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Uber撞人致死,无人驾驶还缺远红外热成像传感器

MEMS ? 来源:未知 ? 作者:邓佳佳 ? 2018-03-24 11:1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美国东部时间3月19日晚间,一辆 Uber 的自动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公共道路上与一名行人相撞,该行人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警方在一份声明中称:“当时该车辆正往北行驶,一名女性在人行道外穿过一条四车道道路时被它撞倒。”

坦佩市警察局长西尔维娅?莫伊尔(Sylvia Moir)在接受采访时称:“基于受害人是从阴影中突然出现在马路上的,很明显,在任何一种模式(无人驾驶或人为驾驶)下,都很难避免这种碰撞。”

这起意外事故将不仅影响Uber的自动驾驶的计划,还将影响到整个无人驾驶行业最终发布能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无人汽车的计划。

这则新闻将“无人驾驶技术”推向热搜。

现有无人驾驶技术路线优缺点

目前,国际上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毫米波雷达主导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另一种以高成本激光雷达为主导,典型代表如谷歌Waymo。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条线路对前方路况分析所使用的传感器:

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方案以毫米波雷达+可见光摄像头为主,最开始有MobileEye的参与,以可见光摄像头为主,毫米波雷达作为辅助。出现撞卡车事件后,Tesla改为毫米波雷达为主,可见光摄像头为辅。

谷歌的方案基本上是以激光雷达为主,毫米波雷达为辅,可见光摄像头几乎不参与。谷歌似乎对可见光摄像头一直不感冒,即使涉及到物体/行为识别,谷歌仍倾向于用三维激光雷达。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前向路况检测主要依靠以下三种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可见光摄像头,且只是两个传感器融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种传感器的优劣势:

上表中可以看出,目前主流的针对前向的传感器融合方案都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只有毫米波雷达一个单传感器可以起到作用,而毫米波雷达自身又难以识别行人。故现有的技术方案只能在正常天气下工作,在恶劣天气环境下(特别是光线不好的情况)会对路上行人的生命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面对这种既要能在夜晚和恶劣的天气情况下,解决视觉和行人识别的问题。看似无人驾驶未能找到解决方案,但其实我们忽略了,夜视传感器中的远红外传感器。因为远红外技术只考虑观测主体与环境之间温度差,可以不受光线情况影响。

远红外热成像技术成像效果

远红外热成像原理,通过能够透过红外辐射的红外光学系统将视场内景物的红外辐射聚焦到能够将红外辐射能转换为便于测量的物理量的器件--红外探测器上,红外探测器再将强弱不等的辐射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和视频处理,形成可供人眼观察的视频图像,最终通过显示终端显示、音响设备报警的夜间辅助驾驶产品。

远红外热成像系统下的行人检测效果图

小结:惨痛的事故背后,免不了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诸多质疑,但同时,又是促成该领域不断完善的最大动力。饱含敬畏,大胆创新。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282

    浏览量

    770103
  • 红外
    +关注

    关注

    8

    文章

    764

    浏览量

    95869
  • 无人驾驶
    +关注

    关注

    99

    文章

    4190

    浏览量

    124211
  • Uber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18

    浏览量

    36983

原文标题:Uber撞人致死,无人驾驶还缺远红外热成像传感器!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红外成像机芯:测温集成的得力之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红外成像技术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其中用于测温集成的红外成像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7:09 ?338次阅读

    海康威视红外成像模组IR - TM52 - RG/C参数介绍

    上备受瞩目的璀璨之星。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关键参数与功能特性。 一、核心传感器参数 该产品采用高灵敏度氧化钒(VOx)微测辐射计作为传感器,具备出色的探测性能。其最大图像尺寸为256×192,像元尺寸为12μm,响应波段在8 -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4:33 ?356次阅读

    短波红外成像传感器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成像技术不断革新,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窗口。短波红外成像传感器,作为成像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众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18:04 ?254次阅读

    为什么红外成像采用微测辐射计技术?

    红外成像技术,作为现代非接触式测温与检测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能够准确、快速地捕捉并展示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差异。在这一技术领域中,微测辐射计技术的引入与广泛应用,无疑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5:49 ?599次阅读
    为什么<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热</b><b class='flag-5'>成像</b>采用微测辐射<b class='flag-5'>热</b>计技术?

    红外传感器技术分类:释电、热电堆与微测辐射计详解

    上一篇文章讲了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红外传感器利用入射红外辐射引起传感器的温度变化,进而使某些物理参数变化来进行目标探测。红外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7:00 ?835次阅读
    <b class='flag-5'>红外传感器</b>技术分类:<b class='flag-5'>热</b>释电、热电堆与微测辐射<b class='flag-5'>热</b>计详解

    智能驾驶的未来之眼:揭秘红外成像的神奇魅力

    近年来,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成为了汽车制造领域的重要变革力量。而在这一变革中,红外成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了智能驾驶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5:50 ?422次阅读
    智能<b class='flag-5'>驾驶</b>的未来之眼:揭秘<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热</b><b class='flag-5'>成像</b>的神奇魅力

    为什么聊自动驾驶的越来越多,聊无人驾驶的越来越少?

    无人驾驶”与“自动驾驶”,傻傻分不清楚?就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王传福的一句话,其说的是无人驾驶是“扯淡”( 相关阅读: 无人驾驶是“扯淡”?是皇帝的新装?),随后也有小伙伴问,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10:52 ?672次阅读
    为什么聊自动<b class='flag-5'>驾驶</b>的越来越多,聊<b class='flag-5'>无人驾驶</b>的越来越少?

    红外成像技术:交通监控的“火眼金睛”

    在现代交通管理中,科技的不断进步为解决交通拥堵、提升交通安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其中,红外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监控手段,正在逐渐改变交通监控的传统模式。本文将探讨红外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1:59 ?651次阅读

    红外成像技术在玻璃行业的应用

    红外成像技术在玻璃熔融、弯成型等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1:44 ?820次阅读
    <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热</b><b class='flag-5'>成像</b>技术在玻璃行业的应用

    红外成像加速上车,辅助驾驶传感器新选择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今年红外成像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车上,仰望U8、昊铂GT、东风猛士917、翼真L380等车型都开始搭载红外夜视系统。 ?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09:04 ?2025次阅读

    HM-TM53-10RG/UT红外成像模组在无人机吊舱集成领域的优势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无人机技术领域中,集成高性能的传感器模组已成为提升无人机功能性和应用范围的重要手段。HM-TM53-10RG/UT作为一款专为工业测温设计的小型化测温集成类产品,其搭载的红外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6:17 ?766次阅读

    测速雷达与无人驾驶技术的结合 测速雷达故障排除技巧

    、速度等信息。这种技术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了关键的环境感知能力,使其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规划。 在无人驾驶汽车中,测速雷达通常与其他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结合使用,形成冗余的感知系统。这些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7:18 ?1154次阅读

    关于成像红外传感器

    成像传感市场预计2029年营收超19亿美元,受汽车、消费市场增长推动。技术进步、新应用场景及法规政策为增长动力,市场面临技术障碍、成本及竞争压力,但新兴市场、技术进步带来机遇。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17:09 ?899次阅读

    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

    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基于释电效应的红外线传感器释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温度变化时,其内部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6:24 ?414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