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HTAP在快递行业助力时效分析的落地实践

jf_WZTOguxH ? 来源:AI前线 ? 2024-01-10 13:4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当前,网购已经成为千家万户主要的购物方式,随着快递体 量的飞速膨胀,分析时效成了摆在快递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有 没有办法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升时效呢?

整个快递的生命周期可以用“收发到派签”五个字概括。“收” 是指用户下单,快递小哥来收件,网点建包;“发”是指快递在转 运过程中发往运转中心,发往目的地;“到”是指末端中心到件,分拣到网点;“派”是指派件网点分拣,快递小哥开始派件;“签” 是指快递小哥派件以后,客户签收。

中通快递有一套完善的自研的大数据平台(见图 2-3-1 ), ETL(Extract Transformation Load,抽取、转换、装载)数据建模 支持到半小时的级别。中通快递大数据平台支持多种数据源的接入,如关系数据库 MySQL 、Oracle,文档数据库 MongoDB 以及 Elasticsearch(ES)。基本上,所有实时任务都是通过大数据平台 来管理的,支持 Kafka、消息队列(MQ)等的接入。不论是离线 ETL 还是 Spark/Flink 的实时任务,都通过大数据平台接入整个大 数据的计算集群,最终进行计算。计算分析的结果再通过大数据 平台提供给使用方:一是将数据推送到数据应用端,用于分析和报表;二是提供给 OLAP 的查询引擎,供用户或其他系统查询。

6d0e18f2-af7a-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图 2-3-1 中通快递自研大数据平台

2.3.1 1.0 时代:满足业务和技术需求 1. 业务与技术需求分析

大数据平台首先要满足业务的需求。中通快递的业务具有如下特点:

1)体量很大:业务发展很快,数据量很大,而且每笔订单会 有 5~6 次更新,甚至更多次更新。

2)分析周期长:业务方要求的数据分析所覆盖的周期越来越长。

3)时效要求高:对分析时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不满足于 T+1 离线计算,或者半小时级别的分析。

4)多维度:技术方案支撑多维的灵活分析。

5 )可用性要求高:要突破单机性能瓶颈、单点故障,缩短甚至消除故障恢复时间。

6)并发高:QPS(Queries Per Second,每秒查询率)高,应用要求达到毫秒级的响应。

以技术为出发点,需要实现:

1)打通多个业务场景,设置多个业务指标。

2)实现强一致的分布式事务,实现原有业务模式切换代价小。

3)分析计算的工程化,以及离线存储过程。

4)支持高并发写、高并发更新。

5)支持二级索引与高并发查询。

6 )支持在线维护,单点故障对业务无影响。

7 )支持热点自动调度。

8)与现有技术生态紧密结合,做到分钟级的统计分析。

9)支持 100 以上列的大宽表,支持多维度的查询分析。

2. 重构时效系统

基于上述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中通快递引入了 TiDB,将多条业务线接到 TiDB 上,包括数据中台、实时宽表、时效分析、 大促看板等。

中通快递的时效系统是对原有时效系统的重构。原来的时效 系统整体架构(见图 2-3-2)比较简单,消费队列通过消息程序把 所有数据写入到数据库,最终在数据库上建立很多存储过程,来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将统计分析的结果提供给应用程序用于查询。

图 2-3-3 是升级后的时效系统架构。

在原有的架构上,升级后的时效系统引入了 TiDB 和 TiSpark,消息接入 Spark/Flink,最终的数据写入 TiDB。把原来 的存储过程全部下线,替换成 TiSpark。数据会写入两端:轻量 级的汇总数据直接写入 Hive(Hadloop 的一个数据仓库工具),通过 OLAP 对外提供查询服务;中途汇总的数据,直接写入关系数据库,如 MySQL。另外,每日使用 DataX 将 T+1 的数据从 TiDB 的数据库同步到 Hive,以便在第二天做离线的 ETL(提取、转换、加载)操作。

6d1f467c-af7a-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图 2-3-2 中通快递原来的时效系统整体架构

6d2d722e-af7a-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图 2-3-3 升级后的时效系统架构

