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用于按需汗液分析的皮肤界面比色微流控器件

MEMS ? 来源:MEMS ? 2023-10-07 16:2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相关研究发现,汗液中的大量生物标志物的浓度与血液中相对应的循环分析物的浓度相关。因此,持续监测这些汗液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变化为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机会,例如,通过对氯化物、葡萄糖、尿酸和酪氨酸的浓度监测,可以实现囊性纤维化、糖尿病和痛风的早期诊断。此外,对汗液流失的追踪将为运动员、军事人员和临床护理医生提供个性化和时效性的反馈,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饮水,从而防止脱水或中暑症状的发生。

在特定的时间点实现身体不同部位汗液样本的收集、捕获以及随后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这一需求促进了电化学和比色汗液传感器的发展。与电化学传感器不同,比色汗液传感器由于无需用于数据分析和传输的电子器件,因此具有更加良好的兼容性,成本更低,并且易于使用。比色传感器通常与微流控器件集成,以实现在单个平台上检测多种分析物。此外,通过将微流控通道与一系列独立的储液室相连,可以实现汗液的时间序列采样和分析,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汗液交叉污染或蒸发的问题。因此,合理的微流控器件设计使得利用比色法可靠地监测汗液中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变化成为可能。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湘潭大学刘逸为老师、王秀锋教授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程寰宇教授在npj flexible electronics期刊上共同发表了题为“Skin-interfaced colorimetric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on-demand sweat analysis”的综述性论文,总结了用于生物流体管理和计时采样的微流控阀,以及用于微流控自反馈的主动触发器的最新进展。此外,在列举了目前比色微流控汗液器件在时间分辨率和可靠性方面的局限性之后,作者们进一步指出了其未来发展的一些潜在可行策略。

af51a0da-6074-11ee-939d-92fbcf53809c.jpg

图1 具有比色检测功能和微流控网络的皮肤界面比色微流控器件示意图,用于汗液分析和先进的汗液控制与反馈

比色微流控汗液器件的计时采样行为

在电化学汗液传感器中,电路模块通常首先用于对微流控阀系统进行电子编程,以实现主动生物流体管理,并且基于收集的生物流体产生可以无线传输的电信号,以及可以在智能手机或电致变色显示器上显示的可视读数。

而比色汗液传感器没有电子元件,只能依靠渗透作用产生的自然汗液压力驱动汗液通过柔性微流控结构进行汗液采样。因此,设计微流控中的阀结构来主动管理微流控网络中的生物流体流动以进行计时采样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设计包括毛细管爆破阀、疏水阀和聚合物阀。每种类型的阀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在计时采样和比色读出的应用中展现了独特的作用。因此,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阀组合起来,以实现无创和原位汗液监测的协同效应,例如,被动聚合物阀可以将汗液输送到所需的储液室进行分析,并在触发后阻塞通道以防止汗液回流,但仍然需要与其它类型的阀(毛细管爆破阀或疏水阀)相结合以进行计时采样。

af6e07de-6074-11ee-939d-92fbcf53809c.jpg

图2 基于被动阀结构的皮肤界面微流控器件,用于计时汗液采样

无电子汗液控制或反馈技术

比色微流控器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1)汗液的流动和混合不受控制;(2)可溶性化学试剂可能会从反应室回流到皮肤;(3)由于出汗速率的变化而导致精确分析时间的不确定性;(4)难以进行多步比色分析;(5)不可逆比色反应阻碍连续分析的实现;(6)缺乏及时的自反馈过程。解决上述挑战的一个潜在解决方案是将汗液分析系统与电子可编程微流控阀相结合,该微流控阀使用可单独寻址的微加热器来控制热响应水凝胶阻塞的微通道中的汗液流量。阀的主动控制可以实现在用户定义的时间进行汗液分析,从而不受汗液流速和其它外部干扰的影响。

af858d6e-6074-11ee-939d-92fbcf53809c.jpg

图3 比色微流控器件中的无电子汗液控制和反馈技术

总体而言,尽管比色汗液传感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解决以使其实现更高水平的舒适性、机械形变状态下稳定功能的保持,以及满足各种应用的低成本器件的可靠制造。首先,为了减少不适和医源性伤害,可穿戴器件(特别是用于婴儿等皮肤娇嫩人群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柔性和可形变设计。然而,器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形变或其它非特异性外部因素会影响微流控器件中的汗液流动行为,甚至意外触发反馈组件。虽然可以通过具有相对刚性的微通道和柔性衬底的集成化微流控器件来缓解这一问题,但是该类型的微流控器件制造工艺昂贵且耗时(例如光刻和深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其封装时间超过16小时),并且其材料和模量与皮肤具有较大的不匹配性。相比之下,数字光处理(DLP)技术可以快速制造(< 1小时)具有微米尺度特征尺寸(< 100 μm)的3D打印通道,并增强器件的光学透明度。

