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2026年,30%的企业因人脸识别深度伪造攻击造成身份认证及验证系统失灵。这样的结果得归功于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Gartner副总裁Akif Khan指出,过去十年的技术变革使得深度伪造就像合成照片一样成为可能,那些虚假人脸图片可以欺骗甚至让生物识别身份验证失效。严重的是,假如身份认证和验证系统无法区分真假面部,那么它们的可信度会大打折扣。
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现行身份认证和验证过程依赖的是呈现攻击检测(PAD)来确认用户的真实性。然而,Gartner发现,数字注入攻击正在利用AI生成的深度伪造,现有PAD操作规程未能有效应对这类攻击冉增长了200%。
要抵抗这类攻击,应综合运用PAD、IAD以及图像监测技术,Khan建议,积极寻找能够超出现有标准并能有效追踪、归类新型攻击的解决方案。此外,首席信息安全官和风险管理领导者还需针对增加设备标识、行为分析等风险识别信号,提升检测出身份验证遭受攻击的概率。
最后,身份和访问安全及风险管理人员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比如挑选能够识别真人和防盗窃账户的技术,以有效抵御AI生成深度伪造攻击。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文章
49221浏览量
251554 -
人脸识别
+关注
关注
77文章
4093浏览量
84780 -
验证系统
+关注
关注
0文章
27浏览量
1032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芯盾时代IAM助力企业守好身份安全防线
信而泰×DeepSeek:AI推理引擎驱动网络智能诊断迈向 “自愈”时代
【重磅】企业版abg欧博DFM&abg欧博CAM正式发布!离线审查+定制开发+专属护航
富士通手掌静脉识别PalmSecure再升级

西门子推出Questa One智能验证解决方案
技术驱动未来:2QD30A17K-I-xx双通道IGBT驱动核深度解析

英伟达GTC2025亮点:NVIDIA认证计划扩展至企业存储领域,加速AI工厂部署
可智能深度学习的AI摄像机模组方案
腾讯会议新增认证身份功能,增强线上沟通信任
芯盾时代助力中建科技统一身份认证项目圆满结项
IP地址伪造和反伪造技术
深度伪造人脸检测项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