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浸没式光刻,拯救摩尔定律

晶扬电子 ? 来源:晶扬电子 ? 2023-08-23 10: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00年代初,芯片行业一直致力于从193纳米氟化氩(ArF)光源光刻技术过渡到157纳米氟(F 2 )光源光刻技术。就像艺术家希望用细线笔代替记号笔来绘制更精确、更详细的图片一样,这种向更小波长的重大转变是业界希望继续缩小晶体管并在芯片上实现更多计算能力和存储功能的希望。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态发展证明了将工程推向极限的风险,但物理定律并不同意。

当第一个 157 纳米光刻系统的工程设计完成时,采用氟化钙透镜作为这些系统中的新型光学器件被认为具有挑战性但又可行。然而,实际原型光刻系统的成像实验揭示了显著的双折射效应。更糟糕的是,这种效应是氟化钙固有的,远远超出了成像规格。由于明显的光刻路线图似乎已经陷入停滞,芯片行业陷入了困境。

一滩水,命运的转折

2001 年 12 月,ASML 研究员 Jan Mulkens(现为ASML Fellow)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 157 纳米光刻行业会议,行业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确定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措施。他们的讨论集中在在镜头下添加一层纯净水以提高分辨率,这是显微镜先驱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和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 )首次发现并利用的光学现象,并于 20 世纪 80 年代首次由 IBM 描述用于光刻。Jan 和他的同事意识到,这种光学技术可以进一步扩展 193 纳米光刻技术,绕过业界试图修复 157 纳米光刻技术的紧迫挑战。此外,通过使用水作为光学流体,所有现有的光学器件、掩模和光刻胶都可以继续使用。这是维持摩尔定律的最佳机会 。

Jan 解释道:“通过高度纯化的水投射光将可以打印出明显更小的芯片特征,因为这种液体可以设计光学透镜,从而更准确地对晶圆上的精细图案进行成像。”在***中使用这一原理,人们觉得很奇怪。水与飞溅、水滴和气泡有关——这真的能在复杂且高精度的成像系统中发挥作用吗?” 将可能无法安全可靠地通过软管流动的水引入系统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回到位于荷兰费尔德霍芬的 ASML 总部后,Jan 组建了一个小团队,相信竞争对手很快就会效仿。想要抓住这个机会,就必须尽快行动。带着高度的紧迫感,Jan 的团队首先定义并测试了一些基本的沉浸式概念。“当我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系统架构的概念想法展示浸没式光刻的基本可行性时,我们获得了批准,可以与 20 名同事组成的团队将我们的概念扩展到全尺寸原型系统,”Jan 回忆道。

加速 ASML 沉浸式计划的三大优势

借助TWINSCAN 平台,团队取得了快速进展。得益于专有的双级架构,我们的系统能够同时执行两件事:一个级测量晶圆位置以实现精确对准和聚焦,而另一个级在透镜下方精确移动以对晶圆上的图案进行成像。Jan 的团队在勾画出浸没式系统的双级架构时意识到,芯片制造商可以在一个阶段利用浸没式光刻的分辨率增强功能,同时在另一个阶段继续使用我们久经考验的干式计量,从而实现双赢。

我们的另一个优势是与蔡司的密切合作。在采用 Veldhoven 系统架构的同时,位于德国 Oberkochen 的蔡司光学设计工程师想出了如何稍微修改常规镜头,以便将其用于浸没式光刻。因此,芯片制造商看到了在其试点工厂快速测试早期浸入式系统的机会,同时为利用新技术进行大批量芯片制造做好准备。

6270440c-40de-11ee-a2ef-92fbcf53809c.png

浸没式 DUV 系统与干式系统不同,前者在透镜和晶圆之间含有一层水。

最后,我们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另一个好处:长期研究合作伙伴飞利浦研究中心开发了一种利用浸没式透镜的高密度光学记录技术。他们的研究和工程专业知识被用于开发光刻系统的技术概念,该系统可以在镜头下移动和保持水。

到 2003 年秋季,沉浸式团队能够在名为 TWINSCAN AT:1150i 的 ASML 原型系统上展示具体的成像结果。“原型结果几乎立即改变了光刻路线图,”Jan 说。“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定义了一系列新的光刻系统,这将直接解决芯片行业的分辨率问题。”

同年12月,我们公开发布了业界首款浸没式光刻系统TWINSCAN XT:1250i。该预生产系统将浸没式光刻的增强分辨率和焦深与 XT(一个更加紧凑的平台)上的干式光刻精度相结合。

