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面向柔性MEMS应用的功能性聚酰亚胺薄膜及微结构的微制造

MEMS ? 来源:MEMS ? 2023-03-31 09:3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聚酰亚胺(PI)凭借其高热稳定性、机械强度、耐化学性、介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综合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微电子、传感器、储能、生物医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作为一类重要的商业化聚合物,聚酰亚胺被制造为薄膜、纤维、泡沫、复合材料和粘合剂等形式。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和纳米复合纤维具有各种高价值的应用,例如气体分离膜、电池隔膜以及组织支架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聚酰亚胺薄膜已被应用于MEMS传感器件的开发。2021年,全球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达到了22亿美元,聚酰亚胺薄膜被用于各种高科技领域,包括太阳能电池、柔性显示器、柔性印刷电路板、器件封装以及柔性传感器等等。

不过,迄今为止聚焦聚酰亚胺薄膜微制造(microfabrication)技术的综述还很少。1994年,Frazier等人回顾了用于制造金属微结构的光敏聚酰亚胺和等离子体蚀刻工艺。1995年,Frazier讨论了石墨/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应用。2007年,一篇关于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新材料的综述介绍了聚酰亚胺的加工技术,包括湿法蚀刻、干法蚀刻、光刻和激光烧蚀等。2016年,Kim和Meng综述了聚合物微制造技术的发展,其中简要讨论了聚酰亚胺的微制造策略。

随着MEMS和柔性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报道了一系列聚酰亚胺薄膜和纳米复合薄膜的制造新技术。例如,激光诱导石墨烯(LIG)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机械和化学传感器。聚酰亚胺薄膜的干法刻蚀和应力诱导自组装策略也已广泛应用于可拉伸电子器件和柔性3D微器件。

聚酰亚胺的热键合和粘合剂键合在微流控、柔性传感器和MEMS异质集成中展示了各种应用。因此,很有必要回顾聚酰亚胺传统微机械加工技术的30多年积累,全面总结近年新开发的制造策略。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永刚教授课题组近期系统地总结了成膜、材料转换、微图案化和3D微加工背后的聚酰亚胺微制造技术。此外,还重点介绍了聚酰亚胺微制造技术在MEMS传感器和柔性电子器件中的代表性应用。该研究成果已经以“Micro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 polyimide films and microstructures for flexible MEMS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于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期刊。

4bc29af6-cf15-11ed-bfe3-dac502259ad0.jpg

聚酰亚胺微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4be3b75e-cf15-11ed-bfe3-dac502259ad0.jpg

聚酰亚胺真空辅助旋涂和气相沉积

4bf8f3da-cf15-11ed-bfe3-dac502259ad0.jpg

通过聚酰亚胺热解的柔性传感器

聚酰亚胺的微图案化

为了满足柔性MEMS对聚酰亚胺微结构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开发了各种微图案化技术,包括光刻、干法蚀刻、湿法蚀刻、激光蚀刻和图案转移。研究人员总结了这些微图案化方法的机理和技术细节。

4c21d728-cf15-11ed-bfe3-dac502259ad0.jpg

利用干法蚀刻进行聚酰亚胺图案化

4c393dfa-cf15-11ed-bfe3-dac502259ad0.jpg

图案化聚酰亚胺的器件应用

3D聚酰亚胺结构的微制造

利用传统MEMS技术获得3D结构一直存在技术挑战。研究人员总结了3D聚酰亚胺结构的键合和自组装过程。此外,还讨论了基于聚酰亚胺管的微制造技术所取得的进展。

4c550f1c-cf15-11ed-bfe3-dac502259ad0.jpg

聚酰亚胺3D结构

总结与展望

聚酰亚胺2D/3D微结构在MEMS传感器和柔性电子领域的广泛新兴应用,为总结成熟的微制造技术并开发新的微制造和组装方法提供了动力。研究人员聚焦聚酰亚胺微制造,介绍了其沉积、图案化、键合和组装技术及其各自应用。

尽管MEMS技术的悠久历史为聚酰亚胺的微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材料科学的创新和柔性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兴起了新的制造方法,如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膜EBD、基于FEP的聚酰亚胺键合以及聚酰亚胺管实验室等。

技术挑战包括高分辨率PSPI的开发、聚酰亚胺与各种聚合物的集成、局部LIG和EBD工艺均匀水平的提高、HAR聚酰亚胺微结构的等离子体蚀刻以及3D聚酰亚胺器件的批量制造等。

基于新型聚酰亚胺的多模态柔性传感器、微导管和软机器人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需要聚酰亚胺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认为,一个潜在的技术方向是在中等温度下在聚酰亚胺膜上沉积功能性有机/无机材料,以扩展基于聚酰亚胺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换能机制。

另一种重要的制造技术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聚酰亚胺微结构的3D或4D打印,为开发多功能聚酰亚胺器件提供一种通用方法。过去几十年来,硅基MEMS与集成电路的集成在技术演进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赋予产品高附加值。

同样,聚酰亚胺传感器与柔性电子器件的集成也存在巨大的需求和机遇。研究人员预计,通过标准化聚酰亚胺的微制造工艺和其他智能材料的异质集成,有望迎来聚酰亚胺基柔性传感器、电子器件及集成系统的新时代。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8

    文章

    53325

    浏览量

    770520
  • 太阳能电池
    +关注

    关注

    22

    文章

    1242

    浏览量

    72170
  • 印刷电路板
    +关注

    关注

    4

    文章

    854

    浏览量

    36360
  • 微流控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583

    浏览量

    20150

原文标题:综述:面向柔性MEMS应用的功能性聚酰亚胺薄膜及微结构的微制造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MEMS制造中玻璃的刻蚀方法

