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种响应氨基葡萄糖(GlcN)浓度的生物传感器

微流控 ? 来源:麦姆斯咨询 ? 作者:麦姆斯咨询 ? 2022-11-28 15:5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高通量筛选技术已经成为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中突变体酶、突变体菌株筛选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其应用前景广阔。目前,高通量筛选方法所需仪器主要依赖流式细胞仪、液滴微流控等,这些技术可以实现突变体库的超高通量筛选。但是,目前对于很多待分析物,仍缺乏直接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为解决上述难题,近日,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在线发表了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和生物工程学院陈坚院士团队刘龙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Directed evolution of diacetylchitobiose deacetylase via high-throughput droplet sorting with a novel, bacteria-based biosensor” 。该研究首先构建了一种响应氨基葡萄糖(GlcN)浓度的生物传感器;接着,将其与液滴微流控高通量筛选技术结合构建GlcN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并且,以产生GlcN的关键酶—己丁二糖脱乙酰酶(Dac)突变体库的筛选为例,对所构建的筛选方法进行了验证,实现了液滴内Dac酶活性的高通量检测,显著提升了Dac的酶活性(图1)。

2ff31252-6ef2-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1 结合生物传感器与液滴微流控筛选Dac突变体酶示意图

构建响应氨基葡萄糖的生物传感器

该研究设计构建了一种可以响应GlcN浓度的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可以将GlcN的浓度转化为绿色荧光信号,其荧光表达强度与GlcN浓度正相关,进一步可以指示关键酶Dac的酶活水平。

首先,在孔板体培养系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GlcN,验证了检测菌GN1(包含有生物传感器)对GlcN的响应情况,证实了其可在适当范围内(0-1.5g/L)线性响应GlcN的浓度,且不会被底物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干扰。并且,利用表达不同Dac突变体(酶活性不同)的菌株(M0-无酶活、M1-低酶活、M2-高酶活)模拟了突变体酶的筛选过程。结果表明,含有传感器的检测菌株,可以通过荧光表达强度的高低,区分出酶活性的高低,证实了所构建的筛选方法在实际的突变体库筛选过程中的可行性。

304674f6-6ef2-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2 孔板体系中生物传感器对GlcN浓度、Dac酶活性的响应情况

液滴体系下传感器的验证

孔板中验证了筛选方法的可行性后,进行下一步的液滴分选实验。按照1:1的比例,将表达Dac的菌株与含有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菌株GN1混合培养,接着进行液滴分选。图3A显示了各种液滴的平均荧光强度,荧光强度与GlcN的浓度呈正相关。为了验证Dac在液滴中能否正常表达、发挥活性,分别将表达Dac突变体M0、M1和M2的菌株封装在液滴中,孵育24小时,并加入GN1检测菌株和底物GlcNAc,进行荧光信号的表征。如图3B所示,菌株M0、M1和M2的荧光信号分别为886.9 ± 79.4、1396.7 ± 133.0和1820.5 ± 192.9。结果表明,所构建的GlcN生物传感器同样也适用于Dac突变体的高通量液滴分选。

3079b3c0-6ef2-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3 液滴体系中生物传感器对GlcN浓度、Dac酶活性的响应情况

关键酶Dac的定向进化

首先通过易错PCR技术,构建关键酶Dac的突变体文库。随后,利用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对含有不同Dac突变体的菌株库进行筛选,共筛选了约20万个突变体;经复筛验证,得到了最佳的突变体M7,其酶活由突变前的27.2 ± 1.8U/mL(M2)提升至48.6 ± 1.5U/mL(图4)。

30a1ab1e-6ef2-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4 筛选阈值设定与酶活水平检测

突变体的表征

通过测定M2和M7的动力学常数Km和Vmax。如图5A和B所示,M7的Vmax(755.9 ± 24.0μm/s)是M2(368.8 ± 19.2μm/s)的两倍,这与M7酶活性增强的结果一致。根据突变位点分析,M7在M2(R157T)的基础上增加了S60I和F168S突变点,进一步提升了酶活。

30d73cc0-6ef2-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5 最佳Dac突变M7与突变前(M2)的比较

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将GlcN浓度与绿色荧光信号相关联,并将其应用于GlcN合成关键酶Dac的定向进化。结合高通量液滴分选系统,成功获得了酶活比原始突变体提高了1.8倍的Dac突变体。生物传感器与高通量液滴分选系统在Dac定向进化方面的成功应用,进一步助力了氨基葡萄糖的工业化生产。

论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327560/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282

