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限制放开至80W!无线充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工信部在5月30日印发了新的《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定传输功率从不超过50W,提升至80W。
2021年初,工信部发布了《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应当工作在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频段,且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50W,辐射参数应当满足《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技术要求》。
该规定最终在2022年正式实施,而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无线充电功率,也正式被限制在50W内,而2021年3月发布的小米11Ultra成为了国内唯一一款无线充电功率超过50W的智能手机。当时小米11U的无线充电功率为67W,同期配备的无线充电底座功率更是达到了80W,这意味着原本小米在后续的产品规划中可能已经有80W无线充电的功能。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如今可以看到市售旗舰手机的无线充电功率基本都在50W,踩在规定的最高功率上。但这种情况随着新规定的推出,很快将迎来改变。
无线充电限制功率的争议
早在2020年,首款搭载50W无线充电的手机小米10至尊版已经上市,OPPO也发布了65W AirVOOC无线闪充技术,无线充电正在进入野蛮生长的阶段。当时突如其来的规定限制无线充电功率发展,也引来了很多争议。
从《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可以了解到,该规定的目的是规范无线充电或是无线电力传输设备有序使用无线电频谱资源,避免对各类依法开展的无线电业务产生有害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确实对于当时的无线充电市场来说,抢发更大功率的方案已经是一个竞争热点,如果不加以限制,过高功率的无线充电设备泛滥,可能会对整个无线电环境造成影响,比如一些便携的高功率无线充电宝,可能会对民航、天文观测等造成影响。
同时,2020开始隔空充电的概念开始被推广,通过发射基站实现对移动设备的远距离输电,这种技术如果发射功率过大也可能会对周边的通信设备产生干扰。曾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不合格的电气产品,在工作时甚至会影响到周边FM收音机的工作。所以在规定中,在限制了功率的同时还规范了无线充电的发射端工作频率范围。
在行业发展的角度,其实当时也有很多无线充电行业人士认为,限制功率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动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因为实际上大功率充电,特别是无线充电,维持峰值功率的时间是很短的,即标称的峰值功耗,可能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只有2%到5%的时间能达到。所以限制额定功率,其实是推动了相关厂商的研发方向从提高峰值功率转向保持稳定的高功率,从而提升整体充电时间的方向上。
当然这是从好的角度去想,规定中没有限定使用场景、设备种类等,而是简单直接限制额定充电功率,这对行业的创新或发展可能已经造成打击。
2021年至今,受限制的无线充电在国内发展如何?
坦率地说,在这两年内,无线充电行业尽管少了大功率的噱头,从宣传层面开始减弱,但并不是毫无发展,反而持续在一些场景上提高渗透率。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该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公开后,小米、传音、荣耀等其实还在推进手机无线充电的功率升级。比如小米集团CEO雷军在2021年5月底还发布微博表示,小米在实验室环境下已经可以做到最高200W有线充电、120W无线充电;荣耀在2022年2月在海外发布的Magic4 pro和Magic 4至臻版均支持100W无线充电,并同期推出100W的无线充电底座,不过在国内发布的版本无线充电功率被限制在50W;传音今年3月在海外推出了260W有线快充和110W无线快充技术,并表示即将应用于年内发布的Infinix Note智能手机上。
同时,近两年无线充电在各个场景的普及速度肉眼可见,包括高铁、机场、商业中心等公共场所,还有汽车座舱内,都在加速覆盖无线充电。特别是在汽车领域,无线快充在近两年的新车中渗透率提升速度惊人,上游推出多种50W的汽车前装无线充电方案,而主机厂也积极推动无线快充上车,长城、理想、蔚来、奇瑞、吉利、江淮等国内主机厂都已经推出多款配备50W无线快充的车型。
写在最后
在新的《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到,该规定会在2024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目前距离规定正式落地还有一年多时间。新规定的推出,必然将会带动上游厂商开始预研相关的方案,可以预见的是,可能很快我们能够看到相关厂商推出80W的无线快充方案,相关下游产品也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升级。显然,灵活地调整规定,在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及时调整限制技术发展的指标,这对于行业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功率
+关注
关注
14文章
2100浏览量
72045 -
无线充电
+关注
关注
1298文章
3365浏览量
320177 -
功率限制
+关注
关注
0文章
3浏览量
596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EO被撤职后,美国激光雷达大厂 Luminar 开启新一轮裁员
