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GI魔盒,会放出冥王PLUTO还是阿童木?

脑极体 ? 来源: 脑极体 ? 作者: 脑极体 ? 2023-12-11 09:4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人机共生,是科幻作品永恒的主题。其中,《冥王PLUTO》可能是最早探讨人类与机器人如何在冲突中共存的漫画作品。

如果说阿童木是人机共生的“和平使者”,启蒙了几代人对机器人的信任和热爱,那么冥王PLUTO就是阿童木的反面,一个心怀仇恨的杀戮机器。在《铁臂阿童木》的番外篇《地上最大机器人》中,名叫冥王PLUTO的超级机器人,要挑战阿童木在内的全球七大机器人。

这个故事,后来被浦泽直树进一步改编,以更大篇幅和笔墨,描画了人机共存的种种矛盾冲突。

最近,冥王PLUTO的故事被奈飞搬上了屏幕,动画《冥王PLUTO》上线即爆款,豆瓣开分9.1,IMDb开分9.3,口碑如潮。

虽然这部动画的主题,是老生常谈的“人机共生”,但在2023年观看,却别有一番滋味。

wKgZomV0R4eAZjh0AA1ahFOkqUw780.jpg

这一年,大模型的“智能涌现”展现出了类人级别的推理能力,具身智能让科幻电影中的人机共存加速到来,AGI的实现也不再是遥不可及。

与此同时,大模型和AGI所暴露出的冲击和危险,也渐渐浮出水面。有画师们联名反对AI学习自己的作品,OpenAI政变原因之一就是科学家对“AI失控”的担忧,而中美AI竞争也掀起了一轮轮博弈。

也别忘了更大的世界,很多地区正在陷入动画《冥王PLUTO》中中东战争类似的战火阴霾之中。

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正在不知不觉地跨越奇点。在不远的未来,人机共生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AI会像冥王PLUTO一样被用来杀人吗?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去迎接一群“十万马力”的超级智能机器人呢?

不妨带着童年看阿童木动画片一样的好奇心,和我们一起开开脑洞吧。

杀戮机器觉醒?又一次“狼来了”

避免剧透,一句话给大家总结一下动画《冥王PLUTO》的剧情——机器人在宇宙的中心呼唤爱。

在人类和机器人共同生活的未来,机器人拥有了和人一样的感情和思维能力,可以与人建立幸福的家庭。而数次离奇的谋杀,掀开了人机共存的隐藏矛盾:机器人产生了仇恨的情绪,于是愤怒地举起了枪……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故事好熟悉?

wKgaomV0R4iACrXxAAOM5F0uzh4767.jpg

(《冥王PLUTO》动画截图)

有大量科幻作品都是这样的:遥远的3xxx年,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高度发展,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某一天机器人像《西部世界》中德洛丽丝那样意识觉醒,发现人类对自己各种欺压,于是开始抗争和复仇。

机器人意识觉醒,成为人类不可掌控的威胁,几乎是所有“科技鬼故事”的必备设定。不过,冥王PLUTO不过是又一次“狼来了”。

首先,即使实现了AGI强人工智能,智商和意识也不是一码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智能机器依然只能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姿态等,模拟人类的情感表达,并不是真的拥有情感体验。更何况,我们距离强人工智能还有不短的距离,最近一项针对GPT-4的图灵测试中,得分远不及人类。对“机器意识觉醒”的恐惧,不过是又一场“恐怖谷效应”。

其次,万一的万一,机器人真的产生了意识,就一定会是恶的吗?显然不是。正如阿童木和冥王PLUTO是两个对立阵营,机器人的行为特征也分“善”和“恶”。凭借今天我们对AI技术的了解,以及目前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恐怕机器人并不会感到“被人类威胁”吧,自然也就不太可能成为什么人类杀手或机器人反叛军团之类的。正如《流浪地球2》《冥王PLUTO》等最新科幻作品中,机器人的威胁大多源于网络漏洞、人类的恶意操作,以及算法为了让人类延续下去计算出来的结果“好心办坏事”。

wKgZomV0R4iAex6wAAItgNMiyx8032.jpg

(《冥王PLUTO》动画截图)

每当能力卓绝的智能体问世,比如ChatGPT,关于机器“超智能”的神话就会出现秀智商,叫卖“机器智能会超过人类智能”“机器会取代人类”之类的观点。显然,这些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再强大的机器也不足以战胜人类的智慧。

只不过,人们总是喜欢相信惊心动魄的故事以及想象中的危险。换个角度想,这种对危险的敏感本能,或许就刻在人类野外求生的DNA中。所以,从“狼来了”到“杀戮机器觉醒”,这种故事始终会让人乐此不疲,换个主角就能重来。

