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香港城市大学、湖南大学:研究基于柔性光热电效应的碲纳米网红外传感器内计算

传感器专家网 ? 2025-03-12 18:1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存算分离”模式在物联网IoT)实时数据处理中面临效率瓶颈,尤其对低功耗、高响应的边缘计算场景适应性不足。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CMOS)半导体技术的传统成像传感器主要依赖于可见光检测,但这容易受到环境光和强度变化的影响。这种依赖性限制了它们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的功能,降低了它们在各种应用中的可靠性。当前红外传感技术受限于材料窄带隙、复杂制备工艺及可见光依赖性问题,难以满足暗光环境下的高性能需求。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碲(Te)纳米网的光热电(PTE)传感器,通过红外光驱动的原位计算,实现了传感与处理的深度融合,为下一代边缘智能设备提供了新范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香港城市大学何颂贤教授团队联合湖南大学孟优教授团队创造性地开发出了一种从可见光到红外波长的宽带光谱检测,通过利用传感器固有的光响应特性,该系统消除了对传统基于CMOS的成像系统中通常所需的外部处理单元的需求。1D Te原子链中的多尺度范德华(vdWs)相互作用,从而在聚合物聚酰亚胺(PI)基底上沉积了光热电(PTE)Te纳米网。自焊接工艺使连接良好的Te纳米网能够横向气相生长,并且具有强大的电学和机械性能,包括在红外光条件下PTE响应度120 V W?1。利用PTE操作,研究了热耦合双向光响应,以证明边缘计算传感卷积网络的原理证明。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组装功能性vdW Te纳米网的可扩展方法,并强调了其在PTE图像传感和卷积处理中的潜在应用。该研究以题为 “Infrared In-Sensor Computing Based on Flexible Photothermoelectric Tellurium Nanomesh Arrays” 的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Materials》上。

wKgZPGfQDS6ADIhpAAJLWIUo528317.png

【基于Te纳米网的视觉处理成像系统】

以人类视觉系统为灵感,利用传感内计算架构的仿生设计思路,通过集成“感知-处理”功能模拟生物视觉的高效性,为后续红外图像处理提供理论框架。通过对Te纳米网阵列的高对称性双向光响应支持构建卷积核,对不同的特征进行了提取,有效地捕获边缘、纹理和空间模式,这种集成传感计算框架为全文的“传感-计算一体化”的创新架构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元素Te晶体由排列成六边形阵列的键合原子螺旋链组成,并且在柔性基底PI上所生长的Te纳米网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

wKgZPGfQDS6AfefvAAk53o7sPNc266.png

图1. 视觉成像系统以及基于Te纳米网的柔性阵列对红外的光热响应成像

【多尺度vdWs生长技术】

研究团队采用多尺度范德华(vdWs)生长技术,在大气压和较低温条件下,通过气相沉积实现了Te纳米网的可控合成。Te原子链通过vdWs相互作用横向扩展,并自发焊接 形成连续网络结构。这一工艺不仅避免了传统高温退火对柔性基底的损伤,还直接兼容聚酰亚胺(PI)等聚合物材料,显著提升了器件的柔性与适应性。利用扫描 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得到了它的表面形貌纳米网密度达4.2 μm??,纳米线直径约150 nm,自焊接节点有效降低了界面电阻,并赋予器件优异的机械稳定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分析,证实Te纳米网具有六方晶系结构,其螺旋链沿c轴排列,并且XRD证实(0003)峰缺失,符合vdWs层间弱键合特性。二次谐波(SHG)信号在532 nm处的显著峰则源于非中心对称晶体结构的非线性光学特性。

wKgZPGfQDS-AFRPbAAmKujSFhcM182.png

图2. Te纳米网的合成与表征

【Te纳米网器件的光热电性能与工作机制】

为了反应Te纳米网优越的光热电响应性能,对其光电压和光电流做出了测试,并且通过器件光电流光谱图,得出了光电压的正负精确数据以及通过移动红外光源位置所产生了类似于正光电压(PPV), 零光电压(ZPV)和负光电压(NPV)的效果。在器件性能方面,Te纳米网的光热电响应机制由Seebeck效应主导。红外光(1550 nm)照射引发局域温升(ΔT≈64 K),驱动载流子迁移并生成光电压,其塞贝克系数高达356 μV·K??,表明材料以空穴为主要载流子(p型特性)。通过调节光斑位置,器件可逆切换正负光电压(± 10 mV),为卷积核权重的动态编程提供了物理基础。关键性能指标显示,该器件在1550 nm波段下的响应率达120 V·W??,远超锑化铟(InSb)和硒化铋(Bi?Se?)等传统材料。尽管器件覆盖可见光至红外波段,但红外响应效率更为突出(可见光波段响应率<50 V·W??),这源于红外光子与材料分子振动模式的高效耦合。同时对在柔性基底Te纳米网进行了响应时间测试,弯曲测试,长期稳定性测试和运行稳定性测试,均展现出优越的性能。

wKgZPGfQDS-APeysAAa_7XlHqCQ434.png

图3. Te纳米网器件的光热电性能与工作机制

【传感器内计算架构与应用】

在应用层面,Te纳米网的独特双向光响应特性被转化为硬件级卷积运算能力。



研究团队实现了3×3拉普拉斯算子的边缘检测功能。这种传感内计算架构消除了传统系统的数据搬运需求,显著提升了能效与实时性。潜在应用场景涵盖自动驾驶(暗光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工业检测(低照度产线缺陷监控)、智能安防(无光源入侵检测)及医疗成像(低干扰红外生物特征捕捉)等领域。

