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dv. Mater.:液态金属的鬼斧神工,在金属表面精雕细刻造就美妙Liesegang图案!

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 2022-12-22 13:5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从DNA到太阳系的轨道排列,令人惊叹的自组织图案普遍存在,且在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和化学中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Liesegang现象,即时空有序的周期性环带,在1896年就被首次观察到,是化学、物理或生物过程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迄今为止,以往所报道的大多数Liesegang图案都是在溶液环境中形成的,而且图案形成的特征时间尺度通常是数天,空间尺度平均为数厘米。

以镓基合金为代表的液态金属是一种同时兼有液体和金属属性的材料。液态金属与固体金属的界面相互作用可强烈改变液态金属的接触角、吸附能、界面张力。但是,液态金属与固体金属薄膜的微观作用机制还没有被细致的研究探索。 近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刘静、王倩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Liesegang Phenomenon of Liquid Metals on Au Film”的文章(DOI: 10.1002/adma.202209392)。该小组在研究镓基液态金属(liquid metal,LM)在金膜表面上的反应扩散问题时,首次发现该体系在室温和大气环境下形成了不同形貌的呈时空有序分布的毫米级自组织Liesegang图案,并对其背后的深层次微观作用机制和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揭示和理论探究。这一工作系首次观察到液态金属-固体金属体系存在Liesegang现象,相应发现也为研究液态金属与更广泛固体金属薄膜之间的各种自组织反应扩散体系开辟了崭新的思路。

8c6090f2-81b0-11ed-8abf-dac502259ad0.png

液态金属在金表面“精雕细琢”的Liesegang环Ga-Au体系形成的回复型Liesegang图案室温条件下,首先研究了单质液态金属Ga在Au表面的行为,如图1所示。扩散前,整个衬底上Au的厚度为100 nm。Ga团簇在金膜表面扩散的过程中,局部Au发生迁移并与Ga合金化形成AuGa2晶体,同时Si基底暴露出来。最终,一个回复型的Liesegang图案形成了,其同心环带由扩散中心向外辐射,在2.59 mm内可以观察到共444条AuGa2环带,呈现出排列逐渐致密化的褶皱形态,其时空演化与经典的Liesegang图案形成定律(时间定律、间距定律、宽度定律)相吻合。

8cbb2a1c-81b0-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1 Ga-Au体系形成的Liesegang图案。(来源:Adv. Mater.)EGaIn-Au体系形成的复合型Liesegang图案二元液态金属EGaIn在Au表面的润湿、扩散、铺展行为如图2所示。液态金属和金膜反应扩散所导致的前体环会从液态金属表面的自限性氧化膜下逸出(视频 1),这就导致了固-液-气三相接触线的移动,最终,液态金属液滴在金膜表面塌陷,完全铺展(视频2)。对于液态金属微团簇和金的反应扩散体系,同样可以观察到反应扩散诱导的前体环以及润湿导致的铺展,此外,还可以观察到团簇的自组织图案化行为(视频3),这个过程也遵循着传统的时间定律。

8ed81ada-81b0-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2 EGaIn-Au体系的润湿、扩散和铺展行为液态金属Liesegang图案的相组成表征对Ga-Au和EGaIn-Au体系反应扩散所得的Liesegang样品进行了XRD及TEM测试(图 3)。结果显示,Ga-Au体系的产物是AuGa2,在EGaIn-Au体系中,以AuGa2相为主,而AuIn2相则相对较少。可以推测在EGaIn-Au体系的反应-扩散-铺展过程中同时发生了以下几个过程:(1)Ga和Au的相互扩散及金属间化合物AuGa2的生成:Au + 2 Ga → AuGa2;(2)In和Au的相互扩散及金属间化合物AuIn2的生成:Au + 2 In → AuIn2;(3)Ga在自由表面的氧化。界面处AuGa2和AuIn2的竞争形核不仅对EGaIn在Au膜上的润湿和铺展过程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复合Liesegang图案的形成也起着关键作用。

8effbaa4-81b0-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3 由Ga-Au和EGaIn-Au体系获得的Liesegang图案的相组成表征 EGaIn-Au体系形成的复合Liesegang图案可以分成五个区域(I-V,图4)。在扩散中心(I区),Ga和In发生相分离,In优先和Au基底合金化生成形状各异的块状AuIn2晶体;II区为Au发生迁移后,暴露的硅片基底和残留的氧化镓微球团聚物;III区为由AuGa2晶体形成的褶皱环带结构,环带由稀疏逐渐变得密集;IV区和I区相似,主要组成为AuIn2金属间化合物;V区和III区相似,AuGa2褶皱逐渐致密化,只是褶皱波动的变化尺度更为微观。

8f2e6dd6-81b0-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4 EGaIn-Au体系所形成的Liesegang图案的空间分布液态金属Liesegang图案中AuIn2和AuGa2的竞争形核行为为了进一步研究AuIn2优先成核的临界条件,研究小组构建了GaInx-Au (x=24.5, 15,10,5,0)体系(图5)。通过比较这五种Liesegang图案可以观察到,只有在GaIn24.5-Au和GaIn15-Au体系中,AuIn2晶体优先在扩散中心形成;而在GaIn10-Au和GaIn5-Au体系中,图案中心没有AuIn2的形核,仅在扩散过程中出现了离散的AuIn2团簇。由此可以推测,在Ga-Au和In-Au的竞争合金化反应中,当GaIn合金中In的质量分数不少于15%时,In优先和金发生合金化反应形成AuIn2。AuIn2的多次成核行为可以用奥斯特瓦尔德过饱和模型来解释,即当产物的浓度超过一个临界阈值时,就会触发成核。在反应扩散前沿,AuIn2的成核耗尽了周围的In,过饱和度急剧下降,成核过程停止。随着扩散过程中Ga的逐渐消耗和In的不断积累,当移动前沿中In的浓度再一次达到临界值时,会再次发生成核,出现另一个分离的AuIn2环带。

90ca31fc-81b0-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5 AuIn2和AuGa2的竞争形核行为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邢泽溶为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刘静教授、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倩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化合物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2

    浏览量

    8434
  • 液态金属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6

    浏览量

    13332

原文标题:中科院理化所刘静、王倩团队Adv. Mater.:液态金属的鬼斧神工,在金属表面精雕细刻造就美妙Liesegang图案!