被掩盖的真问题:高度共生的社会危机

当人们都在热议智能机器觉醒的假象风险,也许把真正的危险掩盖住了,而这些真正的风险,才是人机共生的问题所在。

大模型的到来,正在让机器从自动化系统发展成为高度自主系统。

所谓自动化系统,类似扫地机器人、恒温控制器,只需要在可控的环境下,根据固定的目标,执行设定好的任务。而家政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具身智能,显然就没这么简单了。它们需要在动态变化的物理环境下,准确及时地检测到障碍物,并实时做出恰当的决策和相应的行动,这些高度自治的自主系统,显示出了与人类相似的智能。大模型正在让自主系统的具身智能,变成现实。

听起来很美好,但这个人类和自主系统共生的未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1.算法黑箱。AI拥有“暗知识”,无需借助理论或数学分析,就可以做出决策,在地震预测、天气预测等方面做得比人类专家更好。但AI并不是真的理解了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如果关键系统不可靠,在生产环节就难以保证安全。比如设计一架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使用数学模型是白盒的,可以很有把握符合安全标准,而算法的黑箱性不能保证足够的安全可靠。

2.失业问题。自动化程度越高,机器人使用越普遍,失业率就越高。不是所有马车夫都能学会开汽车,许多被自主系统替代的工作岗位是不会再回来的,而需要创造力、难以被AI替代的职业,比如编程、艺术创作,只能为少数人提供工作机会。职业结构的变迁,一定会带来失业阵痛,同时阻碍AI产业的发展。这一年来大量画师对AIGC的反对和抗拒,就是明证。

3.技术依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AI应用和机器人的到来,一定会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比如自动配送外卖车、酒店服务机器人,就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ChatGPT帮助学生们做作业、写论文。这也意味着,人类会逐渐丧失某些技能。比如唐诗宋词,未来的孩子可能再也不需要背诵它们了,机器人将东西无微不至地送到手边,人的日常活动量也随之减少,带来肥胖等隐患。随着算法预测越来越精准,我们会逐渐依赖AI做决策,而不是倾听身边普通人的建议和自己的感受与直觉,而决策-行动-反馈的整个正向机制,也被打断了,让人越来越缺乏自信。人机共存就是“温水煮青蛙”,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并非杞人忧天。

4.政治冲突。还有一种潜在威胁,来自各国政府和企业组织的猜忌与博弈。对智能技术的管控已经是一个政治问题了,而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竞赛,正在掀起类似冷战时期的政治博弈。

wKgaomV0R4mAFQWtAABtyrv3dj8284.jpg

《纽约客》杂志2023年11月20日出版的一篇文章《Why the Godfather of A.I. Fears What He’s Built》(人工智能教父为何害怕自己的成果)中,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直言:“我们不知道人工智能会变成什么样子。”但当记者问:“为什么不直接拔掉插头呢?”辛顿回答:“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而此前,他曾拒绝签署一份呼吁暂停研究人工智能至少6个月的请愿书,并表示:“中国可不会停止研发6个月”。有理由相信,出于政治博弈的考虑,某些政府、企业或科学家,会对人工智能的风险,干脆放任自流。

从人类自治迈向机器自治的人机共生社会,运行机制都要随之变化。或许不会直接导致杀害等灾难,但对就业、文化、政治秩序的冲击,同样会产生安全隐患。

从此刻,掀开“潘多拉魔盒”

你可能会问,既然发现了真正的风险,是不是就能提前做出防范,减少人机共生的摩擦?

从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这个愿望都不太现实。

技术层面,AI不同于人类历史上任何技术风险的。作为一种自主学习、自主进化的算法,AI需要不断咀嚼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内部转换和“无监督学习”,其中的规律和隐秘Bug可能都不是人类工程师能及时捕捉到的。我们经常听到程序员讲一个段子:如果一段程序能跑能work,那就千万不要动它,不要想清理“屎山”。所以,人类未必能够将AI成长捏在自己的手心里。就像一年之前,谁能想到ChatGPT会“智能涌现”,并让整个世界天翻地覆呢?

wKgZomV0R4mAK_1UAABuytYHi68805.jpg

(《冥王PLUTO》动画截图)

社会层面,目前主流国家应对危机的方法,往往不是“事前预防”,而是“动态平衡”。事前预防,需要提前对“最坏情况”做出评估,然后进行防御性投入,成本是非常高的,一般只会在医疗、自然灾害、战争等方面采用。而强人工智能的风险,危急程度并不算高,甚至有人调侃“关键时候把AI电源拔了”,所以这种危机的防范就要考虑成本收益比,不会牺牲收益最大化,追求绝对安全,而是在经济和安全之间,寻找一个动态平衡点。而这种“动态平衡”的问题,则会让一些脆弱群体,置身于较大的风险之中,比如重复劳动的工人、底层白领、简单知识生产者等,面临被取代的压力。

大模型这条AI之路,正在掀开AGI强人工智能的“潘多拉魔盒”,会放出冥王PLUTO还是阿童木,抑或兼而有之,还是未知数。

既然人类和机器人高度融合共生的社会必然会到来,我们又该依靠什么保持乐观和信心呢?我想,《冥王PLUTO》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爱”。

人性的种子,会顽强地在战火和焦土中萌芽,一次又一次重建新世界。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39