    MEMS中,玻璃因具有良好的绝缘、透光、化学稳定性及可键合(如与硅阳极键合),常被用作衬底、封装结构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15:18 ?555次阅读

    功能性电刺激(FES)—神经假肢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技术概述FES由Liberson等人于1961年首次报道,最初通过脚踏开关控制腓神经刺激实现踝关节背屈,帮助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20:29 ?4365次阅读
    <b class='flag-5'>功能性</b>电刺激(FES)—神经假肢

    VirtualLab:用于微结构晶片检测的光学系统

    和光与微结构相互作用的完整晶片检测系统的模型,并演示了成像过程。 任务描述 微结构晶圆 通过在堆栈中定义适当形状的表面和介质来模拟诸如在晶片上使用的周期结构的栅格
    发表于 05-28 08:45

    粘接聚酰亚胺PI膜除了使用PI膜专用UV胶粘接,还可以使用热固化环氧胶来解决!

    粘接聚酰亚胺PI膜可以使用PI膜专用UV胶粘接,但使用UV胶粘接时,需要粘接材料至少有一方要透UV紫外光方可,如不能透UV光,那么粘接PI这种难于粘接的材料时,还可以使用热固化环氧胶来解决!热固化环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09:11 ?593次阅读
    粘接<b class='flag-5'>聚酰亚胺</b>PI膜除了使用PI膜专用UV胶粘接,还可以使用热固化环氧胶来解决!

    聚酰亚胺(PI)/氮化硼(BN)复合薄膜提升锂电池绝缘散热效果 | SPA-SPK30替代蓝膜

    、液冷等外部散热方式难以有效解决电池单体间的温度梯度问题。聚酰亚胺(PI)/氮化硼(BN)纳米复合薄膜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聚酰亚胺本身具有优异的绝缘和耐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4-26 19:52 ?811次阅读
    <b class='flag-5'>聚酰亚胺</b>(PI)/氮化硼(BN)复合<b class='flag-5'>薄膜</b>提升锂电池绝缘散热效果 | SPA-SPK30替代蓝膜

    柔性电流探头的技术革新与应用突破

    在新能源、智能电网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精确的电流检测技术正经历着颠覆变革。柔性电流探头作为新一代非侵入式测量工具,凭借其突破结构设计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1:52 ?320次阅读
    <b class='flag-5'>柔性</b>电流探头的技术革新与应用突破

    安泰高压放大器在聚酰亚胺薄膜外空间电荷测试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 聚酰亚胺薄膜外空间电荷测试试验 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迈入“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重要阶段,各行业各领域对电力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高依赖程度背后伴随而来的是对电力设备可靠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1:04 ?340次阅读
    安泰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聚酰亚胺</b><b class='flag-5'>薄膜</b>外空间电荷测试中的应用

    芯片制造薄膜厚度量测的重要

    本文论述了芯片制造薄膜厚度量测的重要,介绍了量测纳米级薄膜的原理,并介绍了如何在制造过程中融入薄膜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7:30 ?1442次阅读
    芯片<b class='flag-5'>制造</b>中<b class='flag-5'>薄膜</b>厚度量测的重要<b class='flag-5'>性</b>

    新质生产力工艺技术材料 | 聚酰亚胺PI薄膜电热膜及用途

    PI电加热膜,即聚酰亚胺电热膜,是一种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外绝缘体,以金属箔或金属丝(如镍铬合金蚀刻发热片)为内导电发热体,经高温高压热合而成的电热元件。以下是关于PI电加热膜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1-05 22:20 ?1499次阅读
    新质生产力工艺技术材料 | <b class='flag-5'>聚酰亚胺</b>PI<b class='flag-5'>薄膜</b>电热膜及用途

    高压放大器在微结构电流体喷射打印平台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绝缘衬底微结构电流体喷射打印平台研发 测试目的:电流体喷射打印技术在绝缘/柔性衬底上大面积、低成本制备微结构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潜力,然而现有技术对厚度大于3mm的绝缘衬底上制备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1:29 ?613次阅读
    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微结构</b>电流体喷射打印平台研究中的应用

    耐高温高导热高绝缘低介电聚酰亚胺PI膜特性用途及知名品牌

    耐高温导热聚酰亚胺薄膜,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用途。以下是对其特性和用途的详细阐述:一、特性耐高温聚酰亚胺薄膜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2:19 ?2063次阅读
    耐高温高导热高绝缘低介电<b class='flag-5'>聚酰亚胺</b>PI膜特性用途及知名品牌

    如何通过智能布线提升新建筑的功能性

    智能布线正在彻底改变现代建筑,使其更加高效、互联。这种创新的电气基础设施方法超越了传统布线,集成了先进的系统,从而提升效率、安全功能性。随着建筑越来越复杂和互联,对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安装和维护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8:15 ?747次阅读

    PCB树脂膜产品制造工艺过程

    PCB(印制电路板)使用树脂膜产品的制造工艺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值得深入探讨。树脂膜是一种功能性材料,通常由聚酰亚胺(PI)、聚酯(PET)或其他合成树脂制成,这些材料的优良性能使得PCB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6:01 ?1163次阅读
    PCB树脂膜产品<b class='flag-5'>制造</b>工艺过程

    电路板和柔性多层电路板区别

    、材料、应用和制造工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 定义和结构电路板(FPC): 挠电路板是一种使用柔性绝缘基材制成的电路板,它可以在一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6:44 ?2310次阅读

    MEMS传感器:制造革命的艺术与科技交响

    MEMS传感器基本构成MEMS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如果半导体制造被视为第一次制造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08:07 ?1224次阅读
    <b class='flag-5'>MEMS</b>传感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制造</b>革命的艺术与科技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