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周凯扬)作为曾经的自动驾驶领头羊企业之一,2014年以80亿美元登陆纽交所的Mobileye成了当时以色列IPO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2017年,一心想在汽车市场有所建树的英特尔收购了Mobileye。然而去年,英特尔宣布计划通过IPO来剥离Mobileye自动驾驶技术部门,今年虽然面临估值减半、经济下行、半导体行业震荡等重重困难,但这300亿美元的估值,依然有望成为今年最大的IPO之一。然而,二度IPO的Mobileye,却已经身处一个截然不同的市场下了。
Mobileye的野心
整个Mobileye目前已经拥有3100名员工,在全球8个国家运营,其技术已经部署到了1.17亿台汽车和近800个车型上。Mobileye正与全球50家OEM合作推进其ADAS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辅助驾驶芯片EyeQ SoC出货量达到1590万,同比增长10%,营收达到8.54亿美元,同比增长21%。
2019到2021年的EyeQ SoC出货量也是在逐年增长的,分别为1750万、1970万和2810万。全球15大汽车制造商中,有13个部署了Mobileye的ADAS方案,主要OEM包括宝马、日产和大众等。

Mobileye IPO披露的财务数据 / Mobileye
尽管如此,从上图的财务数据来看,自2019年起,Mobileye就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但如果观察其研发成本的话,你会发现Mobileye一直在全力投入研发,相比寻常大型芯片公司将营收20%投入研发中,Mobileye的研发占比一直保持在40%左右。况且从收入趋势来看,Mobileye已经在稳步走向盈利了。
这全是因为Mobileye拥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到2030年,将其驾驶辅助系统部署到2.66亿辆新车上。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底气,全靠Mobileye在技术上的研发和创新。Mobileye现有的ADAS芯片阵容包括EyeQ 4M、4H、5M、5H,以及刚公布的6L和6H,和自动驾驶芯片EyeQ Ultra。
EyeQ Ultra基于5nm工艺和12个RISC-V核心,可以提供176TOPS和4.2 TFLOPS的算力,号称单SoC覆盖全车自动驾驶,媲美10个EyeQ5芯片。但EyeQ Ultra的样片要在2023年底才会推出,全面量产需要等到2025年。
目前EyeQ SoC的销售依然是Mobileye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在90%以上,与此同时,Mobileye还有REM众包自动驾驶地图、软件定义成像雷达和AMaaS(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解决方案,而前两者均将在未来辅助EyeQ Ultra芯片实现低成本的消费级自动驾驶方案。
张牙舞爪的竞争对手们
Mobileye也在IPO文件中列举出了不同领域的竞争对手,比如Tier 1供应商,诸如博世、大陆和电装,在ADAS/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又存在Ambarella、AMD、Arriver/高通、黑芝麻、地平线、华为、英伟达、NXP、瑞萨和TI等厂商。而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上,也面临着Waymo、Cruise、小马智行、AutoX、滴滴、百度、Momenta等竞争对手。
更不用说目前OEM与任何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都没有强绑定的关系,比如特斯拉就曾经用到Mobileye的ADAS方案,现在已经换成了自己内部的自动驾驶方案,甚至连芯片都是自研的。
Mobileye也提到了潜在竞争对手的可能,比如资源富余的大型科技公司也有随时入局的可能,比如苹果等,Mobileye甚至提到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无需大量数据集也能实现类似有效算法的技术。
除了面临激烈的竞争外,Mobileye也面临着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2021年,Mobileye的三大Tier 1客户分别是采埃孚、法雷奥和安波福,营收占比分别为35%、19%和17%,今年上半年来自这三家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3%、15%和15%。但来自大客户的营收并不稳固,Mobileye与OEM或Tier 1与OEM之间的供应完全取决于应用车型数量的多少。
英特尔也无法解决的供应问题
虽然被英特尔收购,但英特尔自身产能目前仍然用于保证旗下主打的处理器产品,对于Mobileye现有的EyeQ SoC芯片来说,依然是意法半导体来负责代工的。但意法半导体并不单单只是制造商的身份,根据Mobileye的说法,他们与意法半导体合作开发了七代EyeQ SoC系列,包括EyeQ 6和EyeQ Ultra。所以不仅是在制造上,设计上也有意法半导体的参与,这也就是为何我们看到EyeQ SoC上除了有Mobileye的Logo外,也印有意法半导体的Logo。
至于英特尔为何不接手Mobileye的EyeQ芯片生产,Mobileye也给出了解释。因为EyeQ系列在设计上的某些专利特性,如果将意法半导体换为其他的代工厂都有可能导致库存不足等风险,从而对Mobileye的业务造成损害。
但这也就造成了供应链较为脆弱的问题,所以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这段汽车芯片短缺期里,意法半导体并没有满足EyeQ SoC的供应需求,以至于2022年下半年的EyeQ SoC出现缺口,连Mobileye自己的库存都极为有限。Mobileye也提到由于缺芯影响,好几次未能按期给客户交付。

