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为AI跨越 写在HDD迈向11碟的时代

焦点讯 ? 来源:焦点讯 ? 作者:焦点讯 ? 2025-01-22 09:2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全球科技再次呈现出产品技术井喷的状态,以高性能加速器芯片、高带宽HBM内存为代表的计算核心单元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GPT-5、视频AIGC、AGI为代表AI应用快速普及化,AI时代数据规模又一次大爆炸,唯有更大容量的存储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容量、容量还是容量,存储将成为芯片之后,AI核心架构的基础。

应对海量温冷数据存储,即使QLC乃至PLC普及,仍不能解决容量与成本问题,“传统”的HDD硬盘产品,在AI浪潮下,不但没有退居二线,反而因为其高容量、高密度、高可靠性、高兼容性以及高性价比优势,回到主要技术解决方案的角色中来。

当然,硬盘看起来还是那个26.1mm厚的硬盘,而其内里已经历翻天覆地的革命,采用创新性的“10+1”架构方案的产品呼之欲出。

HDD市场上,单盘30TB的容量突破已正式实现,初期均面向数据中心,特别是为AI存储需求优化的数据中心领域,而后则会逐步依次渗透到云存储、NAS和安防领域。这些领域对于存储容量,都从来不嫌大,而对于成本都非常敏感。特别是这些领域,一方面AI算力中心方兴未艾,一方面算力/存储供需极度不均衡,算力/数据中心重复投资的风险较高,能够在现有架构上扩容并兼顾是最理想的选择。

wKgZO2ePgKGAHCKWAAJDOJGTuDI626.png

在这个大背景下,所谓半高规格的3.5英寸硬盘的物理规格数十年来没有改变,提高容量只能通过内部挖潜完成,主要路径是提升单碟磁密度(单碟容量)和增加碟片数量等两条。

包括能量辅助垂直磁记录(ePMR)、热辅助磁记录(HAMR)、微波辅助磁记录(MAMR)等技术已走出实验室,被用以提升HDD产品的单碟容量。在过去的几年中,这种容量提升逐渐积累着量变。如西部数据就将多项相关技术同步导入,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协助提升其ePMR技术的可用性和兼容性。

除了已被其称为HelioSeal的充氦技术外,西部数据还在其大容量HDD产品中广泛引入了OptiNAND、TSA(三阶寻轨定位系统)、ePMR、UltraSMR和ArmorCache等技术。

wKgZO2ePgKKAHqnFAAI3Qns0iYc806.png

这一系列技术的逐步引入和持续优化,都着眼于提升单碟存储密度和提高数据可靠性,使西部数据的每代HDD产品保持着约10%的容量提升节奏。而与此同时,这一系列技术,也为另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提升,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去年10月,西部数据正式宣布出货容量高达32TB的UltraSMR HDD产品Ultrastar DC HC690和26TB的新一代CMR HDD产品Ultrastar DC HC590,专为超大规模云和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巨量数据存储需求设计,为人工智能数据周期(AI Data Cycle)做好存储技术准备,为更大容量的原始数据存档,内容存储以及新内容生成的存储做好准备。

对于单盘容量30TB这道门槛,西部数据采取了两步走的方式突破:提升存储密度达单碟2.91TB(1480Gb/平方英寸,SMR;CMR版本为单碟2.36TB、1190 Gb/平方英寸),略高于上一代产品,为技术平台向MAMR/HAMR迁移做积极地准备;增加碟片数量——前述的革命性技术突破。

不要小看碟片数量增加这一变化,和半导体技术、磁密度这些依靠制程就能获得相当提升的微观方式不同,碟片数量增加对HDD的设计、制造、材料以及电控、电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涉及磁头读写层面的小型化发展。

空气封装机械硬盘,无论是5400r/min还是7200r/min,碟片数量一直停滞在5~6碟水平。数据中心的充氦气硬盘的碟片数量则一路逐步增加至10碟片。每次碟片数量增加都会引起业界讨论,特别是集中在越来越薄的刚性碟片可靠性和耐用性问题上,而这恰恰是企业级用户最为关心的。

西部数据集成11张碟片解决方案的技术难度,就在于不再降低碟片本身厚度,而仅通过压缩碟片间距实现装入更多碟片,通过限制磁碟堆叠的总高度,最小化对硬盘外壳的影响。

无论是充氦还是7200r/min,都物理原理层面限制了HC690/ HC590。降低磁头飞行高度——以此提升单碟存储密度,唯有依靠日益精进的磁头定位,获得狭小空间中,稳定的数据读写。

同时,在不降低整体结构刚性的前提下,西部数据为11碟HDD产品带来了更薄的硬盘基座铸件设计,HDD主板的形状也按需要进行了调整,以避免与活动的磁臂组重叠而影响盘体厚度。

通常,增加碟片数量,特别是碟片厚度不变,会导致硬盘功耗增加,而西部数据还对碟片、磁臂组等几个关键组件的设计进行了优化,降低了飞行阻力,控制整体功耗水平。

wKgZPGePgKSAMkjDAAIIeR4zFzQ049.png

事实上,HC690的各方面性能表现良好,不仅外形尺寸与传统HDD别无二致,而且闲时功耗也被控制在5.5W的水平,也就是完全可以丝滑替代各种既有系统中的HDD。用户无需为供电、散热、接口、优化操心,从而直接获得10%的存储密度增加,这对数据中心运营者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wKgZO2ePgKSAdHKWAAHK7pVLD-U968.png

在性能方面,单碟密度增加和碟片数量增加,UltraSMD的HC690的持续数据读写能力可达257MiB/s,CMR的HC590更能达到288MiB/s水平,较前代稳定提升。