    浏览量

    770145
  • 生物传感器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386

    浏览量

    37997

原文标题:基于新型细菌生物传感器的高通量液滴分选,实现Dac酶定向进化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研发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聚焦血糖监测技术突破

    detection of glucose in whole blood”的研究论文,该工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Ni?(HITP)?-MOF与新型抗污材料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全血中葡萄糖的直接检测,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7-27 22:23 ?163次阅读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研发新型电化学<b class='flag-5'>生物传感器</b>,聚焦血糖监测技术突破

    一种在线式荧光法溶解氧传感器原理

    制备的溶解氧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响应时间快、不耗氧、无参比电极、不受磁场干扰等优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和关注。我们基于荧光分析法制备了一种能应用于实际检测中的荧光法溶解氧传感器,并对其结
    发表于 04-21 15:01

    浮思特 | 晶圆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阵列的集成与应用研究

    近年来,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已成为个重要的研究重点,具有改革医疗和诊断的潜力。简单来说,生物传感器是通过生成与反应中分析物浓度成正比的信号来测量生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11:33 ?476次阅读
    浮思特 | 晶圆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b class='flag-5'>生物传感器</b>阵列的集成与应用研究

    生物传感器:解锁生命密码的“芯片”,正在改变世界的感知方式

    当你用智能手表监测心率,用血糖仪检测健康,甚至喝下杯经过微生物检测的牛奶时,或许不曾想到,这些日常场景背后都藏着同项前沿技术——生物传感器。这个将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8:19 ?528次阅读

    新材料MOF助力提升生物传感器性能

    据报道,日本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的研究团队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该材料能够更高效地利用酶,从而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0:10 ?661次阅读

    贸泽电子推出STMicroelectronics新型双功能生物传感器

    全球电子元器件和工业自动化产品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近日宣布,即日起正式供应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全新紧凑型双功能生物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4:21 ?550次阅读

    贸泽开售STMicroelectronics新型生物传感器ST1VAFE3BX

    近日,全球电子元器件和工业自动化产品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即日起正式开售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全新紧凑型双功能生物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09:54 ?739次阅读

    生物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包括_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这是生物传感器的核心部分,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构成,用于识别被测目标。这些生物敏感材料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1-27 14:01 ?1118次阅读

    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一种无创监测女性激素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

    诱导链置换反应的可穿戴适配体纳米 生物传感器 ,通过原位汗液分析实现雌二醇的自动和非侵入式监测。 该无试剂、无扩增的“信号开启”检测方法结合基于金纳米粒子-MXene的检测电极,提供了优异的灵敏度,检测限低至0.14?pM。该完全集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09:22 ?1205次阅读
    加州理工学院:研究<b class='flag-5'>一种</b>无创监测女性激素的可穿戴<b class='flag-5'>生物传感器</b>

    三星注资Pison,加速神经生物传感器技术创新

    近期,神经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初创企业Pison迎来了个里程碑式的时刻——成功获得三星风险投资公司(Samsung Ventures)的股权投资。这战略投资不仅彰显了三星对Pison创新技术的认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3:55 ?622次阅读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一种基于硼酸二醇识别的原位和体内检测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

    的原位和体内检测,研制了一种基于硼酸二醇识别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由于其实用性和低成本,传感器被构建在丝网印刷电极(SPE)上。将羧化氧化石墨烯与Cu-MOFs纳米复合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5:13 ?668次阅读

    宁波大学:通过电热薄膜刺激汗液分泌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用于静息状态下汗液葡萄糖持续分析

    /acs.analchem.4c04271)。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刘玉婷为该论文的第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可穿戴贴片生物传感器,通过电热薄膜刺激汗液分泌,用于静息状态下的汗液中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5:12 ?1022次阅读

    生物传感器:科技前沿的生物监测利器

    无限潜力。那么,什么是生物传感器?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工作原理、分类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生物传感器的定义生物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5:12 ?4043次阅读

    #新品# ST1VAFE3BX生物传感器(带vAFE)

    STMicroelectronics ST1VAFE3BX生物传感器(带vAFE) STMicrochip ST1VAFE3BX生物传感器(带vAFE)可检测生物电势信号,并设有用于运动跟踪的高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15:59 ?7676次阅读
    #新品# ST1VAFE3BX<b class='flag-5'>生物传感器</b>(带vAFE)

    高可调性材料:Haydale生物传感器油墨,打造灵活定制化印刷解决方案

    Haydale生物传感器油墨是一种高可调性材料,适用于灵活定制化印刷解决方案。它采用先进的材料如石墨烯,通过HDPlas功能化过程制造,具有优异的电导性和酶固定化特性。该油墨在血糖管理、尿酸测试
    的头像 发表于 08-23 16:38 ?51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