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深圳大学新成果解决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卡脖子”问题

传感器专家网 ?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作者:中国教育报 ? 2023-05-11 10:1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在第三届全国光子技术论坛上,深圳大学王义平教授团队和深圳市光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飞秒激光全自动制备技术、装备及产品。该技术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壁垒,实现了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中国制造”。

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在油井勘探、航空航天等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此技术可以提高DAS、DTS、OFDR等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测量精度、测量距离和空间分辨率等关键指标,是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助推器”。王义平团队历经十余年的刻苦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飞秒激光全自动制备技术。

现场发布的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样品总长10米,每个光纤光栅传感器长度仅为0.5毫米,光栅传感器间距10毫米,共计1000个光纤光栅。该技术及相关产品得到了光纤传感领域学术界及工业界同行的认可和赞扬。

王义平团队研发的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飞秒激光全自动制备技术,在单芯光纤和多芯光纤中,实现了公里级、卷对卷大规模串联/并联集成光纤光栅传感器(含弱反射点传感器)阵列的高效率全自动制备。该技术具有带涂覆层直写、无须载氢、无须二次涂覆等优点,实现了光纤移动、夹持等光栅制备过程的全自动程序控制。制备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保留了光纤原有的机械强度,并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和长期稳定性。

飞秒激光全自动制备的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最小栅长小于0.5毫米,最小栅距小于1毫米,最小反射率低于十万分之一。光栅波长、光栅反射率等参数,均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定制。

据了解,王义平团队与深圳市光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长期在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飞秒激光全自动制备技术方面,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双方共同研发和生产的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产品,已经实现批量供货,并销往国内多家大型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该技术成功服务于核反应堆、海洋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有助于推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更广泛、更高水平的产业化应用。

审核编辑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282

    浏览量

    770072
  • 光栅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98

    浏览量

    28060
  • 光纤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4183

    浏览量

    75690
  • 分布式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009

    浏览量

    7562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瑞之辰传感器:从“卡脖子”到“杀手锏”的技术突围

    长期以来,高端传感领域严重依赖进口,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大“卡脖子”问题。困境如何突破?深圳市瑞之辰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独特技术优势,正在以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7:06 ?1406次阅读
    瑞之辰<b class='flag-5'>传感</b>器:从“<b class='flag-5'>卡脖子</b>”到“杀手锏”的技术突围

    分布式光纤传感的用途

    生态灾难。这些场景中,一种名为"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技术正悄然编织着一张无形的感知网络,用光信号的"语言"实时翻译着环境的细微变化。 一、技术原理:光与物质的"对话" 分布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7:26 ?408次阅读

    云天励飞与深圳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7:05 ?456次阅读

    意法半导体深圳大学讲座圆满举行

    日前,意法半导体(ST)在深圳大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职’点迷津,打破偏见,点亮未来”的校园讲座。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7:04 ?813次阅读

    分布式光纤das-tool涉及哪些领域

    一、分布式光纤DAS(声波传感系统) 1. 定义与技术原理 DAS(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是一种基于光纤传感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0:26 ?532次阅读

    汉威科技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破解长输管道监测难题

    汉威科技集团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还可与其他监测手段,如无人机、视频监控、地埋泄漏检测装置等有机结合,形成点、线、面、体立体式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全方位、全时段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4:14 ?775次阅读

    午芯芯科技国产电容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突破卡脖子技术

    科技MEMS压力芯片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的多位博导、教授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进行成果转化,突破了欧美对中国MEMS压力芯片卡脖子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技术空
    发表于 02-19 12:19

    如何选择合适的光纤传感

    选择合适的光纤传感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要点: 一、明确测量需求 测量点数 : 根据需要测量的点数来确定采用“分布式”还是“单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10:27 ?810次阅读

    最高资助1亿元!深圳发力智能传感器“卡脖子”技术攻关(最新政策)

    为落实《关于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规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智能传感器产业专项扶持计划”中智能传感器“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的组织实施,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8:27 ?689次阅读
    最高资助1亿元!<b class='flag-5'>深圳</b>发力智能<b class='flag-5'>传感</b>器“<b class='flag-5'>卡脖子</b>”技术攻关(最新政策)

    连接器材料如何突破“卡脖子”,实现国产替代

    《人民日报》发文、连接器领域专家建言,连接器核心材料,应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国产替代一词,近年来在国内制造业备受关注。各大平台上,不乏许多精彩的讨论。 近期,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4:13 ?629次阅读
    连接器材料如何突破“<b class='flag-5'>卡脖子</b>”,实现国产替代

    分布式光纤测温解决方案

    分布式光纤测温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1:02 ?627次阅读
    <b class='flag-5'>分布式</b><b class='flag-5'>光纤</b>测温解决方案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与传统测温有什么区别?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由测温光纤、测温主机等部分组成,是一种实时、在线、多点的温度监测系统,采用感温光纤作为温度传感器,具有防燃、防爆、防腐蚀、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5:50 ?1050次阅读
    <b class='flag-5'>分布式</b><b class='flag-5'>光纤</b>测温系统与传统测温有什么区别?

    分布式光纤测温是什么?应用领域是?

    时,该处的散射光特性会受到影响。通过高速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发生温度变化的位置,并给出实时的温度信息。简而言之,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将整条传输光纤作为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5:30 ?1428次阅读
    <b class='flag-5'>分布式</b><b class='flag-5'>光纤</b>测温是什么?应用<b class='flag-5'>领域</b>是?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的工作原理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元件,实现对沿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4:50 ?3173次阅读
    <b class='flag-5'>分布式</b><b class='flag-5'>光纤</b>声波<b class='flag-5'>传感</b>技术的工作原理

    电缆光纤分布式温度检测系统|标准光纤|灵活设置

    的故障。接下来,跟随深圳鼎信智慧科技来了解一下它吧!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能够快速、系统的对电缆进行测温,并对故障点进行快速定位。能够动态监测长达十几公里范围内光缆的温度变化,温度分辨率可达0.1℃。 主要特点: 1.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1:28 ?135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