升级后的时效系统架构相较以前的关系数据库的分表,无论是 TP 业务还是 AP 业务,都极大地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把原来的消息接入切换成大数据的 Spark / Flink,拥抱了现有 的大数据生态,和现有的技术栈融合。

整个架构的升级带来了很多收益。

1)已有系统的数据存储周期从原来的 15 天增加到 45 天, 接下来会到 60 天,以后甚至会更长。在扩展性方面,升级后的架 构能支持在线的横向扩展,随时上下线存储和计算节点,对此应 用基本上是无感知的。

2)在高并发方面,升级后的架构能满足高性能的 OLTP 业务 需求,查询性能略低于原系统,但是满足需求。

3 )数据库单点的压力没有了,实现了 TP 和 AP 的“分离”, 做到了资源隔离。

4)支持更多维度的业务分析,满足了更多业务分析的需求。

整体架构清晰,可维护性增强,相比之前的存储过程,升级 后整个架构体系非常清晰。

3. 大宽表建设

接下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中通快递的大宽表建设情况,如 图 2-3-4 所示。

6d60932a-af7a-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图 2-3-4 大宽表建设情况

1)目前宽表有 200 多个字段,至今还在继续增加。

2)接入了 10 多个主题(Topic)数据来源。

3)打通各业务产生的数据,并汇聚到 TiDB 生成业务宽表,借助流处理系统 Flink/Spark Streaming 把各个业务端的数据最终 写入 TiDB 的宽表。

4)借助 TiSpark,从业务宽表输出分析结果,同步 3 亿余条数据到 Hive。

5)提供实时数据建设与离线数据 T+1 的整合,基本上可 在 10min 以内完成。

下边是各个接入端,如运单中心、订单中心等以及其他业务系统,接入端会把业务写入 MQ/Kafka。Flink/Spark Streaming 会将 Kafka 里面的消息写入 TiDB 的宽表 (TDB)。TiDB 的宽表上面是 TiSpark,它会通过 TiSpark 的批处 理最终将数据写入 DW 或者 DIM 层,也会将一些汇总数据写入 ST 层,而逐步汇总的数据会写入关系数据库。最终 Java 应用或者 FineReport 报表,会读取关系数据库的汇总数据以及 ST 层的数据。

另外,宽表也会对外提供大量 API 的服务,数据中台、时效系统、数据看板系统等产品,都会调用宽表提供的数据服务。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我总结为量变引起质变。

1 )热点问题:在业务高峰时,索引热点较为突出,很多业务是基于时间来查询的,在连续的时间段写入或更新会导致索引的 热点。在大促的时候尤为明显,这样会导致部分 TiKV 的压力非常大。

2)内存碎片化的问题:在系统运行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大量的更新和删除会导致内存碎片化。这个问题已经在后续的版本中修复,系统升级之后没有发现异常。

3)正确使用参数的问题:当读取的数据量达到总体数据量的 1/10 以上时,建议关闭 tispark.plan.allow_index_read 参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参数的收益会变成很小,甚至会带来一些负收益。

4. 运维监控

TiDB 已经有很丰富的监控指标,它使用的是现在主流的 Prometheus + Grafana,监控指标非常多、非常全。TiDB 支持用户的线上业务,同时也支持开发人员查询数据,因此可能会遇到一些异常的操作,甚至遇到一些 SQL 影响 Server 运行,对生产产生影响。基于 TiDB 提供的监控功能,并针对使用过程中遇到 的一些问题,我们自建了自动监管和告警系统,监控线上特殊账 号的慢查询,自动“杀掉”异常 SQL,并通知运维和应用负责人。我们还开发了查询平台让用户使用 Spark SQL 去查询 TiDB 的数 据,兼顾了并发和安全。对一些很核心的指标,我们额外接入了自研的监控,将核心的告警信息电话告知到相关的值班人员。

2.3.2 2.0 时代:HTAP 提升

业务方的需求不断升级,他们不再满足于数据存得越来越多,还希望系统跑得更快,不仅希望系统要满足分析数据周期的增长,还希望更快地感知业务的变化。下游系统需要更多的订阅信息,希望信息不满足需求时,能主动调取。在开展大促活动时,TiKV 的压力非常大,我们需要真正地实现计算和存储分离。集群太大,不容易管理,问题排查很困难。所以,我们对架构再次进行升级,再次升级后的架构如图 2-3-5 所示。