控制讨厌的水坑

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浸没式光刻技术还没有走出困境。现在必须为大规模生产做好准备。缺陷对早期浸入式系统的经济性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因为在硅晶圆上复制掩模几何图案时的任何缺陷都会导致产量损失,而产量损失是芯片制造商大规模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在高速平台上添加一滩水会带来两个新的潜在缺陷来源:镜头下可能会形成气泡,从而降低成像性能。更糟糕的是,逸出的水滴可能会与晶圆上的感光涂层发生不可控制的相互作用。通过减慢晶圆阶段来牺牲系统生产力并不是一种选择:这样做会使系统变得难以承受。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坑的行为并找到控制它的方法,ASML 的研究人员再次利用了我们广泛的学术网络。德国特温特大学流体动力学和力学研究员 Detlef Lohse 教授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加深我们对浸没式光刻基础物理的了解。这种加深的理解激发了我们的研发团队和高科技供应链的工程创意。该团队缩小了解决方案空间,足以确定一个基本的工程机制:被称为“浸没罩”的光刻系统的这个新部分在最后一个透镜元件周围形成一个环来控制水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基本原型可以得到测试,最好的概念将被工业化,台积电 (TSMC)宣布推出首款采用我们早期浸入式系统制造的全功能 90 纳米节点芯片。

到 2006 年,我们推出了 XT:1700Fi,将浸没式光刻技术引入批量生产。新系统的数值孔径从 0.93 增加到 1.2,绕过了预浸入障碍 1.0,并提供了继续缩小晶体管至 65 纳米节点以上的可行途径。该系统破纪录的成像性能使芯片制造商能够将分辨率提高30%,这是几十年来最大的进步,同时系统生产率提高到每小时122片晶圆,这也是当时的记录。

随后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新系统,提高了成像性能和系统生产率,同时使芯片制造商能够赶上摩尔定律并推动其路线图向前发展。

多重图案和终极沉浸式平台

虽然浸没式光刻技术显著提高了分辨率,但摩尔定律仍然有增无减。芯片制造商很快意识到,需要更清晰的成像才能实现 32 纳米及更高节点的路线图。芯片制造商开始尝试各种类型的多重图案技术,该技术暴露多个更简单的交错图案以创建一个复杂的层图案。

多重图案化“这是光刻技术的根本性变化。”Jos 评论道。“突然间,覆盖范围(而不是成像分辨率)成为实现缩小的关键参数。多重图案化的额外成本使得提高浸入式系统的生产率变得至关重要,以便保持缩小成本效益。” 这就是我们开始开发 NXT 平台的原因,它是紧凑型 XT 平台的后继产品。该平台使用磁悬浮晶圆平台和基于编码器而不是干涉仪的位置测量系统,能够以更高的速度更精确地定位平台以及更快的平台交换。在时间就是金钱的行业中,我们将NXT平台的速度与浸没式光刻的分辨率相结合的能力确保了NXT平台的市场份额能够持续增长。

浸没式光刻技术持续推动创新

目前,NXT 平台约占迄今为止已发货的 1,100 多个沉浸式系统的 80%。浸入式系统市场需求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到 2023 年之后仍将保持强劲。我们去年年底发布的最新 NXT 浸入式扫描仪 NXT:2100i 体现了我们工程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推动这项技术向前发展。由于镜头调整系统,它具有下一代成像功能,目前用于全球领先芯片制造商的最先进的芯片节点。总体而言,NXT 浸没式系统的生产率在过去 9 年中增加了一倍多,最新的系统每天能够运行超过 6,000 个晶圆。这对于芯片制造商来说意味着物有所值。

毫不夸张地说,为了在半导体领域保持竞争力,企业需要了解并应对行业独特的挑战,即解决技术复杂性,同时确保制造负担能力。这是始终指导我们努力实现浸没式光刻成果的基本方法,虽然该技术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但我们对浸没式光刻技术的生产力和芯片制造商以及整个行业的承受能力的关注将保持不变。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编码器
    +关注

    关注

    45

    文章

    3836

    浏览量

    138733
  • 晶圆
    +关注

    关注

    53

    文章

    5212

    浏览量

    130285
  • 交换机
    +关注

    关注

    22

    文章

    2772

    浏览量

    102204
  • 芯片制造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699

    浏览量

    29878
  • 光刻机
    +关注

    关注

    31

    文章

    1174

    浏览量

    48330

原文标题:ASML科普:浸没式光刻,拯救摩尔定律

文章出处:【微信号:晶扬电子,微信公众号:晶扬电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晶心科技:摩尔定律放缓,RISC-V在高性能计算的重要性突显

    运算还是快速高频处理计算数据,或是超级电脑,只要设计或计算系统符合三项之一即可称之为HPC。 摩尔定律走过数十年,从1970年代开始,世界领导厂商建立晶圆厂、提供制程工艺,在28nm之前取得非常大的成功。然而28nm之后摩尔定律在接近物理极限之前遇到大量的困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11:13 ?2736次阅读
    晶心科技:<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放缓,RISC-V在高性能计算的重要性突显

