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TAITherm座舱热管理与续航里程

经纬恒润 ? 2022-01-07 16:2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受限于电池包容量,因此有限的电池能量如何实现较高效的利用,是减轻用户续航焦虑的关键。冬夏季座舱温控是能耗大户,因此新能源汽车在设计座舱热管理系统时,必须均衡考虑座舱舒适性与续航里程。

基于人体热舒适度的座舱热管理方案设计

随着用户对座舱热舒适性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单纯通过空调降温、采暖过程中温度变化对人体舒适度进行间接评价已经无法满足开发需求,因此需要基于准确的人体生理模型和更直观的热舒适度评价标准,指导座舱热管理系统开发。

热舒适度建模

TAITherm综合考虑如性别、胖瘦和肤色等人体生理特性,人体新陈代谢、血液流动、出汗、呼吸、运动量等生理机能,以及较完善的环境条件,基于改进Fiala生理模型分析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及整体热感觉。

86434d0c-69a3-11ec-8d32-dac502259ad0.png

图1 座舱内人体热舒适性影响因素

热舒适度评价标准

TAITherm采用Berkeley模型对人体整体和局部的热感觉和热舒适度进行评价,该方法被广泛认为是更科学的人体热舒适度研究方法。Berkeley评价模型等级设定如下图所示,Sensation热感知表示人感受到热或冷的程度,Comfort热舒适度表示人感觉好或坏的程度。

867d4688-69a3-11ec-8d32-dac502259ad0.png

图2 Berkeley舒适度模型评价指标

专业热设计软件TAITherm,基于详细的生理模型提供人体热舒适度分析方案,输出PMV、PPD、DTS以及Berkeley等舒适度评价指标,为座舱热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提供依据。

应用案例

本节主要通过两个案例展示基于人体舒适度评价对冬季采暖方案和车身隔热方案设计进行优化。

案例一

基于人体热舒适度对不同采暖方案效果和能耗进行评估,对混合采暖方案能量分配进行优化,在保证人体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座舱热管理系统的功耗,缓解里程缩短。

86ad0bac-69a3-11ec-8d32-dac502259ad0.png

图3 汽车座舱模型

分析对比三种冬季采暖方案,分别为HVAC吹面模式、HVAC吹面+吹脚模式、HVAC+局部采暖,局部采暖方案中定义了五种不同的加热表面,接近脚在底部的控制台、顶棚辐射板、座椅靠背和座椅底部及方向盘。

该案例在Cotherm中耦合仿真流程如下图所示。Cotherm优化流程需要的变量输入包括HVAC采暖功率、顶棚辐射板功率、座椅背部加热功率、座椅底部加热功率、方向盘加热功率。

86cdecdc-69a3-11ec-8d32-dac502259ad0.png

图4Cotherm优化流程

Cotherm中集成了多种全局优化算法和局部优化算法,本案例采用Direct全局优化算法。成本函数考虑功耗和达到热舒适时间,迭代次数300次。首先更新优化变量,运行TAITherm求解座舱热模型,获取当前输入变量方案的功耗和达到热舒适度时间,计算成本函数值,保存分析结果。通过优化算法最小化成本函数值,进行300次迭代优化,获取较优组合方案。经过Cotherm迭代优化,得到三种采暖方案功耗和人体热舒适度结果如下:

86f9ce06-69a3-11ec-8d32-dac502259ad0.png

图5座舱温度结果对比

在功耗方面,HVAC吹面方案、HVAC吹面吹脚方案、HVAC+局部采暖方案的总功耗分别为3376W、3334W和942W,其中HVAC+局部采暖方案较低。三种采暖方案,驾驶员总体热感知和热舒适度详细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874c47c6-69a3-11ec-8d32-dac502259ad0.png

