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从焊接虚焊到静电击穿:MDDMOS管安装环节的问题

MDD辰达半导体 ? 2025-03-07 09:3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电子制造中,MDDMOS管的安装环节暗藏诸多风险。某智能手表产线因焊接虚焊导致30%的MOS管失效,返工成本超百万。本文MDD通过典型故障案例,剖析安装过程中的五大核心问题,并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焊接虚焊:IMC层的致命缺陷
案例:某无人机电调批量出现MOS管功能异常,X射线检测显示焊点空洞率达25%。
机理分析:
焊接温度曲线偏差(峰值温度未达235℃),导致锡膏与铜层间未形成均匀的IMC(金属间化合物);
焊盘氧化或污染(如指纹油脂),润湿角>45°,焊点强度降低60%。
解决方案:
工艺优化:采用氮气回流焊,设置恒温区180±5℃/90s,峰值温度245℃/10s;
检测标准:按IPC-A-610G Class 3要求,空洞率<5%,焊点厚度>3μm。
二、热应力裂纹:温度骤变的隐形破坏
教训:汽车ECU板在-40℃冷热冲击测试中,DFN8封装MOS管焊点断裂率18%。
失效机理:
封装材料(环氧树脂)与PCB(FR4)CTE差异(14ppm/℃vs 18ppm/℃),温度循环下应力累积;
焊锡(SAC305)延展性不足,应变>0.3%时开裂。
改进方案:
材料升级:采用高延展性焊料(如SnBiAg,延展性提升50%);
结构优化:封装底部填充胶(Underfill)降低应力80%。
三、机械应力失效:封装的脆弱边界
案例:某工控设备振动测试中,TO-220封装引脚断裂率达12%。
根因:
手工焊接弯折引脚,局部应力超500MPa(铜材屈服强度仅250MPa);
灌封胶固化收缩产生侧向应力>100N/cm?。
防护设计:
自动化安装:采用贴片机+回流焊,引脚弯曲角度<30°;
应力缓冲:在引脚根部点胶(硅胶弹性模量<1MPa),吸收机械冲击。
四、静电击穿:纳米级氧化层的瞬间崩溃
代价:某TWS耳机产线未做ESD防护,30%的MOS管栅极击穿,损失超50万。
数据支撑:
人体静电(HBM)达8kV时,栅极氧化层(厚5nm)场强>10MV/cm,远超击穿阈值(8MV/cm);
未防护时ESD失效率>60%。
防护体系:
三级接地:工作台(<1Ω)+人体(腕带<10MΩ)+设备(<4Ω);
离子中和:车间部署离子风机,平衡电压<±50V;
器件加固:选用集成ESD保护MOS管(如VBsemi VS3640GD,耐压15kV)。
五、材料污染:离子迁移的慢性毒药
隐患:某海上光伏逆变器使用含卤素洗板水,导致MOS管焊点电化学迁移。
失效过程:
氯离子残留(>10μg/cm?)在湿度>60%时形成电解液;
0.5V偏压下,枝晶生长速度达50μm/月,最终短路失效。
管控措施:
清洁工艺:采用去离子水清洗(电阻率>18MΩ·cm);
三防涂层:涂覆聚对二甲苯(Parylene C),耐盐雾>1000h。
案例实证:智能手环产线质量提升
初始问题:
焊接虚焊率15%,ESD失效率8%,日均损失2000pcs。
整改方案:
焊接工艺:升级真空回流焊,峰值温度误差±2℃;
ESD防护:离子风机+防静电地板+人体电压实时监测;
检测加强:引入3D X-Ray+AOI在线检测。
结果:虚焊率降至0.3%,ESD失效率归零,年节约成本1200万。
最后,安装环节的系统性管控,
从焊接参数到车间环境,每个细节均需科学设计:
数据驱动:建立SPC系统监控焊接温度曲线(Cpk>1.33);
标准落地:执行IPC-J-STD-001焊接标准与ANSI/ESD S20.20静电防护规范;
技术创新:引入AI视觉检测焊点质量,采用石墨烯导热胶替代传统焊料。
未来趋势:
智能工厂:通过IoT传感器实时监控车间温湿度、静电电位;
先进材料:低温烧结银胶(烧结温度<250℃)提升高功率密度下的可靠性。
唯有将工艺精度与防护体系深度整合,方能实现MOS管安装“零缺陷”目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焊接
    +关注