2.0 时代我们引入了 TiFlash 和 TiCDC,为什么引入 TiFlash?因为 TiFlash 是一个列存数据库,当在 TiDB 上建一条同步链时,整个架构包括 TiDB 都不需要改动。数据写入的整个架构是不变 的,仍然可以通过 Flink/Spark 写入 TiDB 宽表。我们虽然引入了 TiFlash,但是依然保留了部分 TiSpark 任务。由于业务特性,由一些数据汇总得到的结果数据可能会达到了几百万或者上千万的 级别,全部通过 TiFlash 写入 TiDB,时效性跟不上。TiDB 对此 需求提供了后续的解决方案,数据计算会部分切换到 TiFlash 上, TiSpark 和 TiFlash 是共存的。TiSpark 或者 TiSpark 的汇总数据还是会写到 Hive,也有一部分会写到 MySQL,它们都会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我们通过引入 TiCDC 把 TiDB 的 Biglog 同步到消息队列里,供下游的业务方使用,进行地域式消费。

6d76ab7e-af7a-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图 2-3-5 再次升级后的架构

架构再升级的收获共有两点:

一 是增强时效,部分分析进入了分钟级,运行间隔从 5~15min 降到了 1~2min。

二是降低了资源的使用,降低了 Spark 集群所需的资源量, 物理节点大概从 137 个降到了 77 个。

2.3.3 3.0 时代:展望未来

未来,仍然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处理,也有很多地方需要进 一步提升。

1)监控一直是我们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我们的集群规模 比较大,指标很多,而且有的时候加载非常慢,排查问题的效率得不到保证。监控虽然很全,但是出了问题无法快速定位,这也 给我们线上排查问题带来了一些困扰。

2 )执行计划偶发不准,会影响集群的指标,导致业务相互 影响。这个情况可能与表的统计信息相关。过去数据清理还是比 较麻烦的,我们现在是通过自己写脚本来支持旧数据的自动 TTL (Time to Live)功能。TiFlash 现在虽然已经支持很多函数知识下 推,但是我们希望可以更多地支持一些应用中遇到的函数。

3)提升集群稳定性。

4)实现 TiSpark 对 TiFlash Batch 的支持。

5)支持用户、资源隔离,避免相互影响。

6)实现分区表支持、数据过滤,提高计算性能。

7)缓解计算抖动问题。

作者介绍

朱友志:中通快递大数据架构师,负责中通大数据基础架构工作。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ETL
    ETL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3

    浏览量

    9780
  • MySQL
    +关注

    关注

    1

    文章

    875

    浏览量

    28221
  • QPS
    QPS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4

    浏览量

    8965
  • OLAP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4

    浏览量

    10332

原文标题:HTAP 在快递行业助力时效分析的落地实践

文章出处:【微信号:AI前线,微信公众号:AI前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openGauss携手鲲鹏斩获HyBench HTAP性能榜第一

    近日,国内混合事务及分析处理(Hybrid Transactional/Analytical Processing,HTAP)数据库基准测试平台HyBench2025年7月发布的最新榜单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8:56 ?363次阅读

    共聚焦显微镜解析 | 双辊铸造工艺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应用

    航空航天与精密模具领域,无钴马氏体时效钢因兼具超高强度与韧性成为热门材料,然而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与性能调控始终是技术突破的核心。光子湾科技深耕高端光学精密测量技术,正成为揭示材料相变机制的关键工具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48 ?48次阅读
    共聚焦显微镜解析 | 双辊铸造工艺<b class='flag-5'>在</b>无钴马氏体<b class='flag-5'>时效</b>钢的应用

    全国快递业务量破千亿,科义技术如何赋能?