5 月 21 日消息,据外媒 TechCrunch 今日报道,美国激光雷达头部企业 Luminar 正在进行新一轮裁员重组。Luminar 由刚被撤职的创始人兼前 CEO 奥斯汀?拉塞尔创办
新一轮的工业“智变”
当下,全球产业链正面临供应链重构、个性化需求增长以及深度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节点。工业需要经历新一轮的“智变”,从自动化升级到自主化,并向着柔性化、智能化、以及人机协同的工业5.0愿景迈进。
重磅新品 | 美芯晟推出100W 无线充电发射芯片,支持最新WPC Qi2.2标准及一芯多充
无线充电新规落地,80W快充时代已来!9月初,工信部去年发布的《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
发表于 02-27 20:32
?1022次阅读

知行科技完成新一轮超2亿元融资
知行科技新一轮超2亿元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包括基于AI的高阶智驾、舱驾一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升级优化研发生产设施,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复合机器人厂商景曜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
日前,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景曜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新增两家战略投资方股东,包括中国铁路发展基金旗下的“铁发智景”,以及山东国资鲁信创投旗下子公司“鲁信信创”,两家均为国资背景。
蚂蚁集团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蚂蚁集团近期迎来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此次调整由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亲自宣布,并通过邮件形式向全体员工传达。 韩歆毅在邮件中透露,他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接任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CEO)一职
云鲸智能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近日,扫地机器人行业的独角兽企业云鲸智能宣布完成了新一轮数亿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方为深圳和无锡两大国资企业,彰显了国有资本对云鲸智能发展潜力的认可。 据悉,自创立以来,云鲸智能已经成功完成了8
荣耀迎来新一轮投资,中国电信、中金资本等加入
据最新报道,荣耀在其股权改革进程中迎来了新一轮投资者的加入,包括中国电信、中金资本旗下基金、基石资本旗下基金、特发基金,以及新成立的代理商投资平台金石星耀等。
荣耀方面表示,此次融资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旨在进一步推动股
字节跳动开启新一轮股权回购
字节跳动近日向员工发布了新一轮股权回购的邮件通知。此次回购中,在职员工的税前回购价定为每股180.7美元,而离职员工的回购价则为153.6美元。
喜讯!abg欧博电子宣布完成新一轮3.1亿元融资
,不断精进。通过本轮融资我们将加速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全方位从品质、价格、交期和服务上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启赋资本创始人傅哲宽 表示: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
发表于 10-10 09:19
Anthropic拟进行新一轮融资
人工智能领域再掀波澜,初创公司Anthropic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新一轮融资,市场预计其估值将跃升至400亿美元大关。此次融资吸引了包括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青睐,彰显了Anthropic在AI赛道上的强劲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目前,融资谈判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足够引发业界广
武汉敏声再获新一轮融资
近日,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武汉敏声”)宣布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长江产业集团、骆驼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与。这是自2019年成立以来,武汉敏声获得的第4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已接近10亿元,公司估值随之攀升至近30亿元的新高度。
喆塔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喆塔科技近日宣布圆满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此轮融资由光谷金控、张科垚坤及合肥产投三大国有及产业资本巨头携手完成。此次融资不仅彰显了市场对喆塔科技的高度认可,更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Micro LED企业云英谷科技完成新一轮增资
云英谷科技近日宣布成功完成新一轮增资,由祥峰投资与成都策源联合注资,为公司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本轮增资后,云英谷的资本储备已超10亿元,为其应对业绩快速增长及行业周期性波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