图4. 使用PTE阵列作为卷积核,展示了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得到的图像

【总结】

本研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式在常温下得到了自焊接的Te纳米网,通过其独特的光热电响应行为和改变可见光照射位置,得到了正光电压,负光电压和零光压,从而用作构建高效卷积核,对不同的特征进行了提取,有效地捕获边缘、纹理和空间模式,因而使得性能优异的Te纳米网光热电探测器更接近实际的应用。该技术可通过多波段协同感知扩展至中远红外领域,开发高密度器件阵列以支持复杂算法嵌入,并与可穿戴设备结合推动无源健康监测。这一研究不仅为边缘智能提供了低功耗、高鲁棒性的解决方案,更可能创新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硬件的底层架构,促进传感与计算深度融合。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红外传感器
    +关注

    关注

    9

    文章

    547

    浏览量

    4848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热电红外传感器

    本帖最后由 eehome 于 2013-1-5 09:50 编辑 热电红外传感器
    发表于 08-20 14:15

    光热电效应的创新研究

    效率优化中,高达40%的能量损失来自载流子的热化损失和器件的低光吸收。对纳米材料中热化载流子的研究,是提高光电转换效能的重要环节。  光热电效应(Photothermoelectric
    发表于 11-27 16:22

    香港城市大学研发出陶瓷4D打印系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陶瓷4D打印系统,打印出来的陶瓷坚固且拥有复杂的形状,有望在电子和航空航天领域大展拳脚。
    发表于 08-21 15:01 ?1291次阅读

    香港城市大学开发出了一种触觉电子皮肤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参与的跨院校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套「皮肤集成的触觉接口」系统,可帮助义肢用户感受外在环境,亦可应用于社交媒体及游戏娱乐上。 4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32.62 KB) 这套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09:31 ?3483次阅读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热电偶都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的热电红外传感器。不同的是热释电
    发表于 01-03 10:09 ?8119次阅读
    热释电<b class='flag-5'>红外传感器</b>原理

    湖南大学研制防疫机器人可远程操控消毒和巡检

    湖南大学3月25日透露,由中国工程院、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等多方力量,历时40多天研制出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防疫机器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09:00 ?2419次阅读

    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一行到访司南物联参观

    12月23日下午,湖南大学发展联络处副处长向杰、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应用拓展部部长全必将、湖南大学发展联络处校企合作部主管蔡胜等一行到访司南物联中山总部参观交流,司南物联董事长张力携高管热情接待
    的头像 发表于 12-29 09:57 ?3062次阅读

    湖南大学:自供电生物传感器超灵敏检测双重生物标志物

    传感新品 【湖南大学:自供电生物传感器超灵敏检测双重生物标志物!】 湖南大学蔡仁教授基于酶生物燃料细胞(EBFC)、催化发夹组装(CHA)和DNA杂交链式反应(HCR)以及电容器和数字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0:01 ?1688次阅读

    资讯速递 | 湖南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正式揭牌成立

    6月30日上午,由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和湖南大学共同举办的“湖南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成立仪式”在湖南大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08:43 ?1210次阅读
    资讯速递 | <b class='flag-5'>湖南大学</b>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正式揭牌成立

    拓普联科携手香港城市大学,实现校企合作新跨越

    6月2日,拓普联科与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陈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5:02 ?2307次阅读
    拓普联科携手<b class='flag-5'>香港城市</b><b class='flag-5'>大学</b>,实现校企合作新跨越

    激光雷达专利争议新进展,功率半导体TOP 10:英飞凌第一,安世入围

    ? 传感新品 【长春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纳米材料柔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08:42 ?1098次阅读
    激光雷达专利争议新进展,功率半导体TOP 10:英飞凌第一,安世入围

    纳米材料柔性传感器赋能元宇宙应用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长春理工大学(CUST)和香港城市大学(CityU)的研究人员调研了采用不同尺寸纳米材料制造的
    发表于 10-18 16:16 ?915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b>材料<b class='flag-5'>柔性</b><b class='flag-5'>传感器</b>赋能元宇宙应用

    香港城市大学与富士康鸿海研究院成立联合研究中心

    来源:富士康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与鸿海科技集团(富士康)旗下的鸿海研究院共同成立了 "富士康-城大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结合产学界的科研力量,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下一代通讯、信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4:37 ?765次阅读
    <b class='flag-5'>香港城市</b><b class='flag-5'>大学</b>与富士康鸿海<b class='flag-5'>研究</b>院成立联合<b class='flag-5'>研究</b>中心

    香港城市大学代表团到访华盛昌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代表团到访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80),双方围绕“湾区高端仪器仪表与创新材料应用发展”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未来产业化合作机遇。此次活动旨在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技术实力的深度融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17:33 ?697次阅读

    同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在连续谱束缚态局域声能增强与传感方向取得进展

    近日,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勇教授团队、祝捷教授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电气工程系蔡定平教授团队合作,在连续谱束缚态局域声能增强与传感技术方向取得新进展,相关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7:21 ?549次阅读
    同济<b class='flag-5'>大学</b>、<b class='flag-5'>香港城市</b><b class='flag-5'>大学</b>:在连续谱束缚态局域声能增强与<b class='flag-5'>传感</b>方向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