同时,两款产品仍都具有7×24小时的高负载功能能力、年读/写负载为550TB,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250万小时的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年设备失效率仅0.35%、数据错误率低于1/1015,且抗振水平未因碟片间距较小而下降,保持了与10碟HDD的相同水准。

wKgZO2ePgKSAL38BAANIFymlRtA208.pngwKgZPGePgKWAbdchAAKuBKFeItc370.png

除了面向数据中心的Ultrastar系列的两款产品已经实现出货,西部数据面向系统集成商和经销商设计的26TB WD Gold HDD也已上市。

无论是32TB还是两年内实现单盘50TB,容量的提升都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提升,但由西部数据Ultrastar DC HC690/HC590所带来了11碟封装,可以说重新定义了人们对 3.5 英寸硬盘的容量预期,实现了大跨步阶跃,给HDD这一集光机电磁半导体等诸多尖端技术于一身的“传统”产品,一个AI时代下更有前景的未来。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58

    浏览量

    282446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530
  • HDD
    HDD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53

    浏览量

    2818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I 边缘计算网关:开启智能新时代的钥匙?—龙兴物联

    流量动态分析、违章行为智能识别;在智慧城市建设里,可检测周界入侵、消防通道占用等安全隐患。 AI 边缘计算网关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各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引领我们大步迈向智能新时代
    发表于 08-09 16:40

    信而泰×DeepSeek:AI推理引擎驱动网络智能诊断迈向 “自愈”时代

    ,以“全流量采集 + AI根因诊断 + 预测性运维”核心支柱,推动企业网络运维模式从传统的“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和“故障自愈”的智能化方向跃迁。 三大核心能力:AI推理引擎重塑网络运维逻辑1.全
    发表于 07-16 15:29

    华为AI UBB解决方案加速网络迈向高阶智能

    解决方案,包括AI FAN、AI OTN、AI WAN和ADN四大部分,端到端覆盖家庭网络、承载网络和UBB智能管控系统。AI UBB解决方案通过端到端设备内生智能和全面能力提升,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5:56 ?645次阅读

    Pimchip-N300 | MCU厂商迈向AI时代的“一站式钥匙”

    AI时代,MCU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在严格控制功耗、成本与体积的情况下,集成足够的算力来满足边缘AI推理需求?”传统MCU架构在满足AI计算需求方面存在固有的性能瓶颈,算力扩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7:02 ?1226次阅读
    Pimchip-N300 | MCU厂商<b class='flag-5'>迈向</b><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时代</b>的“一站式钥匙”

    AI 时代开启,企业跟风做 AI 产品是明智之举?

    AI
    华成工控
    发布于 :2025年04月10日 17:28:44

    Nordic nRF54 系列芯片:开启 AI 与物联网新时代?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芯片技术的创新始终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Nordic 公司的 nRF54 系列芯片,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设计, AI 机器学习和物联网应用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发表于 04-01 00:18

    端侧AI应用——“后DeepSeek时代”产业机遇分析

    ,面向行业进一步释放 "端侧 AI 应用" 的确定性机遇,推动“后DeepSeek时代” PC生产力边界实现跨越式拓展。 搭载AMD锐龙AI处理器的Windows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7:34 ?392次阅读

    适用于数据中心和AI时代的800G网络

    ,成为新一代AI数据中心的核心驱动力。 AI时代的两大数据中心:AI工厂与AIAI
    发表于 03-25 17:35

    华为AI重塑核心网运维模式助力运营商实现数智化转型,迈向AN L4

    在MWC2025期间举办的5G-A核心网产业峰会上,华为云核心网MAE领域总裁罗萱发表了题为“AI重塑核心网运维模式和高稳能力,助力运营商迈向AN L4”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华为核心网
    的头像 发表于 03-08 11:42 ?1054次阅读

    当我问DeepSeek AI爆发时代的FPGA是否重要?答案是......

    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FPGA在AI时代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强大的硬件加速能力和高能效比上,更在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定制化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AI需求,
    发表于 02-19 13:55

    不止于记录:AI赋能,顶坚单北斗移动执法终端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终端,凭借其高精度定位、5G高速传输及AI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引领执法领域迈向智能化新时代。顶坚移动执法终端一、高精度定位,助力精准执法顶坚单北斗移动执法终端内置北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2:02 ?455次阅读
    不止于记录:<b class='flag-5'>AI</b>赋能,顶坚单北斗移动执法终端<b class='flag-5'>迈向</b>智能化新<b class='flag-5'>时代</b>

    SSD硬盘和HDD硬盘的区别

    在计算机存储领域,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是两种主要的存储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发展,SSD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而HDD则以其大容量和较低的成本继续在市场上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09:32 ?1873次阅读

    如何选择适合的SSD SSD和HDD的区别

    随着技术的发展,存储设备也在不断进步。SSD和HDD是两种常见的存储解决方案,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 SSD和HDD的区别 1. 速度 SSD :固态硬盘使用闪存技术,没有移动部件,因此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0:57 ?1984次阅读

    西部数据正式推出超大容量 ePMR HDD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近线存储需求

    公司推出行业领先的 11 磁碟架构设计,以容量高达 32TB 的 UltraSMR HDD 和 26TB 的 CMR HDD超大规模云、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级数据中心客户提供卓越的 T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8:47 ?1313次阅读
    西部数据正式推出超大容量 ePMR <b class='flag-5'>HDD</b>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近线存储需求

    HDD和SSD的区别有哪些

    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和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是计算机存储系统中两种主要的存储设备,它们在结构、性能、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HDD和SSD的详细解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4:35 ?495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