图6热感知和舒适度等级瞬态变化

从驾驶员热感知和热舒适度瞬态变化结果可以看出,进入车内瞬间人体会感觉很冷和不舒适,随着舱内温度的变化,热感知等级逐步上升、热舒适度等级逐步上升。

  • HVAC吹面方案,驾驶员从较冷状态下,在2min时达到轻微凉的感觉,热舒适度达到中性状态,但随着时间推移,HVAC吹面方案只能改善驾驶员迎风面部位采暖环境,但手臂和背部温度仍处于偏低状态,人体舒适度也随之下降

  • HVAC吹面吹脚方案,在1min内可以更快速地改善人体舒适度等级,而后又呈缓慢上升,5min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 HVAC+局部采暖方案,采暖速率和吹面吹脚方案相近,在3min达到中性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稳定保持

综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HVAC+局部采暖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池功耗,增加行驶里程,且能快速建立较好的人体舒适度并长时间保持稳定。

案例二

分析不同的隔热方案,在相同天气环境下,座舱热负荷的变化。夏季降温工况,以乘客达到相同的热感知状态为准,实时调整座舱内制冷量,进行不同方案能耗分析。座舱分别采用普通玻璃方案与反射玻璃方案,如下图所示:

87778990-69a3-11ec-8d32-dac502259ad0.png

图7座舱普通玻璃方案与反射玻璃方案示意图

采用相同天气文件对整车进行曝晒,太阳辐射通量和座舱温度分布如下所示:

87f21674-69a3-11ec-8d32-dac502259ad0.png

图8座舱太阳辐射通量分布

8814276e-69a3-11ec-8d32-dac502259ad0.jpg

图9座舱内部温度分布

在座舱太阳辐射通量结果上可以看出,由于反射玻璃具有更高的反射率和更小的透射率,因此采用反射玻璃方案的辐射通量明显低于普通玻璃方案;受热太阳辐射通量的影响,在座舱内部温度分布上,反射玻璃的座舱内部温度和乘员身体温度也相对更低。

如上两种隔热方案,以开启空调降温后达到相同的热感知状态为目标,分析两种方案在降温工况下达到相同的热感知状态的座舱温度和空调能耗变化过程。

88432992-69a3-11ec-8d32-dac502259ad0.png

图10空调出风温度瞬态变化

座舱温度瞬态变化如上图所示,使用反射玻璃方案的座舱在降温过程中,空调不需要调节更低的温度,就能够达到和普通玻璃一样的热感知状态,舱内温度稳定后两个方案差值为1.5℃。

886758d0-69a3-11ec-8d32-dac502259ad0.jpg

图11空调能耗瞬态变化

在空调能耗方面,在整个降温瞬态过程中,反射玻璃方案节能达到21%。在最后稳定状态下,节能达到18%。

综上结果可以看出,座舱采用反射玻璃方案,有助于减小车内热辐射载荷,降低车内温度,可以有效节省座舱空调制冷能耗,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夏季的续航里程。

注:以上案例为方案演示使用,结果仅供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

    文章

    11054

    浏览量

    10312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热管理技术设计革命:主动散热与被动散热

    随着半导体工艺逼近物理极限,集成电路产业正加速向“超越摩尔”时代跃迁,芯片功率密度与发热量剧增。5G、AI、HPC、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对高效热管理技术提出迫切需求。先进封装与热管理技术成为突破算力瓶颈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06:23 ?144次阅读
    <b class='flag-5'>热管理</b>技术设计革命:主动散热与被动散热

    电池热管理:使用数字孪生和多尺度方法来设计和优化能源效率

    摘要有效的热管理对于优化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保持理想温度可防止低温或高温环境给电池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功率降低、降级加速和能耗增加。要实现这种平衡,离不开先进的电池热管理
    的头像 发表于 07-23 10:50 ?170次阅读
    电池<b class='flag-5'>热管理</b>:使用数字孪生和多尺度方法来设计和优化能源效率

    平台化敏捷开发+IP6K9K级防护!经纬恒润最新热管理控制器量产

    在新能源汽车迈向智能化与长续航的进阶赛道上,座舱环境的舒适度、电池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整车能效同样是衡量产品力的关键维度,也驱动着热管理技术向高效能量分配与全域温控快速迭代。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热管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7:03 ?563次阅读
    平台化敏捷开发+IP6K9K级防护!经纬恒润最新<b class='flag-5'>热管理</b>控制器量产

