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HoloLens首个人工智能+ar辅助医疗教学案例

电子工程师 ? 来源:未知 ? 作者:龚婷 ? 2018-03-12 08:5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熊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几乎都怕打针。其实打针本身带来的疼痛并不太大,让熊孩子承受不来的其实是一种“紧张感”,尤其是经历过一些新手护士扎错位后,孩子对打针的恐惧感会进一步加深。

简单的扎针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培养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外科主刀医生是多么不易。针头插错可以重扎,可若是精密手术,一刀的偏差就可能会为患者带来余生的痛苦。这样沉重的后果也使得缺少实战经验的医师不敢轻易动刀。有需求便有创造,基于AR的医疗保健训练也相应诞生。

2018年3月8日,微软混合现实体验部总经理罗林巴丁在微软博客上表示:通过混合现实,2018年正在成为医生和医疗机构的转型年。关于AR+医疗我们聊过一些案例,今天我们就再来看一些HoloLens辅助医疗教学的案例。

HoloLens作为一款优秀的设备同样也是先行者,自推出以来,航天、工业、医疗等各行各业都尝试着用这款炫酷的设备结合自身领域。CAE Healthcare就是其中一家致力于提高当今医疗从业者和学习者水平的培训教育机构,就正在进行将医疗教学与HoloLens结合的尝试。

CAE VimedixAR

Vimedix超声波模拟器将人体器官从显示器屏幕中解放出来,可以显示需要解剖的结构。医生可以放大、转动、旋转各项器官模型,以便查看各项器官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模拟器中人体就变得好像一块块乐高积木,拆解安装起来方便自如。用户可以凭借这种技术实时观察超声波束,其极具科幻电影中未来感的操作方式和以一种新奇的视角来观察人体结构无疑生动形象化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

Abiomed Impella是一款用于帮助患者维持其心跳功能和血液循环的微型血泵。CAE Healthcare正在尝试将AR技术融入仿真练习程序中,使医生可以更真实的模拟练习世界上最小心脏泵的安装。不夸张的说,安装过程就如同穿针引线般不容许丝毫偏差。这项技术一但成熟,将简化练习的步骤,降低练习的成本,从而方便主刀医师多加练习,练至行云流水的境界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Medtronic Micra是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起搏器在需要的时候向心脏发出微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类似于Abiomed Impella培训方案,将来学员可以通过观看实时可动的Micra传输系统和心脏的全息图像进行手术操作的相关练习。

Lucina分娩模拟器:CAE的Lucina生理模拟系统由真人大小的母亲和胎儿的人体模型组成,他们具有可活动的关节以及可以扩大的子宫,可以把他们当做是两具缺少生命活动的躯壳。学生可以利用HoloLens在母亲模型上的投影来赋予母亲胎儿“生命”,从而身临其境的观察到母亲体内各阶段的怀孕反应。

在目前的版本中,LucinaAR还提供了肩难产(肩难产是一种分娩并发症,是指胎头娩出后,胎儿肩膀卡在骨盆出口处,不能娩出的情况,手术难度较高)的模拟情景。学生可以通过HoloLens和人体模型练习这种分娩技术,以防日后遇到这种情况手足无措,贻误最佳的手术时机。

CAE Healthcare的总裁Robert Amyot博士提到:“现在的学生怀着不同的期望来到课堂,他们期待有一个互动性更强更吸引人的学习途径”。从以上四点也不难看出,在AR教学方面,学习的游戏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面对曾经枯燥的练习,仿佛将自身置于了一个游戏场景中。我们常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产生厌烦情绪,却对某些游戏无师自通,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或许真能做到古人所说的寓教于乐。

Cardiolens

除去微软与CAE Healthcare的合作之外,法国民用航空大学教授Christophe Hurter博士、微软研究员Daniel McDuff和Mar Gonzalez Franco还利用HoloLens开发了一种测量心率的新方法,他们为这一系统取名为Cardiolens,通过HoloLens在混合现实中进行脉搏和生命体征的测量。

测血流量可以获得许多生命体征,但是在以往都需要通过接触式的传感器来完成测量,Cardiolens的任务便是让医护人员在佩戴HoloLens时,患者的生理数据能够一眼便知。