    的蓬勃发展态势,也意味着行业面临着更高的运营压力与挑战,在此背景下,科义的视频行为分析系统与巡检机器人或许能为快递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科义技术简介 科义视频行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11:02 ?137次阅读

    大模型半导体行业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的应用,比如使用机器学习分析数据,提升良率。 这一些大模型是否真的有帮助 能够解决工程师的知识断层问题 本人纯小白,不知道如何涉足这方面 应该问什么大模型比较好,或者是看什么视频能够涉足这个行业
    发表于 06-24 15:10

    NVIDIA AI如何助力艺术创意落地

    本次 GTC 将在欧洲著名艺术之都巴黎举办,特别策划的艺术画廊将展示 AI 如何助力创意落地,实现技术与灵感碰撞的愿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5:26 ?504次阅读

    九识智能助力甘肃邮政快递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共绘智慧物流新蓝图

    5月28日,由酒泉市邮政管理局、酒泉市总工会、酒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市邮政快递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酒泉职业技术大学隆重举行,九识智能受邀深度参与赛事环节,通过全流程无人化配送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0:45 ?525次阅读
    九识智能<b class='flag-5'>助力</b>甘肃邮政<b class='flag-5'>快递</b><b class='flag-5'>行业</b>职业技能大赛,共绘智慧物流新蓝图

    嵌入式二维码模组智能快递柜中的几大创新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二维码模组智能快递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快递行业带来了诸多创新与便利。一、提升取件效率与体验传统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4:00 ?240次阅读
    嵌入式二维码模组<b class='flag-5'>在</b>智能<b class='flag-5'>快递</b>柜中的几大创新应用

    一径科技激光雷达产品助力煤矿行业智能化转型

    煤矿开采这一传统而又关键的行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升级成为提升效率、保障安全的必由之路。一径科技的长距前向激光雷达产品,煤矿行业中取得了重要的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1:42 ?489次阅读

    曙光存储入选2025年中国先进存力最佳应用实践

    近日,国际权威分析机构沙利文(Frost & Sullivan)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2025年中国先进存力最佳应用实践》,以闪存为标志的先进存力已在各行业落地,尤其是AI、金融、通信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09:55 ?602次阅读

    DeepSeek一体机:加速AI训推超融合,推动行业智能化落地

    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模型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场景”,然而数据工程复杂、模型适配难、训练成本高等问题,仍是行业落地的“拦路虎”。 华为DCS AI解决方案针对DeepSeek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1:14 ?905次阅读
    DeepSeek一体机:加速AI训推超融合,推动<b class='flag-5'>行业</b>智能化<b class='flag-5'>落地</b>

    软通动力助力金融行业AI应用创新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AI)的迅猛发展,AI大模型金融领域的应用正日益深入,逐步成为推动行业创新的重要引擎。近期,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金融行业推进组牵头编写的《金融大模型落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09:10 ?618次阅读

    适合快递驿站出库仪一体机的安卓主板

    电商行业持续繁荣的背景下,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快递驿站出库仪一体机的诞生,为物流行业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其高效、智能的特性,不仅极大地提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7:13 ?762次阅读
    适合<b class='flag-5'>快递</b>驿站出库仪一体机的安卓主板

    龙智出席2024零跑智能汽车技术论坛,分享功能安全、需求管理、版本管理、代码扫描等DevSecOps落地实践

    快讯!日前,龙智出席零跑汽车技术论坛,分享龙智DevSecOps解决方案功能安全、精细化需求管理、流程自动化、版本控制和代码质量分析等方面的落地实践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6:06 ?1473次阅读
    龙智出席2024零跑智能汽车技术论坛,分享功能安全、需求管理、版本管理、代码扫描等DevSecOps<b class='flag-5'>落地</b><b class='flag-5'>实践</b>

    海康威视助力快递物流行业场景数字化升级

    海康威视扫码PDA搭载专业扫码头,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能快速、准确识别面单上的信息,并配置定制OCR算法,能够进一步解决字符串的识别难题,被广泛应用在拣货、出入库、退换货拆包等环节,助力电商、快递等企业和用户进行高效快件盘点。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9:18 ?885次阅读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9】大模型启示录:一本AI应用百科全书

    具体章节中逐一介绍这些参与共创的朋友,在这里不再详细列举。 本书并非从学术或理论的角度出发,而是汇集了前沿的行业实践经验,每篇内容都紧密关联实际应用,旨在成为大模型各行各业落地
    发表于 10-28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