    浏览量

    214430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760

    浏览量

    282485
  • Agi
    Agi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3

    浏览量

    10566
  • OpenAI
    +关注

    关注

    9

    文章

    1220

    浏览量

    909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书籍评测活动NO.64】AI芯片,从过去走向未来:《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愿景》

    、请在收到书籍后2个星期内提交不少于2篇试读报告要求300字以上图文并茂。 4、试读报告发表在电子发烧友论坛>>社区活动专版标题名称必须包含 【「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愿景
    发表于 07-28 13:54

    阿童木通过式金属双张检测器:高速精准,重塑生产效能

    在金属加工领域,双张叠料检测是保障产线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阿童木通过式金属双张检测器以高速响应、宽域检测、抗干扰强、智能互联四大核心优势,成为五金家电、锂电叠片、金属包装等行业的“效率守护者”。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1:22 ?474次阅读
    <b class='flag-5'>阿童木</b>通过式金属双张检测器:高速精准,重塑生产效能

    阿童木单探头系列:汽车冲压抓料端的双张检测 “守护神”

    在工业生产中,金属片料的单双张检测是保障产线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阿童木作为工业传感器领域的创新者,推出金属双张检测器单探头系列,以紧凑设计、精准检测与灵活适配性,为汽车制造、锂电叠片、家电五金等行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1:51 ?206次阅读
    <b class='flag-5'>阿童木</b>单探头系列:汽车冲压抓料端的双张检测 “守护神”

    字节豆包大模型团队成立AGI长期研究团队Seed Edge

     据1月24日的报道,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大模型团队已悄然组建了一个专注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长期研究团队,内部代号为“Seed Edge”。该团队旨在鼓励成员们大胆探索那些具有不确定性且周期较长的AGI研究课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5:03 ?1708次阅读

    字节跳动启动AGI长期研究计划Seed Edge

    近日,字节跳动内部传来消息,其豆包大模型团队已正式组建了一个旨在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长期研究团队,代号为“Seed Edge”。据悉,该团队鼓励项目成员勇于挑战更长周期、更具不确定性和创新性的AGI研究课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4:07 ?816次阅读

    今日看点丨字节启动 Seed Edge,加码 AGI 研究;SemiQ推出1700 V SiC MOSFET系列

    1. 字节启动 Seed Edge ,加码 AGI 研究 ? 据报道,1 月下旬,字节正式设立代号为“Seed Edge”的研究项目,核心目标是做比预训练和大模型迭代更长期、更基础的 AGI 前沿
    发表于 01-23 11:12 ?666次阅读

    奥特曼否认OpenAI下月部署AGI

    近日,针对“OpenAI已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传言,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社交平台X上进行了明确否认。 奥特曼指出,关于OpenAI已实现AGI的炒作再次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0:41 ?727次阅读

    阿尔特曼:OpenAI将率先实现AGI

    在最近的播客节目中,OpenAI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他自豪地宣称,OpenAI有望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 阿尔特曼对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4:20 ?790次阅读

    OpenAI公布2025年目标,AGI位列首位

    ,Altman正式公布了OpenAI的2025年目标清单。其中,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开发被置于首要位置,这体现了OpenAI对于实现真正智能机器的坚定追求。 除了AGI之外,OpenAI的2025年目标还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1:03 ?970次阅读

    OpenAI考虑取消AGI条款

    近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OpenAI正在与微软就一项重要条款进行磋商,该条款涉及未来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的使用权。 据了解,OpenAI与微软此前签订的合同中,包含了一项关于通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2-09 14:35 ?707次阅读

    TAS5630强行复位后有时能放出声音,但一就保护了,为什么?

    1.加电后,处于保护,SD低电平,otw1 otw2 高电平 2.强行复位后有时能放出声音,但一就保护了。 请问是何问题?
    发表于 11-05 07:52

    高级顾问宣布离职!OpenAI解散“AGI筹备”团队

    近日,OpenAI宣布解散其“AGI筹备”团队,该团队主要负责向公司提供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建议,以及评估全球对该技术的准备情况。这一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AGI筹备团队的高级顾问Miles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5:16 ?724次阅读

    安全政策遭质疑 OpenAI解散AGI团队

    技术,很多AI企业在安全政策上持续加大投入;但是OpenAI似乎在退步?要知道AI技术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若缺乏有效的监管与规划,AGI的进展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据外媒报道,OpenAI公司正在解散其“AGI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19 ?1064次阅读

    阿童木二代Atom XL数字模拟对讲手机用户手册V2.0

    阿童木二代Atom XL数字模拟对讲手机用户手册V2.0 0119
    发表于 10-14 14:03 ?0次下载

    云知声黄伟:AGI产业升级新范式

    近日,由国枫律师事务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共同主办的国枫律师事务所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通用人工智能(AGI):科技创新、产业迭代与法治发展”论坛在沪举行,汇集科技界、投资界、法学界、企业界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9-12 14:39 ?94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