EyeQ Ultra / Mobileye
当然了,要想避免供应限制的话,也可以投入大量资金建立EyeQ SoC芯片的库存,然而在ADAS/自动驾驶芯片这么卷的当下,每年都有大量竞品面世,建立这样的库存很有可能会面临技术过时的风险。
此外,我们在上面提到了EyeQ Ultra制造也有意法半导体的参与,那么这样一个5nm的芯片意法半导体又该如何完成制造呢?答案自然是将晶圆生产分包给台积电,就像意法半导体自己的部分氮化镓战略产品也是交给台积电负责制造一样。可与此同时,却也引入了台积电在疫情、材料短缺和自然灾害下,有可能没法满足订单需求的潜在风险。
写在最后
虽然Mobileye在国内也有运营部门,但在造车新势力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我们却很少见到Mobileye的身影,反倒是英伟达、地平线的芯片在新车型上频繁亮相。这是因为随着自动驾驶上路提速,主打自动驾驶的汽车SoC或能先一步抢占蛋糕。Mobileye虽然也加入了自动驾驶芯片在算力、成本和配套方案上的战局,但在这个风向快速变化的市场中,Mobileye还需要努力站稳脚跟。
Mobileye的野心
整个Mobileye目前已经拥有3100名员工,在全球8个国家运营,其技术已经部署到了1.17亿台汽车和近800个车型上。Mobileye正与全球50家OEM合作推进其ADAS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辅助驾驶芯片EyeQ SoC出货量达到1590万,同比增长10%,营收达到8.54亿美元,同比增长21%。
2019到2021年的EyeQ SoC出货量也是在逐年增长的,分别为1750万、1970万和2810万。全球15大汽车制造商中,有13个部署了Mobileye的ADAS方案,主要OEM包括宝马、日产和大众等。

Mobileye IPO披露的财务数据 / Mobileye
尽管如此,从上图的财务数据来看,自2019年起,Mobileye就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但如果观察其研发成本的话,你会发现Mobileye一直在全力投入研发,相比寻常大型芯片公司将营收20%投入研发中,Mobileye的研发占比一直保持在40%左右。况且从收入趋势来看,Mobileye已经在稳步走向盈利了。
这全是因为Mobileye拥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到2030年,将其驾驶辅助系统部署到2.66亿辆新车上。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底气,全靠Mobileye在技术上的研发和创新。Mobileye现有的ADAS芯片阵容包括EyeQ 4M、4H、5M、5H,以及刚公布的6L和6H,和自动驾驶芯片EyeQ Ultra。
EyeQ Ultra基于5nm工艺和12个RISC-V核心,可以提供176TOPS和4.2 TFLOPS的算力,号称单SoC覆盖全车自动驾驶,媲美10个EyeQ5芯片。但EyeQ Ultra的样片要在2023年底才会推出,全面量产需要等到2025年。
目前EyeQ SoC的销售依然是Mobileye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在90%以上,与此同时,Mobileye还有REM众包自动驾驶地图、软件定义成像雷达和AMaaS(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解决方案,而前两者均将在未来辅助EyeQ Ultra芯片实现低成本的消费级自动驾驶方案。
张牙舞爪的竞争对手们
Mobileye也在IPO文件中列举出了不同领域的竞争对手,比如Tier 1供应商,诸如博世、大陆和电装,在ADAS/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又存在Ambarella、AMD、Arriver/高通、黑芝麻、地平线、华为、英伟达、NXP、瑞萨和TI等厂商。而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上,也面临着Waymo、Cruise、小马智行、AutoX、滴滴、百度、Momenta等竞争对手。
更不用说目前OEM与任何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都没有强绑定的关系,比如特斯拉就曾经用到Mobileye的ADAS方案,现在已经换成了自己内部的自动驾驶方案,甚至连芯片都是自研的。
Mobileye也提到了潜在竞争对手的可能,比如资源富余的大型科技公司也有随时入局的可能,比如苹果等,Mobileye甚至提到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无需大量数据集也能实现类似有效算法的技术。
除了面临激烈的竞争外,Mobileye也面临着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2021年,Mobileye的三大Tier 1客户分别是采埃孚、法雷奥和安波福,营收占比分别为35%、19%和17%,今年上半年来自这三家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3%、15%和15%。但来自大客户的营收并不稳固,Mobileye与OEM或Tier 1与OEM之间的供应完全取决于应用车型数量的多少。
英特尔也无法解决的供应问题
虽然被英特尔收购,但英特尔自身产能目前仍然用于保证旗下主打的处理器产品,对于Mobileye现有的EyeQ SoC芯片来说,依然是意法半导体来负责代工的。但意法半导体并不单单只是制造商的身份,根据Mobileye的说法,他们与意法半导体合作开发了七代EyeQ SoC系列,包括EyeQ 6和EyeQ Ultra。所以不仅是在制造上,设计上也有意法半导体的参与,这也就是为何我们看到EyeQ SoC上除了有Mobileye的Logo外,也印有意法半导体的Logo。
至于英特尔为何不接手Mobileye的EyeQ芯片生产,Mobileye也给出了解释。因为EyeQ系列在设计上的某些专利特性,如果将意法半导体换为其他的代工厂都有可能导致库存不足等风险,从而对Mobileye的业务造成损害。
但这也就造成了供应链较为脆弱的问题,所以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这段汽车芯片短缺期里,意法半导体并没有满足EyeQ SoC的供应需求,以至于2022年下半年的EyeQ SoC出现缺口,连Mobileye自己的库存都极为有限。Mobileye也提到由于缺芯影响,好几次未能按期给客户交付。

