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

MEMS ? 来源:麦姆斯咨询 ? 2023-01-13 11:0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双波段红外探测器是第三代焦平面探测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二类超晶格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而成为制备双色红外探测器的优选材料之一。相对于其他材料二类超晶格材料具有能带结构灵活可调、隧穿电流小、俄歇复合低、材料均匀性好、原位掺杂容易、量子效率较高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双色红外探测器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取得迅速发展。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刘铭等人在《激光与红外》期刊上发表了以“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技术”为主题的文章。该文章介绍了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在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方面的研制情况,重点针对工程应用,开展材料结构设计、材料外延、读出电路设计、芯片加工、组件化等方面研究,制备出性能良好的640×512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制冷型组件,主要指标:像元中心间距20μm,读出方式同时读出,中波波段3.5 ~ 4.8μm,长波波段7.5 ~ 9.5μm,噪声等效温差中波28.8mK、长波38.8mK,响应率非均匀性中波4.52%、长波7.89%,盲元率中波1.2%、长波1.3%。最终完成成像演示,成像质量良好,为双色红外探测器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材料结构设计与外延

二类超晶格材料主要通过调节InAs、GaSb、AlSb、InSb等层厚来实现能带结构裁剪,实现响应波段、暗电流等其他光电性能调控,通过经验紧束缚理论和8带k.p微扰能带理论等超晶格能带计算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得到相应的材料参数。

c95d3240-92a8-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 器件结构和参数

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材料结构基于PπBN-NBπP的双色探测器结构,其具体结构和参数图1所示,该结构为两个PπBN器件背靠背,其吸收层分别对应了中波(8ML InAs/8ML GaSb)和长波(13ML InAs/8ML GaSb)波段,中波器件在下,长波器件在上,两个器件间采用1μm的n型InAs公共电极层,中波吸收层材料厚度3μm,长波吸收层材料厚度2.5μm,充分保证了器件的量子效率,较厚的中波吸收层、势垒结构的引入、以及合理的极性设计都能抑制两个器件间的串音,保证了各自的最佳性能器件。

中/长波双色材料生长是在芬兰DCA公司的P600系统上进行的。中/长波双色超晶格材料在外购2in GaSb衬底上外延生长,衬底首先经过进样室、缓冲室除气,然后被推入生长室,在Sb束流保护下升温到560℃左右去除表面氧化层,然后降温至500℃生长0.5 ~ 1μm厚的GaSb缓冲层。生长完成后,降温至400℃左右生长双色二类超晶格材料,通过优化外延温度、V/Ⅲ束流比、生长速率、界面控制等关键参数,实现对双色超晶格材料的厚度、组分、应变等精确控制。

器件制备

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器件制备中,由于外延层厚度较大,为实现像素单元的有效隔离,同时为了实现高信噪比器件制备,需要制备台面结型焦平面阵列,基于640×512 20μm中心距双色组件小间距、大阵列、多电学引出等技术难点,本文采用设计单铟柱偏压选择型技术路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选用干湿法结合的工艺体系,通过干法刻蚀工艺形成高深宽比台面结构,通过湿法腐蚀工艺去除刻蚀损伤,提高表面质量;通过硫化处理以及SiO2/SiNO复合钝化膜进行钝化降低表面复合电流;具体技术路线如图3所示。

c96ac464-92a8-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 单In柱器件结构示意图

c98d85b2-92a8-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3 中/长波双色超晶格焦平面红外探测器制备流程

刻蚀后台面的形貌图如图4(a)所示,可见经过干法刻蚀后,台面具有良好的形貌,侧壁较为光滑,孔底没有明显的生成物。图4(b)为台面钝化、开电极孔、长完电极后结构剖面图。

c999a464-92a8-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4 台面形貌刻蚀效果图及器件成型后剖面图(SEM)

性能测试

中长波双色混成芯片采用底部填充衬底减薄提升量子效率以及组件可靠性,封装于全金属结构提供真空环境,通过与制冷机耦合制备出红外探测器组件,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FTIR)光谱仪进行探测器芯片及组件的测试评价,得到器件在70K温度下的归一化光谱响应曲线,如图5所示中波截止波长为4.8μm,长波后截止波长为9.5μm。所制备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实现了像元中心间距20μm,读出方式同时读出,中波波段3.5 ~4.8μm,长波波段7.5 ~ 9.5μm,噪声等效温差中波28.8mK、长波38.8mK,响应率非均匀性中波4.52%、长波7.89%,盲元率中波1.2%、长波1.3%。最终成像演示如图6,成像质量良好。

c9a243bc-92a8-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5 光谱图

c9afa58e-92a8-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6 640×512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成像

