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mqfo_kejimx ? 2017-12-23 10:2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很多职业都要被AI取代了,不知不觉中,它们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还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你看我们桌子上,各种智能音箱,虽说它们目前都有点智障吧,不过简单的命令还是很OK的。智能越来越智能的时候,人类该咋办呢?

我们简单看一下目前看到的AI能胜任的工作,首先它应该可以教人下棋吧……琴棋书画另外三项目前来说好像教不了,不过,AI写文章是可以的。腾讯新浪等等多家媒体都有AI写手,虽说AI目前能负责的都是很简单的不需要什么文采的财经类或类似的栏目,但是小编已经隐隐觉得自己要失业了。

说到财经,AI在风投领域也是风头无两。连很多金融专家和银行都已经投不过AI了,回报率越来越好。没准以后你去买股票,你看见的财务管理人员其实就是AI呢。

至于那些流水线作业的职业,AI处理起来应该更加得心应手。你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因为动作都是重复单一的。工人需要做的更多是检查和维护的工作,现在连分个快递都不需要人类动手了。

再看看娱乐圈,我觉得AI出个专辑没什么问题,你看初音多火?虽说AI能做的和V家能做的差不多。只不过,AI未必会有那么受欢迎,这种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偶然性太大了。

拿李开复的话说,人类未来能做的工作是创造类和关爱类的。举个例子,AI弹出的曲子和钢琴家弹出的曲子注定不同,因为每位钢琴家注入曲子的情感不同。在曲子的整体氛围基调上会有非常大的差别,节奏调整或是即兴处理,比如变调,也会画龙点睛。琴棋书画中另外两项也是AI非常难以做出彩的事情,因为书画带有了浓重的人文气息,每个人的笔触用色都不同。

见字见画如见人,这点是目前只能做机械性产出的人工智能没法具备的。的确有人会说,AI早晚都会拥有情感。有了情感,你就能做出这些具有人文气息的事情。但是考虑到现如今人类连自己大脑到底是什么样子都没搞明白,AI的情感问题还是暂时放在无限期延后问题里吧。

至于啥叫关爱类的,你让AI去卖个保险我觉得这事很悬。你让AI去当个幼儿园老师,估计没一会它就冒烟了。这些需要心理学、需要沟通、需要情感共鸣、需要精神付出的工作,AI有了情感也不一定能做好。

全世界那么多销售,你看扬名世界的有多少个?成功学大师那么多,你让他们去推销个什么他们不一定卖得出去。都说心理学是潜科学,不过这还真算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长久无法精通的学科。

现在我们可以说是全世界都在研究AI,但是研究出成果的并不多。目前全世界都在寻找AI人才,你们还记得几年以前3G人才那几十万的缺口吗?时代进步太快了。别说3G,5G都要落实了。对于AI专业的毕业生,25万年薪都算便宜的,翻倍到50万也大有人在。

人才是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最直接的资本,很多企业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去学生堆里寻找优秀的自己培养。从之前腾讯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在百万以上。

这个月26号,2017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CEO峰会就要开始了。到时候又可以见识一下这些大佬们现在的脑洞有多大,而且谁也不知道某歌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加入BAT的大战之中。之前某歌的开发者大会全球都在直播,我们也做过相应的报道。可以说现在竞争真是越来越激烈了,你能相信百度和某歌几乎算是同时起家的吗?

大佬们在AI的路上到底要怎么走、走多远,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58

    浏览量

    282451

原文标题:AI发展得这么快,人类有可能失业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kejimx,微信公众号:科技美学】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I输出“偏见”,人类能否信任它的“三观”?

    ,大语言模型(LLM)正悄无声息地传播全球各地的刻板印象。从性别歧视、文化偏见,到语言不平等,AI正在把人类的“偏见行李”打包、升级,并以看似权威的方式输出到世界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13:43 ?678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输出“偏见”,<b class='flag-5'>人类</b>能否信任它的“三观”?

    【书籍评测活动NO.64】AI芯片,从过去走向未来:《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愿景》

    与迁移学习。 此外,书中提出“小模型替代大模型”的思路,通过强化学习、指令调整、合成数据等技术,在降低算力消耗的同时保持智能水平,为AI算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工艺创新 这部分深入剖析了推动芯片
    发表于 07-28 13:54

    AI技术如何推动我们的商业和社会发展

    不断发展AI技术能否给人类社会带来类似工业革命的跨越?它将如何推动我们的商业和社会发展?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演进?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09:32 ?265次阅读

    AI时代:不可替代的“人类+”职业技能

    当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撰写报告、编写代码甚至设计产品时,一个根本性的焦虑开始蔓延:人类工作者是否正在被算法取代?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比简单的“是”或“否”更为复杂——AI确实在重塑职业版图,但真正的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6:13 ?242次阅读

    Banana Pi 发布 BPI-AI2N &amp; BPI-AI2N Carrier,助力 AI 计算与嵌入式开发

    和 Renesas一直致力于推动开源生态的发展,并积极合作打造高效、开放的计算平台。BPI-AI2N & BPI-AI2N Carrier 的发布,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也将
    发表于 03-19 17:54

    浅谈AI Agent的发展阶段

    2025年伊始,有关AI变革潜力的讨论热度正不断攀升。人们对AI的关注焦点正从AI工具转向创建及部署AI Agent。在今年最新发布的文章中,美国数据分析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09:50 ?964次阅读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55】AI Agent应用与项目实战

    地看待其发展,它已经带来了伦理和道德问题: 如何保证算法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如何在智能与隐私之间找到平衡? 人类如何在AI Agent主导的未来中保持主体性? 以及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社会稳定,确保
    发表于 01-13 11:04

    马斯克预言:AI将全面超越人类智力

    近日,科技巨头马斯克作出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AI)的大胆预测。他断言,AI发展速度将超乎人类的想象,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全面超越人类的智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2-28 14:23 ?827次阅读

    AI智能体逼真模拟人类行为

    近日,据外媒最新报道,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与Google DeepMind的科研团队携手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高度逼真模拟人类行为的AI智能体。 该智能体的构建得益于研究团队将详细的访谈记录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0:24 ?921次阅读

    微软AI CEO苏莱曼谈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日前,微软 AI CEO 穆斯塔法·苏莱曼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深刻洞见。苏莱曼提出了三个对于 AI 的核心观点——首先,他强调,发展人工智能的目标应当是服务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3:53 ?713次阅读

    RISC-V在AI领域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视觉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智能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发现ARM占用很大的市场份额,推出的ARM Cortex M85性能也是杠杠的,不知道RISC-V在AI领域有哪些参考方案?
    发表于 10-25 19:13

    AI汽车发展的新阶段、新要素、新挑战

    随着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正进入AI发展新阶段。AI将通过持续学习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08:07 ?1061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汽车<b class='flag-5'>发展</b>的新阶段、新要素、新挑战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农业、环保等,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关于AI与生命科学的部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未来。在这个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总结 通过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我对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我深刻认识到AI
    发表于 10-14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