    OBC/DC-DC/BMS/热管理/智能座舱磁性元件使用情况与要求

    /智能座舱等功能模块中磁性元件使的用情况与性能要求,《磁性元件与电源》采访了敦源电子研发总监汪洪伟,为我们一一揭秘。 OBC/DC-DC/BMS/热管理/智能座舱磁性元件使用情况 随着新能源汽车向高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加速发展,磁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4:05 ?219次阅读
    OBC/DC-DC/BMS/<b class='flag-5'>热管理</b>/智能<b class='flag-5'>座舱</b>磁性元件使用情况与要求

    简化选型,优化性能!纳芯微提供完整的集成式热管理驱动系统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正从分布式架构向集成式发展,实现电池、电机及座舱空调的高效互联与余热利用,提升性能和效率。纳芯微提供完整的集成式热管理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涵盖风门、电子水阀、电子膨胀阀等多种电机驱动,降低系统成本,加速方案落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16:30 ?237次阅读
    简化选型,优化性能!纳芯微提供完整的集成式<b class='flag-5'>热管理</b>驱动系统解决方案

    汽车电芯的热管理设计

    一、不同电芯热管理介绍热管理的意义:人们对电动车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之有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于提高电池包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
    的头像 发表于 04-13 15:51 ?389次阅读
    汽车电芯的<b class='flag-5'>热管理</b>设计

    纳芯微集成式热管理驱动系统解决方案

    更加多样,效率显著提升,还减少了对PTC元件的依赖。目前,全集成式热管理方案正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充分实现电池、电机及座舱空调的高效互联与余热利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15:02 ?1558次阅读
    纳芯微集成式<b class='flag-5'>热管理</b>驱动系统解决方案

    联合电子首款热管理模块下线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热管理系统对于车辆的性能、续航以及驾乘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3:57 ?578次阅读

    哪吒L荣获2024年懂车帝冬测纯电里程续航冠军

    近日,2024年懂车帝冬测圆满落幕,哪吒L车型凭借卓越表现,在纯电里程续航表—增程插混组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此次测试的哪吒L车型为2024款增程310闪充红衣版,其实测续航里程高达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0:01 ?684次阅读

    经纬恒润热管理系统研发服务全新升级

    为了应对日趋复杂的热管理系统和降本增效的研发需求,数字化技术在热管理系统的研发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经纬恒润在汽车热管理领域拥有15年的研发服务经验,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研发问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0:29 ?618次阅读
    经纬恒润<b class='flag-5'>热管理</b>系统研发服务全新升级

    用于极端 PCB 热管理的埋嵌铜块

    在PCBlayout中实施热管理的方法有几种——从简单的散热风扇,到复杂的外壳和散热片设计。热管理的目标是将器件温度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以下,当温度高于该水平时,器件可能失效或用户可能接触到极端温度。在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01:03 ?1167次阅读
    用于极端 PCB <b class='flag-5'>热管理</b>的埋嵌铜块

    简述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

    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是一个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旨在提高供热效率、优化能源利用、确保居民温暖过冬。以下是对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的详细解读: 一、平台概述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1:42 ?1322次阅读
    简述智慧供<b class='flag-5'>热管理</b>服务平台

    soc设计中的热管理技巧

    1. 引言 SoC设计中的热管理是确保设备在各种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行的基础。随着晶体管尺寸的缩小和集成度的提高,芯片的功耗和热密度不断增加,对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热管理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的头像 发表于 11-10 09:34 ?1159次阅读

    Jacinto 7热管理指南-软件策略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Jacinto 7热管理指南-软件策略.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14 10:09 ?0次下载
    Jacinto 7<b class='flag-5'>热管理</b>指南-软件策略

    大功率晶闸管模块的热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

    大功率晶闸管模块的热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是确保电力电子设备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之一。以下将从散热原理、传统散热方式、现代高效散热技术、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热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1:07 ?190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