    关注

    38

    文章

    3443

    浏览量

    61655
  • MOS
    MOS
    +关注

    关注

    32

    文章

    1369

    浏览量

    97591
  • 虚焊
    +关注

    关注

    1

    文章

    64

    浏览量

    1393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

    MOS一个ESD敏感器件,它本身的输入电阻很高,而栅-源极间电容又非常小,所以极易受外界电磁场或静电的感应而带电(少量电荷就可能在极间电容上形成相当高的电压(想想U=Q/C)将管子损坏),又因在静电较强的场合难于泄放电荷,容易
    发表于 04-06 14:21 ?1.1w次阅读

    MOS为何会被静电击穿,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较强的场合难于泄放电荷,容易引起静电击穿静电击穿有两种方式:一是电压型,即栅极的薄氧化层发生击穿,形成针孔,使栅极和源极间短路,或者使栅极和漏极间短路;二是功率型,即金属化薄膜铝条被熔断,造成栅极开路或者是源极开路。JFET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0:13 ?2.2w次阅读

    静电击穿的现象及原理

    LED死灯有很多种原因,但由于LED本身抗静电能力弱,因此,大部分死灯都是由于静电击穿造成的。LED内部的PN结在应用到电子产品的制造、组装筛选、测试、包装、储运及安装使用等环节,难免
    发表于 06-03 12:57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

    静电较强的场合难于泄放电荷,容易引起静电击穿静电击穿有两种方式:一是电压型,即栅极的薄氧化层发生击穿,形成***,使栅极和源极间短路,或者使栅极和漏极间短路;二是功率型,即金属化薄
    发表于 07-21 10:55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

    静电较强的场合难于泄放电荷,容易引起静电击穿静电击穿有两种方式:一是电压型,即栅极的薄氧化层发生击穿,形成针孔,使栅极和源极间短路,或者使栅极和漏极间短路;二是功率型,即金属化薄膜
    发表于 06-01 15:59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

    ,太大的瞬间信号和过高的静电电压将使保护电路失去作用。所以焊接时电烙铁必须可靠接地,以防漏电击穿器件输入端,一般使用时,可断电后利用电烙铁的余热进行焊接,并先焊其接地管脚。  MOS是
    发表于 08-22 10:31

    MOS电压型静电击穿特点

    其实MOS一个ESD敏感器件,它本身的输入电阻很高,而栅-源极间电容又非常小,所以极易受外界电磁场或静电的感应而带电,又因在静电较强的场合难于泄放电荷,容易引起静电击穿。而
    发表于 02-12 13:59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静电击穿是指击穿MOSG极的那层绝缘层吗?
    发表于 02-02 07:46

    MOS静电击穿,如何寻找安全感?

    MOS一个ESD敏感器件,它本身的输入电阻很高,而栅-源极间电容又非常小,所以极易受外界电磁场或静电的感应而带电,又因在静电较强的场合难于泄放电荷,容易引起静电击穿
    发表于 12-10 11:36 ?1次下载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 gs电阻能保护MOS吗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静电击穿是指击穿MOSG极的那层绝缘层吗?击穿就一定短路了吗?JF
    的头像 发表于 09-28 18:14 ?4806次阅读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gs电阻可保护MOS?

    MOS为什么会被静电击穿静电击穿是指击穿MOSG极的那层绝缘层吗?击穿就一定短路了吗?JF
    发表于 01-23 06:55 ?23次下载
    MOS<b class='flag-5'>管</b>为什么会被<b class='flag-5'>静电击穿</b>?gs电阻可保护MOS?

    MOS引起静电击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其实MOS一个ESD敏感器件,它本身的输入电阻很高,而栅-源极间电容又非常小,所以极易受外界电磁场或静电的感应而带电,又因在静电较强的场合难于泄放电荷,容易引起静电击穿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5:05 ?7039次阅读
    MOS<b class='flag-5'>管</b>引起<b class='flag-5'>静电击穿</b>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led静电击穿怎么判定

    LED的反向漏电流(Ir)偏移量超过ESD测试前测量值的10倍。这也是判断LED是否受到静电击穿的一个指标。
    发表于 02-18 12:28 ?3244次阅读

    MOS静电击穿的类型

    MOS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高输入电阻和小的栅-源极间电容。这种结构使得MOS极易受到外部电磁场或静电的影响,从而带电。在静电较强的环境下,电荷难以泄放,这增加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0-04 16:35 ?1087次阅读

    二极静电击穿有什么症状?

    二极静电击穿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损坏现象,通常发生在电子设备的生产、测试、维修或使用过程中。静电击穿是由于静电放电(ESD)引起的,当人体或物体上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18:14 ?519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