    ASML杯光刻「芯 」势力知识挑战赛正式启动

    ASML光刻「芯」势力知识挑战赛由全球半导体行业领先供应商ASML发起,是一项面向中国半导体人才与科技爱好者的科普赛事。依托ASML在光刻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行业洞察,赛事致力于为参赛者打造一个深度探索光刻技术的知识竞技窗口,同时培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7:04 ?812次阅读
    ASML杯<b class='flag-5'>光刻</b>「芯 」势力知识挑战赛正式启动

    场效应晶体管的原理和优势

    自半导体晶体管问世以来,集成电路技术便在摩尔定律的指引下迅猛发展。摩尔定律预言,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翻一番,而这一进步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充分验证。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8:24 ?603次阅读
    鳍<b class='flag-5'>式</b>场效应晶体管的原理和优势

    跨越摩尔定律,新思科技掩膜方案凭何改写3nm以下芯片游戏规则

    。 然而,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传统掩模设计方法面临巨大挑战,以2nm制程为例,掩膜版上的每个图形特征尺寸仅为头发丝直径的五万分之一,任何微小误差都可能导致芯片失效。对此,新思科技(Synopsys)推出制造解决方案,尤其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09:36 ?4949次阅读
    跨越<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新思科技掩膜方案凭何改写3nm以下芯片游戏规则

    电力电子中的“摩尔定律”(1)

    本文是第二届电力电子科普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刘赜源的投稿。著名的摩尔定律中指出,集成电路每过一定时间就会性能翻倍,成本减半。那么电力电子当中是否也存在着摩尔定律呢?1965年,英特尔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08:32 ?326次阅读
    电力电子中的“<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1)

    瑞沃微先进封装:突破摩尔定律枷锁,助力半导体新飞跃

    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行业前进的核心动力。深圳瑞沃微半导体凭借其先进封装技术,用强大的实力和创新理念,立志将半导体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回溯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轨迹,摩尔定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1:33 ?491次阅读
    瑞沃微先进封装:突破<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枷锁,助力半导体新飞跃

    纳米压印技术:开创下一代光刻的新篇章

    光刻技术对芯片制造至关重要,但传统紫外光刻受衍射限制,摩尔定律面临挑战。为突破瓶颈,下一代光刻(NGL)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纳米压印技术(NIL)的原理、发展、应用及设备,并探讨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0:03 ?2328次阅读
    纳米压印技术:开创下一代<b class='flag-5'>光刻</b>的新篇章

    混合键合中的铜连接:或成摩尔定律救星

    混合键合3D芯片技术将拯救摩尔定律。 为了继续缩小电路尺寸,芯片制造商正在争夺每一纳米的空间。但在未来5年里,一项涉及几百乃至几千纳米的更大尺度的技术可能同样重要。 这项技术被称为“混合键合”,可以
    的头像 发表于 02-09 09:21 ?705次阅读
    混合键合中的铜连接:或成<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救星

    石墨烯互连技术:延续摩尔定律的新希望

    半导体行业长期秉持的摩尔定律(该定律规定芯片上的晶体管密度大约每两年应翻一番)越来越难以维持。缩小晶体管及其间互连的能力正遭遇一些基本的物理限制。特别是,当铜互连按比例缩小时,其电阻率急剧上升,这会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1:34 ?657次阅读

    摩尔定律是什么 影响了我们哪些方面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它揭示了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18-24个月增加一倍的趋势。该定律不仅推动了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也对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8:31 ?1617次阅读

    摩尔定律时代,提升集成芯片系统化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当前,终端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芯片制造则已经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这就导致先进的工艺制程虽仍然是芯片性能提升的重要手段,但效果已经不如从前,先进封装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0:13 ?3275次阅读

    用来提高光刻机分辨率的浸润光刻技术介绍

    ? 本文介绍了用来提高光刻机分辨率的浸润光刻技术。 芯片制造:光刻技术的演进 过去半个多世纪,摩尔定律一直推动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但当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11:04 ?2788次阅读
    用来提高<b class='flag-5'>光刻</b>机分辨率的浸润<b class='flag-5'>式</b><b class='flag-5'>光刻</b>技术介绍

    一文看懂光刻机的结构及双工件台技术

    ?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基石,其发展一直遵循着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价格不变时,约每隔18-24个月,集成度增加一倍,性能也随之提升一倍。随着这一趋势的延续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09:09 ?5044次阅读
    一文看懂<b class='flag-5'>光刻</b>机的结构及双工件台技术

    高算力AI芯片主张“超越摩尔”,Chiplet与先进封装技术迎百家争鸣时代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英特尔CEO基辛格此前表示,摩尔定律并没有失效,只是变慢了,节奏周期正在放缓至三年。当然,摩尔定律不仅是周期从18个月变为了3年,且开发先进制程成本高昂,经济效益也变得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01:16 ?4429次阅读
    高算力AI芯片主张“超越<b class='flag-5'>摩尔</b>”,Chiplet与先进封装技术迎百家争鸣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