结论

本文设计了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器件结构,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出结构完整、表面平整、缺陷密度低的P-N-P结构的双色超晶格材料。通过改进了深台面刻蚀以及钝化方法,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单铟柱640×512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双色器件的性能达到:噪声等效温差(@F/3)中波28.8mK、长波38.8mK,响应率非均匀性中波4.52%、长波7.89%,盲元率中波1.2%、长波1.3%,读出方式同时读出。探测器组件完成成像演示以及初步环境试验室试验,为后续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信息:

DOI:10.3969/j.issn.1001-5078.2022.12.015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红外探测器
    +关注

    关注

    5

    文章

    301

    浏览量

    18700
  • 晶格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5

    浏览量

    9525

原文标题: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中/长波双色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表面技术光电探测器性能提升的新引擎

    在纳米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表面作为一种新型人工材料,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光探测领域,它能大幅提升光吸收效率和光谱选择性,助力制造出更灵敏、更小巧的探测器,广泛应用于成像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1:32 ?129次阅读
    <b class='flag-5'>超</b>表面<b class='flag-5'>技术</b>:<b class='flag-5'>光电</b><b class='flag-5'>探测器</b>性能提升的新引擎

    红外探测器像元尺寸详解

    红外探测器像元尺寸是红外热成像领域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它指的是在红外探测器芯片焦平面阵列上,每个像元的实际物理尺寸,通常以微米(μm)为单位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6:33 ?943次阅读
    <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探测器</b>像元尺寸详解

    红外探测器的分类介绍

    和量化这种辐射,红外探测器利用了多种物理效应,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大多为电量形式,或者可以方便地转换为电量,从而实现了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5:33 ?1021次阅读
    <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探测器</b>的分类介绍

    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光电探测器,作为光电子技术的核心,在信息转换和传输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在图像传感和光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18:16 ?2477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电</b><b class='flag-5'>探测器</b>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光电完成亿元战略融资

    用于三个关键方向:一是建设新型光电芯片研发平台,这将进一步提升光电晶格红外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1:24 ?685次阅读

    用于光波导系统的均匀性探测器

    提供了均匀性探测器,可以进行所需的研究。在本文件,我们将演示可用的选项以及如何操作均匀性探测器。 **案例演示 ** **均匀性探测器
    发表于 12-20 10:30

    上海光机所在维材料偏振光电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在平行和交叉偏振拉曼配置下测量ReS2 Ag-like模式的峰值强度与偏振角度的关系。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俊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06:31 ?807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b class='flag-5'>二</b>维材料偏振<b class='flag-5'>光电</b><b class='flag-5'>探测器</b><b class='flag-5'>研究</b>方面取得进展

    如何提高金属探测器探测

    。 智能识别功能 :一些高端的金属探测器具备智能识别功能,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金属,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优化操作方式 调整频率 :根据被测物体的特性,调整金属探测器的检测频率。不同的产品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1:14 ?1678次阅读

    短波、中波、长波和近红外VCSEL在各个领域的革命性研究

    短波红外、近红外、中波及长波红外各有应用,短波红外用于目标探测等,近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09:23 ?1629次阅读
    短波、中波、<b class='flag-5'>长波</b>和近<b class='flag-5'>红外</b>VCSEL在各个领域的革命性<b class='flag-5'>研究</b>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特点和安装使用要求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采用被动红外方式,以达到安保报警功能的探测器。其特点和安装使用要求如下: 特点 被动接收红外辐射 :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1:43 ?2310次阅读

    被动红外探测器接线方法

    被动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简称PIR)是一种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检测人体移动的传感。它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场等场所的安全监控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1:40 ?1853次阅读

    被动红外探测器与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比较

    被动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 PIR)和主动红外探测器(Active Infrared Detector, AID)是两种常见的安全监控设备,它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1:38 ?2752次阅读

    被动红外探测器和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区别

    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 PIR)是一种利用人体或其他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检测移动的设备。它不发射红外光,而是通过检测环境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1:35 ?3273次阅读

    光电传感器光电探测器的区别是什么

    于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技术、医疗成像、环境监测等领域。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光的强度、颜色、方向等属性,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光电探测器概述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4:06 ?2287次阅读

    产品推荐|有线幕帘被动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SASDSAS
    发布于 :2024年08月30日 21: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