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重大战略和产业需求,上海各高校将灵活调整招生结构。未来三年,沪上高校招生格局将迎来新变革。上海近期发布了《上海市强化重点领域人才精准供给 动态调整高等学校招生结构规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预计至2026年,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比例将进一步上升,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发展更为平衡。上海鼓励并推动当地高校积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人才培育方案,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
据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十余个学科门类中,理、工、农、医四大学科在本科及研究生阶段招生规模均高达50%-60%左右。然而在上海,上述比例相对较低。针对此情况,上海将采取增量倾斜与存量调整并重的策略,扩大理工农医学科招生规模。
预计自2023年至2026年间,理工农医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占比将提升约5%,大学本科招生占比则将增加约10%。同时,电子与信息、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土木建筑、医药卫生等高职专科专业大类也将加大招生力度,预计平均占比将提高约10%。
《方案》还强调,应扩大重点产业人才的招生规模。具体措施如下: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引导现有培养规模不足且需求大的学科适当增加招生;引导已有一定培养规模但仍然存在需求的学科加强招生。此外,急需紧缺领域的招生规模也将被扩充。
围绕全市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元宇宙、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智能终端新赛道产业及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等未来产业,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领域,以及能源交通、公共卫生与医药、养老护理等社会需求强烈的领域,都将相应加大相关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3文章
46462浏览量
395545 -
智能终端
+关注
关注
6文章
952浏览量
35480 -
数字经济
+关注
关注
2文章
1108浏览量
1902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龙芯中科亮相2025全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建设论坛
“全国高校信创研学”走进RT-Thread:探寻国产操作系统硬核实力担当,如何培养“懂技术、能实战”的生力军

上海理工大学师生一行莅临意瑞半导体参观交流
如何优化层叠结构以提高PCB线路板整体性能简述
推进电机端盖结构的抗冲击分析及优化
优化电机控制以提高能效
高校宿舍为什么要改革?如何让高校宿舍收费更智能化?

大型高校能耗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