文章出处:【微信号: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PCB抗金属标签的应用

    PCB抗金属标签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金属表面或靠近金属环境使用的RFID标签。它通过特殊的天线设计和材料选择,克服了传统RFID标签在金属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6:11 ?115次阅读
    PCB抗<b class='flag-5'>金属</b>标签的应用

    液态金属接触电阻精确测量:传输线法(TLM)的新探索

    液态金属(如galinstan)因高导电性、可拉伸性及生物相容性,柔性电子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其与金属电极间的接触电阻(Rc)测量存在挑战:传统传输线法(TLM)假设电极薄层电阻(R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51 ?171次阅读
    <b class='flag-5'>液态</b><b class='flag-5'>金属</b>接触电阻精确测量:传输线法(TLM)的新探索

    抗反光/抗油污!工业扫码器汽车传送带轻松识别金属DPM码

    高速运转的汽车制造车间,零部件传送带如同一条流动的生命线。每个金属零件上的DPM码(直接部件标识)承载着生产批次、工艺参数等关键数据。然而,金属表面的反光干扰、油污覆盖、机械磨损等问题,曾让传统扫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5:39 ?109次阅读
    抗反光/抗油污!工业扫码器<b class='flag-5'>在</b>汽车传送带轻松识别<b class='flag-5'>金属</b>DPM码

    液态金属电阻率测试仪中的常见误差来源及规避方法

    液态金属电阻率测试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了解这些误差来源并掌握相应的规避方法,是获得可靠数据的关键。? 一、常见误差来源? (一)电极材料与接触问题? 材料选择不当 :若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08:54 ?280次阅读
    <b class='flag-5'>液态</b><b class='flag-5'>金属</b>电阻率测试仪中的常见误差来源及规避方法

    工业超声波清洗机如何高效的清洁金属工件表面

    制造业中,一家企业的竞争力往往与其工件的出厂速度直接挂钩,而其中金属加工领域更是如此。再这样的大市场环境当中,工业超声波清洗机凭借其高效、精准的特性,成为去除金属表面油污、氧化层和杂质的核心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6:55 ?473次阅读
    工业超声波清洗机如何高效的清洁<b class='flag-5'>金属</b>工件<b class='flag-5'>表面</b>

    碳化硅晶片表面金属残留的清洗方法

    引言 碳化硅(SiC)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因其出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电力电子、微波器件、高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SiC晶片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表面金属残留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4:14 ?395次阅读
    碳化硅晶片<b class='flag-5'>表面</b><b class='flag-5'>金属</b>残留的清洗方法

    一文看懂液态金属的现状及趋势

    液态金属是一种常温或轻微加热下仍能保持液态金属或合金材料,具有低熔点、高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特性。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制造、柔性电子和能源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1:06 ?3334次阅读

    英伟达又出黑科技,液态金属能否成为下一个高速铜缆?

    VALUE 财经三句半 0 1 打破显卡散热规则,液态金属迈向主流???? RTX 5090 首次大规模采用液态金属,直接挑战传统硅脂散热方案。业内称,这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显卡散热格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0:32 ?701次阅读

    利用液态金属镓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2D NSs)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液态金属镓(Ga)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2D NSs)的方法。该方法接近室温下通过液态镓的表面张力和插层作用破坏范德华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09:28 ?947次阅读
    利用<b class='flag-5'>液态</b><b class='flag-5'>金属</b>镓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2D NSs)的方法

    镀镍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镀镍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镀镍技术概述 镀镍技术是通过电解作用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镍的过程。这种技术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硬度和美观性。镀镍层通常具有均匀、致密和光滑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如汽车零件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4:48 ?2303次阅读

    如何测量晶圆表面金属离子的浓度

    ???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测量晶圆表面金属离子的浓度。??? 金属离子浓度为什么要严格控制????? 金属离子电场作用下容易发生迁移。如Li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0:58 ?802次阅读
    如何测量晶圆<b class='flag-5'>表面</b><b class='flag-5'>金属</b>离子的浓度

    浅析折叠结构双面抗金属RFID标签天线的设计

    折叠贴片标签天线是一种常见的RFID标签天线形式,其由两层铝箔贴片和一层PVC贴片构成。这种贴片天线是应用最广泛的天线形式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其受金属表面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折叠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0:53 ?805次阅读
    浅析折叠结构双面抗<b class='flag-5'>金属</b>RFID标签天线的设计

    液态金属天线应用领域

    液态金属天线是一种新型的天线技术,它利用液态金属的独特性质来实现天线的功能。这种天线具有许多传统天线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10:38 ?1011次阅读

    密闭的金属容器屏蔽电磁波原理是什么

    密闭的金属容器能够屏蔽电磁波,其原理主要基于电磁学的几个关键概念:电磁感应、涡流效应以及金属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 电磁感应 :当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微波等)遇到金属表面时,会在金属表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8:21 ?3809次阅读

    为什么金属可以屏蔽电磁波的原因

    。当电磁波与金属相遇时,这些自由电子会发挥关键作用。 二、电磁波与金属的相互作用 反射作用 : 当电磁波入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会感受到电场的作用,并开始向与电场相反的方向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8:06 ?735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