏合理规划、导致中心城区密集、交通拥挤、资源浪费、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最高表达形式,伴随着科技的一次次飞跃,城市生态也经历着巨大变革。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打造智慧城市的道路上,物联网是获取一切信息的终端,是智慧城市各环节的源头。

Google在多伦多开辟了一块试验田,打造智慧城市Sidewalk Toronto。Google将Sidewalk城建设成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使得物质空间层面(Physical Layer)与科技数据层面(Digital Layer)互相融合,让管理者足不出户,依靠很少的人力便可管理一个庞大复杂的城市。

Sidewalk的设计师们通过精美的手绘图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未来城市运行愿景: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汽车在并不宽阔的路上行驶,车与车间距极小,在城里车速依旧能保持在120公里,行人和车辆能够完全被隔绝开。混合利用的空间、可改变尺寸以及可模块化改造的Loft适应性建筑、基础设施地下管廊、模块化的城市实时信息系统、低成本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基于人活动的城市预测模型和调控机制、微电网、弹性热网、智能垃圾处理、共享车辆系统兼具收集收据和反馈街道动态的职能......

为了支持这些应用技术,规划中提到的关于物联网技术应用包括:基于LoRa的低功耗网络、覆盖全城的免费高速无线网、城市事件感知的数据标准、具有前对结构化处理能力的深度学习摄像头、就地发电/储存电能设施、场内外自动化建造、智能温控等等。在这些背后,则是Alphabet、Google X Lab、Google Ventures经营多年的投资版图:Nest、Flow、Semaphore、Waymo、Lyft等,以及已经纳入Sidewalk Lab体系孵化的在研新技术。

在这份由科技公司提交的城市规划方案里,用ICT技术改变了原有城市建设和运营的基本逻辑。无论叫物联网,还是互联网+,抑或是线上线下融合(OMO),本质上都是通过科技改变人对城市空间的使用方式,让管理者更好的服务全体市民的福祉。随着低功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万物都变得互联、可感、可控,司空见惯的一切都会以新的方式被重新定义。

那么问题来了!

未来已到来!

我们如何加入这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

如何让自己成为日新月异的物联网技术参与者,

而不仅仅是使用者?

答案只有一个:不断学习新知识,让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跟上这场科技革命的节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3

    文章

    46462

    浏览量

    395548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3

    文章

    227

    浏览量

    32969

原文标题:物联网时代 - 你愿做参与者还是使用者?

文章出处:【微信号:IEEE_China,微信公众号: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联网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应用场景。车联网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相互通信,实现智能驾驶辅助、交通拥堵预测与疏导等功能。智能公交车通过联网技术可实时调整发车时间间隔,优化运营线路,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
    发表于 06-16 16:01

    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 智能家居: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家居将成为联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增加,智能家居系统将更加普及,实现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从智能灯光、智能家电到智能安防系统,
    发表于 06-09 15:25

    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聪明的人类在不断努力构建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网络。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5:45 ?469次阅读
    通信<b class='flag-5'>技术</b>的未来发展

    联网技术与智慧公厕系统解决方案

    的便利和福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公厕将在更多的城市普及,成为城市文明的一张新名片。联网技术与智慧公厕系统解决方案是一种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5:58 ?652次阅读
    <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联网技术</b>与智慧公厕系统解决方案

    倍加福超高频RFID读写器IUR-F800的应用案例

    随着工业4.0与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卡车物流领域的货物管理和追溯流程正逐步迈向智能化的全新阶段。超高频RFID技术的引入,如同一把钥匙,为物流门的智能识别难题解锁了高效且实用的解决方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1:16 ?582次阅读

    思岚科技参与起草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团体标准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智能时代,每一步技术的飞跃都是对未来的深刻探索与承诺。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5:19 ?609次阅读

    联网就业有哪些高薪岗位?

    系统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这一岗位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  随着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这些高薪岗位将持续吸引着大量求职。然而,高薪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对于求职而言,还需要具备扎实的
    发表于 01-10 16:47

    智慧电梯联网乘梯更加便捷、安全、舒适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联网技术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智慧电梯联网的兴起,无疑为现代城市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智慧电梯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4:54 ?631次阅读

    明达MBox20联网关:联网生态的智能核心枢纽

    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明达MBox20联网关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多功能性,成为了连接物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1:25 ?567次阅读

    珠海中京荣获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4:26 ?965次阅读

    电梯联网:重塑电梯行业的智能与安全新纪元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联网技术已经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梯联网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电梯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1:47 ?1260次阅读

    梯云联网赋能电梯行业,打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联网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电梯行业也迎来了联网技术的深度赋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6:42 ?757次阅读

    联网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技术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1:32 ?1581次阅读

    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

    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215亿元,同比增长20.45%。这一增长率反映了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渗透。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联网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0:17 ?1254次阅读

    什么是联网技术

    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由凯文·阿什顿在宝洁公司提出,并用作新传感器项目的演讲标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联网逐渐成为信息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表于 08-19 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