Cardiolens通过加速度计(智能手机或头戴设备中内置的用于测量重力和速度的传感器)或IR(红外光)相机来捕捉人眼观测不到的光电容积描记(借助光电手段,通过检测生物组织血液容积的变化来获得人体生理学信号及特征)和心冲击描记信号(通过测量心脏每个跳动周期的血液喷射来获得人体生理学信号及特征)。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软件可以在HoloLens的相机面对人脸时自动识别面部位置并过滤掉红色、绿色、蓝色,再通过算法处理便能识别出埋藏在皮肤下的血量变化。

有了这一创新,将来的患者不必再脱下袖筒,医生也不必拿出听诊器,只需带上眼镜,一瞥便知心率大小、多少、齐与不齐。

在去年曾经一度传出HoloLens将会停产的消息,而从近年的各种消息来看HoloLens并不会停产还会推出第二代产品。结合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芯片HPU,未来的医生们就像戴上了七龙珠里的战力探测器一般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r
    Ar
    +关注

    关注

    25

    文章

    5162

    浏览量

    173392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65

原文标题:HoloLens辅助医疗教学案例

文章出处:【微信号:ARchan_TT,微信公众号:AR酱】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挖到宝了!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应用场景。从数据采集,到模型推理,都能完整且自如地参与,轻松解锁人工智能全流程实训,让你深度体验AI技术的魅力 。 四、九门课程全覆盖,满足多元学习需求 对于高校教学或者技术学习来说,课程覆盖的广度
    发表于 08-07 14:30

    挖到宝了!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应用场景。从数据采集,到模型推理,都能完整且自如地参与,轻松解锁人工智能全流程实训,让你深度体验AI技术的魅力 。 四、九门课程全覆盖,满足多元学习需求 对于高校教学或者技术学习来说,课程覆盖的广度
    发表于 08-07 14:23

    最新人工智能硬件培训AI 基础入门学习课程参考2025版(大模型篇)

    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当下,无论是探索未来职业方向,还是更新技术储备,掌握大模型知识都已成为新时代的必修课。从职场上辅助工作的智能助手,到课堂用于学术研究的智能工具,大模
    发表于 07-04 11:10

    深圳龙岗设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署

    据深圳龙岗发布,2025年5月21日,深圳市龙岗区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大会,正式揭牌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并集中发布《龙岗区加快创建“AI龙岗”三年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8:07 ?215次阅读

    亥步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发布:人工智能引领医疗新纪元

    当下,人工智能(AI)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医疗行业。12月14日,2024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会上,一款名为“亥步”的多模态医疗大模型的正式发布。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7:56 ?599次阅读

    分享两则MATLAB和Simulink助力教学案

    和 Simulink 助力教学案例:南方科技大学无线通信创新教学实验室负责人吴光博士使用 AI 推动前沿通信教学创新,以及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胡秦然教授通过 MATLAB 实时脚本和 App 设计工具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6:46 ?1284次阅读
    分享两则MATLAB和Simulink助力<b class='flag-5'>教学案</b>例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领域,如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具备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经
    发表于 11-14 16:39

    使用MATLAB培养医疗人工智能领导者和增强工程课程

    全球各地的高校都在使用 MATLAB 和 Simulink 开展教学与科研,帮助未来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掌握未来世界工程项目与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重要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二则案例为培养医疗人工智能领袖和增强工程课程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6:37 ?771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幸得一好书,特此来分享。感谢平台,感谢作者。受益匪浅。 在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这一章详细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阅读这一章后,我深感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结合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以下是我个人的读后感: 1. 技术革新与生命科学进步 这一章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加速生命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无疑为读者铺设了一条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深刻影响并推动科学创新的道路。在阅读这一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以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下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 1.
    发表于 10-14 09:12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主要得益于其开源性、灵活性和低功耗等特点。以下是对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的详细分析: 一、RISC-V的基本特点 RISC-V
    发表于 09-28 11:00

    人工智能ai4s试读申请

    目前人工智能在绘画对话等大模型领域应用广阔,ai4s也是方兴未艾。但是如何有效利用ai4s工具助力科研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本书对ai4s基本原理和原则,方法进行描诉,有利于总结经验,拟按照要求准备相关体会材料。看能否有助于入门和提高ss
    发表于 09-09 15:36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AI for Science的基础知识,梳理了产业地图,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AI for Science)带来的产业变革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本书聚焦于人工智能
    发表于 09-09 13:54

    报名开启!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将启幕,国内外大咖齐聚话AI

    8月28日至30日,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大会以“魅力AI·无限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全球通用人工智能领域集产品
    发表于 08-22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