同时,数字光处理技术的灰度值范围可以实现使用不同强度的光来制造具有高达三个数量级机械梯度的梯度功能材料,从而减轻了模量突变的问题。其次,使用皮肤界面可穿戴器件进行准确的汗液分析需要减少皮肤分泌的污染物(例如皮脂、皮肤碎片和灰尘)。例如,有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纸基三明治结构pH传感器,使用普通的控油片即可以过滤混合在汗液中的皮脂。最后,大多数比色汗液传感器也存在一次性使用试剂和非连续检测的问题。在可逆比色试剂出现之前,使用可替换的比色器件是一种替代方法。

afa0daba-6074-11ee-939d-92fbcf53809c.jpg

图4 可穿戴比色汗液监测系统的未来机遇与挑战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282

    浏览量

    770076
  • DLP技术
    +关注

    关注

    2

    文章

    49

    浏览量

    18157
  • 触发器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2042

    浏览量

    62354
  • 可穿戴设备
    +关注

    关注

    55

    文章

    3851

    浏览量

    168906
  • 微流控器件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5

    浏览量

    3387

原文标题:综述:用于按需汗液分析的皮肤界面比色微流控器件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创新应用:安泰功率放大器赋能声空化器件

    实验名称: 功率放大器在声空化器件中的应用 实验内容: 构建了声空化器件,开展了声空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1:17 ?125次阅读
    创新应用:安泰功率放大器赋能声空化<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b class='flag-5'>器件</b>

    基于细胞控的阻抗测试解决方案

    基于细胞控的阻抗测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结合了控芯片技术与电阻抗谱(EIS)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细胞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11:07 ?254次阅读
    基于细胞<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的阻抗测试解决方案

    控芯片在细胞培养检测中的应用

    控芯片系统由于分析速度快、试剂消耗少、便于集成和高通量分析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等各领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6:07 ?471次阅读

    香港城市大学:革新“仿生皮肤汗液传感器,突破性健康监测设备的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正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传统的健康监测设备往往笨重且不便,而近年来新兴的“仿生皮肤汗液传感器则带来了更为轻便高效的解决方案。 【研究背景】 近年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7:42 ?1073次阅读
    香港城市大学:革新“仿生<b class='flag-5'>皮肤</b>”<b class='flag-5'>汗液</b>传感器,突破性健康监测设备的新纪元

    创新“仿生皮肤汗液传感器问世

    香港城市大学胡金莲课题组近期成功研发出一种创新的“仿生皮肤汗液传感器,为健康监测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突破。该传感器采用了全新的热转印制造方法,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低成本、易操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1:12 ?715次阅读

    玻璃控芯片的特点

    得它们非常适合于需要光学观察和分析的应用,如荧光显微镜观察、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等。 2. 优异的耐高压性 玻璃控芯片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这使得它们适用于需要高压操作的实验,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5:26 ?599次阅读

    控技术的生物学应用

    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样品引入和处理一定体积范围的流体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纳米技术的最新发展则有助于提升控技术。系统已经彻底改变了可用于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1 21:50 ?572次阅读

    常用的控芯片类型

    控芯片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尺度功能单元的微型设备,它能够在微米级别上精确操控流体,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分析、生物传感等领域。以下是几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5:13 ?1200次阅读

    宁波大学:通过电热薄膜刺激汗液分泌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用于静息状态下汗液葡萄糖持续分析

    利用负载了AgNWs的柔性热膜作为热源,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且安全的热刺激汗液收集方法,适用于静息状态下人体汗液中葡萄糖检测。为了实现持续的佩戴监测,这一可穿戴分析平台结合热膜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5:12 ?1018次阅读

    表皮可穿戴光学传感器在汗液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

    可穿戴光学传感器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技术,为监测人体汗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随着集成光学器件、光学材料和结构设计的进步,目前的光学皮肤界面主要采用四种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09:43 ?1563次阅读
    表皮可穿戴光学传感器在<b class='flag-5'>汗液</b>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

    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之控芯片

    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是指同时对一个样品中的多个指标或者对多个样品中的一个指标同步进行并行分析,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生物信息的新型分析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5:50 ?794次阅读

    S型控芯片的优势

    、医学、物理学和化学:控芯片特别适用于纳流体的精确操作,流体操作的精度可以达到纳升甚至飞秒级别。 高通量系统:通过流体设备的流体引导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4:30 ?814次阅读

    控阵列芯片和普通芯片的区别

    控阵列芯片与普通芯片在设计与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设计原理:控阵列芯片以微米级通道操控流体,集成多种实验功能;普通芯片则通常基于晶体管,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5:10 ?825次阅读

    COC/COP控芯片开发与应用

    多种功能的分析系统,具有微型化、集成化、分析速度快、试剂消耗少等显著优点。 COC (环烯烃共聚物) 控芯片是一种使用COC材料制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4:52 ?763次阅读

    变等效电路用于分析什么

    变等效电路是一种用于分析电路中微小变化的电路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一、变等效电路的概念 1.1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5:31 ?233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