EyeQ Ultra / Mobileye
当然了,要想避免供应限制的话,也可以投入大量资金建立EyeQ SoC芯片的库存,然而在ADAS/自动驾驶芯片这么卷的当下,每年都有大量竞品面世,建立这样的库存很有可能会面临技术过时的风险。
此外,我们在上面提到了EyeQ Ultra制造也有意法半导体的参与,那么这样一个5nm的芯片意法半导体又该如何完成制造呢?答案自然是将晶圆生产分包给台积电,就像意法半导体自己的部分氮化镓战略产品也是交给台积电负责制造一样。可与此同时,却也引入了台积电在疫情、材料短缺和自然灾害下,有可能没法满足订单需求的潜在风险。
写在最后
虽然Mobileye在国内也有运营部门,但在造车新势力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我们却很少见到Mobileye的身影,反倒是英伟达、地平线的芯片在新车型上频繁亮相。这是因为随着自动驾驶上路提速,主打自动驾驶的汽车SoC或能先一步抢占蛋糕。Mobileye虽然也加入了自动驾驶芯片在算力、成本和配套方案上的战局,但在这个风向快速变化的市场中,Mobileye还需要努力站稳脚跟。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obileye
+关注
关注
2文章
130浏览量
34248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90文章
14394浏览量
17142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卡车、矿车的自动驾驶和乘用车的自动驾驶在技术要求上有何不同?
,自动驾驶技术也得到了充足的应用,但因应用场景不同,技术的侧重方向也有所区别。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应用场景:开放道路vs封闭场地 首先要理解的是,自动驾驶所面对的环境决定了它的技术基础。乘用车

百度Apollo向北京工商大学捐赠自动驾驶车辆
近日,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辆捐赠仪式在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举行。捐赠仪式上,百度Apollo正式向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捐赠自动驾驶车辆,并提供完整的全套

Mobileye选用Valens VA7000芯片组集成至自动化驾驶和自动驾驶项目
)(以下简称“Valens”)今日宣布,其符合MIPI A-PHY标准的VA7000芯片组将为Mobileye EyeQ?6 High系统的自动化和自动驾驶量产定点提供传感器至计算端的
百度自动驾驶或进军阿联酋市场
据知情人士透露,百度自动驾驶业务或将拓展至阿联酋市场。近日,迪拜王储Hamdan bin Mohammed在迪拜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进行了会面,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
Mobileye牵手Innoviz合作激光雷达用于其Mobile Drive平台
各种车辆平台上工作的灵活性,以进一步测试和部署自动驾驶汽车。 Mobileye Drive是一个全面的无人驾驶系统,使出行服务提供商和汽车制
美股今年自动驾驶最大IPO诞生!
2024年,被行业公认为是“智能驾驶元年”,自动驾驶正在成为如今汽车电子领域的前沿热门话题。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给元器件厂商带来哪些机遇? 近日,小马智行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

百度获香港首个自动驾驶先导牌照
近日,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品牌Baidu Apollo International传来喜讯,根据香港运输署的正式通知,该公司成功获得了香港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这一牌照的获得,标志着百
一文聊聊自动驾驶测试技术的挑战与创新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测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自动驾驶测试不仅需要验证车辆的感知、决策、控制模块的独立性能,还需确保系统在复杂场景中运行的整体可靠性。然而,自动驾驶测试面

Lyft携手Mobileye推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规模化发展
近日,北美最大的网约车公司之一Lyft(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YFT)与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提供商Mobiley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BLY)宣布将联手合作
Lyft携手多家企业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
为了提升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竞争力,Lyft近日宣布将与Mobileye、May Mobility和Nexar等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企业展开合作。

Mobileye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深度解析
自动驾驶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各大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均在争相布局,试图在这个新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Mobileye作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军企业之

评论